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朔彰忙道:“臣下元武十六年进士,户部给事中,方朔彰,参见九皇子。”
“嗯,起吧。”
刘桐淡淡点了点头,也不问他一个臣子,为何堵着侯府千金的路,只自顾自地道:“润之,走吧?我可等着你的茶。”
常润之心里暗笑他幼稚,却又隐隐有些喜欢他这副样子,闻言笑道:“九皇子请。”
“常女官请。”
刘桐笑回了一声,与常润之并肩而行。
走了两步,他又回过头来,对呆愣在原地的方朔彰道:“这个时辰了,方大人怎么还在外闲逛?今日你休沐吗?”
方朔彰脸色顿时涨红,随意胡诌了个借口。
刘桐并不追究,对方朔彰笑了笑,便又追上两步,和常润之渐行渐远。
被留在原地的方朔彰渐渐握紧了拳头。
这边,常润之回头见方朔彰并没有跟上来,不免松了口气。
“九皇子怎么来了?”
刘桐不满道:“这会儿没有旁人。”
常润之无奈,只能换了个称呼,轻声道:“阿桐,你怎么来了?”
刘桐这才高兴,道:“的确是闲着无事,便想来送送你。”
常润之好笑道:“这段路便是用两条腿走的,也不会走太久吧?”
“是啊,很快就走到了。”
刘桐叹息一声,忍了忍还是没忍住,装作不经意地问道:“那方朔彰又来找你了?都跟你说什么了?”
他去安远侯府,还没走到那儿便见到方朔彰正和常润之在说话,心里顿生不悦。
好在看润之的模样,似乎是没想搭理那方朔彰。
“他才说了两三句,你就来了。”
常润之如实道:“他正说要和我一道去太子府,我正为难呢,你就来了。这时机卡得还真准。”
刘桐恼怒方朔彰缠着常润之不放,这会儿见常润之表情如常,略放了些心,又叮嘱常润之:“平常能躲着他就躲着他点儿,我瞧着他一肚子坏水。说不定一计不成,再生一计。”
常润之暗自好笑,答应了下来。
刘桐心中便更加高兴。
两人一路慢慢行到太子府,刘桐不免感慨:“我记得这段路不算短啊,怎么好像没走一会儿就到了。”
常润之嘴角微扬,问刘桐是否要进去。
刘桐摇摇头:“我不喜欢这地方,进去做什么?”
“那清茶叶……”
“哦,对,差点忘记拿清茶叶了。”刘桐一拍脑门:“我在这边儿角门等着,你拿来给我就好。”
常润之挑眉:“我让姚黄给你送来。”
“你不亲自送吗?”刘桐望定常润之。
常润之鬼使神差地道:“那我亲自送,你在这等着。”
刘桐忙点头,脸上的笑意怎么都掩不住。
第四十五章 隐忧
接过常润之递来的茶叶包,目送她的背影在拐角处消失,刘桐才失落地转身离开。
他递了牌子进了宫,去给贵妃请过安后,便到了显嫔娘娘处。
显嫔很是高兴,招呼刘桐道:“你这孩子,好久都没进宫来了。”
“娘娘可是想儿臣了?”刘桐笑道。
“想,当然想。”显嫔嗔怪地道:“想你什么时候娶一房继妻,也好给你开枝散叶。瞧你,一天天孤孤单单的,我看着心疼。”
刘桐便微微低笑,趁机道:“要是儿臣有了想要娶的女子,一定会来求娘娘给儿臣做主的。”
“哦?”显嫔惊讶道:“你有想要娶的女子了?”
