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娇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锦娇记- 第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该给谁行礼呢?”
  原以为,许姝听了这话,必然会勃然大怒,这谁不知道,她自小就身份尊贵,这会儿被她戳穿了这窗户纸,她还能镇定才怪。
  可当真是奇了,许姝根本没有拂袖要走的意思,反倒呵呵笑了起来。
  殷锦娴有些不明所以:“你笑什么?”
  许姝不着痕迹的上下打量她一番,意有所指道:“没什么?只是觉得娴姐姐未免操心太多了。”
  “娴姐姐与其操心我,不如操心你自己。你是三皇子妃,蕙姐儿如今又成了圣上的宠妃,这三皇子还未出宫建府,日后在宫里,总免不了遇到。就不知,到时候你们两人还能不能和之前那般姐妹情深了。”
  许姝这话当然是在暗指之前她和许蕙在许老夫人的寿辰上,故意败坏殷锦芙名声的事情。
  殷锦娴万万想不到,许姝竟然会再次提到那桩丑事,气的脸都白了。
  还欲再说什么,可许姝却哪里肯给她机会,摇了摇头,就这么笑意嫣然的和她擦身而过。
  “贱、人,看你能得意到什么时候?圣上不会就这么容忍镇北王的,绝对不会的!”

☆、第120章 傅大爷

  “主子,这三姑娘到底是心大了; 这都还未大婚呢; 就敢给拿许家五姑娘的事情故意让郡主下不来台。”
  高宁大长公主闻着这消息时,不免失笑:“娴姐儿和三皇子的婚事; 我本就不喜。翊坤宫那位,心眼儿大着呢; 可娴姐儿,唯独是太聪明了; 聪明反被聪明误。”
  这么说着; 她不免又想起郑太后打的主意来。三皇子倒台,不管是郑氏还是镇北王; 都是乐见其成的。所以; 这事儿是迟早的事儿。如此一来; 娴姐儿这未过门的三皇子妃; 着实是尴尬了。
  碍着郑氏的缘故,她也不喜这孙女; 只这会儿想到她的结局,多少是有些感慨。
  “主子,您又何须为着这事儿伤神,这一切还不是三姑娘自找的。她自小就争强好胜; 这次也当是给她个教训吧。只老奴也知道,您虽不喜三姑娘,可毕竟是有碍咱定国公府的脸面,加之这桩婚事又是圣上亲自指的; 若三皇子出了事儿,三姑娘怕是也只能搅了头发往庵堂去了。这谁家还敢上门来提亲呢。”
  周嬷嬷这话确实没错,不说别的,这娴姐儿虽未过门,但到底已经被指婚了,三皇子出了什么事儿,定国公府也不想授人以柄。
  拿起身侧的茶盏轻轻抿了一口,高宁大长公主轻轻道叹息一声,没有再说话。
  恭亲王府
  老恭亲王气的直接就摔了手中的杯子,他独独就这么一个嫡亲的外孙女,那可是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这次选秀,原也想着往宫里只是走这么一遭,做做样子,也省的外面那些流言蜚语,他怎么都没想到,郑氏会如此蛇蝎心肠。
  “爷爷,这大皇子如今被圈禁,却偷偷差人给我们递了这消息,您说他到底什么意思啊?”
