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得到了消息的祝王和岑王便登了门。
祝王生性莽撞,上来就直接开口问道:“老五,你要去户部做事了?”
这是没办法隐瞒的事情,所以瑞王便点了点头。
岑王脸上笑着,眼睛里露出凶光:“还没恭喜五哥呢。”
瑞王苦笑。
祝王吹眉毛瞪眼睛:“老五还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从前没看出来,你还有这样的能耐。”
“四哥,”瑞王面露不虞:“这不是臣弟从父皇那儿求来的,四哥若是不满,臣弟也没办法,除非四哥能让父皇改变心意,那样臣弟少不得还要同四哥道个谢。”
“你少得了便宜还卖乖,就跟你母妃一个样儿。”
祝王生母静妃和瑞王生母显嫔是前后脚怀的孕,当时显嫔住在静妃宫中配殿,两人同时怀孕,这自然让静妃不喜,祝王听静妃唠叨多了,当然也对显嫔有意见,连带着对瑞王这个弟弟也颇有微词。
祝王说话不经大脑,瑞王已经习惯了,只是听他言辞中提及显嫔,瑞王也懒得再和他周旋。
“四哥要是没事,就回去吧。”瑞王淡淡道:“父皇许臣弟两日假,臣弟这会儿想去歇觉了。”
“你!”祝王怒瞪着瑞王,额头处青筋暴起,眼瞅着就要上去打人了。
第八十二章 嫡母
这场架到底是没打起来。
虽然岑王在一边手上拦着,嘴里却添油加醋地鼓动着,祝王却也不是个蠢得没边儿的。在瑞王府动手打瑞王,第二日怕是就要受到父皇的责难了。
祝王走时气冲冲的,扬言要瑞王好看。
岑王佯瞪了祝王一眼,又一脸做作的忧虑,道:“五哥就不怕太子禁足解了之后找你麻烦?触了太子的户部,五哥怕是得不着好啊。”
要说几个掌实权的兄弟里头,瑞王最愿意和谁相处,其实是祝王。
太子不说了,多疑小气,掌控欲强,但凡有丁点儿触及到他利益的嫌疑,他都是那种“宁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典型。
祁王对外仁善,知书达礼,实则言语里总是和人打机锋,不动声色地给人设语言陷阱;
礼王瞧着是个老好人,但最是两面三刀,当面一套,背后又是一套;
祝王则要好理解得多,他为人虽然莽撞,喜怒哀乐却是都摆在脸上,不会做戏;
至于最小的王爷岑王……瑞王却是最不喜欢和他打交道的。
这个王弟太过阴冷,又喜怒无常,传闻说他有些特殊的嗜好,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瑞王收回心神,回复岑王道:“六弟不用担心,一切都有父皇看着呢。”
岑王笑眯眯地点点头:“五哥真是让人刮目相看,都找到父皇给你做靠山了呢,呵呵。”
话尾的两声笑听得瑞王身上顿起鸡皮疙瘩。
瑞王直言道:“四哥今儿来是来找我麻烦的,不知道六弟来,是来做什么的?”
岑王笑道:“兄弟之间走动,还需要点儿理由不成?”
岑王眨了眨眼:“不过……既然五哥说到了,那我就不要脸地提一提。今后五哥在户部做事儿,有点儿风吹草动的,还请五哥不吝赐教啊。”
说完,岑王便哈哈笑着摆了摆手:“同五哥开个玩笑呢!行了,五哥歇觉去吧,我也回了。往后再来寻五哥说话。”
岑王潇洒地转身,大踏步走了,留下瑞王脸上阴晴不定了好久。
半晌,瑞王才轻叹一声,摇着头轻语道:“这是要缠上我了不成……”
瑞王还是个闲散王爷时,从不见岑王登门。
如今看到他得了元武帝青眼,不单祝王产生了危机感,连岑王都来他面前要与他联络兄弟感情了。
他们尚且如此,太子呢?
