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之穿成极品他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六零之穿成极品他妈- 第2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所以社员们只知道他们在食品厂忙活,却并不知道卖了多少东西。
  如果是平时,他们还能到食品厂围观看热闹,可现在地里正忙着,他们挣工分还来不及呢,哪里有那个闲功夫。
  钱淑兰拍拍孙大琴的肩膀,“别跟那些人打嘴仗,我自有对策。”
  孙大琴跟人吵架的水平也是相当厉害的。钱淑兰还真担心她会跟人家吵起来,实在是不值得。
  孙大琴刚想辩驳,只听外面有人喊,“娘,娘?”
  三人勾头去看,只见王守智骑着自行车冲了进来。
  这火急火燎的架势吓了钱淑兰一大跳,“你这是干什么?”
  王守智把自行车随意地往院子里一扎,然后擦了擦脑门上的汗,大踏步走进来,“娘,玉瑛生了。”
  钱淑兰一拍脑门,瞧她这记性,为了食品厂的事,她居然把玉瑛怀孕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什么时候生的呀?”
  王守智倒是没生气,主要是他娘实在是太忙了,他到百货大楼买鸡给玉瑛炖的时候,妹夫就跟他说了,他乐呵呵地道,“五月八号的时候就生了,已经两个月。”
  钱淑兰嗔了他一眼,“你可真行啊,女人生孩子这是多大的事呀,你居然过了两个月才来通知我。玉瑛又没有父母,她的月子谁做的呀?”
  王守智有些不好意思地道,“我给做的,我向上面请了假。”
  钱淑兰惊得半晌没回神。
  孙大琴却是猛地一拍大腿,“哎哟,我的娘咧,五弟,你一个大男人能懂怎么做月子吗?知道怎么给孩子洗尿布吗?”
  王守智不服气地道,“大嫂,你不要小瞧我。我把玉瑛照顾得很好,她还夸我了呢。”
  想到玉瑛夸他的那些话,王守智脸红得更厉害了。
  钱淑兰也顾不上他羞涩,忙问,“男孩女孩啊?一个两个啊?”
  不是她吹,她们老王家的双胞胎基因特别好。
  王守智挺了挺胸,颇有几分自豪,“女孩,六斤六两。”
  孙大琴直接冷嗤一声,“才六斤六两啊?不重呀?五弟,你就这么抠搜呀,居然不给弟妹多弄好吃的。”
  钱淑兰无语了。
  王守智忙摆手,“是娘说的,孩子吃得太胖了,生的时候就费劲。”
  一听是婆婆说的,孙大琴立刻闭嘴。
  钱淑兰立刻到养鸡场抓了两只公鸡,捡了一篮子鸡蛋,又拿了几斤卤肉和屋后种的青菜拔一些装到袋子里。然后又到鱼塘那边网了好几条活鱼。用木桶装着,放到自行车后座上。
  “活鱼确实更好吃”王守智看他娘这么用心,心里别提多美了。
  弄好这些,钱淑兰让孙大琴负责养鸡厂,让柳月琴帮忙管下食品厂。
  然后她骑着自行车和王守智一起到了县城。
  到了姜家,钱淑兰看到姜玉瑛站在堂屋里溜达。小宝宝躺在婴儿床上,睡得正香。
  姜玉瑛迎了出来,“娘”
  钱淑兰见她面色红润,朝王守智道,“你把玉瑛照顾得很不错。”
  王守智颇有几分自得,把木桶从车上卸下来之后,捉了一只就到水缸边收拾去了。
  钱淑兰跟着姜玉瑛去看孩子。
  担心吵到孩子,两人又到房间里说了会私房话。
  聊了一会儿,姜玉瑛突然道,“五哥说我们以后就不生了。”
  钱淑兰深以为然地点头,姜玉瑛这年纪确实不适合再生了,这年代医疗条件太差了。
  姜玉瑛见她娘一点反应也没有,心里总算是踏实下来了。
  五哥只有两个女儿,她真的很担心别人会说五哥是绝户头。
  她娘不是个重男轻女的,可也未必会让五哥当绝户头。这年代没有儿子的男人被被人戳脊梁骨的。她和五哥无所谓,可她娘呢?会不会受不了?
