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之穿成极品他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六零之穿成极品他妈- 第1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时之间求卜问命之人从太原一路追到了京师。
  入京之后,世人惊觉这个小傻子竟然和前朝把持朝政的姜皇后长得一毛一样!
  瑟瑟发抖的大臣们:该死的女人怎么总是阴魂不散!
  双眼发光的小皇帝:嘤嘤嘤,想念我皇奶奶。
  唯有帝师顾洵看到亭亭玉立的小傻子,宠溺的摸了摸她的脑袋:再怎么变也还是我的小姑娘。


第202章 
  1967年1月29日,国·务院向全国发出了关于1967年春节不放假的通知。
  革命化的春节主题是“抓革命、促生产”。不但不休息,还要求大家以 “革命加拼命”的精神,加班加点。很多厂矿都组织春节大会战,开门红献大礼,除夕不回家,初一连轴转。
  城市如此,农村也不例外。在“农业学大寨”的口号下,大修水利、大造梯田,工地上红旗招展,人流如潮,成为报纸广播大肆宣传的革命“农家乐”。
  王家村生产队今年大丰收,原本几个干部想好好庆祝一下。组织社员开大会,要每家每户都出一个节目。可谁成想来这么一出,大家的打算立刻落了空。大家一时之间都提不起兴致来。
  寒冬腊月,狂风呼啸,大树在狂风中摇晃,早就落完叶的枯树枝在大风的摇曳下纷纷落了地。
  树枝上的积雪被风吹过纷纷落下,砸到人的脑袋上,让人抖了一个机灵。
  河渠上,许多男人裹着厚厚的破旧棉袄挖一会儿泥就会停下来搓手跺脚。
  老王家的男人们都留在县城加班没能回来。
  钱淑兰一大早就带着小敏到老房子这边,指挥几个儿媳妇和面包饺子。
  面引子是昨天晚上就泡好的。在灶上用温水蒸了一晚上,早就泡发了。
  饺子馅是猪肉白菜的,这猪肉是队里养的猪杀子之后发给底下的社员的,每人都有两斤,钱淑兰便让她们每人拿出三分之一。剩下的就留给她们平时吃。
  钱淑兰自己拿出来的肉是空间里的,味道要好一些。混在一起,倒也不显眼。
  堂屋里几个小孩子在打打闹闹地玩,钱淑兰偶尔瞅一眼他们,见他们没有打起来,又继续扭头开始包。
  钱淑兰边包边催促她们,“咱们抓紧包,下好了之后,赶紧给他们送去。这可是过年,哪能不吃顿好的呢。”
  孙大琴忙应了,“是,娘!”
  说着把自己手里包好的饺子往洒了一层面粉的圆簸箕放。
  李春花从灶房里出来,端着一个圆簸箕就往灶房走。
  没一会儿,饺子就出了锅。
  李春花把捞出来的饺子放在竹筛子上凉凉。过个几分钟翻一次,务必不让饺子粘在竹筛子上。
  几个人一直忙活了三个多小时,才把饺子包好。
  钱淑兰看了一眼被冷风吹得呜呜作响的树梢,“我和雪梅,春花去县城送饺子,大琴你去镇上给正康送吧。”
  孙大琴点了点头。
  四人开始把饺子用铝制饭盒盛起来,钱淑兰临走之前叮嘱王丹枝,“一定要照顾好几个孩子,千万别让他们打起来。”
  王丹枝忙应了。
  外面道路上有不少积雪,根本没办法开拖拉机,钱淑兰只能借队里的马车。
  原本两个小时的路程,因为积雪的缘故,走了接近四个小时。
  到了县城已经下午两点多了。
  她们还要赶回来的,乡下也要干活,钱淑兰担心回来天会黑,所以决定兵分三路。
  周雪梅去给王守礼和姜玉瑛送饺子,李春花去给王守义和刘芳名送,钱淑兰负责给王守智和小毛驴送。
  钱淑兰先去了离得比较近的钢铁厂,小毛驴倒是很清闲。
  因为他是个会计,盘账都是年底都算好了,大年三十才是第一天,上面强制加班,可他根本没活可加,只能把旧帐本拿出来重新再算一次。
  听门卫说,他姥姥来了,小毛驴直接从屋里冲出来。
  他眼睛亮晶晶地,“姥姥,你咋来了?”