瑞王心里的忧虑更甚。
天气开始转凉时,安远侯府大肆操办起了常润之的婚事。
虽然是再嫁,但小韩氏卯足了劲要给常润之脸面,除了之前方家还回来的嫁妆,小韩氏还和老太太商量过后,打算再多买上两个庄子给常润之陪嫁,另外再多给两千两的压箱底儿银子。
岳氏知道了十分欣喜,又有些忐忑,悄声同常润之说了,犹豫道:“会不会让老太太和太太过于破费了?”
常润之虽然不觉得二婚是个什么丢脸的事,可如岳氏说的,她也觉得之前的嫁妆已经够多了,没必要再添。
常润之便在去给小韩氏请安时说了。
小韩氏笑眯眯道:“你这是嫁进皇家,哪怕是继室,场面上也不能输。嫁那寒门方家和嫁皇家能一样吗?当初你大姐嫁给你大姐夫,瑞王那会儿还不是王爷呢,你大姐的嫁妆也有两万两之多。到你这儿,少说也要有个一万五的数吧。”
常润之说不上受宠若惊,却也很是感动。
小韩氏作为嫡母,为她打算的已经足够好了。
“母亲……”常润之轻轻依偎着小韩氏:“多谢母亲。”
“谢什么。”对常润之这样的亲近,小韩氏自然不如岳氏自在,尴尬地咳了两声,方才伸手拍拍她的后背,道:“头一桩婚事是咱们家耽误了你,好在如今苦尽甘来。你也且记住,哪怕成了皇家媳妇儿,受了委屈也别憋着,回来记得要和母亲说。”
常润之点点头,靠着小韩氏不说话。
小韩氏便又继续道:“你大姐回来说了,九皇子挺穷的,以后你过了门儿,皇子府里的一切还得有赖你打点。家里给你的嫁妆再多,你也别轻易就拿嫁妆补贴皇子府……嫁妆是你的立身根本,可别和在方家时一样,糊里糊涂的让人占了便宜。”
常润之闷笑:“母亲,那是皇家,哪会眼皮子浅占我的便宜?何况我过了门儿便是当家主母,上头也没厉害婆婆让我交嫁妆。”
“说的也是。”
小韩氏自己说着也笑了。
“愉贵人去得早,九皇子和宫里娘娘们的关系一般,除了贵妃那儿你要注意点儿之外,也就是和显嫔娘娘多走动了。贵妃是后宫之主,显嫔娘娘对九皇子有照拂之恩,九皇子进宫多半也只去贵妃和显嫔娘娘那儿请安。”
常润之点头,一一记下。
“还有九皇子府里的情况。”小韩氏又继续道:“九皇子之前只娶了皇子妃,并没有侧妃、侍妾一类的女人,剩下的就是两个通房。那两个通房是九皇子成年时宫里赏给他,教他人事的,如今年纪也大了……”
常润之面上顿时有些不自在:“依母亲看,这两个通房,女儿过门后要怎么对待?”
“不用太特别。”小韩氏道:“虽然是宫里赏下来的人,不能薄待,但毕竟她们在九皇子府也待了好几年了,按理说,九皇子怎么也得给个侍妾的身份。可九皇子没有给,想必对这两个人也不在意。既如此,你也别傻乎乎的就上赶着给她们提地位。”
常润之心里有些不得劲,闷闷地点头。
小韩氏看了她一眼:“怎么,不希望九皇子身边有别人?”
