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继妻-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五嫂昨日进宫去给母妃请安,说母妃想你了。你瞧着什么时候有空,递个牌子进宫,去和母妃说说话。”瑞王顿了顿:“似乎……莫家那边往母妃跟前也递了话。”
  男人脸上原本平和的表情忽的阴了下来。
  瑞王瞅着他的脸色,便叹了口气:“都两年了,你还耿耿于怀?”
  “倒不至于。”男人道:“就是他们隔段时间就要用各种理由来我面前晃悠一下,提醒我莫氏的嫡妻身份,我就觉得有点恶心。”
  两个正说着,听得府上来客的瑞王妃常沐之匆匆赶了过来。
  “五嫂。”
  男人忙起身相迎。
  常沐之免了他的礼,笑着让人上茶,埋怨瑞王道:“客人上门,你这主人怎么当的,连杯茶都不招待。”
  瑞王嘿嘿笑:“九弟又不是外人。”说着便对男人眨眨眼睛:“是吧九弟?”
  男人无奈一笑。
  这个男人,赫然就是当朝九皇子,刘桐。
  常润之不会想到,她曾经与这个老太太中意的孙婿人选擦肩而过过。
  下人上了茶,瑞王夫妻与刘桐便坐了下来,品茶聊天。
  “九弟今日前来是为了公事?”常沐之温和地问刘桐。
  瑞王看了刘桐一眼,道:“若是为了宫宴之事,你倒是不必担心。他们吵闹归吵闹,到底还是有分寸的。我也还应付得来。”
  朝堂之事,瑞王并不避讳常沐之。
  常沐之虽然并不因此自傲,有时候也会说点儿自己的想法,但若是涉及到比较机密的事情,她还是会自觉告退。
  这也是瑞王看重她这个嫡妻的原因之一。
  现在瑞王和刘桐似乎说的并不是什么机密事,常沐之便也插言道:“九弟无须担心,这三年你五哥旁的没学会,明哲保身这四个字他还是懂得的。”
  瑞王笑笑,见刘桐还是一副微微蹙眉的模样,不由停顿片刻后问道:“怎么,你有听说什么?”
  刘桐颔首,轻声道:“太子想要插手兵部了。”
  六部当中,户部已是太子的地盘。其余五部,祁王掌管吏部,礼王担礼部左侍郎的职位,祝王任刑部巡查使司,瑞王挂职兵部,岑王任工部员外郎。因都是王爷身份,所以也没有确切的各部官位。但从掌权上来说,太子之下,掌权最多的是祁王,最少的是瑞王。
  太子在继户部之后,总算要向最没存在感的瑞王所在的兵部插手了吗?
  瑞王听言顿了顿,倒没觉得有什么意外。
  “他想要把我彻底踢出去?”瑞王若有所思:“我挂职兵部,虽然没做什么对兵部有用的事,但也没犯错。想把我踢出去,总要找个理由吧。”
  刘桐点头:“太子似乎是想在这次宫宴上做文章。”
  “在鲜卑人跟前?”
  瑞王有些不可思议。
  他一向觉得,就算太子喜爱权势,想要揽权,那也都是他们刘家内部的事,在对外的问题上,太子还是拎得清的。可要是真如九皇子所言,太子想要在宴请鲜卑使团的宫宴上做手脚,让鲜卑人看刘家王朝的笑话,那可真是……
  瑞王一时有些无语,还是刘桐开口道:“太子具体要怎么做,我无从知道。五哥到时候要不称病不去?”
  “若是太子打定主要,我便是不在场,也无济于事。”瑞王微微蹙眉:“他志在兵部,我在兵部不过一闲职,于我倒是不怎么相干。”
  刘桐便叹了口气。
  “若是让太子这般发展势力下去,今后可怎么办?”
