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菲,你太聪明了。我会把你的话放在心里的,只要攒够了首付,我一定要买房子供起来。”
钱向东第一次听到首付这个词,是从赵菲这里。直到他去到香江后,才再一次频频听到了这个词,知道原来在香江,大家欠债买房也是常事,并不象是内地感觉的那样欠银行钱买房是丢人的事。
因为按揭买房也是得到了赵菲肯定的事,钱向东去了香江后,果然上心了……
赵菲讲解了大半天,见钱向东频频点头,看样子都听入心里了,她也觉得十分欣慰。没想到,钱向东书虽然读得不好,但是智商和情商还是很高的。看来,他只是没把自已的才能用在死读书上。
“咣当”一声,一间公共浴室的门开了,赵菲的话也说得差不多了,便对钱向东道:
“你试着好好领会下,我先去洗澡了。”
一身臭汗之下,实在难抵洗浴后一身清凉的诱惑,赵菲撇下钱向东,进了空出来的浴室。
等她洗完澡出来,钱向东已经不在了,看来,肯定是忙着收拾东西去了,毕竟明天就要离开农场。
第二天一早,赵菲睡醒过来才想起,自已耽误了送钱向东的时间,因为这时已经日上三竿了。但赵菲随即被屋外弟弟赵国智兴奋地大叫催起了床:
“姐,向东哥给我留了一个大礼物,你快来看看!”
☆、264。第264章 异样的眼神
听到赵国智这么兴奋的声音,想见这份礼物不会小,赵菲赶紧爬起床,走到屋外一看,顿时傻了眼。
原来钱向东竟然把他那辆心爱的凤凰牌自行车留给了赵国智。他知道给赵菲的话,她是肯定不会收的。于是先斩后奏,把车留在了赵家的厨房门外,在车架上贴了一封信,上面写明把车送给赵国智,就当做邻居临别一场的告别礼物。
赵国智意外地收到这份大礼,喜不自胜,钱向东的凤凰自行车,是他一直眼馋的心爱之物,他不辞劳苦地卖冰棍、认真攒钱,为的就是能早日买上一辆不输给钱向东的凤凰牌自行车。这下竟然美梦提前成真了,他怎么能不高兴呢?
赵国智推着车子,试骑起来,又按着车头的车铃,清脆的铃“当当”地响起,让赵菲不禁一阵若有所失。过去每当钱向东在路上遇见她时,都会狂按一串清脆的铃声,接着才响起明朗的问候。
现在这个时刻,钱向东已经在百公里外了吧?赵菲打听过,要到深圳那里入关的话,车子一路上要开一天一夜才能到。现在都还没有通向深圳的高速路,走省道并不容易。
赵国智之前曾经找钱向东借车来学过,这辆车的驾驭对他来说驾轻就熟,他很受容易就上手了。不一会儿,他就能歪歪扭扭地在自家门前的土路上骑了起来,还一边尖叫着,表达着内心的愉悦。
刘桂珍见钱向东居然留了这么一份大礼给自家,不由地也念叨道:
“向东这孩子是个好的,这么懂事,和他妈一点也不象。”
多年吵嘴的老头手突然走了,看着空空如也的隔壁房子,刘桂珍忽然觉得一阵怅然若失。
其实她和吴丽梅之间也没有什么大的矛盾,无非就是为了鸡偷吃菜、脏水泼过界了这类的小事,刚开始两家吵嘴还都认真对待,但是吵到后面,两家的男人和孩子,已经把她们俩的吵嘴当成了嘴皮痒得难受时的习惯性发泄了。
因为他们都发现,但凡这两个女人吵过嘴后,回到家里火气就降低了一些,对他们也不再大吼大叫了。于是私心里都乐见其吵,只要不吵到打架的份上,十几分钟最多也就消停了,但却难换得一家一天的平安无事。
吵架充分消耗了刘桂珍和吴丽梅的能量,这么多年,吵吵嚷嚷,倒也没有攒下什么积怨,刘桂珍突然失去了吵架的对象,顿时还有点不习惯了。
赵菲倒是能摸透母亲的心态一二,她笑着道:
“妈,不晓得新搬来的邻居会不会象吴阿姨那么好说话!”
