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享福的心态,实在是不好,万一后续除了什么幺蛾子,都是大事儿。
朱老爷子听了顾启珪的话静默了几声,他何尝不知道要放的彻底,只是几个孙子明显各自有自己的想法,想着又叹了一口口气。
顾启珪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虽然奏折已经上京城了,但是就是老爷子也是抱着一丝侥幸心理的,所以他并不怪昨日那些阴阳怪气的孙子,想着先处理朱仕瑾的事情。虽然已经大致猜出了朱家的想法,但是老人家已经这样想了,顾启珪肯定不能说什么,这也是他之前不发表意见的原因,明明知道别人有了想法,就是自己再说什么也没有肯听的。
不过顾启珪也是有些失望的,就和平日说自己不爱钱的人都是富豪一个道理,恐怕老爷子也是舍不得朱家就这样陨落在他自己手上的。顾启珪看着这屋子里的人,又说了一句,“义亲王和前太子关系匪浅,几年前我和爹爹去慈恩寺的时候就曾在玄景大师那见过义亲王。”
顾启珪这话说的突兀,房间里的其他人都不是很明白为什么顾启珪回突然提起此事。不过玄景大师和四皇子?
只听顾启珪继续说道:“季皇后和贤妃娘娘素来不和,导致义亲王和三皇子开始就不和,虽然现在圣上心向三皇子,是好也不好,前太子的手段自不必说,就是季府也不是好对付的,再加上五皇子对那个位子也是虎视眈眈,可以说忠亲王成了众矢之的。
这段日子是罗国使臣进京,各家肯定都是早就准备好各显神通的,难保没有被其他人发现这事儿,虽然查起来是要浪费些时间,虽短时间里肯定是到不了咱们头上的,但是长远看来肯定是不容乐观的。”所以只有朱家低到尘埃里,在明面上没有了任何利用的价值,根本不担心别别人怼,才是保护他们安全的最好法子。顾启珪说了这许多,就是为了表达这个道理,怀璧之罪,实在可怕。这样说,也是为了不让朱家人抱有侥幸心理,这要是这一次权力送不出去,以后要是此事东窗事发,诛九族都是可以肯定的。
朱府的几个都不说话,他们知道顾启珪说的都是对的,此事非常的严重,后果是人人都不想看到的。但是这朱府的根本,他们实在是不想就这样让朱氏一族都毁在自己身上啊。
顾启珪站在那里,不言语了,他当然不会去劝,什么钱权乃身外之物的鬼话他们也不会听,这是他的长辈,自然比他通透,话留三分,他们自己去想就好了。
“罢了,把那封奏折也送去吧,告诉老大,就说我病重,让他处理好此事回乡侍疾。”朱老爷子叹息一声,其实他早就想到了这些事情,只是还有些不甘和丧气,这朱家在他手里没有还说呢么建树不说,反而是就要败落了,就是到了下面也无颜面见到列祖列宗了。
朱七爷应答一声,出了门,其实要他说本就该这样干,这掌管江南四省盐铁是让他们朱家得了不少好处,但是要是真的因为此事没有了性命,这留下什么不都是无用的东西。奈何就是他和父亲都劝着,但是祖父就是咬牙一直都不松口,其实他也能理解老人家的心情,但是这时间肯定就不允许啊,这下祖父终于是反过劲儿来了,朱七爷也觉得一身轻松。
朱家的布置自不用多说,今日注定是个大忙的日子,不过,顾启珪除了帮忙把张文麟引进来既阻碍没做其他的事情了,就站着就可以了。就是有客人到了,朱家兄弟也能全权的接待,要是亲近的就被请去看望老爷子,无关紧要的都是管家同意接待的。
“这才几日,你就把自己弄成这样了?”张文麟说道,语带关心。昨日是朱府的家宴,即使是顾家的准女婿,他过来也是与礼不合的,所以他是今早才到的,进来就看到顾启珪这个样子。
