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不是做官的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生不是做官的命- 第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儿子记下了。”林桓说道。
  王嫣听到儿子又要考殿试了,不由有些担心,就对林桓说:“那娘明天再让厨房把补品炖上,你记得吃,省得读书累坏了身子。”
  林桓在会试前吃了两个月,现在一听他娘说补品,就恶心,忙说:“娘,您可别在炖补品了,儿子吃的够够的了。”
  “可是你万一亏着身子怎么办?”王嫣担心的说。
  林桓说道:“娘,亏不着,儿子壮着呢!”
  林清在旁边看着林桓真不想吃,就对王嫣说道:“他不想吃别勉强,当初会试前让他吃,是因为会试要考九天,时间太长,万一身子不好撑不下去,现在殿试就一天,倒也不用多补。”
  林桓一听林清发话了,忙说:“娘,你看爹也这么说。”
  王嫣听了林清说的,这才松口,说道:“那明天就不给你炖补品了,不过娘会熬些鸡汤和鱼汤给你送去,你记得喝一点。”
  林桓听了,顿时松了一口气,虽然也是汤汤水水的,但鸡汤和鱼汤还是好喝一点的。
  林桓怕他娘又想出什么,忙问他爹,说:“爹,你知道这次三甲大体的名额吗?”
  这个林清在礼部倒是听人提起过,说:“你们这次会试由于是新帝第一科,所以人比较多,足足有三百人,听说陛下和内阁商量,前三名为一甲,这是定例,不会变,二甲取第四名到八十名,剩下的为三甲。”
  林桓听了叹了说:“殿试是南北榜一起,以儿子的成绩,中二甲岂不是有些危险?”
  林清说道:“所以你得加把劲,要不真掉到三甲,以后可会吃不少亏。不说别的,光选庶吉士这一条,二甲可就比三甲有绝对的优势。”
  林桓叹了一口气,说:“儿子还本以为会试后可以松一口气的,谁想到反而更紧迫了,爹,等吃完,儿子就接着回去温书。”
  林清拍拍他,说:“使劲吧,等你中了进士,以后就可以轻松了。”
  林桓看了林清一眼,说:“爹,上次考举人之前,您不是说儿子考举人就可以轻松一些么,还有在考会试前,您不是说考完会试就可以轻松一些了,儿子怎么觉得,您每次都在哄儿子呢!”
  林清:………
  

  第一百七十六章

  林桓收拾好自己; 就起身去了正院,到了正院; 看到整个正院早已灯火通明; 他父母显然起了多时了。
  林桓进了屋,看到他爹正在那喝茶,走上前叫了声爹; 然后就在旁边坐下,顺手给自己倒了一杯,刚要喝,就听到林清说道:“你少喝点润润嗓子就行了,可别多喝; 小心等会殿试时想要去更衣。”
  林桓手中的杯子一顿,转头看着他爹; 问道:“殿试要一天的时间; 不会都不允许更衣吧?”
  林清放下手中的茶,说:“是允许,不过得三个内侍全程跟着,如果你在六只眼睛盯着的情况下能面不改色的更衣; 就当我没说。”
  林桓:………
  默默端起杯子,小口的抿了一口; 润了润口; 然后又默默的放下。
  林清又说:“不过你要到时真一紧张内急,当然也不要憋着,省得越紧张越内急; 越内急越紧张,到时影响答题。”
  “爹,知道啦!”林桓有些尴尬的说。
  林清听了,顿时笑了,说:“大早晨看你有些紧张,给你开个玩笑嘛!”
  林桓转头看着林清一身朝服,问道:“等会殿试的时候,爹也在?”
  “今天是殿试,陛下亲自主持,内阁、六部尚书和礼部都要在旁边陪着。”林清看着林桓,突然问道:“你不会是因为我在场才紧张的吧?”
  “没,没有,”林桓说道:“只不过是担心一不小心掉进三甲才有些紧张。”
  林清听了,拍拍林桓说:“没事,哪怕掉进三甲,也是进士,只要是进士,凭你是我儿子还有陛下的关系,也不一定比那些二甲的差,所以你只要放心考就行了。”
  林桓听了,说:“爹,你前几日不是还让我一定要努力学,一定要考二甲的吗?”
