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她还没搞清楚现在的情况,那是不可能的。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好像简泉和刘发祥好像在有意撮合她和刘芳洲。
刘发祥心态这么稳?还乐意让自个儿子娶她?
依照简泉的性格,就算刘发祥愿意,他肯定也会没脸面同意。原主追着姚鉴,含蓄地撕毁了两家的婚约已经让简泉对自己这位老友足够愧疚,怎么今天他反倒特意将他俩支到书房里来了?
刘芳洲他也愿意?
按道理说,他一介进士,如今在礼部做事,算起来也是卢仲夏的前辈,怎么会愿意娶她?毕竟原主之前可从未看过他,一直闷头追着姚鉴跑,眼下又是个和离过的。从时人的阳光看,他何愁找不到媳妇,何必娶她?
如果真的是因为爱情,那这爱还真是超越了时代的局限。
简娣一边没头绪地瞎想,一边闷头帮刘芳洲在书架上找着他要看的书。
余光无意中满目的书脊上一瞥,简娣轻轻地啊了一声。
“找到了。”
紧接着,便打算把书从书架上抽下来。
第92章 情谊
紧接着;便打算把书从书架上抽下来。
没想到刘芳洲快了她一步。
指尖轻触书脊的刹那;却无意中擦过对方微凉的肌肤。
简娣眉心一突;赶忙忙松开了手,偏偏刘芳洲在此时也好像吓了一跳,和她同步松开了手中的书。
书没了依靠“哐当”砸落在地上,发出一声闷闷的轻响。
简娣:“……”
刘芳洲:“……”
“抱歉。”对视了少顷;他旋即回神,蹲下身将书捡起。
简娣静静地看着他捡书。
将书捡起后;刘芳洲细细地察看了一番;确认刚刚并无损坏。
书找到了后;两人就陷入了相顾无言的状态。
简娣也很想打破眼下尴尬和古怪的气氛,但她发现自己压根就掰扯不出什么话来。
她现在唯一想的就是赶快回去。
“既然找到了书,那我们便回去罢。”简娣默默提议。
刘芳洲颌首同意了。
回去的路上和来的路上一样,也是一路无话。
在回到厅堂前;要走过一段长廊;冬日的寒风吹入廊中;冻得人脸好像都僵成了石头。
因为晚上埋头写书稿;简娣这两天本就有点感冒;凛冽的风灌入鼻腔,冻得简娣直接打了个喷嚏。
她这一声喷嚏顿时打破了两人间的沉默。
“阿娣?”刘芳洲诧异地看向她。
“我没事。”简娣揉揉鼻子。
没想到;面前的男人却将自己身上的外衫解了下来,轻轻披在了她肩膀上。
刚刚寒风一吹都没让简娣激灵;刘芳洲的动作却让她浑身上下一个激灵。
“将这衣服披上罢。”刘芳洲关切地说;“小心叫冷风一吹;加重了病情。”
简娣扯着衣服想还给他,“我没事,眼下也就只有一截路了,你是客人你别着凉了。”
刘芳洲摇摇头拒绝了她。
简娣扯着衣服一时间有点无所适从。
眼前的男人好像陷入了什么回忆中,面色温柔,“我记着阿娣你小时候身子不好,总是常常着凉。”
“有一次,京中下了好大的雪,我们在雪中玩了一整天,回去后你就受了风寒,当时我也因此被爹骂得很凶,因为几人当中属我最年长,应当好好照顾你们才是。”刘芳洲转过脸来,笑着说,“自那时起,我便下定了决心,下次再不能如此疏忽大意了。”
听上去青梅竹马的情谊实在让人感动,但是简娣微窘地发现她找不到相关的记忆。
发觉出她的沉默,刘芳洲没有再继续下去,一直到快要走到屋前的时候,才又开了口。
“阿娣。”
“啊?”没想到这位仁兄还主会动开口和自己说话,简娣一怔,不自在地应道,“嗯。”,以此来表示自己在听。
“听闻你与……”他停了下来,过了一会儿,才开口,“你那夫婿和离了?”