刘桐但笑不语。
“你这孩子,还和我打起哑谜来了,赶紧说说。”显嫔迫不及待地催促道。
刘桐摇头,还是笑着,道:“暂时还不能告诉娘娘,等到时候了,您就知道了。”
“还卖关子。”显嫔瞪了他一眼,半晌后叹道:“好吧,你长大了,也有自己的想法,我不迫着你。”
显嫔顿了顿,又蹙眉问道:“那莫家……”
刘桐脸上的表情便是一顿。
显嫔觑着他的脸色,缓缓道:“莫家来提了几次,你对此一贯避而不谈,我便知道你心里无意再和莫家联姻。不过小九啊,莫家也未曾对你不起,到底是你发妻的娘家,还是别太冷淡了为好。”
显嫔不知刘桐与莫家的哪些罅隙,所以也不会知道,刘桐现在听到莫家,就如同吃了苍蝇一般恶心。
他低垂着头,也不吭声。
显嫔拿这样的他也没奈何,只能道:“你若真有了想要娶回家的女子,可别耽误太久了。圣上那儿,迟早也会为你安排的,九皇子妃要入皇家宗牒,自然也要慎重才行。若是圣上先一步指了婚,你心里那些想法,可就要落空了。”
刘桐起身对显嫔施了一礼,道:“娘娘的提醒,儿臣记下了。”
显嫔宽慰一笑,又与刘桐闲话了几句,方才放刘桐出了宫。
刘桐一路去了瑞王府。
今日瑞王倒是得了闲,没有做木工活。
他穿着一身舒适的常服,正看着书。
刘桐坐到了他身边,探头过去,一看书名便乐了:“姚子经轶事?这是什么书?”
瑞王放下书本,笑眯眯给他推荐:“昨儿才淘到的,里面写的都是一些奇志怪谈,读起来别有一番滋味。”
刘桐看着瑞王,将书拿了过来翻了两页,不由笑道:“五哥什么时候开始看这些闲书了?”
“打发打发时间嘛。”瑞王伸了个懒腰:“如今我可是个大闲人,闲人可不得看闲书吗。”
元武帝捋了瑞王在兵部的职后,将他闲置了,没有再给他安排事情做。
瑞王如今日日待在王府中,彻底成了个闲散王爷。
刘桐将书放了回去,沉默不语。
瑞王偏头笑问他:“这是怎么了?”
刘桐轻声道:“我刚从宫里回来。”
“去见母妃了?”瑞王倒是不觉得意外:“同母妃说了与常三姑娘的事了?”
刘桐摇头。
他静默了会儿,轻声叹了口气。
“五哥,你说我要是告诉父皇,我想要娶常三姑娘……父皇,他会同意吗?”
刘桐看着瑞王,满怀期待。
瑞王却很是淡然地摇头道:“不会。”
“为什么?”
“为什么?”瑞王轻笑一声,反问刘桐:“你不知道为什么?”
刘桐顿时有些泄气。
瑞王看了他一眼,摇摇头道:“小九啊,五哥有时候觉得你挺聪明的,看得清楚局势,有的时候却又觉得你糊涂。明明显而易见的事情,你非要再多此一问。”
瑞王道:“你对常三姑娘有了感情,彼此也在熟悉中慢慢亲近,这是好事。但你不能忽略了,常三姑娘的身份,的确配不上你。哪怕你是续娶。父皇再是不重视你,也不会愿意让你娶一个和离女子吧。”
刘桐抿唇,问道:“五哥可有办法?”
“办法是人想的,顺应世事为好。”瑞王摇头:“你现在问我可有办法,我只能回你,没有。”
“今日显嫔娘娘同我说,若我有了想要娶的女子,不要耽误太久,父皇随时都能想到我,再给我赐婚……”刘桐焦虑道:“我也有些担心……”
瑞王闻言一笑:“父皇暂时是想不到你的婚事的,这你倒是可以放心。”
“为何?”刘桐忙问。
瑞王道:“因为还有太子在啊。”
瑞王轻声提点刘桐:“太子一心想要让你再和莫家联姻,莫家如今是碍于你的态度,所以没能张口。等莫家张口了,太子出来作保,你的婚事基本就可以定了。如今莫家还未行动,太子自然乐意看你仍旧孤身一人。有太子在,父皇不会想到你的终身大事的。”
这理由连起来看有些牵强,但刘桐却并不觉得违和。
因为他很清楚,有太子在,父皇是决计看不到他这个一点儿不出彩的儿子的。
太子要是说一句,“小九的婚事包在儿臣身上”,父皇都能直接撒开了他的婚姻大事不管。
虽然很无奈,但这就是实情。
太子对父皇来说,和其他的儿子,是不同的。
刘桐一时高兴放心,一时又有些神伤难过。
瑞王却是早就想通了,对刘桐道:“你不去做事,就要在我这儿耗着?”
