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常润之吃完,天色也渐渐暗了。
常润之送了岳氏回她的院子,自己则难得睡了个好觉。
第二日常润之去给老太太和小韩氏请安,伺候着两位当家主母用了早膳。
等老太太走后,常润之方才将太子和太子妃打算撮合她和方朔彰再续良缘的事情,告诉了小韩氏。
小韩氏听得眉头皱起。
“听你说来,若不是那方朔彰有意,太子夫妻也不会帮忙撮合你们了。”小韩氏不由冷笑一声:“他方朔彰是什么意思?想要拿太子来压我们侯府?”
常润之眉眼清澈,轻声道:“依女儿看,是因为如今方大人在为太子做事,而女儿在为太子妃做事,所以太子方才助上一把。毕竟这对他而言,不过举手之劳。”
“当初你们和离,常、方两家闹得这么僵,有点儿脸的都不会再联系了。方朔彰如今这行为……说得好听是能屈能伸,说得不好听,是没脸没皮。”
小韩氏厌烦地摆摆手:“他上赶着犯贱,咱们可没那闲工夫搭理他。以后你尽量别跟他接触,他也不敢怎么样。”
常润之点头,只是迟疑道:“可是……太子妃那儿,女儿该怎么回她?”
“你就同太子妃说,咱家老太太说了,好马不吃回头草,老太太瞧不起方朔彰没担当,既和离了,便不许你再和方家有一点儿瓜葛。”
“这……”常润之哭笑不得:“老太太那儿,女儿还没说呢。”
“按我说的去做就行。”小韩氏不以为然:“按老太太的脾气,她的话会比我这话还要狠。推到她老人家身上,太子妃也不会强逼你。”
常润之本就是回来躲几天清静,顺便让老太太支个主意的。现在有小韩氏的保证,她顿感轻松。
悠然歇了一天,第二日常润之便带了两个婢女出门逛街了。
天气渐热,繁荣街道上来往的男女穿得越来越清凉。
外族女人白皙异常的肌肤在阳光下都似乎闪着微光。
常润之在太子府憋屈了两三个月,总算是能随心所欲畅玩两日了。
她买了许多精巧的小玩意,还在路边吃了不少小吃,心情前所未有的舒快。
正停在扛着稻草杆子卖糖葫芦的人面前选糖葫芦串,前方忽然热闹了起来。
常润之忙随便拿了一串付了钱,便跟上去瞧热闹。
街边跪着个浑身白衣不胜娇弱的女子,她头上缠着白巾,白巾中插一根稻草,身前挂了块牌子写着“卖身葬父”,正抻了袖子抹泪。
而她身前站着两伙人。
一伙是主仆三人,正背对着常润之,身形很是高大,不过从背影看,穿着比较朴素一般。
另一伙是主仆一群,面向常润之站着,当头的主子长相颇佳,就是眼角微微下垂,显得有些精神萎靡,身上所穿所佩倒是挺富贵的。
便有好奇路人询问这是怎么回事,知情人忙解释。
“这姑娘卖身葬父,这边这位公子给了五两银子让她把她爹安葬了。”说着指了指那主仆三人,又继续道:“姑娘收了银子,一定要跟着这位公子走,这位公子正在劝,说不需要她卖身。就在这个时候,那一群人来了。”
知情人拿下巴点了点另一伙人:“领头的公子扔了十两银子给那位姑娘,让那姑娘跟他走。那姑娘没吭声呢。这伙人瞧着气势汹汹的,像是要抢人,所以大家才围过来瞧热闹。”
常润之在一边也听了个明白,正想看这件事如何解决,就听那精神不佳的公子又丢下一锭银子。
“二十两银子,把你爹葬了,你跟我回去吃香喝辣的,后半辈子都不愁。走不走?我耐心可不多。”
那姑娘哽咽了两声,方才抬头娇切垂泪道:“公子既不愿要小女,那小女便同这位公子走了。”
却是对着最开始要帮助她的男人。
说着那姑娘将原本的五两银子捧给了他对面的人。
常润之看到背对着她的主仆三人都没动,片刻后才出来一奴仆将银子收回。
“你既然如此选择,那便好自为之。”
突然一声清凝的男声,将这桩热闹给画上了句号,旁边的人见没热闹可看,渐渐散去。
常润之却觉得这声音听着耳熟,然后她见到那背对着她的男人转过了身。
“九……公子?”