“哼,新邻居嘛,就应该更加老老实实的。咱们好歹在这里也多住了那么久,噢,对了,吴丽梅的菜园昨天她说给我种了,你们快去帮我把篱笆扎起来。
这个懒婆娘,你看她种的什么菜呀,篱笆都扎不紧,让鸡鸭把菜都吃光了。”
提到吴丽梅,刘桂珍陡然想起其实吴丽梅也给自已留了份大礼,把她自家在厨房不远处开的菜地留给她了。
农场也不是没有荒地可以自已开垦来种菜,只是离家近一些的地,都被住户们相继开发完了,要再开新地,就得到离家挺远的山脚下去,而且生地种菜没有营养也种不起来。吴丽梅家这块菜地,离家就十几步的距离,还是伺弄了许久的熟地,随便种什么都好。
刘桂珍齐声召唤下,大家吃了早饭,就帮着她赶紧把篱笆扎起来,这才放心地去上班。
赵兰经过昨天一役,此时士气高涨,出门把小腰板挺得直直的,进茶厂时,她感觉所有的工人好象都在默默打量她似的。数百目光的抚触,让赵兰不禁一阵心怯。
赵菲看到妹妹这副样子,上前牵住了她的手。在姐姐的支持和鼓励下,赵兰一想,姐姐说得没错,自已又没做错事,凭什么表现得心虚胆怯的样子?
于是,赵兰便昂首挺胸地向自已的组位上走去。
“哟,这不是昨天那个贼娃子吗?今天怎么还敢来上班?没有被派出所抓走吗?”
“你看她那样子,还趾高气昂的,现在世道果然变了,做贼的还有理了。”
“叫咱们家的孩子离她远点,别让她带坏了!”
这些议论的人,都是昨天下班时围观到刚开始林兰妹从赵兰背包里翻出茶叶的人。不过,事情到了后面,她们却没有看到了,因为大家基本上都是家庭主妇,下班就要赶回去做饭,哪有空在那里一直看下去。
只看了个开头,没有看到结尾,所以她们都不知道后面事情的神转折,以为赵兰铁定了就是偷茶叶的贼。这些不知内情的人都用鄙夷的眼神看着赵兰。
怎么说呢,赵兰此时穿过这些人群,顿时有一种如芒刺在背的感觉。还好,姐姐一直牵着她的手,让她象一叶漂浮在大海上的小舟顿时有了可以安全停靠港湾的感觉。
众口铄金!
即便自已已经洗脱了罪名,但在不知情的人眼里,自已依然是个贪公家小便宜、偷茶叶的贼。
这个念头涌上来,顿时让赵兰的后背出了一身细毛汗。
“没事,一会大家就知道真相了。”
赵菲听到了大家细小的议论声,感觉到了妹妹的不自在,她更加用力地握着妹妹的手。这双手,细柔无力,但是在她昏迷的时候,大家以为她快没用的时候,却毅然丢下面子,去和流浪汉抢汽水瓶,为的就是攒钱救治她。
这样的妹妹,让亲生骨血之间的血脉联系得更加紧密。
不要怕,就算遇到困难,姐姐也会一直站在你身边支持你,陪你一起渡过。
在赵菲有意识的肢体语言的安抚下,赵兰的心宽了许多。是啊,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如亲人般那样理解你,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支持你。但是,只要还有人在支持你就足够了,不是吧?
赵兰看向姐姐,见姐姐一如往常一样镇静,脸上甚至还浮出“她是我妹妹”那般骄傲的微笑,手紧紧握着她的手,高昂着头,从窃窃私语中的人群中穿过去,就象一个战士带着她同仇敌忾的战友,在众人不怀好意的目光中泰然自若,镇静地走向自已的工作岗位。
大家的议论声,在姐妹俩的自信中顿时弱了许多,赵兰走到自已的组里,这一次,她没有带包了,免得再次拉下让人陷害的机会,和姐姐一起,掀起工作台上的罩布,开始一天打工赚钱的工作。
“姐,林兰妹没有来呢!”