“这几日事情有些多,养几日就好了,没事儿。我带你去看看曾外祖父,”顾启珪回答道,这也算是沾着亲戚的,就亲自去看看吧。说着,就带着张文麟走在了前头。
“老爷子的身子没有什么吧,这样大的年纪了,还偏偏是在这样的日子发生这样的事情。”张文麟叹息着跟上。
“没什么大事,就是昨日有些吓人,现在身子已经稳定下来了,”顾启珪回道,至于朱府发生的这些事情,他现在没想着和张文麟说。
张文麟点点头,“那放榜日你还去金陵候着吗?这鹿鸣宴要是不参加也不好。”这乡试放榜没几天了,张文麟才有此一问。
“到时候再说,”顾启珪有些阑珊,他这几日已经完全忘了乡试这件事,就是他的答卷是怎样作答的,他现在都有些迷糊了。
“对了,陆家的大小姐和你四堂哥的婚期已经定下来了,你这几日都没有回来,所以他去请你参加宴会的时候,伯母就着人拒绝了。”张文麟边走边说。
“哦,这么顺利吗?还有他还敢进我们家门,真是有些大胆呢。”顾启珪挑眉,后面一句真的就是调侃了,要知道,之前他还在家的时候,他娘亲对着自己的嫁妆单子,把物件好好的对了一下,已经去五房好几次了,每次都能找到东西回来,感觉五房现在应该避着娘亲走才是。
“哪能?别说陆总督是看不惯顾启裴,就是心里看得惯,这嫁女儿的也是拿架子的,哪有这么容易?”张文麟摇头说道。
“张三哥这是再给我提个醒?”顾启珪笑着问道。
张文麟也跟着笑了一下,确实,这个准小舅子恐怕比准岳父还难伺候,“到时候还请启珪你手下留情啊。”
“嗯哼,”顾启珪发出鼻音,张文麟收了笑,“总之反正就是陆总督没有太给顾启裴面子,没有一点儿和你们家五房做亲家的自觉,听说婚事的布置总督全都交给了陆夫人,他自己没怎么插手。”在平城这几个月,张文麟对陆府那还是了解的。
这是顾启珪早就想到的结果,没有太在意,看周围没有人经过,他低声对张文麟说,“最近朱府出了些事情,江南整个格局怕是有大变化,今日结束后,张三兄长还是立刻赶到平城比较好,毕竟你现在也算是有官职的。”顾启珪语气很认真,像是一个兄长在对弟弟说话。
圣上想重用张文麟,还把他送到了江南,这次朱府的事情要是尘埃落定,江南盐铁势必要找新的掌舵人,江南世家今上肯定是看不上,不过也不能从朝中派人过来,不然脚踏进江南地界儿的时候,就不知道死过多少回了。最后还是要选世家,当今圣上肯定是不甘心的,肯定就需要一个人替他看着,张文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江南盐铁中做一个有实权的文官,倒是可以。
张文麟笑笑点点头,示意自己知道这事儿了,顾启珪并没有具体说何事,他也没往下问去,顾启珪是完全没有解释的意思,他当然不会这样不识趣。
顾启珪也笑了笑,有个聪明的姐夫,似乎也不错。
转过长廊,接着就到了老爷子所在的房间,房间外已经围了些人,都是顾启珪不认识的,只能转过身来对张文麟说道:“看来张三兄长得等一段时间了,这些人应该都是些无法拒绝的人。还是说你想我现在就领着你去请安。”
“我又不赶时间,等一下也无妨,”张文麟笑着说道,况且就是他现在进去了也说不上话。看着这一众人等,各个都是非富即贵,张文麟感叹的说道:“不过,还真是厉害的紧,朱氏一门在江南这是何等的风光。”
顾启珪感同身后的点点头,确实风光,主要还是因为盐铁作为管家掌控的经济,几乎占据了江南经济的大部分,就是在经商一事上也什么都是紧着官家来的,想要什么特权就得和朱家搞好关系才行,所以就是总督对朱家也很是客气。也正因为这样朱家子孙对这种事情已经习以为常,不过,到了今日,“就是现在了吧,还能看到这么些人来朱府套近乎。”
