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嫡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品嫡妃- 第3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且两湖离财税重地江南实在是太近,上至元康帝,下至朝堂都不敢冒险让反贼坐大。

    讨论来讨论去,最后还是讨论到颜宓的头上。

    元康帝皱眉,他不放心颜宓。颜宓生有反骨,放他出去,只怕不妙。

    却不料,宋子期出列,说道:“陛下如果不放心晋国公,那就派一名监军。”

    元康帝眼前一亮,是该派个监军。

    “该派何人为监军?”

    宋子期再次说道:“以皇子为监军,陛下意下如何?”

    元康帝微蹙眉头,他想派太监做监军。结果刚刚流露出这个意思,就被文武大臣喷了个半死。让太监做监军,这是要让太监乱政吗?

    商量来商量去,最后因为两湖局势紧张,元康帝不得不妥协,任命颜宓为平南大将军,同时任命平郡王为监军。

    之所以选择平郡王,这里面也是有一番博弈。

    旨意一下,颜宓就要准备点兵出京。

    到此,宋子期,颜宓和宋安然的全盘计划终于成功。后面的事情,就要看颜宓如何去做。

    朝廷只给了颜宓三天时间,而且颜宓大部分时间都要留在军营做准备工作。留给颜宓同家人分别的时间,只有区区两个时辰。

    颜宓先去见了颜老太太。

    颜老太太很舍不得颜宓离京,却也知道这是颜宓必须做的事情。

    颜老太太拉着颜宓的手,郑重嘱咐:“此去一路小心。”

    “老太太放心,孙儿一定会凯旋归来。”

    之后,颜宓又去见老国公。

    老国公同颜宓分析了一下朝中和地方上的局势,提醒颜宓外出领兵时需要注意那些事情。最后,老国公给了颜宓一份名单,告诉颜宓那些人可用那些人不可用。

    颜宓收了名单,告辞老国公,最后才去见安然和三个孩子。

    宋安然心知颜宓此去,只怕几年时间都不会回京。心中倍感伤感。

    不过宋安然没有流露出任何情绪,她不愿意影响颜宓出征的心情。

    颜宓对阳哥儿说道:“等为父离京后,你就去军营报道。我已经和军营里的人打好了招呼,他们会以对待军人的方式对待你,所以你别想仗着身份乱来。”

    阳哥儿一本正经地回答:“父亲放心,儿子不会堕了国公府的名声。”

    颜宓暗自点头。

    颜宓又叮嘱垚哥儿,“父亲不在家,你要听你母亲的话。如果敢惹你母亲生气,等老子回来,非得将你揍个半死。”

    垚哥儿眼眶里含泪,很显然是被凶神恶煞的颜宓给吓住了。

    颜宓狠狠瞪了眼垚哥儿,“我的话记住了吗?”

    垚哥儿微微点头,害怕地说道:“儿子记住了。儿子不敢惹母亲生气。”

    “如此甚好。”颜宓冷着脸说道。

    还不到一岁的筝丫头,被奶娘抱在怀里。

    颜宓从奶娘怀里抱过筝丫头,亲亲孩子的脸颊。筝丫头很不给面子,嫌弃颜宓的胡子扎人。扭头大哭起来。

    颜宓无奈一笑,宋安然赶紧示意奶娘将筝丫头带下去。

    阳哥儿也拉着垚哥儿离开了书房。

    书房内,就只剩下宋安然同颜宓。

    宋安然替颜宓整理衣衫,轻声说道:“在外一定要保重自身。打仗的事情我不懂,但是我知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道理。你此去,不知何时会回来。京城的事情你不用担心,有我坐镇,没人敢乱来。”

    宋安然突然退后一步,看着颜宓的目光,犹如是在对待一件珍品。

    宋安然对颜宓说道:“我在京城等你回来。如果你回不来,那我就带着孩子出京找你。”

    颜宓伸手就将宋安然搂在怀里:“放心,我肯定回来。这里是我的家,我岂有不回来的道理。”

    “记住你今日所说的话。”