  林清看着林桓说:“那是怕你温习功课不努力,所以给你压力。”
  “那现在呢?”林桓问道。
  “都要考试了,当然要让你别太有压力了。”林清理所当然的说。
  林桓听了,顿时满头黑线。
  王嫣从外面走进来,看到林清和林桓,就说道:“好了,你们爷俩别光说话了,快点过来吃饭,等会一个要殿试,一个要上朝,也不知道急。”
  林清听了,笑着说:“现在时辰还早。”不过还是带林桓过来吃饭。
  林清看了看桌上的早膳,对林桓说:“你娘今天早晨做的这些东西倒是吉利。”
  王嫣听了,笑着说:“那是,看这糕点,有高中的意思,这竹筒饭,有节节高的意思,这………”
  林清尝了尝,说:“味道不错。”
  三人吃完饭,林清对王嫣说:“你在家里看着那三个小的,等他们起床后,让他们吃完早膳就去书房做功课。”
  嘱咐完王嫣后,林清就换了朝服,带着林桓往皇宫赶去。
  等到了皇宫,由于林清得先进去,就又仔细叮嘱了林桓一番,这才把马车留给他,让他等会和那些贡士一起进去,自己就先去上朝了。
  林桓等林清走后,就让车夫去了另一个宫门,礼部在前几天,就已经给他们演示了一遍殿试的流程,而如今,他们只要按规矩去做就可以了。
  等到了指定的宫门外,林桓就看到前方的宫门两侧,已经密密麻麻的停满了马车,林桓让车夫找了靠边的地方停下,然后就问车夫,说:“沈家的车夫来了吗?”
  车夫把马车停好,站在车上四处瞅了瞅,然后转头对林桓说:“少爷,姑爷的马车也来了,在前面西北处。”
  林桓掀开帘子,头伸出来看了看,本来还想着要不要过去,就看到沈家的马车上,一个人也从里面出来,站在马车上向这边看来,正是沈辰。
  林桓看到沈辰,正要打招呼,就看到沈辰直接从马车上跳下来,然后顺着众多马车的空隙,走了过来。
  等到沈辰过来,林桓有些奇怪的说:“姐夫,你怎么过来了?”
  现在天还没亮,正是春寒料峭的时候,他都有些犹豫过去不过去,毕竟现在最重要的是殿试,万一不小心冻着,那可就不好了。
  沈辰走到林桓的车旁,说道:“先上去再说。”然后就直接上了林桓的马车。
  沈辰进了马车,找了个地方坐下,把手中的暖炉放下,靠着车壁一倚,这才舒了一口气。
  “怎么了?”林桓疑惑的问道。
  “还不是被那些人烦的,真是的,都马上要考殿试了,不在马车上好好闭目养神,还想着拉关系,真是不知道轻重。”沈辰和林桓自小就熟,就直接和林桓抱怨道。
  林桓听沈辰抱怨,才知道,沈辰今日来的有些早,别人知道他是礼部尚书的嫡长孙,就纷纷过来打招呼,要是一个两个还好,可这个走了那个来了,一个接一个,哪怕沈辰平时脾气不错,在殿试前这样紧要的关头,也不想把闭目养神的时间用在这种毫无意义的寒暄上。
  “难怪你跑我这来,原来是躲人啊!”林桓笑着说。
  沈辰揉了揉头,说:“要是直接全部赶走,别人肯定说我目中无人,所以只能来蹭你的马车了。”
  林桓笑着打趣道:“这些人是不是看你会试考的好,故意来轮着给你打招呼,消耗你的体力。”
  沈辰撇撇嘴,说:“我看这些人八成是这个想法。”
  两人说完,顿时笑了。
  可能由于林桓这个马车停的比较靠外,再加上林清官职没沈茹那么显眼,倒没几个人来打扰,林桓和沈辰看着离宫门开还有一段段时间,就拿出马车里的被子,盖着闭目养神了一会。
  一直等到东边的天色发白,才听到一阵沉闷的开宫门的声音,一众内侍和几个礼部官员出来,领着众位贡士进去参加殿试。
  林桓和沈辰忙整了整衣裳,跟着内侍进去。
  到了大殿,林桓按照会试的排名找到自己的位置,在位置上坐好,检查了一下桌子上早已摆好的笔墨纸砚没有问题,就等着殿试的开始。
  等了大约半个多时辰,林桓听到三声鞭响,就忙和其他贡士一起起身,拜倒,恭迎圣驾。
  直到众人听到一声“起”,才纷纷起身,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林桓从地上爬起来,回到座位上坐下,一抬头,正好和正在向下看的周琰看了个对眼,林桓一愣,对他眨眨眼。
  周琰本来在会试的名单上就看到林桓的名字,也知道林桓要参加这次的殿试,周琰本来还在想,林桓再次看到他会是什么表情,是否因为他变成皇帝而改变,而如今一见,才发现,林桓还是那个林桓,不由心情大好,对旁边的内侍说:“发题吧!”