  “所以让你乖乖跟在他底下办差,不要得罪了他。”瑞王笑道:“至于今后的事……祁王兄他们不会眼睁睁看着太子谋权的。”
  “那这次宫宴——”
  “顺其自然吧。”瑞王顿了顿:“称病不去倒是个好借口,我也懒得看他们那副嘴脸。正好这两日着实有些累,也不算是欺君。”
  常沐之顿时看向他,既喜又嗔:“让你别做这活儿,你偏要做。”
  “给你做个结实的,正好我也练练手。”
  瑞王拍了拍常沐之的手背。
  瞧他们夫妻俩腻歪,刘桐便起身要告辞。
  常沐之忙拦住他,留他用午膳。
  刘桐道:“五嫂不用客气了,我回府去用就好。”
  “你府里也没个主事的女主子,这会儿回去,且要等一会儿才能用午膳呢。”
  常沐之说到这儿,却是顿了顿,想到祖母同她嘱咐的话,面上便更热情了些:“正好陪你五哥多说说话,这两****尽泡在这边儿弄木头了。”
  瑞王便也趁势邀请刘桐。
  刘桐盛情难却,只得留下来蹭一顿饭。

第十七章 朝局

  瑞王不喜奢侈,王府里的一应用度能省则省。
  瑞王夫妻二人饮食都清淡,刘桐也不爱吃太过咸辣的东西,这一顿饭倒是吃得舒服。
  饭毕,常沐之命人撤下碗碟,上了香茶。
  瑞王询问刘桐这段时间在太子府办差的情况。
  因元武帝偏爱,太子手里握有最多的资源,便是其他几个已经成年却没有封王的皇子,都在太子麾下办事——当然,明面上是为太子效劳,但暗地里到底忠于哪个王爷,便各有说头了。
  比如九皇子刘桐。
  他存在感低,但再怎么样也是个皇子,总要为皇帝办差。
  刘桐“不祥”的名声在外,元武帝对他也有些忌讳,没有用他。太子却是看在他和瑞王有两分交情的份上,把他揽在麾下,既多一个助力,又能借他来拉拢瑞王。
  但比较核心的事情,太子自然是不会让刘桐插手的。让刘桐插手的,都是些细微小差事。
  刘桐便道:“也没什么,就跟往常一样,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经我手的差事,涉及数额最大的也不过几百两。”
  说到这儿,刘桐顿了顿:“户部入国库的赋税我虽然没有察看过账册,但估算着,太子从里面做手脚贪污的至少有这个数。”
  刘桐比了五个手指,瑞王心领神会:“他就靠着户部捞钱呢。”
  瑞王叹气摇头:“堂堂太子,要用钱财来笼络人心……”
  瑞王一直觉得太子有些过于焦虑了。
  他既是太子,便是名正言顺的储君,何苦用这些不入流的手段揽权?只要他认真办差,提防其他兄弟的算计,安安稳稳的,等到父皇百年之后,皇位就是他的,又何必现在做这些事——若是让父皇知道,反而让他辜负了父皇托付江山的信任,失了圣心,得不偿失。
  瑞王心里清明,却也不欲同太子说这话。
  依太子多疑的心性,这话说了,恐怕还以为他对皇位也有想法。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他与这些兄长也没什么交情,更别说他们的母妃或多或少还都给过自己母妃脸色看,瑞王更加不欲掺和进他们中间。他们想斗,就让他们斗吧。
  刘桐点点头,想了想道:“还有一事,太子府没有对外宣扬。”
  “哦?何事?”瑞王好奇道。
  刘桐道:“太子妃有孕了,似乎是脉象不稳,所以太子也没有上奏。”
  常沐之听到这话顿时来了兴趣:“太子妃总算是怀上了?”
  太子今年已二十六七,却还没有嫡子,太子妃过门后一连生了三个女儿,如今又有身孕,太子自然期盼是个儿子。
  “这是喜事。”瑞王道:“父皇知道了,定然高兴。”
  刘桐点了点头,顿了半晌轻声道:“不过,两位太子良娣该着急了。太子府也不一定就太平。”
  太子同元武帝不愧是父子,元武帝后宫人多,太子府后院的人也不少。元武帝纳妃是为了平衡朝堂,太子纳妾是为了拉拢各方势力。
  毕竟太子妃无子,将来太子登基为帝,这些太子府的后院女子,说不定就是一宫主院、将来帝王的生母。
  太子府后院中,太子妃和两位太子良娣的身份是最高的,她们各自出身的家族也是太子最有利的支持者。
  最重要的是,太子妃现如今只有三个女儿在膝下,并没有生儿子。
  而两位太子良娣都已各自有一个儿子了。
  太子妃有孕后若是生下儿子,对她们而言可不是个好消息。
  “我就说,女人多了,麻烦。”瑞王嘴角轻扯出一个笑,颇为讥嘲:“看看父皇就知道,后宫的娘娘们那么多,儿子女儿也那么多,顾了这个顾不了那个,久而久之,争斗自然而然就来了。”
  常沐之轻轻拍了拍他的手。
  九皇子双手相叉,背靠着椅后,揉了揉眉心。
  常沐之见状不由关心道:“九弟似乎有心事?”