  钱淑兰一回头,瞅见姜玉瑛松了一口气,才后知后觉到她的担忧,拍了拍她的手,“你放心,只要你们过得好好的,不要在意那些流言蜚语。日子是你们自己的。儿子女儿都一样。”
  姜玉瑛挽着钱淑兰的胳膊,她真的很庆幸有这样的婆婆,“谢谢娘!”
  钱淑兰嗔了她一眼,“你生孩子辛苦的是你,谢我干什么!”
  两人聊了一会儿之后,王守智就端着鲫鱼汤进来了。
  “玉瑛,你快喝吧。”
  看着那热气并不多,想来应该是被他吹过才端进来的。
  姜玉瑛端过来。
  没过一会儿,王守智又端了一碗进来,“娘,这是给您的。”
  钱淑兰微微有些惊讶,“我也有?”
  她这碗的热气和姜玉瑛那碗差不多,原来她也有这个待遇。
  不过她还是摇头,“我就不喝了吧。让玉瑛多补补。孩子还小,要多喝点鱼汤才能下奶。”
  王守智忙道,“没事,锅里还有呢。”
  钱淑兰只能喝了。
  等看了一会儿,钱淑兰也就告辞了。
  玉瑛的月子已经做好了,完全能照顾孩子。她留在这儿也没什么事。
  反倒是生产队,处处离不开她。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亲们的营养液,么么哒


第305章 
  钱淑兰回到生产队的时候,才知道王家村又来了三个下放人员。
  钱淑兰不顾天黑,直接去找钱明华,问了下三人的名字,得知就是她要的三位大师,心里松了一口气。
  这三位劳改人员,其中两位是书画大家,还有一位是考古专家。一女两男,年纪都很大。
  钱淑兰趁着天黑又去拜访钱维汉。
  钱维汉一直知道他这妹妹胆子大,但没想到这么大,跟坏份子这么亲密的接触,“你是说让小敏跟他们练字?你疯啦?不怕被别人看见?”
  钱淑兰拍拍大哥的肩膀,“没事儿。我小心点就是了。”
  她晚上留在食品厂里加班,把老师带过去,等教完了,再回家睡觉。
  反正食品厂和养猪场之间也不远,三分钟路程就到了。
  钱维汉见她如此坚持,“我真是拿你没办法。年纪这么大了,也不知道咋这么喜欢折腾呢。”
  钱淑兰心虚地摸了摸鼻子。
  时间荏苒,转眼又一个月过去了。
  这一个月里,钱淑兰学了不少考古知识。而小敏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步飞快。
  钱淑兰也会时不时就给这三位老师带些好吃的。
  三位老人原本瘦弱的身体在钱淑兰的调理下,倒是越来越好,脸色也红润许多。
  七月是麦收的季节,到处是金黄的麦田,今年又是丰收之年,王家村从上至下全都忙起来了。
  哪怕是最受不了辛苦的知青们也都乖乖下地,根本不用钱明华用队里新买的喇叭喊。一个个非常自觉。
  按道理来说,他们这次孵了两个多月的小鸡挣得工分不错,可他们再也不敢偷懒了,去年还嫌脏嫌累,今年一个个全都跑下地干活。
  虫子咬人,太阳晒人,镰刀会割到腿这些通通都是问题,可所有问题都加起来也比不过大冬天挖河渠,那才是真的遭罪。
  这一届的新知青比上一届明显乖顺许多,见老知青下地,他们虽然没干过,可也只能跟着。
  就这样辛辛苦苦抢收了大半个月,终于把粮食全都收上来了。
  村里的壮劳力们开始下田耕地。
  钱淑兰也能歇一阵子了,今年她下地的次数并不多,因为要忙着出货。
  这一个半月以来,其他省又陆续过来定货。她只安排那一小组的人负责加工。
  不过孙大琴倒是被她给剔除出去了,主要是她的嘴太快了,钱淑兰把正康和他媳妇叫过来帮忙。
  每天定量生产,完成之后,就让机器歇一歇。
  大家见天色还亮就会到地里帮忙干活。
  而钱淑兰就负责整理账目以及所需材料的补给情况。
  吃饭的时候,孙大琴又在嘟哝着,“娘,那些人说你不干活,你心里就不怨吗?”
