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钱汝君部队里面,最重视的就是纪律,整个规矩的一定在一开始就已经告诉每一个人了,是什么情况之下他们可以做什么事。
在早期,如果坏了规矩的人,基本上直接清理出门,所以人们很快的就见识到规矩的重要,这比起慢慢让他们调整的要求更高。
不过,等他们适应了以后就很轻松自如的,就能够做得到这一点,尤其当他们记忆力慢慢增加的时候,规矩根本就在他们心中。如果犯了规矩,根本就是刻意犯的。
对于学生的建议,虽然知道他们是闲极无聊想出来的点子,也是为了排解去大白山采人参会遇到的危险的担忧。
现在他们也是人,并没有成为神,能力也不会超过常人太多,大致上还算正常人的范围。所以遇到陌生的环境,其实心理压力便多事必不可免。
小说,里面那些遇到危险突破困难,奋勇争先不顾不怕的人,钱汝君觉得除了极端的少数人以外,大部分人都不可能做到。
一般人会怕会痛苦会哭会有难受的情绪,各种负面的情绪该来的时候就会来,并不会因为他变得比较坚强就可以完全的脱离它们。
即使现在钱汝君因为修习玄武飞华已经超越常人,可是她遇到困难,还是会想躲避,遇到痛苦的事情还是会想哭,遇到令她难以解决的两难问题,还是很想撞墙,一切负面的情绪并不可能逃脱。
就算她变得坚强,这些感情也都是在,只不过她的承受能力变多了,能够把它压在底下。
“你们想要把这些椅子加以整理,形成一个舞台?这个主意不错,不过不要耽搁收拾的时间,大家晚上还要好好睡觉,明天就要出发了。”
钱汝君交代道。
“不会的,这个地方我们还要回来。我们俩个带头复责,大家一起帮忙很快的。”
许佳欣非常有信心的说道,因为他知道只要有人承担责任,很多人都愿意配合的。
许佳欣之所以知道大家会帮忙,是因为她非常了解学堂的学员。
他们主动积极乐观进取,所有能够增进自己的能力的事情,他们都愿意做。
而增进自己的能力在于做每一件事,每一件新的事,每一件持续的事。
总而言之,要进步就要动。
这是钱汝君时常在他们面前挂的名言。
对于学员们来说,钱汝君的话,跟圣旨也差不多了。
甚至他们时常在心里想,如果圣旨跟钱汝君的命令发生冲突,他们会做什么选择呢?
其实大部分的人,心里已经有答案。那就是遵照钱汝君的意思去做。
因为,比起遥远的皇帝,他们更清楚他们有平安的生活,美食的享受,知识的学习,并不是皇帝带给他们的。而是钱汝君带给他们的。
士为知己者死,钱汝君已经不止是知己,而是改变他们世界的神。
其实,在他们眼中,钱汝君真的是神女
听说皇帝也是如此承认。所以皇帝应该不会对钱汝君出手吧!他们都知道,皇室本身并不是和平的。皇帝跟亲戚之间,有很多的问题存在,这些问题如果爆发了,就会发生战争,就有很多人必须为这些问题而死。
身为听令行事的人,就算心里有不同的意见,其实也不重要,没有人会听他们的话。尤其在军队里面,令行禁止。就是规则。
如果军队要往一个方向走,你却要往另外一个方向走,那会让军队本身崩解,所以所有的军队,都不能容许这种情况出现,能表示出意见的,也只有那些统领大批军队的大统领。
钱汝君学堂的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虽然借鉴了军队的一部分管理规则,但是,钱汝君还是给了他们很多的自由。
至少,他们知道,在大部分的时间,他们不必想军队里的士兵一样,一个口令,一个动作。
需要这么做的时候,只有执行任务的时候。
平常时候,他们只需遵守大致的规则,在这部分,钱汝君就规划的比较松弛。
钱汝君看着学生们,把椅子大致上摆成环状,并且有一些艺术化的变化,但大方向是不变的。
“对了,我们在这个城池外面活动了那么就,怎么都没有人告诉我们这个城池叫什么名字啊?”
“要知道还不简单,问那些有进城里玩的人就知道了。”
“我们才不是去玩呢!这里哪里有金麦城好玩,光是臭味,就让我饭都吃不下了。”
“我们明明看到你今晚吃的很多。”
“那是在城外,不是在城内。”
“你们,别闹了。快说这里是哪里。公主说过,这附近有我们的领地以后我们要时常来这里的。”
“啊!那我可不可以要求他们把便遗处理干净。在城里不要乱丢垃圾。”
“你想太多了,那是官员要做的事。”
“我们可以主动做,并利用这些肥水,在城外开辟一些田。”
“这个最大的问题,还是治安问题吧!得让游牧民族跟我们和平相处。对了,这里叫什么名字?”