  老恭亲王气的差点儿跺脚了,“还能是什么意思?他如今被圈禁禁宫,还不就是想着能早点摆脱圈禁。”
  “恭亲王世子急了:“爷爷,您可不能糊涂,自打大皇子回京,一直都未能面圣。您忘记前些个儿在午门被冯振打死的钦天监监正了。这节骨眼儿上,可不适合替大皇子求情。”
  “何况,他一直以来都是依仗着太后娘娘的,上次,太后娘娘因为七王爷一事,拿当年那桩旧、案要挟您,这个时候,却求到您面前,可见他也是个心思深沉之人。”
  “再说,大皇子出生卑贱,咱纵是承了他这人情,也不一定要真的这个时候还吧。要孙儿说啊,圣上也未必就真的要圈禁他一辈子,他毕竟不比废太子,即便放出来,也不过是一个闲散王爷。他这个时候如此一搏,怕也只是被吓坏了。”
  老恭亲王点点头:“你说的是,这个时候确实只能静观其变。不过嬿儿那里,却是得早些安排出宫的。那太医院常太医或许能帮我们些忙。只不过,我许还得往定国公府一趟。”
  “爷爷说的是。如今人人自危,能让常太医甘愿冒这个险,也唯有姑祖母示下了。”
  这老恭亲王一直以来都没什么野心,这些年为了王府不遭圣上的忌惮,更是战战兢兢。只近来看着脾性和他如此相似的孙儿,他这心里,多少有些不是滋味。
  这些年,他在这里让一点点,那里让一点点,其实如何不知道外头人是怎么议论他的。就连高宁大长公主,私底下都说他不像是皇家的人。
  自个儿这般一辈子,什么时候两腿一蹬,便去了。可恭亲王府呢?孙儿难道也得如自己一般,什么时候都战战兢兢,生怕碍着别人的眼。
  以前啊,他还真不会往这方面去想,可自打镇北王滞留京城这些日子,眼瞅着镇北王和清溪郡主就要大婚了。他这心里,难免起了些苗头。
  当年,高宁有从龙之功,定国公府方可有如今的显赫。
  镇北王手握重兵,他虽已暗中投入镇北王麾下,可若什么都不做,将来就能有大的造化,这怕是太过异想天开了。
  “爷爷,您掌控宗人府这么多年,您又何须把心思放在别处。这日后天下易主,您又何愁没有立功的时候。孙儿再多说一句,您也知道,傅家人如今入京了,一朝天子一朝臣,到时候,京城不定多少世家大族,不定多少宗亲贵族都遭难呢,我们恭亲王府能全身而退,就已经很好了。我们就是再怎么争,难道能争的过傅家人?”
  思忖片刻,老恭亲王沉声道:“确实,是爷爷有些失了稳妥了。”
  恭亲王世子又继续道:“清溪郡主不日就要大婚了,不管两人感情如何,这御赐的婚约,即便有一日天下易主,她也是当之无愧的皇后娘娘。爷爷您与其想别的,不如好好的把握着这个。我们恭亲王府只要和清溪郡主绑的牢牢的,日后,便不会有太大的麻烦。”
  “对了,等这次选秀之后,嬿妹妹的婚事也该相看起来了,孙儿私心觉着,这朝堂动荡不安,若我有几个兄弟,倒也好了,嬿妹妹可以嫁到我们恭亲王府来,绝对不会让她受了任何委屈。我左思右想,若不能嫁到恭亲王府,为今之计,或许唯有傅家那位了。那位傅家大爷,虽说年长嬿妹妹一些,可如此一来,我们和傅家,算得上是有姻亲呢。只是,这傅家大爷的夫人一年前去世了,膝下还有一个哥儿和一个姐儿,到底是让嬿妹妹受些委屈呢。”
  若是以前,恭亲王世子敢把主意打到外孙女身上,老恭亲王不拿拐杖揍他才怪。可如今这格局,确实是行差就错。自己也老了,不可能庇护外孙女一辈子,这若是自个儿去了,世子虽有袒护之心,可这到底人心是偏的,他又能管多少呢?
  确实是,与其把她许给别的人家,不如和傅家拉近拉近关系,这日后,她也算是皇家媳妇了。只这傅家大爷听闻没读过什么书,若是个糙汉子,嬿儿如何肯答应。
  “你说的虽在理,可这事儿也急不得。怎么着都得你嬿妹妹亲自点了头的。等郡主大婚过来再说吧。”
  这是老恭亲王的真心话,自己虽有私心,虽也是为了她好,可有些事情确实得问问她的意思。
  外孙女自幼就漂亮,有饱读诗书,在京城那也是有些名气的。就怕她觉得这傅家大爷太粗鲁,从犄角旮旯来京,瞧不上啊。
  老恭亲王这厢沉得住气,不料,恭亲王世子却是沉不住气的。这不,下午就打发了自个儿媳妇往许府去探许姝的口风去了。
  大姐姐突然来找自己吃茶,许姝自然很开心。
  不过,她心里也知道,这节骨眼儿上大姐姐过来,怕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呢。
  而且,依着她的猜想,该是和老恭亲王那位外孙女脱不了干系。
  果然,这还没吃了半盏茶的功夫,殷锦怡就开口了,“姝儿你也知道的,老王爷宠嬿姐儿宠的厉害,姻亲这关系呢,却是关系女人的一辈子。如今天下动荡不安,老王爷想替外孙女多谋划一些,确实是可以理解的。”
  闻着这话,许姝轻轻笑了笑,确实她这会儿还没回过神来,傅家人初入京,她根本没把这事儿往傅家大爷升上去想。
  等听到殷锦怡斟酌半晌,终于倒出了自己的来意,许姝直接就愣在了那里。
  “大姐姐是说老王爷有意把嬿妹妹嫁到傅家来。”
  殷锦怡也知道老王爷这事儿确实是有些突如其来,定了定神,缓缓道:“也不知道姝儿觉得此事如何?”
