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年代富二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九零年代富二代-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说出来也是做医生的,多体面,而且又能照顾到家里人,生个小病也不用去医院,还受人尊敬。从这个年代择偶标准甚至到后世,先是老师,再则是护士。
  “你刚好做了这么多年的护士,做个赤脚医生也算是符合,乡里头有个小病小痛的找你就方便一些。”
  既然公婆都比较支持,于丽英也就决定在乡里开个小诊所做个赤脚医生,她是卫校中专毕业,工作也有八年了,再参加个专门的培训规划,就可以到县级政府的卫生部门登记注册,审核通过就可以拿到乡村医生执业证书。
  六月以后天气就愈发热了起来,方知浓的穿着也清凉了起来,小孩子火气旺,她身上肉嘟嘟的,更加热一些,沈老师退休后没事情,除了看看书做家务,就喜欢给方知浓做衣服,买点真丝料子,做了一套吊带的衣裤,除去大红色以及花团锦簇的图案,方知浓表示一切都很满意。
  她白白胖胖的,胳膊一节一节,大眼睛肉乎乎的脸,穿上红色的小吊带,活像是年画上的小娃娃,谁见了都忍不住要逗她几下,沈老师这个不爱出去闲聊八卦的,都没能忍住抱她出去转悠一圈。
  “这谁家的小福娃娃啊?”
  方知浓露出两个小梨涡,奶声奶气地说:“方季康家的!”
  大人们哄笑:“还知道她爸的名字咧。”
  有时候于丽英带她去厂里,不知道要轮几回才能回她手里。
  方季康请总负责人看过展示之后,顺利敲下了市政工程的一条主干道的电线,之前去其他几个市拉生意的人也带回了几个好消息。
  工厂的运营正式进入轨道,方季康也顺势健全一下工厂的办事部门,成立营销部门,专门跑业务,统一订制了新的员工服,把精神面貌提升上去。
  六月份是方主任的生日,几个子女凑一道聚一聚,家里头突然来了四个男孩子真是吵翻了天,再对比那唯一一个闺女,几个妈妈们别说有多羡慕了。
  “还是养个闺女好,养个儿子有什么好的,大了还得给他娶媳妇带孩子,媳妇还不知道是不是个好的,闺女怎么都比儿子贴心。”刘翠如抱着方知浓就不想撒手,除了于丽英和沈老师,方知浓也是和她最亲。
  方小琴捏着方知浓的小肉手,也羡慕地说:“看我妈,有个孙女以后,张口闭口就是浓浓了,真还别说,对我们兄妹四个,还有凯文他们,都没有对浓浓这么疼。”
  沈老师也不否认,正给方知浓织着毛衣,眼含笑意:“你们那时候要是有浓浓这么乖,我能不疼?你一个女孩子,比男孩子还皮,小时候晒的那个叫黑,别人都以为我生了四个儿子。”
  大家都哄笑,方小琴最小,大家知道的糗事也最多,上头几个哥哥也毫不留情地嘲笑,弄得方小琴脸部温度都上升了。
  有小孩子在,家里头就是会热闹一点,方知浓也丝毫不介意做这个开心果。
  “季康,最近你厂里怎么样?”方仲伟问道。
  方季康也权当他是在关心他,也是往好的方面说:“最近生意稳定了点,没之前那么一阵忙一阵闲了,也还好。”
  “那就好,有时候想想你,你哥都愁得睡不着觉。”刘翠如说道。
  方伯勇眼睛一瞪:“我哪里睡不着了?”
  “夜里老叹气的是谁?”
  方季康对大哥一直是比较尊敬的,他出生的时候大哥已经上学了,基本上他就是大哥带大的,心里头还是有些感动的。
  方主任眉眼含笑,显然很高兴子女即便结了婚还这么亲近。
  邓霞说道:“爸,你认识小四桥那边的李伟吗?听说他在小四桥那边的店铺要卖掉。”
  “有点交情,怎么了?”
