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咱们以前是因为没有养鸡场,没有藤筐厂,当然有时间,可有了这两个厂子咱们就应该好好干,如果都跑到地里,这厂子不就丢下了吗?就像这次种地,养鸡厂就没人巡逻了。”钱维汉想买拖拉机,也加入辩解。
八个人有一半人持反对意见,一半人觉得机会难得应该买。
就像王立贵和何翠兰就是强烈反对,嫌价格太贵,嫌大家太败家,不会过日子等等。
见大家吵得不可开交,谁也不肯让步的样子,王守泉两手相击道,“不如咱们就以这次卖的货为准吧!如果销售额达到8000块钱,我们就买一辆,达不到就不买!交给老天爷来决定,你们看怎么样?”
一直吵得人仰马翻,差点要干架的两方人马纷纷表示同意。
钱淑兰担心卖拖拉机的人会先走,于是特地跑到华国对外贸易中心请他们帮忙留一下,又把自己厂子的为难说了一遍。
接待员很能理解,进口部也是要有销量才行的。像第一届举办的时候,因为他们只卖不买,许多人都有意见,纷纷表示如果继续这样,他们不会再参加。
所以,如果这些厂子没有人愿意买东西,国家就得拿钱购买,可现在国家因为大跃·进,到处都是亏空,根本就拿不出钱来,所以上面领导就让他们部门好好鼓励来参展的厂子购买东西。大多数厂子买的都是柴油,煤炭之类的。像这样要拖拉机的还是第一次。
接待员喜不自胜,当下保证一定会把人暂时留下来几天。
得到准确回复的钱淑兰回去之后就开始准备怎么装修场地才能更好的卖货。
就她这几次看,发现大家的布置非常简洁,没有一点特色。她要想吸引人眼球就得拿出真本事。
等七天一过,就是他们进去布置场地的时候了。
钱淑兰特地到广州的乡下地里采了些野草野花和藤枝,还跟当地买了一些颜色漂亮的芒果和野果。
回到会场的时候,她充分发挥自己的余热,利用自己的优势,请齐惠美帮她找东西,“我租七天就好,用来展示商品的,不会弄脏弄坏,齐惠美同志,能帮我找找吗?这是特地给你带的礼物,你看看喜不喜欢?”说着把手里提着的大米递上去。
齐惠美打开袋子,发现这大米这么好,想到他们是北方来的,立刻猜测道,“这是东北产的大米?”
钱淑兰摇头,“这个比东北大米还要好,你闻闻看香不香。”
齐惠美凑到鼻子底下嗅了嗅,惊讶万分,“这大米可真香。味道一定很不错。”
钱淑兰笑弯了眼,提醒道,“齐惠美同志,我刚才说的……”
不等她说完,齐惠美忙抬手打断,“放心,全交给我,我现在就帮你找去。你先回去等我消息。”
不到晚上她要的货架桌子全都找到了。
钱淑兰一个劲儿地感激。
齐惠美却有些不好意思,“你让我帮你找布,但是嫩绿的找不到,只能找到正绿和白色的。”末了还是有些迟疑,“你真的用百布做衣服吗?这可是不吉利呀!”
钱淑兰很感激地握着她的手,“我会请人在上面绣东西的。肯定不会就这样穿白衣出去。要不然人家还以为我奔丧呢?”
