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不是做官的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生不是做官的命- 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林清看着林桓笑着说:“沂洲府这个地方,太小了,我希望你和你弟弟们,能去更广阔的地方,而不是做个普通的乡绅。”
  林桓听了,顿时笑道:“爹爹天天不求上进,居然还对我们期望这么大!”
  “你难道没听过‘望子成龙’,你爹爹我也不例外!”林清自得的说。
  林桓听了,摇头不止。
  林清和林桓说了一会话,那些孩子就陆续跑完了,林清按高矮个把他们排成一排,然后就让他们开始扎马步。
  一群孩子顿时有些不情愿,林柱身为临湖的次子,也是这群孩子中年纪最大的,胆子最大的,就对林清说:“二堂叔,为什么我们又要跑步又要扎马步?”
  林清淡淡的说:“你们去赌坊赌博,难道是对的?”
  一群孩子被抓了把柄,顿时不说话了,林清说:“不想呆在这的也可以,我立刻把你们送回去,不过回去,自己去祠堂领一顿家法。”
  林柱听到家法两个字,立刻不吱声了,一旦受了家法,一个月别想下床了,还不如在这呆着呢。
  于是一群孩子开始扎马步。
  林清在一旁亲自看着,看着体力不支的,就让他下来,而对于那些偷懒,或者装的,林清直接让他多扎一炷香。
  等孩子们都扎完马步,林清看着日头高了,天也热了,就让孩子们进了屋。
  这些孩子本来以为好点能歇歇了,正欢呼一下,打算进屋凉快,却看到林清悠悠的拿出三本书,对他们淡淡的说:
  “八岁到十岁的坐东边,十一岁到十二的坐中间,十三到十四的坐西边,我先教最东边三字经,再教中间千字文,最后教右面的论语,我教多少,等会你们背多少,不会背的,午膳就不用吃了。”
  下面的孩子们听了,顿时一阵哀嚎!
  

  第一百零五章

  午后
  林板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偷偷睁开眼,看了看; 就悄悄的下床; 摸到旁边他哥的床上,小声叫道:“哥。”
  林柱睁开一只眼,看了他一下说:“你不快睡觉; 等会小心被二堂叔抓到,又要抄书。”
  林板听到“抄书”两个字,顿时一哆嗦,然后委屈的说:“可我真的睡不着。”
  “睡不着就闭目养神,下午还要背书呢; 你现在不睡,下午肯定打盹; 到时二堂叔又要罚你。”林柱说。
  林板听到下午还要背书; 顿时又是一阵头大,不由说:“二哥,我不想读书,我想回家。”
  “你想回家?”林柱斜了他一眼; 说:“你哥我还想回家呢,可有二堂叔看着; 谁能回去; 上次二叔家的林植,想偷偷跑回去,结果刚开始爬墙头; 就被二叔手下的仆役发现了,然后被二叔逮了回来,扎了半个时辰的马步,三叔家的林权,倒比林植聪明一点,贿赂加威逼利诱别院杂役,结果被二堂叔发现了,不仅那个杂役被撵回去了,林权那小子还被罚抄《论语》十遍。”
  “那我们就一直呆在这?”林板简直想哭了。
  林柱看林板真的想哭了,忙哄道:“二堂叔不是说就让咱在这呆一个月么,呆完了咱肯定就能走了。”
  林板看着林柱,红着眼问:“二哥,真的?”