  钱淑兰还把马车停在外面呢,自然没时间跟他唠嗑,把自己带来的饺子递给他,“回去用热水烫一下再吃。”
  小毛驴看着姥姥冒着寒风就为了给他送顿饺子,又是感动又是心疼,拉着钱淑兰的手就要她进来歇息。
  钱淑兰忙摆手拒绝,指了指后面的马车,“我得赶紧给你五舅送去,待会儿还要赶回去呢,雪积得太厚,晃眼睛,马未必能认得清回去的路。”
  听了这话小毛驴不好再留她,但还是道,“姥姥,你等我一下。”
  说完他就抱着铝制饭盒就往自己住的宿舍跑。
  没一会儿人就回来了,手里还提着东西,“这是过年发的一点福利,姥姥,你带回去吃吧。”
  钱淑兰看着这小半口袋的东西,“你自己呢?”
  小毛驴笑着道,“我留着了。”
  钱淑兰点了点头,“行!”
  说着把口袋背起来,估计这小半袋子是红薯。
  现在农村的自留地不给种红薯,所以大家只能种些黄豆和蔬菜之类的。
  小毛驴应该是担心王丹枝不够吃吧,所以才让她带的。
  钱淑兰赶着马车到了水利局。
  王守智的工作比小毛驴还要轻快。
  他是个打井的,这寒冬腊月的,根本钻不了冰窟窿,所以他只能待在办公室里干点文职工作。
  比如说统计各个生产队的打井情况。这个活其实都是开春那十天做的。现在提前做了,那就是十天的活要用二十天完成。
  所以大家都是干一会儿,就停下来歇一会儿,怎么慢怎么来,总不能现在干完了,之后就闲着吧。
  钱淑兰过来的时候,王守智的速度和小毛驴差不多。
  他跟其他人打声招呼之后就带着她娘去了姜家院子。
  王守智回到家里,听到他娘说是来送饺子的,激动的不行。
  虽然今年过年百货大楼不用放假,可他们供应的东西并没有增多,肉依旧是紧俏产品,根本买不到多少。
  钱淑兰停好马车,在堂屋里喊了两声都没看到人,她有些奇怪,到了灶房问王守智,“小蝶呢?”
  王守智笑着道,“她应该是跟玉瑛去上班了吧?”
  钱淑兰靠在门旁,小蝶一直就非常喜欢玉瑛,她倒是不奇怪,只是没想到十三四岁的年纪居然不喜欢赖床,反而要跟着一起去卖货。
  王守智笑着回头,“她现在又不上学,天天闲着在家也没事。就想跟去城北粮油店玩玩,陈主任的孩子也会去,她刚好可以跟他们一起玩。”
  小蝶也是初中生,从去年开始,学校就停课了,所以她一直呆在在家。
  钱淑兰点了点头,笑着问,“你和玉瑛处得怎么样啊?”
  提起这个王守智脸上的笑容有点淡,他紧紧地抿着嘴,把手里的柴掰成两半,然后往灶肚里塞。
  又拿着烧火棍挑了下火,让火烧得更旺,才回头朝钱淑兰道,“娘,你说怎么才能让玉瑛喜欢我呢?”
  虽然玉瑛答应试着接受他,可他总感觉玉瑛还是拿他当外人。每次他给玉瑛盛个饭啊,洗个衣服啥的,玉瑛都要跟他道谢。
  没接受他才会跟他道谢吧。真正的两口子才不会这么生疏客气呢。
  他想表达自己的好,可每次都有一种无力的感觉。
  提起这事儿,钱淑兰就有一肚子的话想说。
  上次她教了正国撩妹神技,那小子一开始听了还挺上心。可讲到甜言蜜语这块,两句话没说就直呼受不了,还说什么辣眼睛。可把她给郁闷的。
  这会子见王守智虚心求教,钱淑兰顿时来了兴致。
  她先是跑去把大门关上,才开始跟王守智讲撂妹神技。
  哪知道,王守智听了之后,脸色爆红,连灶肚里的柴都忘了填,一脸呆滞地看着钱淑兰,“娘,这不就是耍流氓吗?”