常润之惊呼一声,适时换了称呼。
刘桐没想到会在热闹坊间见到常润之,也是一怔:“三姑娘?”
常润之便弯眼微笑,颔首道:“又见到九公子助人为乐了。”
刘桐想起在皇宫时执意要为常润之诊脉,遭拒绝后又要去请太医的事,脸上顿时闪过一丝尴尬。
“三姑娘不是在……当值吗?怎么有空来市井坊间闲逛?”
刘桐咳了咳,将话题转开,自然而然地迎着常润之走了过来。
常润之竟没觉得别扭。
或许是因为他们都有个共同知道的秘密,所以潜意识里她将他当做了无害之人。
“这两日休假。”常润之将手上还没吃的糖葫芦递过去,礼貌问道:“吃吗?”
刘桐一愣,常润之也一愣。
然后她没想到,刘桐却眯眼一笑,点头道:“吃。”
第三十三章 饭局
两人渐渐走远,那个卖身葬父的女子,和那群半路杀出来的主仆也已经不在原地。
常润之回头看了一眼,不由问刘桐:“都说救人救到底,那位公子看上去就不像是长情之人,小姑娘跟了他去,将来不一定能讨得了好,你为什么不阻止她?”
刘桐微默片刻,摇了摇头:“我不是什么人都救的。”
他叹了口气:“从那姑娘的相貌上看,有些西域血统,所以我才出手相救。我给了她五两银子,足够她将她父亲下葬,然后度过这段艰难日子了。可是她想一劳永逸,跟着我不愁吃喝,我却是不能帮的。”
顿了顿,刘桐道:“至于有人肯出更多的钱,让她跟着走,她愿意去,就是她的选择了。我与她素不相识,管不了这么多,更不可能因此与那位公子相争。”
常润之笑了笑:“若是她知道你的身份,怕是会后悔。”
“那也是她的事。”
两人说了几句,便将此事抛开。
常润之想了想,停下脚步道:“相请不如偶遇,今日我请九公子去醉仙楼用饭吧,权当是感激九公子送来的药材。”
刘桐因为见到常润之便不平静的心,顿时更加激动起来,脸也微微红了。
“……恭敬不如从命。”
二人结伴去了醉仙楼,常润之要了个遮了屏风的包厢,点了六七个菜。
“那批药,三姑娘吃着可还合适?”刘桐笑问。
常润之苦了苦脸:“良药苦口,药材入嘴哪有合适的?药效倒是不错。”
刘桐便道:“我自小喝了不少药,倒是知道,要想喝药不苦,就不要一口一口喝,得捏着鼻子将药灌到喉咙里,然后立马含点儿甜的东西。这样原本该有的苦味,就不会及时感觉到了。”
常润之张了张口,不知是否该安慰他。
“……我瞧着如今公子倒是不像常年喝药之人。”常润之扯了嘴角:“可见公子身体不差,给我的那些药材也都极好。”
刘桐微微笑着,轻轻点头:“你要是还需要,随时可令人来我府里取。旁的东西我不能保证有,但药材是一定有的。”
常润之笑着点头。
小二上了杏仁佛手和如意饼,常润之和刘桐品着茶,说起了茶道。
陆陆续续的,菜品便上来了。
宫保野兔,奶汁鱼片,花菇鸭掌三样荤菜,腌水芥皮,莲蓬豆腐两样素菜,以及一人一盅龙井竹荪。
菜分量并不多,再加上还有点心呢,足够他们二人吃完了。
常润之的原则便是要吃好,但也不能浪费。
“公子,请。”常润之比了个请礼,拿了筷箸。
刘桐也从善如流,开始用饭。
虽然只有他们二人,但吃起饭来也并不觉得尴尬。
他们各自都有人为他们布菜,空闲时候便能聊天。
“我这是第二次来醉仙楼,前一次只点了些点心吃,觉得不错。这次吃醉仙楼的菜,味道还要更胜一筹。”常润之笑道:“听说醉仙楼有厨子是宫里御厨的徒弟,徒弟手艺都这般好,不知道御厨做出来,又是何等美味。”
刘桐刚喝了口汤,擦了擦嘴,笑道:“这还不简单?改日我让御厨做了给你送去,你也好比较比较口味上有什么差别。”
“还是别了。”常润之摇头:“要是比这好吃,我以后吃不着,那可折磨人。”