  “小霞现在这个店面太小了,转不开身,正好租期也到了,我们准备买个店面,做个百货店。”方仲伟言简意赅道。
  方主任没想太多,点点头:“那挺好的,那店铺位置不错。”
  邓霞接话道:“听说李伟要卖五千左右呢。”
  这个价格当真是挺高的了,不过那个位置的确好,菜市场对面,人来人往的人多。
  “听说李伟欠了赌债,要还债呢。”
  “不然你说他们家开这个店一年入账也不少。”
  邓霞说道:“不然也不会卖了,我看贵是贵了点,但就那边合适点。就是,我和仲伟现在手里头也有点紧,季康你阿能搭转一点?”
  方季康要是再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就是个傻子了,于丽英里头堵得慌。
  方主任沉声问道:“你们还差多少?”
  “二哥,你们要真差这几千块,找我我也给的起。”方小琴这暴脾气,说话瞬间就不客气了。
  宋爱国打圆场道:“哎,这做生意费本钱。”
  邓霞也委屈上,细数道:“谁家不用钱啊,我和仲伟又不是公职,家里头收入也不稳定,之前借给季康一万,我这开店进货压货都是钱。我们也是想问问能不能搭转点。”
  方仲伟呵斥道:“好了,你别说了!你这越说越不像话。”
  方季康的视线从邓霞的脸上扫过,落在方仲伟脸上,淡笑着说道:“哥,没事,一会儿我让丽英拿五千给你们,暂时也只能先还你们五千,嫂子说的也对,家家户户都要用钱。”
  “用不着五千。”方仲伟干巴巴地说道。
  “没事,正好有。”方季康铁了心要还他们钱。
  于丽英愤懑,刚想说话,被方季康拽住了手,咬咬牙道:“我吃过饭去拿。”
  好好的氛围被打断了,大家都有些沉默,邓霞和方仲伟也有些尴尬,等吃过饭,于丽英拿了五千给他们,要不是宋爱国拦着,方小琴都要吵起来了。
  方仲伟夫妇也觉不受欢迎,以回去看店为理由走了。
  方小琴这口气就忍不住了:“二哥这些年真是越来越抠了,这一万块还不如不借了,这个时候讨回去,怎么开的了这个口!”
  方季康有些难受,于丽英下来送了钱就上去了,没下来。
  这一万块当初还真不如不借,现在投厂里去了,不可能拿出来。现在跟他们讨,他们哪里拿的出来。
  方小琴没出嫁前就不喜欢邓霞,大概是没出嫁时,邓霞就不太乐意沈老师给她买这个买那个,出嫁的时候,还嫌方小琴的嫁妆太多,方小琴年轻时就是炮仗脾气,没少和她吵架,这两年才好一点。
  方主任一顿生日饭也吃得不太愉快,高血压都犯了。
  方季康回了房间,于丽英伏在被子上,背部一颤一颤,他心情沉重地拍了拍她的背,被于丽英给推开了,“当初要他们什么钱,还不如不借,让我们以后要怎么办!”
  “丽英……”
  于丽英哭了一会儿,情绪也好了一点,闷闷地说:“我跟丽凤去借点,什么叫一穷二白,说得就是我们家。”
  原本两个留了两千应急的钱,就是怕突然出了什么事手里一点钱也没有。前天方季康刚支了一千多回来,是为了进购医药准备的。
  方主任拿了一千块过来,他们之前给了一万,现在在乡下吃喝都是他们两老,方季康已经很不好意思了。
  夜里头都准备睡了,门又笃笃笃地敲,方季康下楼去开门,竟是方伯勇:“大哥,你什么东西落了?”