    颜宓在宋安然的红唇上重重的落下一吻,然后转身,大步离去。

    宋安然就站在门口,目送颜宓带着亲兵家将以及小厮护卫离开国公府。

    喜秋伺候在宋安然身边,轻声说道:“夫人别难过。”

    宋安然摇头,笑了起来,“我不难过。国公爷为国征战,理工建业,我怎么会难过。我只恨自己身为女儿身,不能随他一起沙场杀敌。”

    喜秋一头瀑布汗,宋安然的想法果然与众不同,让人完全猜度不到。

    颜宓离开国公府,进入军营,整顿军事。三日后,颜宓率兵离开京城。

    这一次宋安然没去送。宋安然不太喜欢离别,尤其是连着两次离别。

    白一去了。白一回来后,将自己的所见所谓告诉宋安然。

    听着白一的讲述,宋安然感觉身临其境。

    大军离京之后,宋安然就开始计算着时间。时不时的在地图上比划一下。

    颜宓送回来的消息很少。朝廷盯着颜宓,元康帝盯着颜宓,全天下都盯着颜宓。颜宓不方便给宋安然送消息。就算要写信,信中内容也是极为简单。

    宋安然的消息来源,主要开始靠着四海商行。

    四海商行遍布全国,颜宓行军路上也有四海商行的商铺。这些商铺既是用来做生意,同样也能用作传递消息。靠着这些商铺,宋安然也能及时的掌握大军动静。

    半月后,颜宓到达两湖,整顿军备,收拢溃军。然后出兵攻打反贼。

    反贼本就是一群乌合之众,不过是仗着人多,还有一股血气,才能将当地官兵杀个落花流水。

    如今大周的正牌军到来,又是颜宓这个杀神领军,情况自然不同。

    第一仗,颜宓亲自督战,大获全胜,收复两座县城。不过颜宓没有乘胜追击,而是命军队原地休整。同时将大胜的消息送到京城,好歹要给京城一个交代。用胜仗证明当初朝臣选择颜宓做统帅是正确的。

    颜宓打了胜仗,朝臣高兴,元康帝也高兴。他们高兴,就不会找颜宓的麻烦。

    颜宓下令军队原地休整,不肯乘胜追击,引起了监军平郡王的怀疑。

    之前在行军路上,平郡王同颜宓客客气气的。他知道自己不懂兵,所以也未曾在军事上面指手画脚。

    可是如今官兵大胜,贼寇惊慌失措,稍微有点头脑的人都知道应该乘胜追击。颜宓却反其道行之,只命官兵就地休整。

    平郡王找到颜宓,想试探一下颜宓到底有何打算。

    颜宓丝毫不意外平郡王找上门来。

    颜宓同平郡王客客气气的,对于平郡王的疑问,颜宓全程打哈哈,用一些似是而非的理由敷衍平郡王。

    平郡王心生恼怒,问道:“国公爷将本王当三岁小儿哄骗,是何居心?”

    颜宓撩了撩眼皮,就没给平郡王一个正眼。如果在京城,颜宓还会有所顾忌。如今出了京城,天高皇帝远,颜宓行事完全是肆无忌惮。

    平郡王恼怒不已,“国公爷为何不说话?”

    颜宓哼了一声,冷冷地说道:“军国大事,岂能说与你听。”

    平郡王厉声说道:“本王乃是监军?”

    颜宓半眯着眼睛,说道:“那请问监军大人,本国公可有做出不恰当的事情?第一战就收回两座县城,王爷却还嫌不足。是不是要等下面的兄弟都累死了,让反贼有机可乘,王爷才甘心?本国公倒是要问问王爷,你到底是站在那边的?莫非王爷的屁股朝着反贼?还是说王爷打算利用反贼,威胁陛下立你为太子?平郡王好大的胆子啊。”

    “你胡说八道。颜宓,你休想栽赃本王。”平郡王拍着桌子就站了起来。

    颜宓呵呵冷笑两声,“想让本国公不栽赃王爷,王爷最好本分一点,别再本国公面前指手画脚,教本国公怎么打仗。如若不然,在给陛下的奏章里,本国公一不留心,就添上两句关于王爷的非议,最后会造成什么后果,本国公概不负责。”

    平郡王指着颜宓,心中大恨,“颜宓,你在威胁本王!”