刘桐张了张口,想说你随时想吃都可以,却又觉得这话过于孟浪,是以又闭了嘴。
说说笑笑中,两人便将几盘分量不多的菜都吃光了。
常润之很是满足:“每次看到碗盘里没剩什么东西的时候,我就特别开心。”
“为何?”刘桐漱了口,闻言奇怪道。
常润之笑:“因为没有浪费粮食啊。吃光了,显得我胃口好,胃口好,吃饭香,自己身体好。这样自我暗示下来,当然心情愉悦了。”
刘桐第一次听到这样的“理论”,有些哭笑不得。
小二上来撤了碗碟,又换上了香茶,悄声退了下去。
常润之捧了香茶却是没喝,只看着茶盏里浓厚的香料。
刘桐笑问她:“在太子府里一切可还习惯?”
常润之顿了顿,无奈摇头:“习惯倒是习惯,但那儿到底不是让人畅快的地方。待着不舒心。”
刘桐关切道:“可有什么难处?”
常润之迟疑片刻,还是没有同刘桐说。
她有什么立场和刘桐说她的难处呢?
“也没什么,我还能应付。我这个年纪,想必在太子府做女官也不会太久,熬过这段日子就好。”
常润之将茶盏搁下,想了想,还是忍不住提道:“那日在宫中发生的事……”
刘桐眉梢一挑:“放心,我只告诉了五哥和五嫂,再没有旁的人知道。”
常润之郑重起身:“多谢九皇子。”
“别客气。”刘桐忙虚扶她一把,脸上表情略有些尴尬:“那日也是我有些多管闲事,三姑娘不怨我就好。”
“怎会……”常润之笑了笑:“我后来见到了婉白,她说多亏了你,那会儿她都已经有些慌了神了,若不是九皇子呵斥她,给她指了明路,她还不知道浑浑噩噩的要做出什么事来。好在没有出什么事。”
刘桐笑了笑,摇头道:“是你之前就已经做好了安排,我不过举手之劳帮了一把。那小宫娥也不是个蠢人,哪怕没有我的指点,她也不会闹出事来。”
见他这样谦虚,常润之不免哂笑:“咱们还是不要互相夸来夸去了,吹捧的话每日都在听,还不腻吗?”
刘桐便失笑:“你每日都在听别人吹捧你?”
常润之想了想,道:“差不多,明里暗里的,总有人来献殷勤……当然,我有自知之明,他们是冲着太子妃,可不是冲着我。”
“那你应付这些人的时候,要注意别把人给得罪了。”刘桐正色道:“要是把这些人得罪了,他们给你小鞋穿,可就难受了。”
“我明白。”
常润之叹了口气:“这就是俗语说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我不过是想好好做事,可还是没奈何,得打起精神应付这些人。”
刘桐心里一动,忍不住道:“今后你也是要当家做主母的人,这些事是在所难免的。”
此话一出,常润之和刘桐都身形一顿。
包厢里的气氛一时凝滞,只剩下屏风外的喧闹之声,似乎与这儿是不同的世界。
第三十四章 殷勤
在常润之心里,刘桐这个人的出现,是作为她未来丈夫的人选而被提及的。
所以她对刘桐与对其他人,注定了从一开始就不一样。
然后等她见到刘桐,她带着批判和审视的目光与他接触了一二。
她首先觉得,这个男人很古道热肠。
然后是今日,她又发现这个男人虽然愿意去帮助人,却也极有分寸。
这样的人可能不会有大作为,却也不会低落尘埃。
简言之,这就是一个平凡而不平庸的人。
常润之自己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对刘桐的态度便要亲近一些。
当然,她不可能就此将刘桐当成未来的丈夫,毕竟这还是没影的事。但她可以将刘桐视为朋友。
所以在刘桐说她将来也是要当家做主母这样的话时,她忍不住愣神。
可为什么刘桐也愣神?