常润之自觉是没有那样的立场点头的——她还是妾室所出呢。
见她一副抿着唇低首的样子,小韩氏笑了声,说:“女人总是要过那一关的。你大姐和你大姐夫关系那般好,瑞王不也另外有两三个女人吗?只要妾室安分,你权当有两个闲时说话的人,看开些,也没什么。”
常润之虽然不敢苟同,但也不会傻得和小韩氏理论。
她岔开话题道:“说起母亲之前给我陪嫁的那几个庄子铺子,我还没怎么去过呢?这会儿正是要秋收的时候,想必庄子里很热闹。女儿想去庄子上住上一段时间。”
小韩氏当然不会反对,想了想道:“你去也行,正好学学怎么打理庄子铺子。另外,你身边缺了照顾的人也不行。到时候让你姨娘跟你一起去。”
第八十三章 庄子
小韩氏在考虑三个女儿成亲时的陪嫁时,是下了功夫的。
常沐之要嫁的是皇家,金银之类的东西太多了显得俗气。打听了当时的五皇子的喜好后,小韩氏更多的给嫡女陪嫁了字画、古董和一些海外而来的精巧之物。连带着给常沐之的庄子也是各有千秋的好地儿,嫁妆合计在一起,价值两万两。
常沁之的夫婿李承学,志向是为官一方,造福百姓。常沁之在小韩氏跟前提了,会随夫上任,可能待在京城的时候不多。小韩氏便和钱氏商量着,多给常沁之一些金银值钱之物,让她在外时不至于囊中羞涩。钱氏也是官家出身,傍身银子也有些,给了一半给常沁之陪嫁。常沁之的嫁妆总共约有一万多两。
到了常润之这儿,因为就嫁在京中,夫婿也是京官儿,且出身寒门,家族贫穷,小韩氏便多陪嫁了能有源源不断进项的庄子铺子。当时换算下来,嫁妆能有一万两。过几年,这些庄子铺子的产出算进去,也不是个小数。
可惜方家眼皮子太浅,只看当前利益,生生放走了常润之这个隐形的富婆。
如今常润之哪怕是坐吃山空,都能吃上十辈子了。
得了小韩氏的许可,常润之便点了姚黄魏紫,明日同她一道去京郊的一处庄子上住上一阵儿。
岳氏也得了消息,当即便去谢了小韩氏,回来后便激动地收拾行装。
第二日常润之给老太太和小韩氏请了安后,便带着岳氏出了府。
她是去散心的。
岳氏坐在马车上,见常润之脸上没有什么喜悦的表情,原本雀跃的心也渐渐沉了下来。
“三姑娘怎么了?”岳氏担忧道:“瞧你脸色不大好。”
常润之勉强笑了笑。
昨晚她想事情想到半夜,这会儿脑子还有些晕乎乎的。
常润之靠在了岳氏的肩上,轻声道:“姨娘,马车晃得我头晕,我睡会儿。”
说着便静静闭上了眼睛。
岳氏忙调整了下姿势,让她睡得更舒服些,望着常润之的眼神里充满怜爱。
马车行了一个多时辰才到了目的地。
这处庄子主产的是五十亩的果林,旁的不说,每日的水果是不会断了的。
常润之下了马车,见过了庄子里的三个管事,便携着岳氏的手去了她住的屋子。
庄园里的屋子宽敞,不过因为主屋里几乎没有住过人,所以显得有些冷清。
管事让人捧上了一大碟子瓜果,对常润之笑道:“昨儿傍晚才接到姑娘要来的消息,准备不充分,还请姑娘见谅。”
常润之摆摆手,温和道:“如今正是秋收时节,管事自去忙你的吧,别让我耽误了你们的事儿。”
管事忙应了,又问常润之是否要察看历年账册。
常润之摇头,笑道:“我就是来散散心的,账册每年母亲都有看,庄子上的收益不错,有赖管事的照看,我就不需要再看了。”
管事的这才露出真诚的笑容:“那姑娘随意,小的去忙了。”
常润之点点头,等管事走后,便拿了瓜果递给岳氏道:“姨娘,吃。”
“好,三姑娘也吃。”
岳氏欣喜地接过,咬了一口又停住,问常润之道:“三姑娘头还晕吗?”
“不晕了。”常润之对岳氏笑笑,看着姚黄魏紫整理箱笼,铺床叠被,思绪不由就回到了昨日小韩氏说的话上。
她从知道九皇子这个人起,就只听过曾经的九皇子妃,从没有听过他有旁的女人。
可能,所有人都认为,通房充其量是个玩意儿,不算是九皇子的女人吧?
在古代这样的大背景下,男人三妻四妾是常态,何况刘桐还是个皇子……
常润之想着想着,便叹了口气。
岳氏轻声道:“三姑娘在想什么?姨娘看你今日和往常不一样,似乎很低落,可是有什么事,能不能说给姨娘听听?”
常润之不由看向岳氏。
她的情绪变化,只有岳氏这个亲娘注意并在意了。
“姨娘……”常润之轻声道:“昨日我从太太口中听说,九皇子还有两个通房。”
岳氏点点头,奇怪道:“怎么了?”