  刘桐低应了一声,默了片刻后道:“今日到醉仙楼,本是打算看看鲜卑使团来了哪些人,好先有个准备,不曾想倒是听了醉仙楼里一场辩论。”
  瑞王心思通透,闻言便道:“有关此次停战,与鲜卑议和?”
  刘桐点头:“同往常一样分了两派,一派认为朝廷这般做,是在助长鲜卑气焰,不赞同与鲜卑议和,主战;另一派则是觉得朝廷这般做,方有大国风范,并不觉有何不妥……”
  刘桐说到这儿,却是顿了顿。
  他想起那一对姐弟,想起那女子说的话。
  “五哥,”刘桐看向瑞王:“鲜卑隔几年就这么和我们打一仗,你觉得,他们是否仅仅是为了想要从我们这儿取得温饱?”
  瑞王疑惑道:“你这是何意?”
  “今日在醉仙楼中,听得一个女子言道,我们大魏和鲜卑之战,根源是在鲜卑。我来王府的路上细想了下,觉得她说的话十分有理。”
  刘桐沉吟道:“鲜卑若只是想要从大魏取得粮食和布匹,完全可以提出与大魏互通往来,以停战事,以养牧民。毕竟这些年来,但凡鲜卑和大魏有战事,最后都是停战议和、并由大魏向鲜卑交付粮布的结果。鲜卑应该清楚,大魏对鲜卑没有外侵之意。”
  瑞王颔首:“不错。”
  “五哥可还记得,曾经也有朝臣向父皇请示过,是否要在燕北关设立互市关口,与鲜卑人通商。鲜卑有牛羊马匹,大魏有粮食布帛,互通有无,可停战事。四年前鲜卑人战后来京,太子当众向鲜卑提了此事,但鲜卑却拒绝了。每每在寒冬之年,鲜卑还是会向燕北关入侵进犯……”
  刘桐看向瑞王:“五哥觉得,是鲜卑人真的排外,不希望中原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将鲜卑同化,还是……鲜卑有旁的野心?”
  瑞王闻言笑了笑,道:“鲜卑还没那么大的胆子。鲜卑人人数有限,又无精良武器,而我大魏国富兵强,鲜卑想要进犯中原,根本不堪一击。他们若是不愚蠢,就应该明白这个道理。”
  刘桐道:“那这么说,鲜卑是不想被大魏同化?”
  “多半如此。”瑞王颔首:“大魏开国时还有的渤海国,经过几十年的同化,在先帝时不也归顺了大魏?鲜卑许是不想学了渤海罢了。”
  刘桐便叹了一声。
  “那这岂不是成了一个死局?父皇若是能派兵将鲜卑打得再无进犯之意,燕北关一片的人也就不用在冬天时担惊受怕了。”
  瑞王听得此言不由失笑:“父皇不会这么做,他得留着鲜卑,做大魏的磨刀石。”
  刘桐顿时惊愕。
  瑞王低叹了声:“鲜卑之患,父皇不是消不了,只是他需要借着鲜卑来提醒朝中众臣,还有咱们这些个皇子一件事——大魏,不是铁桶江山,不是真的海晏河清。用鲜卑给予警醒,这是父皇深藏的用意,提醒大魏不可重文轻武,耽误练兵。”
  瑞王抬头看向刘桐,问他道:“你既然记得四年前之事,就应当知道,也就是在在鲜卑使团走后,父皇才立了太子吧?”