常润之有些疑惑,不免望向刘桐。
然后就见到他的脸,以可观测的速度开始变红。
“咳咳……”
刘桐手握成拳咳嗽了两声,以此掩饰尴尬,但却不由自主地躲避着常润之的打量。
常润之思来想去,心里开始怀疑刘桐是不是知道老太太的打算。
毕竟老太太有让大姐去探口风,说不定刘桐从中听出了什么?
不然他为什么在面对她时,会……害羞?
是害羞吧?
常润之想到这儿,脸上也有些挂不住。
她推了推茶盏道:“九皇子喉咙不舒服吗?喝点茶润润嗓子吧。”
“嗯,润润,润润……”刘桐掩饰地端了茶,然后似是忽然想起什么,猛地一声呛咳。
他带的仆人马上上来帮他拍背。
常家三姑娘闺名常润之,刘桐是知道的。
这一声“润润”……他像是在唤她一般。
怎不令他羞赧?
常润之不明所以,眨了眨眼睛,等在一边。
传闻说九皇子身体欠佳,是个病秧子,常润之倒是不信。
可今日看他喝口茶都要被呛着,又有些迟疑——难道九皇子的身体真的有什么问题?
等刘桐平复了呼吸,脸色也变得如寻常一般,常润之才松了口气:“九皇子可好些了?”
刘桐轻轻颔首,不好意思道:“失礼了。”
“九皇子没事便好……”常润之摆了摆手,道:“其实香茶这种东西,远没有清茶好喝。香茶里毕竟放了香料,对喉咙总有些刺激。九皇子可以试试喝清茶。”
“清茶?”刘桐疑惑道:“何为清茶?是不加香料的茶?”
“就是采下的茶叶芽子,用火烘焙之后炒青,然后就用沸水冲泡。这样的茶喝起来就只有茶本身的清香味,可凝神静气。虽然味道上比起香茶寡淡很多,但我是最喜欢这样的味道的。”
常润之喝不惯这儿盛行的香茶,甚至很多香品她都不喜欢。所以平日里饮用的,都是用让人烘焙出来的茶叶泡水喝。太子妃还曾说她不会喝好东西。
刘桐听她这般说,似乎也感受到了那种清淡香味,不由道:“哪儿有你说的清茶卖?我也买上些尝尝。”
常润之道:“我特意让人炒青后包成小包,现在就剩下在太子府里还有些。九皇子想要的话,我让人送上两包给你。”
“好。”刘桐心里微动,毫不客气地应了下来。
常润之笑道:“若是喝着觉得味道不错,九皇子也可让人烘焙……红茶、黑茶、绿茶,不同的茶叶,用不同的方法烘焙后,沸水冲泡出来的味道也有所不同。”
刘桐便道:“我若是喝着觉得好,那便再问你要可好?也省得我再让人去做这些工序。”
常润之话头一哽,掩唇笑道:“那到时候九皇子可要准备好银子了。”
“你这么小气吗?用卖的?”刘桐失笑:“什么时候钻到钱眼儿里了?”
“钱不赚白不赚嘛。”常润之笑了笑:“跟你开个玩笑,不过是些茶叶,什么时候想要,九皇子派人来说一声便成。”
刘桐很是满意:“那我就不跟你客气了。钱不省白不省,我府里可穷得很。”
常润之讶异道:“堂堂一个皇子,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