“这里叫骊城。”
第五三六章 读书
回去骊城之后,官员们和武将们很忙碌。
他们必须对下面的人解释他们去哪里了,为什么违返了城门封闭的原则,也违返了宵禁。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们才回到城内的住所。
他们对下属、百姓、士兵们说,他们出城去工作了。
公主大人莅临指导,但是又不肯进城里活动。所以一众大人出城去劝公主大人。
外面太危险了。
他们这个行为,等于不顾自己的危险,陪在公主身旁。
最后看公主身边的学生,虽然文弱,但还算有力。如果有危险发生,还能逃到城里来,通知他们去救援。
最后他们苦劝无效,只好赶快回城来保护人民百姓。
于是整个晚上,人民百姓总算又有新的话题。
讨论他们的长官,是不是真心对公主好。讨论此举,算不算英勇,还是逃避了责任。
讨论很多很多,到最后竟然八卦起来。
哪个官员带小姨小出门,想要进行女女战术。
其实百姓平时的生活也很无聊,以前没事,总要找些事来聊。
身为高层,他们就有了一个义务,就是制造话题让表性八卦。
对于官员来说,既然无法避免,也只能引导。
免得他们注意到不该注意的地方,引起他们的困扰。
至就他们聊一些是非,聊一些八卦,只要没有牵扯到大是大非,也就随便他们聊了。
皇帝都能够下旨,百姓不以言治罪,相对于官员不能乱说话的旨意,百姓的言论自由,充分得到保障。
他们都能够讨论到后宫,皇帝怎么进行性生活,谁又可能给皇帝戴绿帽子的事了。
官员对百姓的容忍度,也只好高一点。
晚上,官员虽然各自在家,其实也没有闲着。
他们虽然晚上不会出去乱走,但他们都养有几个人,充当他们的传声统。专门走夜路去传话。
就好像把手机、电话等等沟通工具变成人形。
用人取代电。
虽然讯息会延迟许多,但相对于无法通话的情况,他们已经很满意了。
但这个晚上,他们的通话,就显得很没耐性了。
为了早点得到回话,节省点时间,他们拼命的催促充当电话线的人,要他们快一点。
到最后,这些传达人,不得已只好用跑百米的速度,来往两地、甚至三地、四地,完成任务。
他们回话的时候,气喘吁吁,话音都在颤抖。
“你们平时是不是偷懒了,怎么现在的速度可以这么快?但平时就那么慢?以后要保持这种速度。”
传达人很想一拳打过去,但知道,这一拳下去,他很快就没命了。这个时代有连坐制度,他一拳下去个人没命也只能认了。他的家人都要被他连累。
所以他们也只好忍耐,在心里回话:
“都用这种速度,我们怎么维持通话品质?”
他们经过一晚的讨论结果,第二天集体出城。
他们认为,送公主是应该的,而且还能观察公主有没有出意外。
要是公主在他们城外出事,他们不旦视而不见,还不知不觉,那问题就大了。
所以出去,能做好礼貌,还能解决心下的担忧。
然而,他们来的昨天见到学员和公主的地方,却发现只看到一排排椅子和一个打扫干净,留下平整草地的舞台。
公主和那一千多名读书人却不见踪影,只留下一个整洁万分的场地。
令人觉得新奇的是,地上种了一排他们没有看过的小树。
严格来说,这已经不是树苗,而是小树。这些小树把会场与其他地方给开,给人这个场地是完整的感觉。
除了树苗上面结的话,他们觉得莫名其妙,但是非常还看以外,他们发现地上撒了焦黑色的泥土。
“你觉得这是什么?”骊城的城守问道。
他的职位,兼具武职和文职。
后世总觉得文人就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人,但是在大汉以前,文人的标配是一把剑。
这把剑可不是单纯的装饰品,而是真的可以用的。
读书人的修养其实是不简单的,可不是后世你把书读好,就能出人头地了。
这是后讲究礼乐射御书术,也就是骑射的功夫,读书人也要娴熟。
因为这个时期的有钱人战争,就避不开射和御。
虽然没有西方的其实阶级,但是这个时代的标准读书人的修养,却包含了骑士所有应有的涵养。
为什人民总认为儒家读书人,还有贫寒学子,其实不算标准的读书人,就是因为他们往往没有办法把“射”和“御”两样功夫做好。
这个时代想要养马不只是要买马,还必须给马准备足够的草料,还有足够的训练,而骑射这种东西也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够做好的。
读经典书籍,反而是最便宜的方法。
因为这个时期没有版权概念,甚至作者本身,写文也不是为了赚钱。
他反而很高兴你去抄录他的文章,只要不把作者名抹去,就可以了。
这跟西方发展出的版权概念,完全不一样。
所以中国非常希望把他的学问传播出去,甚至想用他的文化,把四周都吃下来。
入华夏,习华夏之美,这华夏之。
这是大华夏概念。
可惜,太多的文化传播出去的时候,忘记交代对方,你要记得是跟谁学的。
导致于现在华夏人,看到什么都说:“啊!这个我们也有,历史还比你们悠久,你们是学我们的。”
“这是我们自己发展出来的文化。”
同时,很多国家,历史上根本没有记载,某年某月某日,我们跟华夏学了叉叉叉,再加以改进。
因为,受华夏文化影响,大华夏文化圈同时也是大抄袭圈,根本没有版权概念。
等版权概念传了进来,很多国家干脆去申请了智慧产权。
等华夏想申请,却申请不到,在大骂邻国无耻,也没有用了。
于是华夏人记取教训,干脆先把没有申请智慧产权的小吃,都申请了。让别人受到同样的苦处。
甚至他们把很多外国牌子的中文译名都申请了。
使那家公司,干脆放弃中国开设分行的打算。
第五三七章 陌生植物
“这些树苗我好像都没有看过,他们种的这些东西是什么?”
