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沁儿走过去,帮着杨氏一起抬起木桶,然后把里面的糯米饭倒进那个干净的盆子里,白色的雾气顿时弥漫开来,熏的人一脸热气。
“哪里就委屈了,今年不是拜托元婶子每个人都做了一件新棉衣吗?元婶子的手艺可比娘你还要好呢。”张沁儿笑着打趣杨氏的手艺来了,今年他家十分的繁忙,除了张志仁的衣裳,杨氏还是挤出时间来做,其余的都拜托元绣娘来做,按照市价给钱的。
元绣娘早已经生了一个儿子,如今都已经好几个月大了,因为生的十分好看,小小年纪就显得精灵有趣,惹的赵贵山整日高兴的合不拢嘴的。
元绣娘早先在县城有一处小宅子,因为嫁给赵贵山之后,也不必再去县城住了,真要一家四口住,也嫌小了些,于是就托人卖了十五两银子,又在官田能够买卖之后,拿出这银子置办了一些田地下来。
赵贵山年轻力壮,又肯努力,而赵小花也是一个贴心小棉袄,再加上元绣娘一手绣活能够卖出高价,如今他家的日子也是越过越好了。
提起元绣娘,杨氏就说:“等家里不那么忙了,我就让福儿也跟着你元婶子学手艺去,我是教不了她了。”瞥了张沁儿一眼,喃喃自语:“可千万别像你一样,拿着针怎么也扎不出一朵花来。”
张沁儿眨巴着眼睛,默然不语。
母女两个人絮絮叨叨说着一些闲话,手里的动作丝毫没有停,等糯米饭温度冷却的差不多,也不再冒出白色的雾气时,杨氏就拿装了冷白开的碗来,小心的洒了些水上去,用手将糯米弄散摊匀,做甜酒是需要淋饭的,但是这个量却不能多,否则会影响最终的口感。
摊匀之后,杨氏就把事先准备好的酒曲拿出来,均匀而细密的洒落在糯米饭上,然后用手将这些米饭和酒曲搅拌均匀。
把这一切做好之后,剩下的就只要把糯米饭倒进那个干净的缸子里,用手将米粒压实,在中间挖出一个小洞,最后用油纸将缸子口封闭包裹住,上面用木板盖着,在木板的上面还要用一件旧棉衣盖在上面,保持内里的温度。
这些事情做好之后,就只要等待糯米饭发酵出甜酒了,这个过程快的话两三天,慢的话也不过五六天,在过年时,就能够吃上甜滋滋的甜酒冲鸡蛋了。
福儿已经回来了,兴奋的说明天黄小丫和赵小花都有空,而赵小花正要寻机会去县城里一趟将她娘元绣娘做的绣活卖掉,再买一些年货回来。
第二日的时候,张沁儿依言带着福儿赵小花和黄小丫她们一块儿去县城,不过赶车的不是张沁儿,而是福子。
福子早已经学会赶车了,这个时候天气冷的很,赶车是件辛苦事,所以方老大的媳妇就赶紧让自家儿子帮着赶车,可别冻着东家的小姐了。
面对这样的心意,张沁儿很是感动,所以在县城时,也大方的请福子吃东西,并且多买了许多年货,这些东西到时候是要发给方家和崔家兄弟,算是他们的新年礼物。
濒临过年的县城异常的热闹,街道上人来人往,每家店铺里头都是人头赞赞,小贩兴奋的吆喝声从街头到街尾,这种兴奋和喜庆的氛围能够感染每一个人,大家的脸上都挂着幸福的笑容。
福儿异常兴奋的拉着赵小花和黄小丫朝卖头花的摊子走去,她们还小,一上街就被摊子上花花绿绿的头花给吸引住了,只有金银铺,那是压根就没有想过的。
张沁儿也不急,陪在几个小姑娘身边,时不时帮忙参谋参谋,只有福子,一个半大的男孩子,站在人群的外面,显得极为无辜。
张沁儿看着被许多人包围的摊子,仔细挑选出十来朵绢花,大多是粉色、红色、杏色、鹅黄等颜色亮丽、适合小姑娘戴的,然后一人送了一朵,剩下的则留着回去准备送人的。
一路逛了半条街,大半天时间已经过去了,张沁儿眼看着这几个小姑娘就仿佛脱缰的野马,兴致勃勃,丝毫不显得疲倦,这才终于从放纵变成束缚,不再随着她们了。
等这次置办完年货,接下来就到了杀年猪的时候,事情一桩桩,简直无法仔细一一描述了。