    “威胁你又如何?”

    平郡王哈哈一笑,“颜宓,你信不信本王现在就给父皇写信。我倒是看看,到时候你还能不能掌兵。”

    颜宓爽颜微眯,大吼一声,“来人!监军王爷得了失心疯,暂时不能理事。将王爷带下去,严加看管起来,以免王爷伤了自己。”

    “卑职遵命。”进来的是颜宓的亲兵,只听颜宓的吩咐。

    平郡王大惊失色,“颜宓,你敢?”

    颜宓冷冷一笑,说道:“王爷记住,在军营里,本国公说了算。谁敢忤逆本国公的命令,就休怪本国公不给他脸面。将人带下去。”

    亲兵上前,强行将平郡王带走。

    平郡王愤怒的甩开亲兵,“本王自己会走。”

    然后平郡王回头,目光阴森森地盯着颜宓,“颜宓,我们走着瞧。这笔账本王迟早要和你算清楚。”

    “随便。”

    颜宓满脸不在乎。

    平郡王被亲兵押了下去,关在客房里,两房门都出去。平郡王怒火升腾,将客房里的一应物件全砸了个粉碎。可是不管他怎么砸,都没人理会。至于平郡王自己带来的人,全被颜宓给关起来了。

    京城没人知道颜宓跋扈,软禁监军皇子的事情。大家都还沉浸在颜宓首战告捷的喜悦中,盼着颜宓乘胜追击,将反贼全部干掉。

    朝臣们期盼注定落空。颜宓要将这场平叛打成持久战。打不成持久战,也会在周围制造新的反贼出来。

    这年头有人乐意造反,颜宓也乐意同这些反贼周旋。所谓养寇自重,就是颜宓这样的。

    宋安然清楚颜宓的计划,宋子期不清楚颜宓的计划。但是宋子期能够猜到颜宓的打算。

    同样能猜到颜宓打算的人还有不少,比如困在京城寸步难行的吴国公,定国公,以及远在西北的容玉。

    ……

    西北,一群马贼骑马停在山巅上,俯瞰远方府城。

    下属请示是否要行动,容玉摆手,示意不急。

    西北风霜如刀,在容玉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印记。容玉心头大骂贼老天,颜宓那个王八蛋光明正大的养寇自重,而他却只能沦为马贼。碍于精兵策略,他的马贼队伍一直不能扩大。

