《皇帝奋斗日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皇帝奋斗日常-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可闭嘴吧。”娴妃收起笑容,面无表情、一字一顿地说道:“就凭你?”
  钟二姑娘闻言,不由咬紧了嘴唇,双拳紧握,浑身都在发颤。
  ……
  就在钟家的两姐妹针锋相对的时候,景郡王府里,老七和老八这两兄弟却是难得的和谐。
  裴清殊的七皇兄和八皇兄,本是一对孪生兄弟。不过兄弟两个虽然长得完全一样,性格和想法却是截然不同。
  老七打小就喜欢和老四一起玩,老八则是紧紧地跟着太上皇的嫡子三皇子,跟裴清殊他们的关系非常一般。
  自打老三谋逆之后,老八便夹着尾巴做人,几乎整天缩在景郡王府中不出来,生怕惹事上身,一不留神就像老三一样丢了性命。
  对此,老七表示非常不赞同:“你说说你,胆子怎么就这么小呢?大过年的,连门都不敢出!若是现在还是父皇掌权那时候也就罢了,毕竟当初三皇兄造了父皇的反,父皇心里容不下他。可现在,都改元了,当家作主的是十二弟,你还怕个什么劲呢?”
  老八羞愧地说道:“可我曾经和三皇兄走得那么近……皇上心里,能没有芥蒂吗?”
  老七不以为然地说道:“大哥过去还和二皇兄走得近呢,现在还不是一样,得到皇上的重用吗?”
  老八听了,还是一脸为难地说道:“可,可我又不像你和大哥,你们跟皇上的关系那么好……”
  “哎呀,有你哥我罩着你呢!”老七拍拍胸脯,信心十足地说:“我跟你打包票,皇上绝不是那么小心眼儿的人。况且你跟老十还有老十三他们又不一样,你既没做过对不起皇上的事,又没得罪过皇上,你有什么可怕的?”
  老七说着,抬头看向那个被老八裱起来的“福”字:“算了,我不说那些废话了,你瞅一瞅事实吧!你自己说说,皇上心里,是不是还是惦记着咱们这些兄弟的?”
  老八抬起头,顺着老七的视线看了过去。看着那张红纸上苍劲有力的“福”字,老八心中只觉十分感激:“皇恩浩荡啊。要说起来,皇上还真是仁义。我做皇子那会儿,父皇都没有给我赐过福。没想到现在……皇上他还能记得我这个闲人……”
  “所以说啊,你就别老在府里闷着了。赶紧随我进宫,单独给皇上拜个年。指不定皇上一高兴,就能给你分一个好差事呢。”
  不得不承认,老八被他给说得心动了。
  他还年轻,如果不是万不得已的话,谁愿意就这么呆在家里一辈子呢?
  但老八怎么都没想到,他跟着老七单独见了裴清殊一面之后,裴清殊不仅对他过去的事情既往不咎,还赏了他一个别人求都求不来的肥差。
  乾元殿里,裴清殊看着和老七长得一模一样的老八,笑呵呵地说道:“看到八皇兄你终于打起精神来,朕心甚慰。看来朕的这个‘福’字,没有白写啊。”
  老八笑了笑,正要再次向裴清殊谢恩,就听裴清殊云淡风轻地说道:“对了,正好现在福建那边,有一个巡盐御史的缺,不知道八皇兄愿不愿意离开京城一段时间呢?”