到新年时,互相走礼拜年,又是一番热闹喧腾,而榨糖作坊早在大年三十的时候就停工了,张志仁除了付足了工钱,还额外给了大家红包,使的人人满意。
而方家和崔家兄弟除了红包,还有年礼,分别是腊肉、腊鱼、鲜鱼、鲜肉等。
到初五的时候,郑成凯穿着一身锦袍,坐着自家的骡子车过来了,天气太冷,又是出门拜年,那拉风的大马就留在马厩了。
郑成凯拉了一车的礼品,这些礼品,有些是宋漪凝那边送来的,也有是郑伯景从鄱阳县送过来的,更多是林氏精挑细选的。
张志仁和杨氏看了这些礼品之后,心底都十分高兴,觉得这是郑家重视张沁儿。
当即对郑成凯也热情了几分,一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满意的样子。
可惜他们的这些心意,郑成凯这个主角却是丝毫不知道,面对张志仁和杨氏的热情招待,他也只不过觉得诧异而已。
吃过丰盛的午饭,郑成凯在门外散步,张沁儿陪同着朝乌桕林走去。
“这年末你家的事情也太多了,都好久没去县城了,我娘还天天惦记着你呢。”
冬日的树林,落叶树早已经凋零,只剩下枯瘦的枝桠,恰好有一根枝桠挡在前面,郑成凯随手折了,拿在手中摆弄着。
“事情多,那也是没法子的,等榨糖的事情结束后,我时间就多了,今年没有做好计划,有些东西耽搁了不少精力。”这说的就是鸭子了,今年多养了五百只鸭子,累积起来也算是一件不轻的事情了。
“多请一些人,我娘说你需要人手的话,就把石榴带在身边,石榴那丫头虽然现在还小,多调教调教,也是能够上手做事的。”郑成凯把林氏的意思转达了,石榴也没有派去做粗活,而是一直跟在林氏身边,做了一个三等丫头,让小巧和钱儿领着学东西。
提起石榴,张沁儿自然明白林氏对自己的好意,只是目前这个家还真不是能够用丫头的时候。
在明初时,朝廷法律是很严格的,庶民是没有资格豢养奴仆的,现在虽然松泛了些,但是如今张家人没有一个有功名,又在乡下这样的地方,用丫头太打眼了。
“也不算特别忙,许多事情只要安排下去,盯着不出错就行。再等等吧,明年我哥就可以去考秀才了。”张沁儿转换了话题,如今又过去一年了,很快就到科举的时候了。
提起这个,张沁儿又扭头看着郑成凯,问着:“咱们临川的知县确定下来了吗?知道是谁吗?可好相处?”
郑成凯摇头:“还没有定下,不过我大约知道会是哪个,你不用担心我。”
张沁儿默然片刻,才说:“我才不担心你!我在想富足村赋税的事情。”
因为富足村是新开垦的荒地,之前的知县为了安抚,让他们能够休养生息,给的赋税都是很低的,如今新知县来了,恐怕就没有这样好的日子了。
郑成凯蹙眉,显然也是想到这一点了,不过他依旧信心满满的说:“别担心。”
张沁儿耸了耸肩,无奈的说:“担心也是没用的,算了,不想了。”
鹿皮靴脚在积雪上,留下小小的鞋印,发出滋滋的声音,那是积雪下面枯枝叶所发出的声响。
整个山林到处白雪一片,只有几只麻雀从树枝上跃起,发出叽叽喳喳的声音。
“这里要是种上一片红梅,那下雪之后才好看呢。”郑成凯不由得装了回风雅,拿着手中的枯枝下意识的拍打着手掌。
“是不错。不过还是再等等吧。”张沁儿低低叹息一声,如今以她的身家,还是无法做到这么大手笔的。
红梅纯属观赏型植物,没有什么经济价值,这样大片的种植,实在耗费大量的钱财,只是图一个景色好,这让村里人知道,都得骂你败家子了。
“你觉得刘康盛院子里的梅花怎么样?”郑成凯忽然有些犀利的问了这个话题来。
张沁儿一愣,蹙眉想了想,才想起刘康盛院子里的梅花是什么样子,只不过不知道该直白的说,还是委婉的说,于是只说:“还好吧。”
“不好!”郑成凯严肃的说,一本正经的模样让人难得收敛了笑容:“那梅花和他人一样,看着就阴阳怪气的很。”
“呃……”张沁儿虽然觉得刘康盛院子里的红梅过于人为的塑造,失去真实的美感,但是也没有他说的这么严重吧!