    容玉咬牙切齿,他真想带人南下,到颜宓的屁股后面,杀颜宓一个措手不及。

    一想到颜宓被他杀个屁滚尿流,容玉就得意地哈哈大笑起来。

    笑过之后,容玉脸色越发阴沉,心情越发糟糕。

    不能再这么下去了,必须改变策略。首要一点,就是要有人,要有大批的人口。光是手上这点人,想干点什么事情都干不成。

    容玉微微眯起眼睛,或许他真的该和颜宓做点生意。

    一个主意逐渐形成。数日后,狂风卷着风沙,遮掩了大家的双目。数十骑朝南方飞奔而去,更带去一阵阵尘土。这些人自马贼窝里面出来,带着容玉的亲笔信前往两湖面见颜宓。

    滚滚风沙,风云变幻。元康帝能不能收拢西北的兵权,还需拭目以待。

    两湖地界,颜宓稳步往前推进。有人指责颜宓推进太慢,致使百姓受到更多的磨难,也给了反贼喘息的机会。

    对于这些指责,颜宓一概不理。

    颜宓坚持自己的计划,在两湖稳扎稳打。

    如果有人胆敢到他面前叽叽歪歪,对他指手画脚,那么颜宓也不会客气,直接十杖军棍。打不死命大,打死了活该。

    颜宓用严酷的手段堵住了一切非议,却堵不住朝臣议论。

    颜宓推进得太慢了。这让那些急于见到成绩的人非常不满。

    颜宓到两湖才一两个月,就已经有人开始弹劾颜宓。

    有人弹劾颜宓纵兵扰民,有人弹劾颜宓贻误军机,有人弹劾颜宓嚣张跋扈,殴打朝廷命官。

    一世间,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颜宓头上。

    身为颜宓的妻子,宋安然也受到了空前的关注。不少人将宋安然过去做的事情翻出来,尤其是四海商行几乎成了靶子。

    什么为富不仁啊,什么扰乱市场,哄抬价格,与民争利,等等罪名不要钱似得砸在宋安然的头上。

    宋安然身处风口浪尖,却无丝毫畏惧。因为宋安然知道,只要颜宓领兵在外,京城内就没人敢动她。

    不过为免落人把柄,自颜宓离京后,宋安然一直保持低调。



 第356章 颜宓的阳谋

    元康十一年的春天姗姗来迟,一直到三月,京城的百姓才脱下厚厚的冬装,换上轻薄的春装。

    千里之外的两湖,早已经是一片绿意盎然。

    平郡王随军做了小半年的监军,日子过得苦不堪言。住得差一点,吃得差一点,他都忍了。唯独不能忍受的,就是被颜宓限制了自由。就连他给朝中的奏章,也必须先由颜宓身边的文士润笔,然后交由他抄写一遍。

    否则,他一个字都别想送回京城。

    这样的日子,平郡王已经过够了。

    平郡王要反抗,要找颜宓理论。他是监军,还是皇子,颜宓没有权利,更没有资格限制他的自由。

    可是颜宓一直避而不见,将平郡王当做了空气。

    一开始,平郡王还劝自己忍耐,一定有机会抓住颜宓的把柄。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平郡王逐渐意识到,南府军早就被颜宓打造得跟铁通一样。

    军中百户以上的将领,全是颜宓的心腹嫡系,难怪颜宓对南府军的掌控如此变态。

    平郡王就想不明白,颜宓哪里来的本事,怎么就能够收服这么多兵痞将领?而且这些人还全当颜宓是神,颜宓的命令,他们绝对不会打半丝折扣。

    平郡王哪里会知道,这么多年,颜宓空闲时间几乎都泡在了郊外山庄,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将领骨干。

    这些从颜家武学堂出来的兵,天然就亲近颜家,听从颜宓的吩咐。有了这些骨干,颜宓要掌控一个军,简直是易如反掌。

    平郡王不知道这些内情,但是他知道,他继续留在南府军,留在颜宓眼皮子底下,不仅什么事情都做不了,甚至连京城那边的利益也会丢失。

    所以平郡王想要找到颜宓,想和颜宓进行一次谈判。

    平郡王冲身后的兵将怒道:“去告诉颜宓,本王要见他。如果他继续避而不见,那就别怪本王不顾念两家的交情。逼急了本王,本王铤而走险,本王就不信,他颜宓还敢将本王杀了不成。”

    兵将没有理会平郡王,更不会给平郡王任何回应。

    不过平郡王说的每一句话,兵将都会一字不漏的告诉颜宓。

    平郡王耐心地等待着,颜宓不可能一直不见他。或许这次就是机会。

    等到了晚上,月上中天的时候,颜宓果然派人来请平郡王到签押房说话。

    平郡王冷哼一声,他以为颜宓有多硬气,不过如此而已。

    平郡王让人在前面带路,他昂着头,一副牛逼轰轰的模样跟在后面。

    平郡王早就计划好了,今天一定要杀杀颜宓的威风,让颜宓知道皇室成员,不会如软柿子一样被他捏圆搓扁。=

    颜宓见到平郡王,语气客气地说道:“王爷请坐。”

    平郡王愣了一下,想象中颜宓凶神恶煞的情况并没有出现。

    不过平郡王转眼就调整好了,不客气地坐在颜宓的对面。

    接着有小厮给平郡王上茶,颜宓招呼平郡王喝茶。

    平郡王盯着茶杯,没动。

    颜宓笑了笑,说道:“王爷放心,这茶没毒。”

    品郡王冷哼一声,说道:“料你也没有胆子在茶水里下毒。”

    颜宓挑眉一笑,大马金刀的坐下,一脸流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