和姚鉴和离后,简娣就常常面对诸如此类的问题,回答起来也十分得心应手,不见丝毫尴尬。
简娣是不大相信刘芳洲到现在才知道自己和离这事的。
得到她肯定的答复后,面前的人又沉默了半晌。
“阿娣,过去的事已经过去了,勿要挂念心中。”
“若有什么难处不妨来找我,你、我,杜若和阿露本就在一起长大的,彼此间再熟悉不过。”
“当年我曾暗自下定的决心,到现在依旧作数。”
前面的话简娣一一地都答应了,但刘芳洲最后一句话却让简娣有些无言。
无言的同时更觉得愧疚。
在她和离后也表现出不输之前的情谊,这份维持了十多年的青梅竹马之情,简娣不能做到视而不见,将刘芳洲对原主的情谊践踏在脚下。
她尊重刘芳洲对原主的感情,可她能做的也只是沉默,隐晦地婉拒。
她毕竟不是原主,不可能回应刘芳洲的心意。
似乎是察觉出她的尴尬,刘芳洲没有再继续,沉默地和她走完了接下来的一截路,在屋前,简娣将衣服还给了他。
回到屋里时,屋中依旧觥筹交错,酒香四溢。
而简泉和刘发祥显然不知道,表现得依旧很乐呵,甚至在看到他们俩一同步入屋中时,还笑眯眯地招呼他们坐下。
简娣重新拾起筷子,听着简泉问刘芳洲《梦生集》的内容。
“伯父这儿还有许多书,你若哪天想要看了,尽管过来看。”
“多谢伯父。”刘芳洲礼貌地回答。
渐渐地,简娣感觉到周围的人声慢慢地都远去了,融入了窗外呼啸的夜风中。
送走刘发祥一家后,简娣本来都已经做好了简泉和吴氏找她谈话的准备,但他俩啥都没说,也什么都没问,吴氏继续忙活着帮她相看人家。
没办法,简娣只好将这事放下,先去忙活她眼下认为最重要的事。
一大早,简娣就去了辛氏书铺,她来得早,店铺才刚刚开门,宋掌柜没想到大冷天她这么早就过来了,看她的眼神就像看个二百五,不过,他还是请她进去了,给她端了一杯热茶,让她暖暖身子。
简娣捧着茶杯,舒服地一声长叹。
“姑娘今天怎么来这么早?”
“和你们少东家约好的。”
卢仲夏写信告诉她有同僚愿意后,她转手立马就去找了辛文浩,和辛文浩敲定了时间。
和他那个弟弟相比,辛文浩对铺子更为上心,也更加勤勉,简娣坐着喝了一会儿茶,看了一会儿书,就看到他踏着寒风和小雪来到了店里,打起的棉布帘子携着一股十分提神醒脑冷空气,钻入了店中。
“今天简姑娘来得到早。”辛文浩冲她笑着招呼。
“我这不是重视吗?”
和他合作了一段时间,她和辛文浩也熟悉了不少,讲话做事比从前更加自然了点。
将身上的大氅解下,辛文浩呵了一口气,接过宋掌柜递来的茶杯,“也不知你那位朋友何时能过来。”
科举辅导教材的事简娣已经尽数和他讲了,无非五三和后世状元宝典那种形式。
她不是内行人,具体的只能提供个思路,要分析试卷,整合题型,出辅导教材,还得卢仲夏和辛文浩他们专业的来。
除了这些,一些励志文学其实也颇有用处,考中的人写些心得体会,作为励志鸡汤,很有市场,这些简娣都同他说了,至于辛文浩能做到那一步她这就不知道了。
卢仲夏没有让她多等。
门外传来一阵纷乱的脚步声,正是卢仲夏到了书铺,身后还跟着几个简娣颇为眼熟的同僚。
简娣忙跟着辛文浩迎了上去。
“简姑娘。”卢仲夏刚踏入门槛,冻得耳尖和面颊微微发红,整个人裹在大氅中,发丝上黏连着些雪珠,看上去有些可怜巴巴的,但那可能只是她的错觉,常人目光看来,依旧面色平和,温文尔雅。
辛文浩笑着上前招呼:“眼下,想来便是卢相公和诸位翰林老爷了?”