  老八一听到这话,腿都差点吓软了。
  首先巡盐御史负责的,是监管大齐产盐省的盐务。
  大齐实行的是官府“盐引”制度,也就是说任何人都不得私下产盐、售盐。所有的盐生产出来之后,都必须由官府统一管理。
  盐商们想要售盐的话,必须先从官府购买盐引,缴纳一笔不菲的盐税,然后才能凭着这个盐引,从官府买盐、提盐、运盐、销盐,从而从中获取巨额利润。
  盐税向来是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大齐每年都能收上来不少的盐税,但像现在这样还远远不够。
  裴清殊不用派人去查都知道,在暴利的驱使之下,会有多少官商勾结的现象存在。
  这个时候,巡盐御史的存在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了。
  因为售盐的利润惊人,所以在某些朝代,甚至还会出现管理盐务的盐运使,和负责监督的巡盐御史一起贪的现象。
  所以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出现,巡盐御史向来都是由皇帝的近臣担任的。
  老八真是怎么都没想到,裴清殊竟然会这样信任自己。
  而且让老八感到害怕的,还不仅仅是巡盐御史这个重要的职位那么简单。
  福建这两个字,也让老八忍不住双腿打颤。
  因为当年,三皇子和曾家军造反的地方,就在福建附近,那里现在还残留着不少三皇子一党的余孽。
  裴清殊现在派他去福建,还是做那么重要的巡盐御史……这简直是在逼他抓贪官、做出政绩来了!
  不然的话,哪怕老八并没有和贪官同流合污,只是对某些不法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话,都会轻而易举地被打为那些贪官污吏、甚至是乱臣贼子的同党!
  老八越想越害怕,越想越后悔,觉得自己不该听老七的,跑去皇帝跟前献什么殷勤。
  这下子好了吧,麻烦可大了!一旦搞不好,可是要掉脑袋的,还不如在府里龟缩着呢!
  老七刚开始还想不明白,不知道老八得了这么一份好差事之后,怎么还会表现得那么奇怪,看起来一点都不高兴的样子。
  以他对自己这个双胞弟弟的了解,他从前可是再贪图权、利不过的了。
  等他听老八说完原因之后,老七特别不屑地朝天翻了一个大白眼:“裴钦安啊裴钦安,瞧你那点出息!只要你行的正,坐得端,有什么可怕的?难道你明知道这是皇上对你的考验,你还会选择要钱不要命么?”
  老八想了想,也是这么个道理没错。只要他抵抗住诱惑,战战兢兢地为裴清殊,为朝廷做事,未必不能做出点成绩来。
  只是这条路,必定艰苦万分。光是千里迢迢地跑去大齐的最南端,去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就足够叫老八感到担忧了。
  不过只要一想到比他更惨的四皇子,老八心里就感到平衡不少——比起巡盐御史,监察御史的品阶和地位都要低得多。
  而且老八未来三年都是固定在同一个地方的,在官衙里办差。老四却是要全国各地到处跑,甚至还要去到那种穷乡僻壤,想想都觉得一定会吃不少苦头。


第27章 
  正月初八,老四就要独自一人离开京城了。
  这次离京; 他最不放心的人就是敬安。
  他有想过带着敬安一起去地方; 但敬安今年才九岁; 老四怕儿子年纪太小; 折腾不起。
  所以最后,他就想送敬安去承恩公府,让敬安和他的生母左氏住一段时间。
  可让老四没想到的是,敬安竟然拒绝了他的提议。
  他说庞氏对他很好,他自己也会照顾好自己,让老四不用替他担心。
  这让老四在感到意外的同时,第一次意识到; 这个孩子长大了。
  或者说; 是不得不长大了。
  离京前的一天; 老四来到宫里,向裴清殊告别。
  他去的时候,公孙明、左三姑娘和四译馆馆长向文昌,正在向裴清殊汇报翻译华文书籍的情况。
  老四听说他们几个在之后; 就没有去偏殿里等候; 而是站在外面,等他们出来。
  天空中飘着的小雪,一点一点地落在了老四的肩头。而他仿佛挺立在冬日里的一棵青松一般,一动不动。