  也不知道是他羞得还是被柴火反衬的,王守智的脸红得像要滴出血来,连耳朵都不例外。
  钱淑兰撇撇嘴,“你关上门在自己家,怎么就是耍流氓了?”她顿了顿又道,“再说了,是你喜欢人家,又不是人家喜欢你,难道你还指望玉瑛先跟表白啊?”
  话虽如此,可王守智还是讷讷地,“可这也太不要脸了!”
  钱淑兰朝他翻了个白眼,没好气道,“你是要脸还是要媳妇呀?”
  这话成功把王守智激起来了,“当然是要媳妇!”
  “你要媳妇就听我的!”接着她又讲了甜言蜜语的重要性。
  钱淑兰发现这娃居然比正国还要羞涩!好歹他也是个二手男,怎么能这么害羞?
  钱淑兰都无语了,最后她居然语出惊人,“最后一点,男人嘴上要讨女人欢心,床上也要讨女人欢心。后者比前者更重要。”
  王守智差点从板凳上跌下来,“娘,你,你。。。”
  钱淑兰见他都结巴了,心里暗笑,“我又没说让你把玉瑛怎么样,你急啥!我的意思是说,等你们真的在一起,你一定要在床上也讨她欢心。要让她从心到身全都舒服了,她才会死心踏地跟着你。”
  虽然她这么说了,可她前世就是个单身狗,根本没有任何经验可以传授给他。不过即使她知道,也拉不下脸来教这么大的儿子吧!好羞耻好尴尬!
  听到这话,王守智长舒一口气,原来是这样,差点把他吓死。
  不经过玉瑛同意就干那事,惹恼了玉瑛,她以后都未必肯理他。他哪里敢!
  见他一直低着头想事情,钱淑兰忙提醒他,“赶紧添柴,火要灭了。”
  王守智也顾不上多想,又开始烧火。
  水开了,王守智却只下了一半饺子。钱淑兰猜想他可能是想分成两顿吃,倒也没有说什么。
  没一会儿就把饺子热好了。钱淑兰见他没有盛到碗里,反而往铝制饭盒里装,顿时明白他的心思,他这是想给玉瑛和小蝶送呢。
  钱淑兰忙道,“你四嫂已经去送了。你赶紧吃吧。一会儿该凉了。”
  王守智有些失落,但也不好说什么。
  等他吃完饺子,钱淑兰把自己带来的肉拿给他,“我们生产队发的,你也吃些。”
  王守智忙推辞,“娘,我们县城每个月都有供应的,你自己吃吧。”
  钱淑兰摆手,“不用!我们吃鸡肉也行!”
  他们生产队现在不仅卖公鸡也卖母鸡。
  一般来说,母鸡到了第四年,下蛋量就会逐年减少。
  每隔一段时间钱淑兰就会出一批母鸡。
  新旧轮着来,倒是让收益增加不少。
  王守智把自己发下来的福利拿给钱淑兰,看他捆得好好的样子。
  这应该是他老早就打算带回去的。可惜因为不放假而落空了。
  两人又说了一会儿话,王守智就回去上班了。
  钱淑兰就留在姜家继续等周雪梅和李春花。
  一直等到四点多钟,两人才赶过来。看着两人跑得气喘吁吁的样子,就知道这两人为了省车费跑过来的。
  天色已经非常暗了,看天上飘得厚厚的云,说不定一会儿就要下雨下雪。
  所以钱淑兰把姜家大门锁上,就带着两人赶了回去。
  走了半个小时,天上飘起了雪,他们的速度又慢了许多,走到一大半的时候,天彻底黑了下来。
  钱淑兰只好把手电筒拿出来打着。
  一直到了晚上八点多钟,他们才到生产队。
  第二天一大早,家里的几个儿媳妇就开始贴对联。
  别以为对联是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也是属于四旧之一,上面就会批斗,其实并不是。
  因为这年代的对联是标语,是宣传,可以给大家起警示作用。
  所以公社还特地为了贴对联这事,专门把各个生产队书记叫过去开会。
  让他们贴得对联要时刻贴合现在的政治氛围,要破旧迎新。
  王守泉回来之后,就召开全体队员开会,让大家集思广益,最后倒是让大家想出了好几副对联。