  方伯勇往方季康怀里塞了一个袋子,急促地说:“别告诉你嫂子啊,我得赶紧回去了。”
  方季康还没意识过来,他自行车脚一蹬,已经走了。
  等回了屋,才知道里头是两千块钱。


第010章 
  这三千块还是让夫妻两备受安慰,方仲伟夫妇且不讨论,方伯勇夫妇作为大哥大嫂,对他们是真没话说。
  方季康想了许久,说道:“日后若是工厂收益好,大哥给的一万二就折算成股份,让他收分红。”
  只有你最困难的时候,你才会看透更多,患难见真情,大抵如此。
  你说方仲伟坏吧,他不是坏人,他只是自私自利,做了一个“精明人”该做的事情。人是情感动物,金钱是很好扯开的,然而感情是永远扯不完的,谈钱伤感情,其实不是钱的问题,而在于如何谈这个钱的过程。
  于丽英自然没得话说。
  六月底,方如初就放暑假了,于丽英要去培训,有时候晚上也要上课,两个孩子带过去也不方便,反正中间没课的时候还能回来。
  方家人没怎么和外人说于丽英做赤脚医生的事情,方主任和沈老师都不是爱炫爱闲聊的人,且八字还没一撇,若没成,岂不丢了颜面。
  于丽英走后,方如初和方知浓经常是在厂里,因为厂里忙的时候,方主任和沈老师也会去帮忙,方季康的办公室就成了兄妹俩的地盘。
  方凯文和方毅也都放暑假了,邓霞开小卖铺活动性比较强,还能照顾到方毅,原本暑假的时候,邓霞为了图省事,也会把方毅送沈老师这边,还能让沈老师辅导,又不用做饭做菜。今年方主任沈老师要给方季康帮忙,其次邓霞也不好意思送孩子过来。
  方伯勇和刘翠如还要上班,方凯文也就跟着到厂里来了,方凯文已经上四年级了,方伯勇和刘翠如都是宽厚的性格,方凯文也比同龄人稳重些。
  大热的天气,一把破破旧旧的落地扇呼啦呼啦的,方知浓都不愿意离开这把扇子,她的肉夹缝里太容易出汗了,稍微动一动就浑身是汗。
  沈老师怕他们没事情做,让方凯文教方如初写字算数,方知浓盘坐在椅子上,津津有味地翻着报纸,电风扇吹得报纸哗哗响。
  “如初,你这个初,是衤字旁,你少一点。”
  方季康回来的时候就看到这幅景象,两小子坐小马扎上一个教一个写,小闺女坐他那大椅子里好似看得懂似的在看报纸,一副人小鬼大的模样,满身的疲惫都一扫而空,不自觉地笑了起来。
  “爸爸!我会写自己名字了!”方如初邀功一般说道。
  方季康也配合地说:“真乖,凯文也教得很好,弟弟妹妹要是不乖了,去找奶奶。”
  “如初一直在练字,浓浓也很乖,自己看报纸,没有吵闹。”方凯文说道。
  方知浓听到声音,扯下报纸,方季康走过来,方知浓张开手臂,就被方季康抱了起来,方季康身上还有车间机油的味道,但大概是自己爸爸,也没那么嫌弃。
  “你个小人你看得懂吗?”方季康坐下后把方知浓放膝盖上。
  方知浓手里还攥着报纸,小脸端正严肃:“浓浓懂!”
  方季康更乐了:“好,跟爸爸说说,你懂什么?”
  方知浓暗想,就怕吓到你。
  她一本正经地对着报纸胡说八道了,叽里咕噜说婴儿语:“宝宝,书书,%……”
  她那可爱得不行的小脸蛋配上这正经的表情,恨不得抱在怀里好好疼爱一番,方季康忍俊不禁,抱着她狠狠地啄了两口。
  厂里进进出出的人多,很快大家都知道了,厂长的小闺女喜欢看报纸,逗她的人还不少,都问她看不看得懂。
  但这么小的囡囡能坐得住,而且不乱撕乱涂,真是少见,那小模样好似真看得懂。
  于丽英七月底回来,顺利通过了培训,并且申请也已经提交了上去,没什么意外的话,她的条件应该是可以通过的。
  市政府卫生部门通过之后,还需要和乡镇府卫生部门商量诊所地点,一般离镇上比较远的村委办公处都会设置个乡村医务所,但于家就在镇上附近,一般诊所还是要离镇上稍微远一点,这样才能发挥作用。