  自家姐妹,许姝也没什么藏着掖着的,她轻笑一声,揶揄道:“大姐姐,你也知道,傅家人才入京,我这些天又待字闺中,和傅家人可还未谋面呢。”
  闻言,殷锦怡却是有些忧心道:“姝儿,大姐姐可是听闻,那傅姜氏没少蹦跶,还有那郑家姑娘,听闻私底下可给傅姜氏送了不少好东西呢。你可得心里有数啊,这样的婆婆,怕是日后少不了麻烦。”
  殷锦怡毕竟已经嫁为人妇,这内宅的事情,也见识了不少。
  听她这么一说,许姝笑道:“大姐姐你就别担心了。我这人你也知道,素来不会让自己受了委屈。何况,她算哪门子正经婆婆,除非她老蚌生珠,给傅老爷子生下个儿子。”
  “你呀,怎的还是这般口无遮拦,这若传出去了,不得徒增多少流言蜚语呢。”殷锦芙原还想叨唠一些,可说着说着,自己也忍不住乐了,“不过你这说的也对,她毕竟不是王爷和傅家大爷的生母,如今的体面,只怕也是镇北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许姝微微勾勾唇角,“大姐姐,你放心,我心里有数的。若真能被那傅姜氏欺负了去,也枉费我这些年凭白担的那些名声了。”
  说着,她又把话题拉回了傅家大爷身上,“至于你说的嬿妹妹和傅家大爷的婚事,这事,我倒觉得没什么问题。老恭亲王这些年总是战战兢兢,生怕露了锋芒。可嬿妹妹是他的外孙女,毕竟不是李家人,即便嫁到傅家来,圣上该也不会太过疑心。”

☆、第121章 接二连三

  这历朝历代,牵扯到选秀; 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可如今; 这选秀才将将进行到一半,已经有不少人暗地里抹眼泪了。
  圣上这次大选; 宫中定是会留人的。可除了巴巴被圣上提前宠幸,如今住在淑芳阁的许蕙; 大家恨不得自己马上被撂了牌子。
  而对于被圈禁在禁宫的太子妃罗氏,外头这些热闹; 让她不免想起了当年自己被册封为太子妃; 入主东宫。现在回想起来,似乎还在眼前呢。
  想到这些; 她忍不住又咳嗽一声; 被圈禁到禁宫已经多日了; 若说之前她还想着圣上会念着父子之情; 给她们挪挪地儿,那么现在; 她已经完全没有这奢望了。
  只这些日子倒春寒,禁宫寒气重,她身子难免有些不好。
  这之前啊,她战战兢兢; 怕碍着父皇的眼,和宫里哪位贵主,都走的不近。只没想到,自己这般小心翼翼的下场; 等自己遭难了,连奴才都敢故意蹉跎他们。
  “娘娘,您莫要多想。如今朝中不少人力荐圣上立皇长孙为皇太孙,我们还有盼头的。”
  闻言,太子妃罗氏微微蹙了蹙眉头,“我战战兢兢这些年,没成想,最终落得这般结局。若说我心里还有什么放不下的,不过是罗氏一族。不管爹爹怎么待我,我终归是罗家出来的,纵是死,也不能连累娘家人的。”
  自打她被圈禁,原先手头还备了些银子,只这么长时间,早已经没剩多少了。就这么下去,可何时是个头。圣上已经有多日未召见太子,若真的这么拖下去,只怕会愈发糟糕。
  “娘娘,您可万万不要做什么傻事。宫中自戕可是大罪。您虽说被废黜,可若是胡来,怕是会连累了罗家呢。就是殿下那边,少不得圣上又生了厌恶。”
  闻言,罗氏摇摇头,自嘲的笑了笑:“我怎么会不知道,自戕是大罪,可我也知,父皇早有杀我的心思了。若不是碍着这悠悠众口,早就下旨了。我私心想着,与其等父皇下旨,倒不如,我自己结果了自己。如此,殿下也不会有一个获罪的太子妃,也不会罪及罗家。”
  “兴许我这么一死,父皇多少会对太子生些恻隐之心,比起在这里苟延残喘,等着头上的刀子落下来,不如自己好好的打算打算。”
  孙嬷嬷看自家娘娘一眼,有些拘谨道:“娘娘,您怎么……”
  话还未说完,却见罗氏自嘲的勾勾唇角:“怎么会知道父皇有杀我的心思?”