赵兰看了下邻组,林兰妹的位置上空着。一般上班虽然不需要打卡,但工人们想要多赚钱,就会自觉按点上班,上班后一旦捡出净茶,会马上让看拣检查。如果林兰妹不在岗上,会遭到赶速度的工人的抱怨的。
“放心,她是逃得了和尚逃不了庙,今天不道歉,我也会想办法让她道歉的,绝不能放过她。不过,我觉得她不可能不来,如果不来的话,会叫人替岗的。”
“姐,我捡好一斤了,先去让红姑检查吧?”
赵兰端着簸箕走到了看检红姑的面前。红姑虽然昨天也没有听到最后,但她倒是没有对赵兰假以颜色,仍和平时一样,认真地检查着。这时,一个赵兰同届的孩子也捡好了,看到赵兰在等着过检,把簸箕放在红姑身边,就上来和赵兰说话。
还没说两句呢,她的家长,一个长相看着还面善的女人就冲上来,一把拉开自家的孩子,生气地喊道:
“你别和她说话,她是贼娃子,你和她在一起,可别学坏了。没听说过吗?小时偷针,大时偷金。”
说完,一把就把自家的孩子扯回原位,看样子连让看捡的簸箕也不管了。
赵兰脸色一黯,虽然做好了心理准备,但被同学的家长当面这么说,她还是差点哭了出来。这时候赵兰才明白,如果昨天姐姐没有支招让自已当场洗脱罪名的话,这个坏名声将会成为怎么样的一片阴云紧跟自已。
赵菲也听到了这些话,她眉头皱了一下,但没有上前安慰妹妹。这种时候安慰也没有用,让妹妹再受点刺激,明白人性险恶也是件好事。
果然,赵菲分析得没有错,八点半的时候,林兰妹才顶着两个大黑眼圈来到茶厂,她一晚上反复思量了好久,也不是没有想过悔约,不写致歉信,不在大广播里道歉。但是一想到自已签下的那份调解协议书,她又坐立不安。
如果不道歉,赵家向法院提起诉讼,告自已损害赵兰的名誉,让她赔钱怎么办?
钱和面子放在一起,显然面子就不是个东西了。
林兰妹半夜爬起来,叫上小学六年级的儿子,帮自已写了一封致歉信,但是这封信能不能通过,她的心里也没有把握。
这么一折腾,林兰妹早上便睡过头了,等她醒来,才发现早过了平时的上班时间,吓得连饭也没有吃,就来上班了。
☆、265。第265章 消除影响
“林兰妹,你昨天功劳大大的啊,厂长是不是要给你什么奖励啊?”
“兰妹,今天这么迟来上班,不能刚做了好事就骄傲啊!”
看到林兰妹来得这么迟,不时有工友和她打趣。林兰妹听在耳朵里,脸上是一阵青一阵白的,大家都以为她是做抓了小偷的好事呢,如果知道是她栽赃陷害的,大家还不用唾沫星子淹死她呀?
现在林兰妹特别后悔,早知道就不要生那么多事了,谁知道赵家的女儿这么聪明,居然一句话就把自已的陷阱给破了,还让自已不得不认栽。
林兰妹无心回应,苦笑着往自已的工作岗位上走去,倒是留后屁股后头一阵议论:
“兰妹怎么了?昨天出了风头,今天神情就不太对,是不是觉得做了好事,受到领导表扬就骄傲了?”