  方主任说道:“咱们村不行,这不还有季康厂那边,就把厂门口那个小屋子收拾出来,田湾那里的村子离得不远不近,几个村还分得比较开,季康那个厂正好在中间,都能照顾到。”
  这么一说,倒是比自家这里还好,沈老师原本是想把家里旁边以前养猪的圈给收拾出来,这猪圈不用好多年了,现在堆积杂物,到时候还得修葺一下,方季康厂那边直接就可以用,还朝着外头,位置也好。
  审批是直接发到镇政府这边的,有方主任在,话也不难说,于丽英顺利上岗,成为一名赤脚医生。
  家里亲戚都喜闻乐见,做医生是好事啊,小病小痛的也不用去医院,认识人多方便,谁不想和医生打好关系。
  “瞧瞧你们一家子,老师、医生、公务员、大老板都齐了。”邻里这般开玩笑,亦是无限的羡慕,放其他人家里头,占一个家里头都很体面了,全给这一家子占了,当真是祖上烧了高香。
  “丽英,你咋不在我们村做呢?平时我们有个小病小痛的,找你也方便,医院里就是太麻烦了。”
  于丽英道:“婶儿,我又不是不回家了,要是不是急病,晚一点可以来家里找我,或者早上来找我,都可以的。”
  这样一说,大家都更热情了。
  更是受到了工厂里工人的热烈欢迎,常年做工,最近还经常三班倒,工人们小病小痛还是挺多的,忙的时候哪里有空去看病,于丽英就等于是个厂医。
  放几张桌子,卫生院送来两张病床、输液杆和其他的医用物品,如果日后需要补药,需要向卫生所提交申请,赤脚医生只能治一些普通常见的病,能够申请的药品也不多。
  八月中旬就正式营业了,方知浓每天也转移到医务室了,刚开始这几天一事物忙得很,厂里的、附近村里的,大概是离得近,天天来量血压都高兴。
  方知浓每天见到的人也更多了,看完病还要坐着闲聊一会儿,要是有输液的,还要逗上她好一会儿。
  她生得好,又乖的不行,逢人笑着叫个阿姨叔叔,总让人稀罕得不行。每天一本正经地看着报纸,大家也都特别好奇她到底能看懂个什么。
  方知浓也不想一天到晚看报纸,但除了看报纸,她真的没什么可以做的,有时候看看电视吧也就那么几个台,那么几个电视剧。
  看来看去也就那么几个毛病,不是发热就是血压高,亦或者划开了涂点红药水。于丽英的精神状态也比闲赋在家的时候好多了,闲赋在家总要考虑家里没有经济来源,人一旦无事可做,想得也会多一点。
  如今这不算太忙又有事可做的状态,家里也能有个进账,之前填进去的进药费慢慢开始回本,心里的压力也就没那么大了。
  九月份开学,方如初没有读大班,直接上了小学,幼儿园放学太早,其实就是个托管的,真正教什么也没有。他脑子又聪明,书家里方凯文教他算数,一教就会,沈老师觉得幼儿园里学不到什么,索性直接送她去上小学。
  方小琴是小学老师,托一下关系很容易,宋俊凯比方凯文大一岁,表兄弟两正好一道入学了。
  自打于丽英做了赤脚医生以后,邓霞找她拿了好几回药,方毅生病也到她这儿来挂水,都没有付钱,也不就是仰仗着还欠着她五千,于丽英便是卯足了劲要把这五千还给她。
  于丽英是没和公婆说过,也不想弄得大家都不愉快,说出去别人还会说她这个做婶婶的,连侄子的医药费都收。
  却是可以和刘翠如抱怨几声,刘翠如道:“谁家的便宜没被她占过,你瞧她开个商店,有往家里头送过半袋盐不?我们也不敢想,爸妈这里也没见拿点什么。过年的时候,拿点快过期的糖过来,连凯文去她那儿,一点小零食都舍不得。抠门抠成这样的也是少有,你说他们房子吧,爸妈现成给的。商店咋可能不赚钱?听说她现在开那百货店,生意热闹着呢,手里头不知道攥了多少钱。”
  大概三家里头,他们家存款肯定是最多的。
  于丽英深以为然,又不以为然,邓霞这种品质是挺适合做小生意的,却永远也赚不了大钱,占的了小便宜,赚不了大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