  左三姑娘出来之后,第一眼就看到了老四。但现在四皇子在左家人的眼中,与洪水猛兽无异。她连礼数都顾不上了; 完全装作没看见老四一般,转过身就走。
  公孙明迟疑了一下,决定效仿左三姑娘,也没搭理老四。
  倒是会同四译馆的馆长向文昌走了过来,规规矩矩地向四皇子行了一个礼。
  老四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就被小悦子传了进去。
  ……
  现在的乾元殿,已经和过去太上皇在位时完全不同了。
  因为裴清殊在宫中提倡勤俭之风,他以身作则,自己的生活也很朴素。
  而且裴清殊喜欢把政务和生活完全分开,所以他将乾元殿里每一个房间的用处都规定得很明确。比如说福宁殿就是他起居和用膳的地方,他不会把任何奏折带入福宁殿,以免影响自己用膳时的食欲,或者临睡前想太多事情,以至于难以入睡。
  像老四现在被带进来的地方,则是裴清殊专门用来召见大臣的皇仪殿。同样,这里干干净净,单纯只是一个议事的地方而已,除了基本的桌椅之外,完全看不到任何的奏折或者信件,杜绝了泄露任何朝廷机密的可能性。
  太上皇以前就不是这样。老四记得自己那会儿来乾元殿的时候,随处都能看到太上皇随手堆成一堆的奏折。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很勤奋的样子,但实际上论起处理政务的速度和能力,太上皇要比现在这位年轻的帝王差了太多。
  要算起来,裴清殊登基已经半年了。可在老四低下头,向裴清殊行礼的时候,他还是觉得有几分不可思议——这个当年软软糯糯,只到自己腰那么高,连笔杆都拿不稳的孩子,竟然已经成了能够主宰他命运的帝王。
  命运,何其神奇?
  “四哥坐吧。”裴清殊接下来还要见卫国公和兵部的人,了解裁军的情况,所以并没有太多时间可以留给老四。
  还不等四皇子坐下,他便直截了当地问道:“行李都收拾好了么?”
  老四点点头道:“多谢皇上关心,臣只身赴任,也没有什么可准备的。”
  虽说监察御史是个需要到处奔波的苦差事,但还是可以带家眷,起码是妾室同往的。
  现在老四谁都不带,就这么一个人去了,颇有种“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感觉,让裴清殊忍不住有些为四皇子的状态担忧。
  他看着面前这个越发消瘦的哥哥,心情颇有些复杂地说道:“四哥,等去了外头,你一定要稳住。贪官污吏,能抓多少是多少,不要太勉强自己。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不要轻举妄动。最重要的,还是你自己的安全。”
  老四躬身行礼,正色说道:“臣,定不负皇上所托。”
  裴清殊今天叫他来也没什么特别的事情,只是象征性地给老四送个别,嘱咐几句话罢了。
  说是送别,其实他连陪老四吃一顿饭的时间都没有,就得继续接见其他大臣。
  老四知道他忙,也没有多呆,很快就告退了。
  不过让老四没想到的是,在他临走之前,裴清殊突然叫住了他。
  “四哥,再等一下。”
  老四错愕地看着走向自己的裴清殊,在他还没有回过神来的时候,裴清殊已经拉起他的手,在他手心写了一个字。
  四皇子眼眶一热,眨了眨后,面无表情地走了出去。
  ……
  雍定元年正月初九,就在老四离京后的第二天,裴清殊终于收到了赵虎的来信。
  赵虎带给他了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赵虎终于找到了裴清殊的九皇兄。虽然老九受了点伤,但都只是皮外伤而已,没什么大碍。
  坏消息是,老九和傅煦走散了,现在傅煦仍旧下落不明。
  看完赵虎的信之后,裴清殊的心放下了一半,另一半却还浮在空中。
  他现在一方面是担心傅煦,另一方面是不敢把这个消息告诉傅太后。他怕傅太后知道之后会跟着担心上火,所以只能能瞒她多久是多久了。
  裴清殊知道公孙明和他一样担心傅煦,所以一收到消息就让人通知了他。
  公孙明闻讯之后,第一时间赶入宫中。宋池和陈起等内阁官员,也被裴清殊传了过来一同商议此事。