张文麟自然是能听见了这句话的,却什么也没问,联想到刚刚顾启珪所说的话,他直觉这个即将发生的事情有些大,朱家首当其冲会受到很大的冲击。
张文麟和顾启珪就这样站在转角处看着那些人一个个进去再出来,脸上带着哀伤,恨不得自己躺在床上似的,又对朱家子孙说着表示希望老爷子早日康复的吉祥话才三步两回头的离开。
顾启珪是面无表情的,因为知道这是自救,他倒是没有很大的感触,其实他对朱家到底要怎样做也都没有意见,毕竟一个人的命运全看自己怎样选择。但是他不能不考虑自家母亲,母亲关心朱家人,就是现在娘亲还在佛堂中为老爷子祈福呢,所以他也会多留心。
想到这里,顾启珪闭了闭眼,看着又一批人离开,整个院子静了下来,“走吧,我们进屋去和老爷子请安,一会带你去见娘亲。”顾启珪对张文麟说道。
“好,”张文麟应声。
京中
三皇子对于此类的事情是没有丝毫的意识的,此刻他正与他的舅舅,当朝贤妃娘娘的嫡亲兄长,也就是朝中一品大员兵部尚书袁坤密谈。袁坤本是袁家庶嫡子,在袁太后的嫡亲弟弟因顾老爷子命丧黄泉之后,本来不起眼的二房庶子上位,成为了袁家的掌权人。
因为袁贵妃前朝圣宠,当然是要提拔自家,虽然没有了嫡亲的弟弟,但袁乾到底是有血缘关系的堂弟,就成了重点提拔的对象,再加上袁乾确实是有能力,所以一步步爬到了现在这个地位,他当然是毫无疑问的忠亲王党。
“那事儿实在是太冒险了,下次说什么王爷你也不能露面,在京中约见外族,实在是危险了些。”袁坤说道,还以为当今圣上是闹着玩的,在他眼皮子底下做这事儿,三皇子也太大胆了些,更不用说还遇到了禁卫府的人。
“舅舅,不用这样担心,没事儿,一点事儿没有,我小心着呢。”忠亲王不以为意,他又不是傻瓜,当然知道父皇的眼线需要提防,再说,这朱仕瑾回安庆去给朱老爷子过寿去了,这生意没他还怎么谈,段时间内也见不了了,等回头不约在京中就是了。
“王爷,这与外族勾结实在是太冒险的事情了,之前的小打小闹不显眼,就是被发现了也可以推脱。这次的事情不一样,扎布耶这次胃口太大了,咱们肯定不能答应。”袁坤说道,他本就是小心谨慎的人,觉得此事实在是太冒险了些。
“无事,这事儿不是有朱仕瑾牵扯进来了吗?现在他整个朱家都不能脱身了,这时候我有什么怕的,大不了就把朱家阖府一起拖进去呗。”忠亲王说道,他要上位肯定需要银两招兵买马,这银钱实在是不易得,他就得自己去取,这是最快的手段。
袁坤皱皱眉,看着忠亲王没有丝毫放弃的意思,有些脑袋疼,但是又不能说不管。其实说起来,要是能选择,他肯定是不会和三皇子扯上关系的,但是这是他胞妹的亲子,他有什么办法。这关于铁矿的生意怎么能轻易做呢,不小心就得把自己算计进去。
“你放心吧,舅舅,扎布耶不敢做什么的,我也不会让他牵着鼻子走。”忠亲王笑着宽慰自己明显不耐烦的舅舅,就是袁坤有这种表情他也没往心里去。他舅舅自小待他就好,算是他半个老师,虽然有些迂腐,但是对他也很是支持。
看忠亲王还是这样讲,袁坤自是没有什么话说了,转身就告辞离开了。
“爷,袁大人他说的不无道理,都是为王爷着想的。”影卫现身也是劝说道,作为忠亲王的亲卫,他无时无刻都在忠亲王身边,这对话他自然是听着的,就是他也觉得袁大人的担心不无道理。
“好了,舅舅当然是为我好,不然你以为我会对他这么好脸色。但是人不能固守原样的,那样是没什么前途的,舅舅就是太过于保守,这件事就当是火中取栗,我总要拿到的。”扎布耶能帮他的忙,他现在急需要显赫的名声,来增加他在百姓之中的威望。眼看着这扎布耶就要回罗国,朱仕瑾又不在,他这事儿有些不好操作啊。