刘桐心不在焉道:“我今儿有心事。”
“不开导你了吗?还有什么心事?”瑞王好奇。
刘桐便将今日去寻常润之,想送她一程,结果遇见方朔彰的事说了。
瑞王听着听着,身体也坐直了。
他皱着眉头,等刘桐说完后问道:“这么说来,方朔彰已经看出了你和常三之间的关系了?”
刘桐迟疑道:“我不清楚……”
瑞王无奈地瞪了他一眼:“小九,你怎么这么沉不住气?你明知道太子在撮合方朔彰和常三,如今你在方朔彰跟前露了相,他知道你和常三关系不一般,他能不告诉太子?太子知道了,你和莫家的事,说不定就要提前了!”
刘桐顿时吓了一大跳:“不会吧!”
“难说。”
瑞王站起身来回踱步,半晌后对刘桐道:“当务之急,你先要去确定一下,方朔彰是什么想法。”
刘桐赶紧抬步要去,瑞王忙叫了他一声:“回来!”
刘桐刹住脚步,瑞王沉吟片刻后道:“不论如何,你要做好最坏的准备。”
刘桐沉默,忽然轻轻笑了起来,如释重负般道:“大不了抗旨不婚,说不定父皇还能对我刮目相看一次。”
第四十六章 瑞王
这有些赖皮的话引得瑞王一笑。
但他立刻严肃道:“别说这样的丧气话。”
刘桐不置可否,同瑞王打了声招呼,便急忙走了。
瑞王目送他离开,眸中染上一层隐忧。
常沐之听得刘桐来王府,这会儿方才赶了过来,额上还有些细汗。
“九弟人呢?”
“走了。”
瑞王坐了下来,拿了那本《姚子经轶事》,却再没闲心看书。
常沐之与他几载夫妻,自然看得出来他心中有事,不由道:“怎么了?九弟来可是说了什么,瞧你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
瑞王看了常沐之一眼,叹了一声:“也不知道你那妹子的出现,对小九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常沐之顿时瞪了他一眼:“润之怎么了?小九如今对润之有心,他们若是能成,不是一件好事?怎么还能扯上坏事了。”
瑞王便又叹了口气,嘟囔道:“妇人之见……”
“我妇人之见,你不还得靠着我帮你周旋后院,替你张罗吃穿?”常沐之白了他一眼,夫妻两人惯例玩笑了两句,常沐之方才正经问道:“到底怎么了?”
瑞王便将刘桐前来说的事情重复了一遍,道:“小九走前说那句话,我瞧着倒也不是真的在赌气。你说,要是那边太子知道了,莫家站了出来,那小九这婚事……”
常沐之也紧皱了眉头。
她嫁入皇家这些年来,对瑞王的这些兄弟都有个基本的认识。这当中,毫无疑问,九皇子才是被瑞王放在心上的唯一兄弟。所以她对九皇子也像对自家人一般关心。
九皇子之前的婚事,乃是圣上御赐,且这门亲事来得很是突然,她都没能来得及去接触接触莫氏这个未来妯娌,莫氏便过了门,然后很快就病逝。
对此,他们夫妻对圣上都有些怨言。
如今眼瞧着九弟走出了那桩婚事的阴霾,脸上有了发自内心的笑容,他们如何能看着他再次沉寂下去?
何况,九弟明显是对润之上了心。
她作为大姐,自然也希望润之能够过得称心如意——至少,要比之前在方家过得好才行。
常沐之忙对瑞王道:“要不,我今儿去宫里一趟,找母妃同贵妃娘娘说说?”