  比如:“斗私批修新年新思想;破旧立新大干大革命“,“三十不停战,初一坚持干”,““移风易俗过春节,大年三十脚不歇”,“干到腊月二十九,初一早上再动手”。
  跟以往的对联相比,这对联除了用的纸都是红色,钱淑兰真心没觉得这对联有哪一点有辞旧迎新的味道,怎么看都透着一股子苦味儿。
  大年初一这天,公社还专门召开万人大会,让他们大年初二就正式干活。
  最最让人无语的是:赵家村生产大队为了向上面表达反四旧的决心,别出心裁地要求队员大年初一挑大粪,以显示与旧传统“对着干”。
  作者有话要说:提前预告:下一章双胞胎出现。
  我先科普一下,大规模下乡运动是1969年,但最早的知青下乡是1950年,所以他们是1967年下乡,是符合历史规律的。


第203章 
  不知不觉中春天到了,路边的小草绿了,树上的枝条发芽了,满山遍野的野花迎春花开的绚烂多姿。
  湖边的垂柳已经抽出新芽,在春风中摇曳轻摆,仿佛少女在轻歌曼舞,楚楚动人。
  钱淑兰带着小敏在养鸡厂检查大家孵出来的小鸡。
  小敏两中小手捧着一只毛茸茸的小鸡,乐颠颠地跑过来,两只大眼睛扑闪扑闪,可怜巴巴地看着钱淑兰。
  “奶奶,我们也养只小鸡吧。”
  钱淑兰正在查数,轻声道,“你先等一下。”
  小敏抬头,见奶奶正在忙,便安静地坐在旁边,两只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手里的小鸡。
  嫩黄的小鸡啄在她的手心痒痒的,逗得她咯咯直笑。
  钱淑兰数好小鸡把数字登记下来,又交待旁边的人,去通知林家村的人过来拿。
  等人都走了,钱淑兰才转过身看小敏,见她正撅着嘴跟小鸡说话,把她搂在怀里,“你就这么喜欢小鸡?”
  小敏眼睛亮亮地,奶声奶气地道,“奶,小鸡多可爱呀。我们也养一只吧。”
  虽然钱淑兰是养鸡厂厂长,可她并没有在家里养小鸡。
  虽然现在割资本主义尾巴,可每家每户还是可以养三只的。
  只是她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养鸡厂,没那么多功夫天天打扫院子,所以就没养。
  钱淑兰装作很苦恼地样子,指了指这养鸡厂的院子,“养小鸡很脏的,你看看这院子多脏呀。”
  鸡粪是非常好的肥料,所以负责养鸡的人每隔一个小时都会用铁掀铲。这院子因为铲鸡屎挖得左一块又一块的,就像得了皮肤病一样。
  刚刚才铲过的鸡屎,现在又脏乱无比了。
  小敏有些苦恼,突然眼前一亮,“那我来铲。我用小铲子铲。”
  小孩子都是三分钟热度,估计她没多久就会厌烦鸡屎了,养鸡的兴趣就会慢慢下降,那她的责任心就会减少,这是非常不好的。钱淑兰想了想,“我听说你大伯娘家的兔子生了,你要不要养?兔子可比小鸡可爱多了,全身都是雪白的。”最主要的是兔子不会到处乱拉,只要给它搭个圈就行。
  小敏没见过兔子,但是听奶奶讲过“兔子和乌龟赛跑的故事”,还记得兔子跑起来很快的,听到奶奶的话,顿时眼前一亮,“好啊,我们去看吧。”
  说着拉起钱淑兰的手就往外走。
  钱淑兰站起来,带她到王守泉家。
  何翠兰这会子也在,他们家得到的两只兔子是过年的时候大儿媳妇娘家给的回礼。
  他们家送过去的是一只公鸡,直接在队里买的。
  收到的是一公一母两只兔子,前阵子刚下了一窝兔子,足足有六只呢。
  听钱淑兰说要过来抓只兔子,何翠兰当即就带她去兔圈那边选。
  六只小兔子趴在兔圈里,睁着乌溜溜的眼睛看着大家。
  小敏顿时就被兔子吸引住了,指着一只全体雪白的小兔子,朝着何翠兰欣喜地叫道,“大伯娘,我想要那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