齐惠美心有余悸地拍拍胸口,“那就好哈。这布质量很不错的,你看看。”
钱淑兰摸在手里,很细腻很舒服,“这是细棉布吧?真是太感激你的帮忙了。”
齐惠美摆摆手,反而抓着她的手,“大娘,你可要给我们争光。”
钱淑兰笑眯眯地点头。
钱淑兰拿到布之后就请苏州那两个姑娘帮她绣花。她们本来就是过来处理突发情况的。以防有衣服脱线等问题。
听到钱淑兰要帮忙,还特地给她们送来一篮子的水果,忙不迭地答应帮忙。
别看这俩孩子小,可这绣花的本事却是一流的,绣花来的蝴蝶跟活的一样,小草也是栩栩如生的。
做了两套衣服,照着钱淑兰和钱维汉的身板来做的,类似于情侣款。但是又不太一样。男款的是白底绣花的上衣,配上绿色的裤子,女款刚好相反,绿色的衬衫,白底绣花的裤子。虽然有点装嫩,可配上他们的东西,却是再贴切不过。
第二天一早,钱淑兰就把所有东西拿到会场布置。
布置场地的时候,只要是同一厂的人都可以进。
但钱淑兰怕怕他们捣乱,钱淑兰只让王守仁和钱维汉留下来帮她的忙。
王守泉和何翠兰要留下来帮她忙都被她赶走了,一个会让她不停解释这是啥意思?一个就会说你这样摆不好看,竟瞎折腾。严重拖累她的进度。
正式会展的这一天,许多人流涌入,当看到她们这边的时候,全都发出阵阵惊呼声。
从外面看有三处可进,其他全部用是用竹子扎成的篱笆,约有半米高。上面垂钓着新鲜的藤蔓,一缕一缕的散落下来,还配着颜色各异的小花。每个一段距离就吊着一盏竹编的灯笼,上面分别印着竹艺轩三个黑色的大字。
进去后,左边是藤条编织的收纳箱,右边是竹子扎成的鞋柜。
再往前走就是客厅,一盏竹编的三层圆形灯吸引了大家的视线,这盏灯十分有禅意,竹丝一条条的竖起,三层阶梯似的设计的非常有艺术气息,暖黄色的灯光打下来的时候也非常聚光。
灯下摆放着一套藤编的圆形沙发座非常吸引人眼球,配上原木色的茶几,茶几上摆放着一个圆形藤编的水果篮,里面摆放各色新鲜的水果。
紧接着是餐厅,墙面上挂着一个圆形类似太阳花的装饰,里面是一盏圆形的挂钟。
它的灯设计的也很巧妙,半圆形,类似一个没有底座的碗倒扣,里面暖黄的灯配上灯罩,远远看去就像一个鸡蛋黄。
灯下是一张原木色的木桌,铺着绿色绣花的桌布,下方坠着嫩绿色的流苏,特别好看。桌上摆着一只长长的竹编花瓶,里面插着新鲜的野草野花。花瓶旁边摆放的是紫砂壶套装,下面垫着藤编的隔热垫。
虽然东西有点多,可因为设计巧妙,一点也没有凌乱的感觉。
厨房里面是个四层高的收纳架,也是粗竹扎起来的,分别摆放着各种大小的竹篮,最上面的一个竹篮里还摆着五六个高粱刷,各种尺寸的竹编果篮,各种不同的竹簸箕,藤筐暖瓶,以及竹篓子等物。
从厨房出来往右走就是卧室,因为不肯能现做一堵墙出来,这边是用屏风隔断的。这屏风也是竹子编的,而且是折屏,可以移动,非常方便。
进入卧室就发现顶部的灯也是不同设计,看起来类似于圆扁的灯笼,但是更有创意,里面的原木做的床,铺上一层竹席,旁边的床头柜上放着造型别致的收纳筐。里面插着一个圆形的竹编扇子。
床头另一边摆放着三层大小不一的藤筐,带着盖子,还有锁扣。
卧室里还有一个飘窗,铺着一层竹席,上面摆着两个蒲团坐垫。矮几上也有一个藤编的花篮,只是要小一点,里面插着花。墙面也是用竹编的装饰,里面是风景画。
因为地方不够,所以书房的设计和卧室融合进去了,所以床前的桌子上摆放着一个藤编的纸篓。
这是个浓缩版的一室一厅,每面墙上都挂着不一样的装饰。有的可以摆放小物件,有的可以摆放挂钟,有的可以放鲜花藤蔓。
整个房间充满了温馨与舒适。