岳氏对九皇子有通房并不感到奇怪,却对她提到这件事感到奇怪。
常润之一时便不知道怎么说下去。
岳氏想了想,道:“三姑娘不想九皇子有通房?”
常润之沉默。
岳氏迟疑了下,伸手摸摸她的头。
“方家姑爷出身寒门,娶你是高攀,尚且还纳妾了呢……九皇子是天家骨肉,身份尊贵,他有通房不是很正常的事吗?”
“可我不想我男人去睡旁的女人。”常润之讷讷回道。
岳氏看她这样,有些难过,沉默半晌后才轻声道:“九皇子要是愿意只守着三姑娘一个人,当然是好事。可如果九皇子不愿意……三姑娘也不要太生气。男人都是这样的,禁不住诱惑,守不住心。”
“姨娘别难过……”常润之见岳氏表情伤感,不由心生歉疚:“是我不好,是我钻了牛角尖了。”
“不怪三姑娘。”岳氏笑笑,轻声叹道:“侯爷和太太感情这般好,还从外面纳了钱姨娘呢,太太把我送给侯爷,侯爷也没反对不是?男人想纳妾,生了这个心,阻是阻止不了的。三姑娘别把这事看得太重。”
常润之垂眸,半晌后道:“那两个通房……是他之前就有的人,我是计较不过来的。只希望他今后不要再添人吧。”
岳氏拍拍她的手,道:“三姑娘学学太太和大姑娘。侯爷也好,瑞王爷也好,后院都有旁人的,可太太和大姑娘不也每日都欢欢喜喜的吗?别拿这些事儿气自个儿。”
“我知道了姨娘。”常润之笑了笑。
她的心情忽然就好了起来。
成亲后,她就和刘桐说开吧。
如果刘桐今后有要纳妾的打算,那她就和他做一对相敬如宾的寻常夫妻,替他打理内务,管束后院,生儿育女。
如果他没有这样的打算……
那她除了替他打理内务,生儿育女之外,还会试着全身心地爱他。
想起刘桐在她面前时而紧张羞涩,时而言笑晏晏的模样,常润之不禁笑了起来。
第八十四章 夫妻
在庄子上的日子是悠闲的。
庄院周围都是农家,很多农人还在秋收的农忙时节来庄子上帮忙,多赚取一些家用。
常润之在庄子里待了两日,听管事教授了些管理庄子的办法和心得,便忍不住出了庄院,去看看农家的生活。
乡道上有妇人正揪着自家调皮儿子的耳朵往家里赶,高大敦实的农家汉子拿着农具急匆匆行着,老妇人手里挎着个篮子笑容满面地朝田地里去……
偶尔能听到几声犬吠和猪嚎,还有鸡鸭咯咯嘎嘎的交响。
比起侯府和太子府来,在这儿才能闻到泥土的芬芳香味,连空气都觉得清新了不少。
常润之不由闭上眼睛,深深吸了口气。
睁眼时,却看到身前站着个穿着补丁衣裳、流着鼻涕的小萝卜头。
常润之对他笑笑,刚要蹲下|身和他说话,却不料这孩子扭头就跑,边跑还边回头看她,见她没追上去,又迟疑地停了下来。
魏紫“噗嗤”一声笑道:“姑娘,那小娃娃怕你呢!”
常润之笑道:“小孩子对陌生人惧怕是应该的,这说明他有警觉心。”
魏紫便鼓了腮帮子道:“姑娘一看就是好人。”
“知人知面不知心。”
常润之笑了声,朝那孩子招招手:“你怎么一个人在这儿?你爹娘呢?”
那孩子保持着和她的距离,吸溜一下,鼻涕就钻回了他的鼻孔。
魏紫不由咧嘴,小娃娃道:“爹娘下地呢。”又吸溜了下鼻涕:“你是谁?”
常润之眨眨眼:“你猜?”
“我才不猜呢!”小娃娃虽是这么说,下一句却猜道:“你是不是媒婆?”
魏紫顿时道:“你家媒婆长这样?”
“媒婆才穿红戴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