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争隋- 第1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潘师正最后在城中住了下来,然后打听起范阳卢氏的事情来,范阳卢氏是山东高门,这次被诛三族。对其余的山东高门来说,难免会生出兔死狐悲之感,即便剩下的人不敢响应杨玄感,但是暗中提供粮草辐重是绝对免不了的。
    郭孝恪军中,随着裴世矩的到来,郭孝恪也不再有太多的闲暇功夫陪李建成,而李建成也不以为意。这些天的功夫里,他实际上已经和郭孝恪达成了结盟之议,两家表面仍旧是为敌的样子,做给杨广看,但是私底下则是互为盟友。
    太原缺好马,而李建成向来就不同意私底下和突厥人互市,毕竟比起郭孝恪,突厥人是更加直接的敌人。如今两家互相结盟,让李建成可以从郭孝恪这里买到战马。
    对于战马,郭孝恪虽然知道这是战略物资,不过他立足的幽州,缺钱缺粮缺人,虽然说临朔宫内的府库够大,但是也禁不起十几万大军的消耗,更何况即使他不和李家做战弓生意,李渊还是会和突厥人互市,所以与其那些钱让突厥人赚去。还不如他来赚,只要控制数量就行了。
    “将军,李家图谋不虽然战马可以卖给他们,但是关陇一带,却是需得尽快布下眼线才是。”郭孝恪的帅帐里,魏征皱着眉头道,郭孝恪和李家结盟,本就是他的主意,不过只是这战马买卖一事,实在是叫他也难以心里平静。
    “探子一事,玄成不必担心郭孝恪见魏征担忧,却是笑了笑。这次他和李建成达成盟约,为表示诚意。他欣然同意李建成让李秀宁回太原一趟探亲的请求,同时还安排张出尘一起过去,张出尘过去在司空府为红拂侍姬之首,不单单是她当刺客的本事是一等一,这刺探情报。练死士,张出尘都是极为出众,郭孝恪让她去太原,便是要张出坐在那段时间里,好在太原建立一张探子网,可以打听关陇世族的动静。
    “将军既然已有主意,征便不再多言,只是那裴世矩,乃当世鬼狐。将军当千万小心。”对于裴世矩。魏征始终都戒备提防着,虽然他觉得以裴世矩之能,看出这天下行将大乱,却是打算重新选择明主的耳能性更高一点,但是他从来都是小心谨慎的人,因此方才出芊劝谏道。
    ”玄成之言,我记卜。”郭孝恪点了点头,他和裴世矩虽然有些交情,但是他也不敢确定裴世矩是真心投靠他,而是防备些的好。
    “将军,今日城中来了几个道士。听口音像是南边来的。”帐外,一个堤骑的军官在苏吉利的带领下。进帐禀道,自从杨玄感起兵,涿郡得到消息以后,这涿郡进出城门的检查便严了许多,四座城门口都有缓骑的人监视。





    正文 第一百九十八章 败杨玄感
     更新时间:2010…8…21 3:06:22 本章字数:4437

    之久车上路颠簸码了三千字。网回到家。先休息了。瑕了。
    “南边来的道士郭孝恪皱了皱眉,他这一年多里,闲暇时便看书,也经常听长孙无忌和魏征为他讲些各地风土人情和野史逸事。这佛道之事,他也不是一无所知。
    汉末之后,五胡乱华,原本在汉末根本无甚势力的浮屠教易名佛教,在北朝那些胡人君主的支持下,一跃成为了在民间声势盖过道门的大教。后来更是传到南方,不过道门自五斗米教之后,便一直走得上层路线,尤其是南朝,虽然有粱武帝萧衍大兴佛寺,不过江南的世家大族。官员勋贵,仍旧以玄学为风尚。
    上清派正统的茅山宗更是每代宗主都是南朝官宦世族中的杰出人物,在南朝的影响力不不过道门向来南北泾渭分明,茅山宗和北天师道虽然和睦,但却是发 江而治,彼此井水不犯河水,但这几年北天师道势微,反倒是楼观派趁势而起,和关陇世族走得很近。
    “看起来,是茅山宗的人来找将军魏征曾在道观待过。自然明白道门南北之间的一些事情,茅山宗和楼观派不睦,尤其是楼观派和关陇世族走得近,茅山宗却远在江南,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茅让 宗可以代表江南不少世家大族的利益和态度。
    “茅山宗,王远知,潘师正郭孝恪听着魏征的话,想起了去年在辽东见过的王远知师徒,那位茅山宗的宗主。如今已年近八旬,却精神窒钦,完全看不出半点苍老之态,这道家的养生之术确实神奇。杨广对王远知执弟子礼,恐怕也是有向往长生之意。
    “王远知地位尊贵,恐怕轻易不会下山。这次来得想必是那位潘师正魏征听到郭孝恪的自语声,在一旁说道,茅山宗虽然宗门不大,人不多,但是在世家大族,尤其是江南一带的影响力不若是能得到茅山宗的支持,对郭孝恪日后争夺天下大有稗益。
    “玄成,如今我与杨玄感对峙。那位潘道长此来,我看是要等我和杨玄感分了胜负,才会来见我郭孝恪很快便想通了其中的关节。茅山宗和楼观派同为道门。但实际上却是形同陌路,如今这天下的局势,一触即发,像茅山宗。楼观派这些宗派亦是不甘当个看客。