卢仲夏看了她一眼,很快又看向了辛文浩,含笑反问,“阁下想来便是辛相公了。”
“早就从简姑娘那儿听闻卢相公,没想到,今日终于有缘能得一见相公与诸位大人一面。”辛文浩喟叹的同时不忘引着他们进里屋详谈。
这两个人精,就算没有她牵线搭桥,帮着介绍,也能聊起来。简娣关注了一会儿,发现自己用处不大后,才看向卢仲夏身后的人。
因为附身的缘故,跟着卢小哥来的许多人她看着都面善,而最令简娣吃惊的是,其中竟然还有俞珉。
据她所知,俞珉家境可是不错的,毕竟能供得起他烧丹药。
他跟在卢仲夏身后,老神在在地揣着袖子,眉眼昂扬。
触及到她的视线,他甚至还扬起脸冲她笑了一笑,笑容不可不谓灿烂。
牢牢记着现在自己没穿马甲的身份,简娣礼貌地提起唇角,故作自然地看向了别处。
众人依次落了座,由小厮奉上茶水和糕点。
简娣坐在下座,安静地看着,不过就算她安静地看着,也有人在此时提出了疑问。
“这位姑娘是?”提出疑问的却不是别人,正是俞珉。
“她是我一位知交好友。”简娣本来还想回答,没想到却让人抢先了一步。
卢仲夏好脾气地笑着道,拦在了她身前。
“便是我曾经提起过的简姑娘。”
俞珉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好奇地打量了她一眼,“原来这位姑娘便是简姑娘。”
“刚刚是在下失礼了。”
“不过,我看着简姑娘竟觉得分外眼熟。”俞珉皱皱鼻子,“我们是不是在哪儿见过?”
何止见过,咱俩还一块儿手拉手尿过尿呢。
简娣心中暗搓搓地吐槽。
第93章 状元宝典
脑中吐槽虽说;但可惜不能当着俞珉的面说出来。
“京城就这么大;许是在哪里见过也未可知。”简娣面色真挚地忽悠。
好在俞珉并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多作纠缠,也可能是顾忌着她是个姑娘,自己追着问的话显得有点儿流氓,对于简娣明显敷衍的回答,只是一笑置之。
“或许真如姑娘所说,是我唐突了。”
他说完便将自己的注意力重新转移到了正事上来;不再继续过问。
看得出来,俞珉来这儿不是为了钱;和其他人相比,他揣着袖子神情散朗的模样;显得有点儿格格不入。其他几个进士;虽五官周正;衣衫整洁;但看得出来竭力掩藏的一丝清贫和窘迫,否则也不会来此。
辛文浩当真是求贤若渴,辛家书铺为了征集到好的书稿给的价格一直很高;对于面前的庶吉士们,也礼遇有加,没显丝毫怠慢,开出的条件丰厚得令简娣咋舌。
不过;那很可能是因为他们有庶吉士的身份加持;前途辉煌灿烂。
大庆朝对商人的压制虽说没有历朝历代严格;但商人地位不高也毋庸置疑。不论家财多么庞大的富商;面对官宦时总要低上一个头。
听着进士们与辛文浩的谈话,简娣心里开始盘算着怎么和辛文浩提出加稿费的要求。
这厢简娣正思量着,那厢他们似乎已经谈拢了。
一个两个全都看向了她。
被全场十几只眼睛齐刷刷地注视着,简娣愣了一愣,错愕地问,“诸位已经谈好了?”
辛文浩及时地解答了她的疑问,“我们该说的已说完了,接下来的便要听姑娘如何说了,此事是姑娘的主意,其间诸多问题还得望姑娘解惑。”
简娣又是一愣。
她能给出什么主意?