  钱淑兰看了她一眼,“你该不会跟人家吵起来了吧?”
  孙大琴有些心虚,吭哧半天才道,“我实在是听不下去了,就跟人家吵了起来,不过我也没敢大吵,你不是不让嘛。”
  钱淑兰无奈摇头,“你这性子也该改改。就算你吵赢了又能如何。”
  说到底她还是喜欢打脸,不喜欢这种无意义争吵。
  孙大琴见婆婆一派悠然自得,一点也不放在心上的样子,心里只能闷头继续吃饭。
  她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人家正主都不着急,她急个什么劲儿。
  正康从外面大踏步走进来,“娘,我回来了。”
  孙大琴看到儿子带着孙子回来,立刻把碗放下,站起来,一把搂住丰产,心肝宝贝肉的叫着,“哎哟,我的丰产呀,奶的乖孙孙,想死奶奶了。”
  这么肉麻的话,让钱淑兰浑身起鸡皮疙瘩。
  三人进了屋,小敏立刻拿好吃的给丰产吃。显然也很高兴丰产能回来。
  正康坐下来,钱淑兰笑着道,“吃饭了吗?”
  正康捂了下自己的肚子,摇头,“还没有!”
  钱淑兰立刻起身给两人盛饭。
  吃完饭后,小敏带着丰产到房间,拿出自己的新玩具跟他一起分享。孙大琴去洗碗筷。
  正康似乎是有难言之隐似的,一直绞着自己的手指,坐立难安。
  反反复复折腾了好几分钟,直到孙大琴的碗都洗好了,他也没能开口,钱淑兰有些不耐烦了,手支下巴看着他,“你有事你就说吧。我没那么多闲功夫看你表演。”
  孙大琴双手甩着水渍,“对啊,你有啥话就说。你奶又不是外人。”
  正康抿了抿嘴,小声道,“娘,奶,我也想上大学。”
  孙大琴愣了一下,“你上大学了,你的工作咋办呀?你傻呀,上了大学之后,不一样还是要回来工作嘛。”
  正康见他娘不懂,忙给她解释,“只要上了大学,我将来的工作就能更好。说不定能升到二十级工呢。一个月能拿七十块钱呢。”
  七十块钱?孙大琴被这数字惊呆了,她男人干了这么多年才拿二十一级,六十二块钱的工资呢,她儿子上完大学,居然能拿七十块钱,也太牛了。
  正康现在的工资是二十四级,每月四十三块钱。白白得了这么多。
  她似乎依然大悟似的,猛拍自己的大腿一下,“哎哟,我说呢,咱们生产队一个个为了让自家的孩子当大学生呢,到处拉票,原来还有这好事儿。”
  钱淑兰挑了挑眉,看向正康的眼睛,渐渐转冷,“不行!”
  孙大琴也愣住了,“娘,为啥不行?”
  她突然想起来了,婆婆说云萍也想上大学的。这可怎么是好?
  她低头想了好一会儿,才拉着正康的手道,“正康,你上回欠了云萍,这次这机会就让给云萍吧。她孤家寡人的,到了学校里,说不定能认识合适的男人结婚。你都已经结婚了,拖家带口的,不合适。”
  正康见亲娘都不支持她,脸立刻垮下来了。
  他想了一个多月,才终于鼓足勇气回来的,他真的坚持不住了。边上班边带孩子真的是太累了。
  钱淑兰对正康从来就没有过好感,她用手指头都能猜出他的意图,因此这会她的脸色非常难看,“你的想法我知道,但是丰产是你儿子,别想丢给你娘带。你要是看不惯小芳,大不了跟她离婚,再娶一个你认为贤惠的媳妇。我可以接受一个离婚的孙子,但是不能接受不负责任的孙子。”
  孙大琴和正康显然都没想到钱淑兰会说这种话,齐齐看向她。
  钱淑兰也知道自己这想法有点太出人意表了。这年头轻意是不会离婚,一旦有人离婚,那家里人全部都会受到冲击,可钱淑兰却觉得无所谓。反正,正康又不住在村里,大家见不到他,八卦他的自然就少了许多。
  至于刘芳名?小小年纪心眼就那么多,离婚这种事情对她根本就够不成打击。
  而且她觉得刘芳名根本就不适合结婚,她是一个事业心特别强的女人,而且非常贪心。从来不会顾忌别人的感受。正康之所以产生上大学的想法,就是要逃避责任。估计也是因为他没有跟刘芳名沟通好。无非是因为他性子软,另一方面是因为刘芳名性子太强的缘故。
  “娘?这样丰产就有后娘了。不行,不行。”
  虽然孙大琴也不喜欢刘芳名,两人都有孩子子,而且她这儿子性子这么软,娶了后娘,孙子可就遭罪了,所以哪怕正康这么不孝,她都从未想过让两人离婚,她拽着钱淑兰的胳膊,想让婆婆打消这个念头。
  钱淑兰却像看不到孙大琴似的,反而直直地看向正康,“你敢吗?”