  等发了试题后,下面的众位贡士就开始收敛心神认真答题。
  林桓也同样把心思都放在答卷上,开始审题做题。
  由于第一次主持殿试,周琰本来开始还觉得蛮新鲜的,可等一个时辰过去后,就渐渐开始无聊了,旁边的大臣见状,就问殿下是否要回后殿歇息一下,毕竟虽然殿试是皇帝亲自主持,可没有规定皇帝非得一直看着。
  周琰本来想回后殿的,可是突然想起不知道林桓考的怎么样了,有些好奇,就起身,说:“朕去看看此次贡士都答的怎么样了,等回来就和诸位去后殿歇息片刻。”
  旁边跟着的大臣忙应道:“是。”
  然后周琰就带着杨云和几个内侍,下去到殿里转了转。
  周琰担心自己如果只看林桓,会引起不必要的非议,所以周琰每隔几个人,就停一下,看一看对方的考卷,然后再接着往后走,一直走到林桓的位置,和前边几个一样,看了看林桓的考卷。
  周琰原本就想看林桓的考卷的,所以在林桓的位置上,难免站的久了一下。
  林桓正在绞尽脑汁的答题,突然发现一个人影过来,斜眼一看,是周琰,也就放下心来,接着答题,可等了一会,发现周琰还站在自己的边上,林桓不由急了,任谁考试的时候被人在旁边看着,也影响做题啊。可旁边的是皇帝,他又不能撵走。
  想到这,林桓突然灵机一动,把旁边一张用完的草稿纸拿来,在上边三两笔画了一个图案,然后把纸放在桌子旁边让周琰看到。
  周琰正好奇林桓画的什么,定眼一看,居然是一只乌龟。
  周琰嘴角抽了抽,居然嫌他走的比乌龟爬的还慢。
  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周琰看了,愤愤的想,心道,等你中了,朕再收拾你,然后直接带着杨云和内侍回去了。
  林桓:………
  好歹能接着认真做题了,心好累!
  

  第一百七十七章

  林清到了礼部; 点完卯后,进了自己的屋子; 坐下后; 就问旁边的徐胜:“去大殿参与阅卷的那些大人,今天回来了吗?”
  徐胜端了茶放在林清的桌子上,答道:“还不曾; 不过算算时间,今天也该出来了。”
  殿试虽然由皇帝亲自主持,可阅卷,显然不可能全部由皇帝亲自看,甚至有时皇帝只是看看下面呈上来的前十份; 定个前三而已。
  不过今年是皇帝开科取士的第一次,所以周琰倒是尤为重视; 不但亲自坐镇; 还准备亲自定下前十,可即便如此,还是需要大量的人员参与改卷,而这些人; 大多出自内阁,六部尚书和礼部的一些大学士。
  等礼部的那些大学士一旦阅卷完成; 回来后; 殿试的成绩差不多也就知道了,所以急着想知道成绩的林清,这几日一到礼部; 就先问问那些人有没有回来。
  林清听到礼部的那些人还没回来,也只好按捺下来,端起茶,慢慢的喝茶。
  徐胜知道他家大人心急,就说道:“大人也不必太过心急,令公子既然已经过了会试,这殿试不过是排名,已经十拿九稳的事,大人又何必着急上火呢!”