  “这内廷有多少肮脏,我怎么可能不知道。太子被圈禁,翊坤宫那位,不会替太子求情,可也不会置若罔闻,如此,父皇怕是要怀疑她平日的安分不争了。思来想去,把如今这一切推到我身上,岂不能让父皇少些愧疚感。我并不愚笨,只怕这条命留的到初一,留不得十五。”
  一番话说得孙嬷嬷顿时红了眼睛。
  见她如此,罗氏也有些哽咽道:“嬷嬷不用伤心。我其实早就看开了。这之前,还想着把一切都寄托在皇长孙身上,可这一切都是痴心妄想罢了,即便皇长孙上位,父皇也容不得我在和碍眼的。帝王之心,莫不如此。若我的死,能保罗家无虞,能让圣上念及太子殿下,也算值得了。只苦了嬷嬷,你侍奉我多年,原想着等什么是可以让您出宫荣养,只最后,还是要连累嬷嬷了。”
  说完,她意味深长的看孙嬷嬷一眼,又道:“这些日子倒春寒,我这风寒怕是一时半会也好不了了。嬷嬷也不用去求外头那些奴才,算是成全我吧。如此,算不得是自戕吧?”
  见自家主子执意如此,孙嬷嬷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娘娘,您莫怕,到时候老奴会陪您去的。”
  许人这心气儿尽了,确实如一只脚踏入了阎王殿。只几日后的一个夜晚,禁宫那边,就传来了废太子妃罗氏病逝的消息。
  消息传到成元帝耳中之时,成元帝正在丹房打坐。听着冯振的回禀,成元帝暗暗叹息一声,许久未说话。
  “圣上,罗氏如今已被废黜,这安葬之事……”
  让冯振意外的是,成元帝竟允其厚葬。虽不是太子妃的规格,却也算得上是体面了。
  一时间,这个夜晚,六宫之人皆都有些难以入眠。
  翊坤宫
  淑贵妃一时间也难以捉摸圣上的心思,圣上对罗氏的厌恶,别人不知,她却是知道的。之前,圣上早有赐死罗氏的心思。怎的罗氏如今死了,圣上却给她如此体面。
  这不合常理啊?
  难不成,圣上真的准备立皇长孙为皇太孙?
  太子有起复的可能?
  这个揣测让淑贵妃心里暮然一惊,差点儿没把手中的茶杯给打翻在地上。
  “娘娘,您可别自个儿吓自个儿,这即便是真的圣上抬举了皇长孙,不过一个乳臭未干的孩子,小小一个意外,可很容易要了他的命的。何况,祖宗的规矩,皇子身有残疾,不得为储君。到时候您只需一句话,奴才定能让这事儿做的滴水不漏,永绝后患。”
  一番话说得淑贵妃终于是缓和了些神色,可这心底,到底是有些不舒服的。
  她自问了解圣上,可今个儿这一遭,确实是让她有些慌了神了。
  “你传令下去,翊坤宫任何人不准议论此事,若有违背者,杀无赦。”
  杨嬷嬷诺诺的应着:“娘娘您放心吧,这个时候,绝对不会出什么差池,落人口舌的。”
  淑贵妃满意的点点头:“圣上呢?可还在丹房?”
  “可不是,近来圣上往丹房愈发频繁了,不知圣上的身子,是不是……”
  说着,杨嬷嬷再不敢说下去。
  淑贵妃却忍不住身子有些颤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