“派人去安庆,想来朱仕瑾的事情也要结束了,安排好我还要见他一面,可以不在京城。”忠亲王吩咐道。
“是。”影卫领了命令下去了。
忠亲王看着蓝天上朵朵的白云,心情极好,他觉得自己就要看到曙光了,就老四那家伙还想和他争,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出身,真是不自量力。
摹地忠亲王想起朱仕瑾走的那日,在宫中见到老四,他硬是要拉着自己去驿站看热闹,就是自己说不想去,还是被强行拉去了,那日在驿站闹了好久才散场的。现在想想,就觉得有些不对,沐澈自小就不爱凑热闹,怎么那日偏像转性了似的。
想到这里,忠亲王皱皱眉头。
第129章
朱老爷子的寿辰终于是在喧嚣中落下了帷幕,这下子,老爷子身子不好的消息就算是在安庆流传开来了,因为老爷子虽然孙子重孙不少,但是儿子却只有外祖父一人,所以倒是没有人讨论他们承嗣的问题。
这几日,朱氏和几个孩子虽然已经回了顾府,朱府到底是自己娘家,虽然父兄不说,但是几个孩子都有些拘束,再加上几个嫂子似有似无的排斥,就好像朱氏在朱家侍疾是在等着老爷子能给些什么好处似的。朱氏自己倒是没所谓的,但是因为此次她拖家带口,确实也不能在朱府长住着,自己能忍,几个孩子也不能受了委屈不是,就告辞带着孩子们回了顾府,时不时的和孩子们过去朱府看看。
顾启珪倒是恨不得早点离开,主要是朱府有人觉得他与朱老爷子的突然病倒有关,对他都是阴阳怪气儿的。顾启珪觉得自己很冤枉啊,曾外祖父是在救他们朱家,和自己有什么关系。当然,离开归离开,顾启珪也没闲着,关于江南铁矿,他也是挖到了不少内部消息,还想着朱老爷子的计划,做了很多小的安排。
就在顾启珪一行人回到顾府的第二天清晨,朱府那边儿就传来了消息,朱家第四代的老大朱仕瑾死于非命,过程比较凄惨,就死在了自家的院子里,据说是中毒四,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最后还是没有救回来。
这一下子之前老爷子病重的消息立刻就被替代了,众人也觉得是能把老爷子突然病重的原因找到了。朱仕瑾可是第四代中的老大,一直能力不错,掌管着朱府庶务,这正值壮年的时候就中了毒,老爷子肯定是早就知道了这个消息给急的,怪不得朱家老爷子一蹶不振呢。
总之,这个消息传出,安庆各世家,陪着难过的不多,幸灾乐祸的也不少,朱仕瑾的手段不错,自从他开始分担朱家庶务,手段雷厉风行,别人是占不到一点便宜,这对比谦逊的朱府七爷当然是不受欢迎了些。
当然作为朱氏,也是十分神伤的,虽然她知道这件事情的始末,但是一想到侄子就这样的退出了他一直生活的轨迹,不得不改姓换名生活,就觉得心痛。虽然躺在这里的那个不是朱仕瑾,可有什么分别,终究是不能以朱家大郎的身份活下去了。不过,朱氏也懂,这都是他自己造的孽,终究是要还回去的,现在她只求朱氏一族能够平安。
顾启珪倒是不十分担心,虽然他有时候也会想,依照朱仕瑾所表现出来的那种骄傲,在褪去朱家大少爷这层身份后,他到底活不活的下去,但是因为他和朱仕瑾不熟,倒是没有得到答案,不过,看大表哥的样子,顾启珪觉得其实并不乐观。
另外,顾启珪想到的是另一件事,照现在的事态看起来,朱老爷子就和他想的一样,这样做了。依照朱老爷子的操作,他会上奏折说明此事,当然是避重就轻,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