  林柱点点头,说:“二堂叔还当官呢,哪能一直在这陪着咱,再说,其实这几天静下心来读书,你哥我突然发现,我居然也能读得进去书,而且二堂叔教的很细,我差不多也能听懂。”
  林柱突然翻身,趴在床上,看着林板,说:“你说,如果你哥我现在好好读,能不能像三爷爷家杉堂哥那样,也中个童生。”
  “杉堂哥自小读书好,家里都说杉堂哥最像二堂叔,杉堂哥可是家族里唯一过府试的,你能行么?”林板不大相信的说。
  “也是,唉”林柱又翻身在床上躺下。
  ……
  林清在外面听了一会,然后默默的走开,他本来是来查岗的,看孩子们有没有按时睡觉。
  不过听到林柱能有一丝上进之心,林清决定不进去逮这两个不睡午觉的小家伙了。
  想起这十多天的封闭式训练,林清叹了一口气,好歹看出一点效果了。
  这帮孩子从一开始偷懒磨滑,到看到无法偷懒就开始想办法逃走,再到逃不掉就开始想办法贿赂看守的仆人,到最后实在没办法死了心。他陪着这帮孩子真是天天的斗智斗勇,好在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这帮孩子闹疼了半个月,终于消停了。
  如今孩子们开始渐渐沉下心来,林清就决定开始进行下一步的内容,给孩子们树立信心。
  下午
  林清看着都在座位上坐好的孩子们,一反常态的没让孩子们开始背书,而是说道:“今天下午,咱先不读书,我来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以后长大了,打算干什么?”
  林清随手把最大的林柱叫起来,说:“你以后打算干什么?”
  林柱看了林清一眼,犹豫的说:“我可能会跟着我大哥去盐号里帮忙。”
  林清点点头,让他坐下,又问了后面几个,回答大多数是:跟着大哥在盐号帮忙,或者不想进盐号,想做些生意。还有几个小的,一问三不知,直接摇头说不知道。
  林清听完,点点头,回到最前面的坐下,说:“你们大多数都想着等大了到盐号帮忙,或者等成了亲分家后,拿着一部分钱去做生意是吧,所以觉得学习没什么用,是不?”
  一群孩子都不说话,不过看着表情,就知道心里都是这么想的。
  “那我今天,就来说说进学有什么用,”林清喝了一口水,说:
  “本朝有规定,凡是秀才,可以免四丁劳役,可以见县官不跪,可以外出不用路引。想想,如果你们是秀才,无论以后干什么,岂不是都方便多了。”
  “可是,我们考不上啊,那又有什么用。”林柱小声咕哝道。
  林清听了,不但没生气,反而笑道:“你们为什么觉得你们考不上?”
  “秀才那么难考,我们怎么可能考的上。”林板看他哥说的时候林清没有生气,也大着胆子说了一句。
  林清笑着说:“如果你堂伯我说,只要你今年按我说的学,明年县试,我保证你们中有能考上县试的。”
  “县试?”孩子们一听到这两个字,顿时抽了一口冷气。
  “对,县试,只要谁能考上,我就送谁二百亩良田,说到做到。”林清接着说道。
  底下的孩子顿时一阵骚动,对于还每月只能拿一点月银,没分家的他们,这确实是一笔巨款。
  “二堂叔,我们按照您要求的学,真能考的中县试吗?”林柱问道。
  “当然,”林清忽悠道:“今天咱们就回去,回去你们可以去问问你们的爹娘,问问当初你堂叔我,用了多少时候考的县试,我以前和你们一样,也天天吊儿郎当的,后来才用功,用了两个月,我就考过了县试。”
  一群孩子听了,顿时有些跃跃欲试。
  当然也有几个大的,不是那么容易忽悠的,例如林植,问道:“可是堂叔,我听到外面都说考县试很难,很少有人考的过。”
  “那是他们不知道学习的诀窍,才考不过。”林清信誓旦旦的说:“你堂叔我知道诀窍,偷偷教你们,你们怎么会考不过。”
  “有诀窍?”林值问道。
  “当然,不过这个是你堂叔的秘密,不能轻易传给外人。”林清说道。
  林清说完,没等孩子们接着议论,就让他们回去收拾东西,然后准备回去。
  孩子们听到可以回去,顿时也不问了,一窝蜂的往外跑。
  林桓看着孩子跑没了,对林清笑着说:“爹,儿子怎么不知道您有什么学习的诀窍?”
  林清撇了他一眼,说:“我忽悠他们的,你也信?”
  林桓:………
  他知道他爹八成是忽悠人的,可爹,你这样直接说出来好么?