许多人都对这个地方留恋忘返,问问这个多少钱,那个的用途,原本负责别处的翻译也被临时拉过来帮忙。
钱淑兰和钱维汉也有不少人问问题,像香港人就不需要翻译了,见这两人会说广东话,立刻抓着两人问问题。
他们手里会拿纸笔记录下来。一旦遇到感兴趣伙的东西就会仔仔细细问清楚,写下来。
问题多的顾客才是真正的买家。钱淑兰应付自如,这些价格她早就背的一清二楚,不仅人民币记在心里,连美元也记得很清楚。
这次的价格也是由她来顶的,她参考过前世她学过的定价策略,五分之一是便宜的,价格也就是他们本地卖的价格,但是这部分东西一般很少用到,比如说纸篓。五分之三是翻倍的价格,这部分走量,比如说竹席,竹筐等物。剩下的五分之一是高价品,价格是三倍,走的是高端路线,比如说藤筐,灯具之类的。
一天下来,她足足接待了几百个,回答的问题数不胜数,王守泉看到他们的东西卖得这么火热,喜得眉开眼笑的。哪怕他只会说几句广东话,也凑过来回答。不会说的,他就用手比划。倒也帮了不少忙。其他人就是纯粹抓瞎了,语言不懂不说,还没那么大的胆子。只能帮三人做做后勤工作,给他们端茶倒水,送饭吃。
第一天晚上大家统计过,问的多数都是竹篮,藤筐,收纳筐和灯具。
前面三样大家还能理解,最后一样,直接就是傻眼了。那玩意那么贵,居然还有人要买?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不仅仅是灯具,就连咱们最花功夫的藤编沙发也有人问呢!看来咱们不愁没钱买拖拉机了。”
大家伙也都高兴。只要有钱,买拖拉机算什么!他们还想买汽车开呢!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大家的支持,么么哒……(*^_^*)
第106章
一连三天,钱淑兰就是在这样紧张而又忙碌的接待中度过。
第四天她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跟着大家伙一起回来,刚进门就看到飞鸽自行车的几个人正在大厅喝酒庆贺。他们这次的销量比去年多了一半。
看到他们进来,郑国强拿着酒瓶晃晃悠悠地走过来打招呼,“大婶子!原来你们厂这么厉害!太让我意外了。我……我估计你们的销量能到第二。”
钱淑兰原本不想搭理醉鬼,但对他的话还挺有兴致,好整以暇地看着他,“那第一是谁啊?”
郑国强喝得烂醉,身子歪七扭八,但嘴上还是不停地说,他眯着眼睛,结结巴巴地说了一句,“第一……当然是……黑龙江……大豆啊。”
身边的小伙子见厂长快要晕倒赶紧上前扶住了他,“是啊,黑龙江大豆出豆腐多,日本人喜欢吃豆腐,去年的大豆只展出一天就全卖光了。今年我听说会翻倍!”
钱淑兰眉头紧锁,双眼紧盯着他不放,面色暗沉,嘴唇哆嗦,“你说的是真的?”
小伙子不知道她为什么会这么激动,忙不迭地道,“那当然!去年秋天他们卖了200吨,不是说去年大丰收了吗?他们今年肯定得翻倍!不过我也是听别人说的。不一定是真的。”
说完扶着郑国强走了。
只留下脸色煞白的钱淑兰和钱维汉。甚至连王守泉也是脸色苍白。其他人不明就里,都回屋睡觉去了。
这三人开始开会。
钱淑兰气得半死,“马上都要饥荒了,居然还把大豆往外卖!我都想掐死他!”
钱维汉也生气,可他到底沉稳惯了,朝钱淑兰道,“事情还没怎么样呢。咱们别乱了方寸。”
王守泉虽然对饥荒之说半信半疑,可自打入冬以来就一直没下雨,原本的不信也转为相信。
“你们说能不能让他们撤了呀?”王守泉想着,大豆是第三期,还没开始展出,应该能撤吧?