科举毕竟和后世高考不一样,但这事确实是她提出来的,他们为保险起见要问她也情有可原。
于是,简娣收敛了容色,努力使自己显得郑重一些,“诸位大人但问无妨,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他们要问的不算多,都是些当下她能回答的问题,只是,当中也有人对于“答题模板”一类的想法提出了质疑,觉得太过投机取巧。
大家都是些八股文的,翻翻市面上教人做文章的,答题模板不早就归纳出来了?
简娣头疼地看着面前质疑答题模板的兄台。
不过市面上的还不够系统,也没她说得直接罢了。
奈何书生们总有些傲气和穷酸气,这类人,简娣不擅长和他们打交道,只好丢给卢仲夏,叫卢仲夏帮忙再用书中的道理说服对方。
至于问科举辅导教材中要做什么内容,那只能等到众人确定了要入伙后,再细细商谈了。
古人的智慧是万万不能小觑的,科举辅导教材在市面上存在,只是做得还不够规范,缺少系统和整合,简娣的想法算不上惊世骇俗,既然有人在干这事,那就不算冒险,更何况还有家大业大的辛家保驾护航。
一上午谈下来,来的庶吉士们七七八八地都入了伙。
看着他们的背影,简娣悄悄凑近了对卢仲夏道,“卢小哥,这下我们可把人拖上贼船了。”
可不是拖上了贼船吗?
自打签订了契约,各位大庆朝未来顶梁柱的空余时间就卖给了书铺。
傍晚一出翰林院,就直奔书铺,和简娣一块儿商讨着书的事。
书中内容,简娣还是打算按照答题模板,例题,解题思路,例题,参考答案这一流程来做。
“书后面几页也能附上些心得体会。”简娣摸着下巴补充。
俞珉看了看她,“是何心得体会?”
“就是你们的心得体会。”简娣答,“你们都是今科的进士,也都是考生们的榜样和奋斗的目标,寒窗苦读数十载谁不想金榜题名呢?”
“学如逆海行舟,不进则退啊,不过,读书太累,太难坚持下来了,如这时候你们的心得体会就格外重要了。”简娣严肃地说,“其实也并没有什么好写的,无非写写你们当初那些奋斗的岁月,给人以激励罢了,这就叫鸡汤。”
头一次听到鸡汤的说法,俞珉惊奇地又细细端详了她一眼,诧异地问卢仲夏,“卢兄,这姑娘你是从哪儿认得的?”
卢仲夏正忙着埋头和其他人商讨正事,对于俞珉的问题,只抬起头来礼貌地抿唇一笑。
俞珉依旧在端详她,经过几天时间的相处,他好像已经完全放弃了男女授受不亲不亲的大防。
“不对。”看着看着,他一拍脑袋瓜,“我还是觉得你眼熟。”
简娣,“那可能只是你的错觉。”
大致的版块已经分好,接下来最重要的便是起个书名。
书名是一本书的重中之重,起个能引人注意的好书名就格外重要了。
一连否决了几个文绉绉的书名后,简娣对这群学霸大佬们绝望了。
他们起的书名含蓄有韵味归含蓄有韵味,不过太雅,缺了点地气。虽然简娣看不上标题党,但不可否认标题党就是能吸睛不是。
“那姑娘想叫什么?”
简娣想了一想,奈何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小题大做,黄冈密卷等一系列书名在脑海中挥之不去,想了半天,她只干巴巴地憋出了四个字,“状……状元宝典?”
和其他人起得名字相比,状元宝典显得直接和功利过了头。
“诶,这个不错。”俞珉十分赞同地附和道。
虽然简单粗暴了些,但够直白也够抓人。
“不过,咱们也没状元啊。”
提起状元,简娣心中“蹭”地就冒出一个人名来。
她默默地看了一眼卢仲夏,却发现对方也在看她。
把谢朗拉入伙的概率有多大,在线等,急。
第94章 状元
拉谢朗入伙做个形象代言人听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
他是谢阁老的幼子,要什么有什么;既不缺钱也不缺名声,他们间非情非故,不过担个所谓的同僚名头罢了,他没必要帮这个忙。
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