有心想说几句,不过介于郑成凯和刘康盛一向不对盘,张沁儿决定闭口不言。
见张沁儿不说话,郑成凯有些沉不住气了,斜眼看着她,眉眼却冷冷的高挑,一副傲娇的小模样,语气不悦的说:“你不这么觉得?”
张沁儿看着他那傲娇的小模样,静默了一会,才说:“是有那么一些。”
☆、349。第349章 :第二批货
初六时,新年的兴奋度开始减少,这会儿大家走亲访友都已经差不多完成了,县城里大多商铺为了图一个吉利,都会选在初六开张,张家的榨糖作坊也在这一日开工。
作坊里所有的人都来齐了,张志仁这才点燃一串百子千孙鞭炮,噼里啪啦的爆炸声感染了每一个人,禁不住露出笑容来。
张志仁说了几句吉祥的场面话,就开始让大家各司其位,准备开工了。
经过之前两个月的努力,如今榨糖作坊里只剩下一家的甘蔗还没有榨完了,一切顺利的话,五六天左右就可以全部榨糖完毕。
张志仁把日子算的很准,初六开工,到十二的时候,就可以带着杨氏、晗生、永安他们一块儿将红糖运送到府城,也顺便赶在十五之前,给李癞头家拜一个晚年。
为了这件事,杨氏早就开始期待了,而晗生和永安也难得的放下书本,在作坊里帮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争取这最后的甘蔗早一日榨好。
忙碌的日子最容易不过了,转眼间,初十的下午,所有的甘蔗就全部榨完了,熬糖需要的时间久一些,不过等晚上时,也能够全部熬完。
张志仁让负责榨糖的人都歇着,也给一直帮忙的方家和崔家兄弟放了几天假期,等过了正月十五,他从府城回来之后,再开始领着他们下地干活。
对于东家这样的厚待,方家人和崔家兄弟自然极为欢喜,尤其是崔家兄弟,自从到这边帮忙之后,就一直住在张沁儿家的厢房,如今终于可以回自己家去了,当下就收拾好东西,趁着天黑之前赶回林子村了。
这天晚上,张志仁忙着清点红糖,杨氏忙着清点送给何氏的礼物,而晗生和永安则是兴奋,晗生毕竟年岁大了,比较稳重,再者也是去过一回府城的,倒还能够维持成熟的风度。
而永安则异常的兴奋,一个劲的在小宝他们面前炫耀着,引得小宝他们很是嫉妒。
福儿一直安静的坐在旁边烤火,听着永安说着要去府城买些什么什么,要去府城看看什么什么,至始至终,她都是一副娴静的表情。
张沁儿低头看着她,柔声问着:“福儿想去吗?”
原本她想福儿肯定也是想去的,谁不想凑这个热闹呢?张沁儿甚至想若是福儿也想去的话,她就帮着说一声。
谁知福儿却摇了摇头,认真的说:“不想去,我太小了,还得娘他们费心照顾。”
张沁儿莞尔,伸出手摸着福儿柔软的乌发,福儿虽然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但是性子安静柔和,又大气稳重,丝毫没有让人操心过,这样乖巧的她,真是让人心疼的很,于是张沁儿笑着说:“等天气好了,姐带你去!现在冰天动地,寒风凛烈,也没有什么好去的。”
福儿眼睛亮亮的,知道自家姐姐答应的事情,十有八九是真的能够做到,不由得露出期待的笑容,重重的点头:“好!”