  他们都是裴清殊最为信任之人,裴清殊也没什么好瞒着他们的,直接将赵虎的信和老九的密折拿给他们看。
  公孙明看完之后,面色沉重地说道:“想来定然是当地官员发现了他们的身份,狗急跳墙了。”
  这一回老九和傅煦出去,着实查到了不少有用的东西。
  裴清殊冷笑道:“若不是九哥和阿煦,朕还不知道,这些狗官政绩不怎么样,却能想出这么多逃税的招数来。”
  据老九所奏,许多官员与地方豪强勾结之后,便想方设法地把赋税全都转移到平民的身上。
  比如说就在他们遇袭的怀安县,当地知县竟然指定普通农民,担任“大户粮长”。
  按照大齐的规定,大户粮长要负责替官府出面,收取当地的赋税,然后再将收来的赋税上交给官府。
  如果大户粮长收不齐最低数目的田税的话,就必须要自己补上。
  按理来说,这个位置应当由当地的产粮大户担任。可地方豪强为了逃避责任,就会拿一笔银子去贿赂官府。受贿的官员拿到好处之后,就会将地主登记为贫民,将贫民登记为地主。
  结果最后,反而是最贫穷的农民,缴纳的税款最多。最应当纳税的地主,却是除了行贿的那一点银子之外只进不出。
  这样就导致大量的贫民不得不无奈逃亡,远走他乡,成为流民。
  久而久之,流民越来越多,田税就越收越少了……
  陈起上前说道:“皇上,臣以为这些人之所以有这么大的胆子,主要还是因为近些年来,朝廷没有认真核对过记录缴税情况的黄册,也没有派专人详细调查过各地的人口和土地的实际情况,这才叫那些贪官钻了空子。”
  宋池颔首道:“陈大人所言甚是。上一次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土地和人口调查,已经是延和元年的事情了。这些年来,大齐的人口和土地情况早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官府却没有及时进行统计。”
  听他们这么说,裴清殊简直恨不得现在就立马进行全国户口调查和田地丈量。
  这件事情,裴清殊是一定要做的。不过事分轻重缓急,在此之前,他还有更要紧的事情要做。
  “你们说的都有道理,朕明日一早就召户部尚书入宫商议此事。不过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彻查九哥和阿煦遇刺一事。”
  原本裴清殊给地方官员们几个月的时间整理黄册,就是给他们时间填补亏空,不想把事情闹得太大。
  可现在,裴清殊发现大齐的贪腐问题,已经严重到了超乎他想象的地步。
  甚至有些贪官为了掩饰自己的罪行,还企图将钦差灭口……
  钦差在地方,就是皇帝的象征。刺杀钦差,几乎可以等同于谋逆。
  这已经触碰到了裴清殊的底线!
  “传令下去,将怀安当地知府、同知、户房官员全部下狱,押送入京!”
  公孙明微微吃了一惊:“皇上,您莫不是打算亲自审理此案?”
  裴清殊神色凝重地说道:“他们连刺杀钦差这种事都做得出来,如果这一回朕还不严惩他们的话,只会壮了污吏的胆,寒了清官的心。”
  其实裴清殊刚才有一瞬间,是想过让两江总督替他审查此案的。但他又担心,两江总督为了显得自己不那么失职,会将这件事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要是再派钦差过去的话,一来裴清殊是不放心钦差的安全,二来……他现在实在是缺人手,谁都不舍得再放出去了。
  所以将涉案官员押解入京,由大理寺、刑部、都察院进行三司会审,是目前相对来说最为妥善的做法。


第28章 
  和公孙明他们议完事之后,夜已经很深了。
  累了一天; 裴清殊实在是没有任何召幸后宫妃嫔的心情; 简单洗了洗之后倒头就睡。
  第二天早上天还没亮; 裴清殊就醒了。事实上昨天晚上他做了一个又一个的梦; 睡得一点都不踏实。
  梦里头一会儿是傅煦满脸是血的样子,一会儿是傅太后声嘶力竭的哭声,一会儿又是漫天的大火,让裴清殊想起自己前世、大齐灭国的时候,那一把将他烧死的烈火……
  都这么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