“你的理由呢?难道你要告诉他们今年有饥荒吗?”钱维汉直直地看着他。
王守泉也抓瞎了。他烦躁无比,开始抓自己的头发。
“上面不会信的,而且有很多人就是冲着那大豆来的,言而无信的话肯定会闹,咱们国家现在国际上已经很被动,不能连剩下的这些国家也给得罪了。”钱维汉因为常常听广播,再加上又一直跟以前的战友通信所以对国家大事知道的很清楚。
钱淑兰也想到这点了,这些人来中国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买华国原汁原味的农副产品,因为华国基本上不用农药,所以也没有什么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如果这次买不到,他们以后未必会肯过来。而且食言会给华国带来很多麻烦。信誉也会受损。
国家之所以办这个广交会就是为了多赚外汇,好买一些必须进口的产品,比如沥青,橡胶和尿素磷肥等东西。
如果不卖粮食,他们就没钱,也就买不了这些东西,然后就产不了更多的粮食,所以这还真是骑虎难下了。
钱淑兰一夜没合眼,第二天早上醒来就告诉大家她出去有事,然后拉着王守仁神神秘秘地跑出了院子。
没办法,今天只剩下钱维汉和王守泉两个人坚持下去。其他人根本顶不了。
今天依旧是人来人往的客商过来。两人也没功夫多想,立刻进入忙碌状态。
不过让大家没有想到的是钱淑兰并没有很晚才过来,而是只比他们晚半个小时。她进来的时候手里还提着一个带盖的竹篮子。神神秘秘地跑进来,像是怕谁看到似的。
她身上的衣服依旧是那件绿色的衣服。
“三婶子,你干啥呢?”王守泉见钱淑兰一副做贼的样子忍不住有些好奇。
钱淑兰趴到他耳边小声道,“你给我看着点外面,我要卖好东西。”
说着不等王守泉回答,直接从竹篮子里端出一盘红烧肉放到餐桌上,空气里顿时香味扑鼻,刺激了不少客商的嗅觉神经。
钱淑兰在人群里扫了半天,最终锁定一个最先反应空气中弥漫肉香味的人。这是一个穿着很得体的中年男人。钱淑兰注意到,他的手心没有一点茧子,指腹处却有明显的拿笔痕迹,一看就是平时发号施令的那类人。钱淑兰微微一笑,朝那人走过去,“这是我们生产队的猪肉,我特地请人做出来的一道菜,这位同志,你要不要尝尝?”
说着把篮子里的筷子递给对方。
那男人看着那香味扑鼻的红烧肉,色泽红润,整整齐齐地码在盘子中间,一看就很好吃的样子。
自从来了华国,他们一顿饭只能吃一两猪肉,别人还不觉得有什么,可对他这种无肉不欢的人来说却是十分不解馋。现在看到这么多看的红烧肉,别说他还真的很心动,可他却不愿意尝。没办法,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哪里能随便吃陌生人递过来的东西。万一有什么不干不净的东西呢!
钱淑兰见他一脸警惕,始终不肯接筷子,突然想到什么,笑得一脸歉意,“要不要我帮您尝试一下,我刚才才端过来的,还没有尝尝味道呢!”
说着在众目睽睽之下,随意地夹了一筷子猪肉,这家百年老店真不是吹的,就是前世的她都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红烧肉,当然,除了厨子手艺好之外,这原材料也是关键,没错!这就是修仙世界的野猪肉。
他们竹艺轩的产品数量毕竟是有限的,即使全卖了,也就只够买辆拖拉机和柴油,以及尿素磷肥。其他的东西那是甭想了。
所以,她才要另辟蹊径。用这野猪肉来打开市场。她就说这是自己意外买到的猪肉,人家告诉她养殖方法,等她回去后就按照这法子来养。养好了,猪杀了,肉剁了,她再换成空间里的野猪肉。反正路途这么远也不可能运活得过去。
简直完美!当然这猪肉的价格不可能和他们这里的一样,起码要翻四倍。要不然都对不起她这么折腾。
大家看她吃得这么香,没有任何不良反应,原本还有些犹豫的男人立刻没了疑心,接过她递过来的筷子,夹了一块子尝。
“天!这是猪肉吗?为什么味道这么好!”他身后似乎是跟着他一起来的香港人也尝了一口,而后忍不住惊呼连连。
“真的很好吃,比我在大酒店吃的还要好吃。”
其他吃过的人也是一脸陶醉,要不是因为这是试吃品,他们都想夹第二次了。
“大家尝尝我们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