永安一听这话,原本还十分得意,不由得急了,囔囔着:“姐,你什么时候去?也得带上我啊!”
“你还得读书呢,何况这次你不是能去吗?别贪心!”张沁儿没好气的瞪了永安一眼,他这个人就是这样咋呼咋呼的,自己这不是不想福儿失落吗?何况也没有定下具体的日子,什么时候能去还不知道呢。
“好了,你姐说的对,读书最重要!”杨氏已经把东西全部清点过了,这才露出一个满意的笑容,对永安他们说:“时间不早了,你们赶紧回去休息,明天好早起。”
“唉,转眼几年都过去了,本以为再也见不到李子他娘,没想到如今又能够再次见到了。”提起往事,杨氏满是激动。
永安嘴一撇,说:“李子那家伙也不知道现在长成什么样了,当初还不是他调皮,让他不要下水,偏要下水,害得姐差点没命了!”
“行了!这不是没事了吗?何况咱们家可是承了他家大人情的,以后见了,可不准再说这样的话,人要懂得知恩,知道吗?”杨氏拍了拍永安的头,如今张沁儿好好的,她也不愿意再想那些不好的事情,而别人对自己的恩情,则是一定要记住的。
杨氏把晗生和永安赶出去之后,张沁儿也带着福儿一块儿回屋睡觉了,因为天冷,福儿和张沁儿睡一块儿,这样能够省好些柴火。
第二日一大早,公鸡长鸣,天色蒙蒙亮时,张家的烟囱已经冒出袅袅轻烟,米粥的清香四散,佐以各种下粥的小菜,如辣萝卜条、酸豆角、辣荞头等。
永安兴奋的一夜没睡,这会儿正在帮着杨氏烧火熬粥,张志仁已经去别家借车去了,不多时,张志仁把几辆驴车拉回来时,方老大和方老二也过来了,他们要帮着把车拉到临川码头,然后再把车赶回来。
吃过早饭,车辆已经准备妥当,货也开始搬上车去,天色终于大亮起来。
临出门了,杨氏回头叮嘱张沁儿和福儿在家乖乖的,要么自己在家做饭,要么就去冯氏家吃,地里的活也不用急着做,那些小菜两天浇水一次就行。
罗哩罗嗦叮嘱了许多细节,张沁儿和福儿自然只有一个劲点头的份,冯氏在旁边就说:“你就放心吧,又不是只有她们姐妹两个,我还在呢!”
“嗯,那就麻烦你了。”杨氏得了冯氏这话,终于不再叮嘱,而是道别之后上了车。
张志仁挥动着鞭子,抽打在驴子屁股上,驴子一吃痛,开始拉着沉重的货车顺着路往村外跑去。
张志仁打头,其余的车跟在后头,一溜大货车发出哒哒的声响,渐渐远去。
目送车队离去的,不仅仅是张家人,还有许多种植甘蔗的村民们。
大家看着装的满满的车辆远去,似乎就已经看到银子飞着翅膀回来了。
因为宏记那边收货之后,才会结账,所以这批货拉走发卖之后,才会给村民们红糖的货款的,也怪不得大家目光热切了。
榨糖作坊已经洗刷干净,晾干后关上了,张家也走了大半的人,一下子张沁儿忽然觉得落寞起来,和福儿两个人无奈一笑。
☆、350。第350章 :何氏遭遇
在冯氏的邀请下,张沁儿和福儿的一日三餐索性都在冯氏这边吃了,只在晚上时,才回家烧水洗澡睡觉。
天气寒冷,大年初一到初三都下着大雪,初四才刚刚停了,虽然如今有些暖暖的冬日,但是山里的雪依旧还没有化,抬眼望去,白色的雪斑斑点点的遍布,山风吹来,携带着一股刺骨的冷意。
南方湿冷,冬天最难挨不过了。
家中地里都无事,冯氏就拉着几个小姑娘围在家里做起针线活来,做腻了针线活,也准她们玩一下翻绳子等小游戏。
福儿虽然还没有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