  

  第一百零六章(一更)

  林清带着一大帮孩子从别院回来; 下了马车后,先嘱咐了孩子们几句; 让他们各自回家; 然后就去族学找了华夫子,给了他一份详细的授课计划表,让华夫子根据授课计划表按时上课。
  虽然打算亲自教导这些孩子; 可林清现在毕竟还有别的事,得经常回去,所以他在别院的大半个月,特地设计了一份详细的授课计划,这样他不在的时候; 华夫子就可以根据计划表上的规定的内容上课,不会让孩子落下课程。
  华夫子看着林清递过来的授课表; 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教学要求; 又想到要和林清一起教书,顿时感觉压力极大,说:“这个,老夫我”
  “夫子不用担心; 您上课的时候,只要让他们把书都会读; 会背; 字练好,后面的经义的讲解,典故的出处; 还有文章和考题都由我来教。”林清忙安抚道。
  听了林清这么说,华夫子才放下心来,说:“这个没问题,包在老夫身上。”
  林清想到孩子们那字,又特意叮嘱道:“我不在的时候,一定多用时间紧着他们练字,不求他们写的多好,但一定要字迹工整,不允许缺胳膊少腿。”
  华夫子点点头,说:“这个老夫会注意。”
  林清又把一些细节给华夫子叮嘱了一下,这才告别华夫子,回到家里。
  回到家,就看到家里早已被王嫣布置了一新,看着多出的家具,林清奇怪的说:“新家具这么快就打好了?”
  王嫣抱着孩子,笑着迎上来,说:“哪里是我打的,是咱不在,娘看咱家里空荡荡的,怕咱回来没家具用,特地早早就给添上了,因为一直没用,所以才看起来和刚打的一样。”
  “让娘操心了,”林清说道,然后从王嫣怀里接过老幺,问道:“那两个臭小子呢?又出去玩了?”
  “这次夫君可猜错了,桥儿和桦儿都在书房做功课呢!”王嫣笑道。
  “咦,这两孩子回来,居然没疯玩。”林清觉得有些不大正常。
  “就是前几日疯玩,没做功课,约摸你快回来了,这个两个孩子怕被你罚抄书,这几日都没敢出去,天天在书房补功课。”王嫣说道。
  “原来这样。”林清听了笑道:“我还当这两个孩子改性子呢。”
  于是林清也不急着去书房,打算等晚上过去,顺便检查一下两个孩子突击的效果。
  王嫣倒了一杯茶给林清,问道:“二郎收拾完那些孩子了。”
  “先压一压,然后再慢慢调教,不急,后面还有半个月。”林清打算用这一个月的假期,先给孩子们定定型,省的他走了孩子们又散了。
  林清想起他下午的事,就把他说只要谁考上县试就送二百亩田的事给王嫣说了。
  王嫣听了,倒没有在意这点地,反正以他们家现在的身家,就算这群孩子都考上了,也费不了多少,而是问道:“二郎觉得这些孩子,学这不到一年的时间,真的能考的上县试?”王嫣可是知道这些孩子的底细,要不是这些孩子太无法无天,她丈夫也不会亲自出手收拾。
  林清说道:“林家族学是八岁入学,这些孩子,哪怕最小的几个,也十岁了,在族学也呆了两年了,大的几个呆的时间更长。虽然平时不用功,不过字什么孩子认识的,一些简单的三字经百家姓也没问题,毕竟华夫子教了这么多遍,我和华夫子再给打两个月的基础,然后使劲练题,多训练,孩子们只要能用上心,过个县试还是不成问题的。”
  王嫣听了,顿时笑道:“听二郎说科考,就像吃棵葱那么简单,不知道外面那些天天考秀才落第的,听了有什么感受。”
  林清摇摇头,说:“这个不一样,我只是说县试,可没说中秀才,县试只考最基本的四书文、试帖诗和五经文,只要下苦功夫记,考试时仔细些别答错,一般过都没问题,那些不过的,纯粹就是学的不扎实,准备不足。而且县试一年一次,每次取五十人,实在不行,多考两次,一般也就过了,你看看南方那些大家族,孩子六岁启蒙,不少七八岁就能过县试,超过十二三岁还不过县试的,父母在族中都丢人的抬不起头。
  可中秀才就不一样了,秀才不仅要经过县试、府试,还要经过院试,尤其院试,加了策论,九成的童生,都栽在策论上,很多人甚至一辈子对策论都不开窍,所以许多童生考到老,都不一定能考一个秀才,这就是‘老童生’的来历。”
  “那这些孩子中,有能中秀才吗?”王嫣连忙问道。
  “这我哪知道,他们连最基本的四书五经还没读完,我哪里会教策论。对于策论,有人天生一点就透,有人怎么教都教不会,这个要看悟性,谁也说不准。”林清说道。
  王嫣突然说:“前几天你不在,三婶来过一次。”
  林清疑惑的问:“三婶来干什么?”