  正康因为太过震惊,嘴巴一直张着,此时听到他娘的话才回过神来,“奶?我从来没想过。”
  钱淑兰受够了他这窝囊样,不允许他逃脱,声音异常冰冷严厉,“你没有别的选择,要么你就一个人把丰产带大,要么你就跟刘芳名离婚,重新娶个媳妇,然后一起抚养孩子。”
  孙大琴这下子听明白了,她猛地拽住正康,“你是说丰产到了县城,刘芳名一次也没带过丰产?”
  正康垂下头。
  这就是默认的意思了,孙大琴气得脸色铁青,腾地从凳子上站起来,因为她的动作太快,把椅子还给带倒了,“我去找她!这种儿媳妇,我们老王家要不起。”
  钱淑兰见她想要冲出房门,立刻高喊一声,“回来!”
  她的声音带着一种浓浓的威慑力,孙大琴咬着牙往外冲的时候,听到这个声音,也被骇得回过头来。
  见婆婆面色不善,保能心不甘情不愿地回来了,“娘,我要去找她算账。你拦着我干什么?”
  孙大琴从凳子上站起来,指着正康道,“你就这么喜欢掺和他们俩的事情吗?你信不信,你前脚跟刘芳名吵了一架,你这宝贝儿子后脚就能把人哄回来。到时候你的脸还要不要?”
  别说这事儿正康还真能干出来。
  孙大琴被婆婆这话气得够呛,她狠狠瞪了正康一眼,弯腰把凳子扶起来,一屁股坐了下去。
  见她不再闹了,钱淑兰才重新坐回去,直接正康,“正康,没人可以替你选择。你自己选。路是你的,婚姻是你的,儿子是你的,媳妇也是你的。我和你娘,甚至是你爹都不会再管你。你已经是大人了。该是你的责任你就要负起来。”
  正康低着头,秃噜下自己的头发,“好,我回去跟她谈谈,如果不行,我们就离婚。”
  钱淑兰没有反表任何意见,让孙大琴到养鸡场拿些鸡蛋给他装上,“让丰产好好补补,可别饿坏他了。你可就这一个儿子。”
  正康侧头看了眼屋里,丰产和小敏玩得正欢,心里暖洋洋的,“好!”
  当天下午,正康就带着丰产以及一篮子鸡蛋回了县城。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亲们的打赏,么么哒


第306章 
  大队干部们组织了全体社员到打谷场进行之前的工农民大学的投票。
  王守泉站在台子上,“名额只有一个!请参选的人站到台子上来。”
  这次虽有六十五个名额符合。可却只有五十二个应选的。每个人的手里都有一个牌子,上面标的是大大的数字。
  剩下的几个都像正康这样,早已成家,自然不能丢下媳妇孩子去上那大学。
  虽说上大学不用出学费,每个月也能有补贴,可到底不多,勉强养活自己就不错了,哪里还能养家糊口。
  这五十二人依次站在前面,每个人都上前演讲一番,似乎是想拉拉票。
  钱淑兰搬着小凳子坐在下面,小敏坐在她旁边,正在和好姐妹翻花绳。
  之前,她就已经向外面透露她家的云萍也想要上大学。
  跟她交好的几人,比如许翠兰一家,柳月琴一家,钱家都答应说会把名额投给云萍。
  可只有这几十口子,胜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