……
农场的女眷们几乎七成都集中在捡茶厂做工,所以女工们议论的事情,等于全农场七成以上的家庭都知道了,能极大地左右农场的舆论环境。
林兰妹一阵阵心虚,但也没有办法,她一到工作岗位上,就看到赵菲和赵兰起身向她走来,林兰妹干笑着,将那张揉得皱巴巴的致歉信拿了出来,道:
“你们是想看看致歉信的内容是吧?放心吧,我已经写好了,你们看看还满意不?如果不满意,我再修改。”
没想到林兰妹的态度变化这样厉害,赵菲接过致歉信认真看了起来。林兰妹写得还算诚恳,虽然没有文采,但也把事情经过说清楚了。大意是她误会了赵兰,但赵兰背包里的茶叶是别人放进去的,不是赵兰偷的,她出于爱护公物之心,却做了伤害别人的错事,给赵兰的名誉造成了不好的影响,现特向赵兰道歉云云。
“你还是出于维护公物之心?”赵菲轻蔑地笑了一下,道,“这句话划掉。”
“行,按你说的办。”
林兰妹倒也痛快,反正伸头也一刀,缩头也一刀,赵菲只要能放过她,她反正也豁出去了。
赵菲有点遗憾的是,现在只能证明背包里的茶的确不是赵兰放进去的,却不能证明那是林兰妹有意陷害放进去的。因为茶叶袋上虽然肯定有林兰妹的指纹,但是林兰妹可以说那是她在翻开赵兰背包里印上去的。
算了,能以最小的成本证明赵兰不是大家误会的那样就可以了,赵菲便对林兰妹道:
“广播体操时间马上就要开始了,我陪你去广播室吧?”
赵菲这时倒还有点担心林兰妹会不会临阵退缩了。还好,林兰妹的脸皮也挺厚的,在赵菲的“押解”之下,真地和她来到了广播室。
广播室昨天晚上已经接到吴平凡的通知,知道今天早上有这么一回事,于是便放开让赵菲和林兰妹进来了。
作为“发声”的重地,如果没有相关部门的通知,广播室平时都是从内锁着的,轻易不让外人进来。不然,万一有人跑进来大呼反革命口号怎么办?
现在的广播室,和电话总机的值班室一样,都是机密重地,生人勿入。
“呼呼”,随着熟悉的广播刚打开时的啸音响起,茶厂里的女工们不禁好奇地道:
“好象还没有到广播体操时间嘛,怎么今天广播响得这么早?”
“是啊,还差15分钟呢!”
有表的也觉得时间不太对,看了下表。
“呼呼”,随着两声吹气声,广播员熟悉的声音在茶厂车间上空响起:
“各位工友们,今天根据场部治保科的通知,下面由林兰妹同志发表一份致歉声明。下面请林兰妹说话。”
“致歉声明?什么东西啊?兰妹犯了什么错误?”
“哟,这倒新鲜,我在茶厂上班几年了,第一次听到有人通过广播发什么致歉声明。”
播音员的话一结束,顿时茶厂里“轰”地一声说话声顿时沸腾了起来了,估计大家都没想到,广播里会传出这个消息。
赵兰手中不停,但耳朵却竖起来专心地听着。
“咳咳,各位茶厂的工友们,姐妹们,我是林兰妹……”
广播里,响起了林兰妹那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声,由于农场的归侨来自世界各地,语言也不尽统一,所以回国后,大家为了方便交流,就把普通话作为农场的通行语言。
不过,这通行语言里,还是带上了他们各自原来的口音,并不标准,在广播里,这份不标准就更被放大了。但却让大家清晰地听出来,真的是林兰妹的声音。
林兰妹在广播里回顾了昨天下班时发生的事,最后她道:
“在这里我真诚地向赵兰同学道歉,不该在事情没有查实前就说她是贼,严重损害了她的名誉。同时我也严重谴责把茶叶放进她背包里的那个人,因为科学是可以检验出来到底是谁做了坏事的,奉劝她收住手,不要再干这种蠢事!”
林兰妹并不傻,最后一句声明还是把自已甩脱了,她的形象,从一个诬陷者,被她自已上升为因为一时不查、所以错怪了赵兰的好人形象。
只要赵兰的声誉恢复了,赵菲也不想计较那么多。林兰妹能老老实实地在广播里致歉,这等于让整个农场的人都知道了赵兰被冤枉的真相。如果不给林兰妹一点自圆其说的余地,她也不会那么老实愿意来道歉。
随着广播里林兰妹的声音的消失,茶厂女工们“嗡嗡”的议论声再度响起。
当然,这次是为了这件事戏剧性的结尾而热议的。昨天下班没有围观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