  “三婶的大孙子林杉,在外面私塾读书的那个,还记得不?”王嫣问道。
  “当然记得,咱堂兄弟家的几个老大,都是在咱进京前出生的,又是头一个男丁,哪能不记的。”林清说道:“不像现在每家一群,那时一家才一两个,稀罕的呢,三婶是为了杉哥儿?”
  王嫣点点头,说:“可不是,杉哥儿十二就过了府试,比你还早,本来林家都觉得杉哥儿能像你一样,一路考上进士的,不但三叔三婶重视,连爹和孩子他大伯都万分重视,结果当年考院试,杉哥儿没中,开始大家还觉得杉哥儿只是火候不到,考的有些急了,心想再多读两年应该就没事,可十四岁那年考的时候,杉哥儿居然还没中,三叔三婶和爹娘甚至都急了,还特地给私塾的夫子多送了礼,希望能多照顾一下,谁想到,上年院试,杉哥儿仍然没中。
  杉哥儿三次不中,大受打击,听说连私塾都不愿去了,说去了被人家笑话,现在天天窝在家里的书房苦读,三婶怕他读出事来,听说你来了,就想找你讨个办法。”
  林清听了,顿时一阵头疼,读书这点小事,他家怎么尽出问题,不认真读的出问题,认真读的怎么也出问题?
  不过林杉好歹算林家二房三房最有出息的一个,不能不管,林清对王嫣说:“等会让人给三叔家递个话,要是杉哥儿有空,叫他来一趟,我看看怎么了。”
  王嫣听了,直接对身后的丫鬟一点头,身后的丫鬟立刻出去传话了。
  林清和王嫣说完了事,王嫣就去吩咐准备晚饭了,而林清则陪着自己的小儿子玩,半个月不见,他的小儿子都快不记的他这个爹了。林清正让小儿子在地上学习走路,就听到外面丫鬟来传话,说三老太爷一家来了。
  一家?他不是只叫了杉哥儿一个么?
  林清把手中的林楠交给奶娘,然后就迎了出来,一出来,果然看着他三叔一家人,甚至连女眷都来了。
  林清惊讶的说:“三叔三婶,你们大晚上的怎么来了,来,来,快进来,梅香,兰香,快点上茶。”
  “不用客气不用客气,二侄子,你可回来了,”林三叔一把拉住林清,恳切道:“你可要帮帮你大侄子。”
  林清连忙扶着林三叔,把他扶到屋里坐好,说:“杉儿是我侄子,我怎么可能不管,这不我一回来,听您侄媳妇说了,就叫人叫他过来。”
  林三叔坐在椅子上,拉着林清的手,说:“二侄子,难为你了,实在是你三叔我现在都快愁得睡不着觉了。”
  “怎么会如此?”林清问道。
  “唉,你也知道,你大侄子考了三次院试,居然都没有过。”林三叔叹气道。
  “这个我知道,大哥以前给我的信中有提到,今天你侄媳妇也给我说了一遍。不过三叔你也不必太过担心,这科考,本来就没有一帆风顺,谁不是落榜几次才考上。”林清安慰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