  刘桐点头。
  “我私下里想着,正是因为太子当众向鲜卑提了此事,父皇才会立他为太子。”瑞王轻声道:“太子乃嫡出,父皇对他一向偏爱,却也知道他能力平平,所以迟迟没有立他为太子。而鲜卑一事,父皇看到了太子希冀与鲜卑和平的‘仁心’,所以才想将江山交付给他。鲜卑之患,父皇会让太子在登基后解决。这是为助他登基而予他政绩。”
  对瑞王的一番猜测,刘桐有些瞠目结舌。
  他一向知道自己五哥极其聪慧,却也没想到他看事情会这般长远,思虑这般清楚。
  若五哥是太子,将来的大魏……
  想到这儿,刘桐顿时屏息,暗骂自己乱想。
  五哥不想卷入太子和其他四位王爷的争斗之中,他这种想法万万要不得,一个不慎,岂不是害了五哥?
  刘桐将鲜卑的话题翻了过去,与瑞王闲话了几句家常。
  常沐之找准机会对刘桐道:“九弟如今都弱冠了,王府里还空荡荡的,什么时候娶个王妃,也好替你掌掌家啊。”

第十八章 口风

  常沐之之前回安远侯府时得了老太太的嘱咐,要她探探九皇子的口风。
  常沐之当然也乐得姐妹变妯娌,所以也十分热心促成此事。
  如今好不容易逮到个机会,自然要仔仔细细问一问。
  刘桐对此却有些兴致缺缺。
  “也不是没有娶过,娶了不也就那样么?”刘桐耸肩,又玩笑道:“五嫂可是从来没有问过我这个话的,难道五嫂看好了哪家姑娘,想要做媒?”
  “你五嫂要是愿意给你做媒,你该偷着乐。”
  瑞王笑骂刘桐一句,又认真道:“不过小九啊,你的确也该正经娶个皇子妃回来了,省得莫家那边时不时来你跟前骚扰一通。”
  提到莫家,刘桐就有些恶心。
  莫氏是刘桐发妻,虽然两人成亲不过俩月,也基本没什么交集,但她占了九皇子嫡妻的名分,上了皇家宗蝶。
  这桩婚事,做媒的是太子,刘桐是奉旨娶妻,之前和莫氏没有过交集。
  他也曾幻想过和妻子琴瑟和谐。
  可没想到,妻子过门那日便摔断了腿,然后就一直养病,不过两个月还是“病逝”了。
  而他,就因为此事,联系上他母亲的死,便成了皇子们口中的“不祥之人”。
  他的母妃是前朝时西域莎车国国王的后裔,本身便有好些血统。他出生时,眼睛泛蓝,被钦天监的人视为“异族”,不见喜于皇帝。年幼时,母妃愉贵人于宫室中起舞而亡,更给他的周身添了一层诡异色彩。
  直至成年,太子做媒,皇帝下旨,莫家女进了皇子府的大门。
  本以为一切尘埃落定,今后他也可以安心办差,没想到婚事却出了这样的岔子。
  莫氏在临死前,对他道明了其中的“真相”……
  他厌恶、愤恨,却只能咬碎了牙齿和血吞,认真办理了莫氏的丧事。
  他告诉瑞王,莫家女儿其实早就病入膏肓了,却没有上报,害他白担了克妻之名,所以他对莫家无一丝好感。
  瑞王想要上禀天听,他给拦了下来,说莫氏为人还是不错的,不想让她在地下不宁,况且,也不好得罪太子。
  太子有一个生有儿子的宠妾,与莫氏是姐妹。在太子府里,这位莫孺人的地位仅次于太子妃和两名太子良娣。
  瑞王也只能尊重他的意愿,将此事瞒了下来。
  但其实,这并不是真相。
  真正的真相,刘桐没有告诉任何人,就连他一向敬爱的五哥他也没说。
  每每莫家人以他的岳家自居、太子在他面前吩咐他办事时,这种厌恶愤恨的情绪就在上涨。
  他多么希望能看到太子倒台的那一天。
  但如今的他,什么都做不了。
  刘桐想着,双手握拳,手背上冒出青筋,就连脸上的表情也有些扭曲。
  常沐之吓了一跳,瑞王皱眉唤他:“小九!”
  刘桐回过神来,忙躬身致歉。
  “小九……”常沐之面色复杂:“昨日我入宫时,母妃说起你的婚事,莫家人都去母妃跟前递了话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