城守是在场的人里面最有资格说话的人。
因为要掌管这个区域建设,他又时常要替士兵调派粮饷,他算是在场众人里面,最常出外走动的。
跟身居内地,衙门都走不出去的人不一样。衙门的事情,他大部分都托给副手,而他大半的时间,都在外头晃荡。
甚至他用在外行走的这段时间,写下一些见闻录。
他本身有工于画,这个时代,还没有开始流行水墨画,很多画作是用不同的素材做出来的。
其中,很多画作的存在,只有短短的一瞬间。
例如,在沙地上,他们可以拿个树枝在作画。
时常在外面,自然就没有什么条件。
看到一样东西,他想要记录下来,时常是用树枝在沙地上描画出形态,然后再树皮上用瓦片或刀片作画。
等回去以后,他才会用笔在布帛上腾下来。
早期,他做的画不多,但自从几年前开始,附近的金麦城开始流行纸这种东西。透过轨道交通,他能够派人到蓟城买到这些纸。
纸很轻薄,派人去买,一次可以买很多。
而且据说金麦城那边有规定,根据距离,每一个地方有不同的最高售价规定,所以纸在蓟城,也不过比金麦城贵了四倍。
而纸这种东西,在金麦城是个便宜的东西。
据说金麦城人,连如厕的时候,擦屁股都用纸,极端的奢侈浪费。
不过,纸的价格在金麦城真的不贵。
现在,十张纸在金麦城只要卖一文钱。
在蓟城贵了四倍的结果,十张纸也只要四文钱。
一张纸,大概一个成人的手臂长,半个手臂宽。如果要大张一点的纸,那一张纸的价格就要四倍。纸张的价钱,会随着纸张的大小成倍数增加。
所以出现了一种新的行业,糊纸。
透过糊纸的技术,也能让纸变大。当然边边角角难免会出现问题。
而且比较容易破
因为原本的纸,越大会越厚。让纸张比较不容易破。
但价格的差距在哪里。除非要用在重要的地方。
否则用大纸张的大户,军方,还是会选择用糊的纸。
四文钱对一般老百姓来说,是好几天的饭钱。但是对他们来说,确实没有什么
比起布帛,即使是最便宜的麻布,也要便宜太多。
蓟城兜售纸的人,也不敢卖超过四倍,被金麦城知道,就会断绝生意。
别以为金麦城哪里管的到蓟城的商家,偏偏他们只把纸张卖到轨道交通能够到达的地点。
听说长安那边,纸张的价格要贵上许多,但是金麦城也没有去跟他们抢生意。
因为长安纸业的当今皇太子的同母亲兄弟刘武。
这个同母亲兄弟跟一般的兄弟含金量可不一样。
听说金麦城里的公主都不敢得罪对方。
说这么多,城守虽然名不见经传,但是确实学有所长。跟一般土包子城守是不同的。
他是真正的文武双全的贵族公子。
他对大汉能食用的作物,认识比别人要深刻。
对于这些半大不小的灌木,他有一种奇怪的感觉。
这些灌木好像不仅仅是观赏用树种。
而且,就算是观赏用树种,他在这附近也没有看过。
“这些树苗有什么不对吗?”对于不认识树木的人,所有的树木,也就是那么一回事。
叶子可能会变色,开出的花朵有大有小,叶子大部分的时候都是绿色。
有些果子可以吃。
不过大部分树上的果子,都是干涩难吃的。只有一部分好吃的,都被人带回去培育了。
但是他们外形有什么差别,他们却说不出来。
也很少有书籍会专门记载这些事情。
因为这类的书籍,以前都是办事的官员的工作记事,能看到的人,大概只有继承他工作的后生晚辈。
流传度不广,外面的人,就算有些记录,但是这方面的书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连抄下来就浪费竹简。
就算想写的人,也会因为竹简的布帛的价值所费不贷,让他们基本上只是在脑海里记住而已。
没有记录,就不能累积
这个城守,算是少有的愿意记录的人。
当然,这也是他遇到好时候,纸张横空出世,让这项工作的成本降低了不少。
其实,这段时间,大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