  林清喝了两口茶,把茶放下,叹了一口气说:“虽然殿试只是排名,不会有人落地,可二甲和三甲是一道坎,桓儿那孩子会试正好在二甲的边缘上,哪怕我平时说不外乎,可这心里又怎么会真不在乎。”
  徐胜想到林清的儿子林桓会试的名次是北榜三十七,这次二甲的名额据说卡到第七十,南北榜一加起来,林桓正好卡在二甲和三甲之间,考好一点,就是二甲,考不好,就落到三甲,难怪他家大人这几日天天屁股下给针扎的似的,怎么都坐不住。
  不过林清是他的上峰,徐胜自然要捡着好听的说,就说道:“大人也不必太过担心,大人深得陛下宠信,想必令公子这次必能中二甲。”
  林清知道徐胜指的是什么,可问题是殿试陛下只定前三或者前十的名次,以林桓的水平,卷子只怕压根就到不了陛下面前,哪怕他和陛下关系再好,也没用。
  再说,要是林桓能进前三和前十,那他还急什么,他现在早悠闲的在这喝茶了。
  林清想到这,不由又叹了一口气。
  不过在这一直急着,也没办法,林清就问旁边的徐胜,说:“近来有什么消息没,说给我听听,好让我打发下时间。”
  徐胜听了,想了想,说:“近来最热的消息,好像是关于这次科举谁能中状元的,毕竟除了这,再没有比这更大的事了。”
  “奥,外面怎么说,说来听听。”闲着无事,林清也难得起了一丝八卦之心。
  “这状元最热门的人选有四位,”徐胜说道:“第一位,就是会试中南榜的第一名,会元秦景,秦景出自岭南秦家,是秦家长房嫡枝,秦家从前朝就是有名的书香世家,家族底蕴深厚,秦景更是有名神童,六岁入学,七岁过县试,中案首,同年过府试,中案首,第二年过院试,中案首,是小三元,十三岁又中了岭南乡试的解元,本来第二年就应该进京赶考的,不过秦家很希望秦景能是本朝第一个连中六元的,所以压了他三年,结果今年会试,果然秦令是南榜会元,所以此次殿试,大家都说,只要不出意外,状元必定是这位的囊中之物。”
  林清听了嘴角抽了抽,这才是真正的学霸,无论什么考试,人家都是第一,至于大家猜这位是状元,也很好理解,六元人家已经中了五元,哪怕陛下听说了,最后一个状元也得给他,毕竟什么时候,连中六元都是一个好兆头,尤其这次还是新帝第一次开科取士。
  “那这第二位呢?”有秦景这个珠玉在前,林清不由对第二位也好奇起来,毕竟能和秦景争第一,那也绝对不会差了。
  “这第二位,就是文阁老的曾孙文涟,此次会试北榜的第一名,同为会元,虽然比秦景稍有不足,可这个,想必就不用下官介绍了吧!”徐胜说道。
  林清想到文涟,点点头,确实,这个也非常有可能。文阁老当初虽然暗中帮助代王,文贵妃还是他的闺女,可等周琰继位,太上皇去世后,文阁老知道代王肯定不能成事,所以也很是识趣,主动把手中的一部分权利交给陛下,再加上文阁老近两年年事已高,已经有打算要告老还乡了,陛下为了安老臣的心,说不定真会给文涟一个状元。
  “那这第三呢?”林清问道。
  “这第三是南榜的第三,浙江巡抚姚大人的公子,姚凯,这姚凯其实并不比会元秦景差,也是也是小三元和浙江乡试的解元,不过他运道差了一点,会试只得了第三,可殿试,谁也说不准。”徐胜说道。
  好吧,又来了一个学霸,林清心中想,不愧是新帝开科取士第一年,这些家族,还真是把家族中最精英的子弟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