贵妃如今是元武帝后宫中品级最高的宫妃,掌后宫诸事。她没有儿子,所以对诸位王爷皇子都一视同仁,倒也颇受皇子们的敬重。
“贵妃娘娘不一定愿意作保。”瑞王沉吟道:“她没有儿子,今后不管谁得势,对她来说都一样。小九的婚事,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是由太子把控着的,贵妃娘娘素来明哲保身,应当不会愿意蹚这趟浑水。”
常沐之便叹了口气。
“我一直都不大明白,太子一定要将九弟拉到他那边去,用意何在?”常沐之泄气地道:“九弟在他身边做事也有几年了,也不见他重用九弟。当初那桩婚事,莫家瞒下莫氏早已病入膏肓那样的实情,我不信太子不知道。他伙同莫家坑了九弟,还想再坑第二次?九弟到底哪儿碍着他了?”
瑞王闭了闭眼,轻叹一声:“他拉拢小九到他那边,何尝不是在试探我。”
“王爷?”
常沐之顿时看向瑞王。
瑞王自嘲一笑:“父皇封了五个王爷,祁王兄,礼王兄,祝王兄还有岑王弟,他们四个已经是显而易见要站出来与太子对抗了。只有我一个,还没有摆明态度。”
瑞王轻轻抚着书脊:“太子自然是愿意多一个助手,好过多一个隐晦的敌人。”
“太子之前设局让圣上,捋了你在兵部的职位,”瑞王妃迟疑道:“这也是一种警告和试探?”
“或许吧。”瑞王看向常沐之,语气中满是无奈:“你知道的,我是真的不喜欢兄弟之间这种明争暗斗。”
瑞王长叹一声:“都是骨肉兄弟,哪怕不是一个娘亲肚子里出来的,那也是血脉相连的亲人啊。皇家争斗不见血,却是丝毫不逊于战场的惨烈。我不想牵涉在其中,很显然,旁人却不会允许我这般置身事外……若我真的两不相帮,恐怕他们还会认为,我这是作壁上观,好让他们鹬蚌相争,而我渔翁得利。”
常沐之缓缓坐下,眼神有些发直:“如此说来……太子和几位王爷的争斗,你是避无可避了?”
“太子一直在极力拉拢小九,何尝不也是在逼着我做抉择。”瑞王无奈摇头:“他是不可能让我逍遥自在的。”
“你手中没有实权,哪怕他拉拢了你,又能如何?”
“就因为我现在手中还没有实权,所以他才更要下力气去拉拢我。”
瑞王仔细同常沐之分析道:“如今的我,更好把控。何况我到底还有一个王爷的封号,真要替太子办起事来,更加事半功倍。他手里的权只需要露一点儿给我,实权到手,也表明了我是他这边的人。”
“昨日小九不是来说,看见户部给事中方大人,和兵部左侍郎家的公子,以及淮西大将军侄子一同去了易红阁吗?京中有不少人猜测易红阁背后的主人。有人传易红阁的主人是名女子。可依我看,其后的主人,十有八九是太子。”
常沐之顿时惊讶道:“太子?不可能吧!太子的产业怎会包括妓楼?他不要名声了!”
“顾及名声,这大概也是没有人暴露的原因。”瑞王道:“坊间传言易红阁背后的主人是个女人……你可还记得,当初太子纳孺人陈氏?”
常沐之点头。
太子孺人陈氏出身教坊司,当初太子迎她进太子府,还引起了一番争议,有几位御史上书斥责太子德行有亏。后来陈氏进太子府不久便有孕,生了儿子后太子便给了她孺人的份位。
“太子后院那些个女人,你多少也应该知道一二。那陈孺人相貌在其中不算拔尖的,却在太子那儿有几分脸面,总有她的过人之处。”瑞王轻声道:“说不定,这易红阁便是那陈孺人的产业。”
常沐之细细一想,不由觉得瑞王的推测很有道理。
第四十七章 猜测
“太子已经开始插手兵部,虽然父皇捋了我的职后,并没有将兵部的权力下放给太子,但在太子的眼中,兵部应当已是他的囊中之物了。”
瑞王继续说道:“从兵部左侍郎家的公子和太子的人接触来看,至少兵部左侍郎一系已是太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