    “将军之言,甚为有理。不过茅山宗底蕴深厚,将军当与其交好魏征自己曾是道门中人,对于茅山宗这隐隐执道门之牛耳的上清派正统也有些耳闻,再加上楼观派和关陇世族走得近,却是需耍借助茅山宗之势来抗衡。
    “这点我知道,不过在那之前,还是要让那个潘道长知道我北府军之强。”郭孝恪朝魏征笑了起来。他出身不算好,茅山宗却找上门来。还不是因为他如今手下兵强马壮,在乱世中,拳头大才是道理。
    “将军可是要和贼军一决胜负了魏征看向了郭孝恪,如今北府军和杨玄感的大营对峙已经一月余,双方除了小规模的交战外,还没有真正的打上一仗过,如今裴世矩这个监军到了,要是再不动,恐怕杨广那里会生出些事情来。
    “不错,如今各地贼军蜂起,世家大族亦有不少参与进去,便是杨玄感此时兵败,杨广也难以压下这乱局郭孝恪多等了两个月,两个月的时间足以改变很多事情。
    魏征离帐而去,既然郭孝恪要和杨玄感一决胜负,那么很快大军便会开拔,如今长孙无忌不在,一些物资后勤上的事情都是要他来管。
    郭孝恪要动兵的消息,很快便传遍了全军,早就憋得有些按奈不住的罗士信等人都是齐声欢呼了起来。便连李靖亦是不由有几分激动之色,他在平壤时,实际上是在练兵,面对死守不出的高句丽军。他根本难有用兵的机会。
    如今李靖虽然只是个。牙将,可是他却更喜欢这样带着士兵以堂堂之师,迎战敌军,所谓煌煌之阵。烈烈之伐。为将者只有在战场上才能学到兵书战策里无法体会的东西。
    军营里,一下子热闹了起来,这次随郭孝恪来涿郡的,都是北府军里历经杀伐的老兵,已经被郭孝恪打造成了尚战好武的虎狼之师,便是比起千年前的那支横扫六国,北逐匈奴,南驱百越的无敌军团,也不遑多让。
    “嘿,将军总算是要出手了,我看那什么楚国公,不是将军一合之敌。”亲军营里,那些跟着郭孝恪的士兵都是一边整理盔甲武器,一边说笑着,杨玄感号称“再世项羽。的勇名,他们亦是有所耳闻。不过却没人当真,只是互相说着军中诸如尉迟恭,罗士心,秦琼这些大将们能不能打赢杨玄感。
    大军拔营之前,原本在大营外警戒的北府军斥候得了军令,开始击心“二注附浙游荡或是藏匿的杨玄感大营甲出来的斥候探刁二※
    挥去刀锋上的血迹,一名校尉看了眼远处逃走的几个漏网之鱼。阻止了身后想要追击的部下,“让他们回去,将军的命令,不得擅自追击,不想领军法的都给我老实点
    “大人。就这么让这些贼军逃回去,岂不是堕了将军他老人家的面子。”士兵中,一今年长的中年大汉却是嬉笑着说道,眼里浑然没有把那些逃走的贼军骑士放在眼里,他身旁的士兵也是个个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
    “李博,你小子的兵书战策读到狗身上去了,临阵轻敌,乃是大忌,要不是看你也是本将身边的老人,非治你个扰乱军心不可那校尉看着说话的中年大汉,毫不留情面的呵斥道,这几日将军亲自召开军略会,他们这些校尉也是有幸参与,将军三令五申,不得轻敌。他们如何敢不放在心上,如今看到李博这些士兵也都是有骄傲自满之意,都是佩服将军的远见。
    被呵斥了一通,那叫李博的中年大汉也不由脖子一缩,不敢再说话了。军中的军官虽然平时都甚好说话,但是一涉及到军法,那可是没有情面好讲,他可不想自讨没趣。
    “收队看着肃然的一众士兵,那校尉满意地点了点头。收拢了队伍。往大营而回,其他各处地方,亦是有不下十支骑兵斥候,缓缓地退向了后方的大营。
    杨玄感大军,中军帅帐里,听着逃回的斥候所禀报的消息,杨玄感不由皱起了眉头,此前郭孝恪按兵不动,双方虽然偶有小规模的交战,但是两边的斥候却是没有交过手。如今郭孝恪主动派人进攻,看起来他是不打算再对峙下去,终于要动了。
    “传令各军小心戒备,多派斥候,打探北府军动向。”杨玄感目光环视帐中赶来的诸将,大声道,郭孝恪一直避战不出,只是派人规模地骚扰,让他帐下的将领中生出郭孝恪和北府军不过如此的感觉,他如今虽然是二十万大军,看着人多势众,但是杨玄感心里清楚得很。这些二十万大军里,大半都是耐不得久战的新兵,士气来得快,去得也快。
    随着杨玄感的命令,大军各营在入夜前都是加强了戒备,以免被北府军夜袭偷营,上回秦琼和木兰的偷营之举,至今让杨玄感帐下的将领有些忌惮。
    夜幕中。三万大军衔首接尾地行进在大地上,月色下,郭孝恪骑在马上。看着身后黑影幢幢的大军。脸上露出了几分冷色,杨玄感或许是有“项羽之勇”只是时不予他。他那仓猝拉起来的二十万大军便是他最大的弱点。
    “李靖,你带人去贼军大营后方,如何打,全由你自行决定,只是天明前。我要杨玄感的粮草辐重尽殁。”郭孝恪看向了身旁的众将,最后目光落在了李靖身上,这近两个月的对峙,他并不是毫无作为。起码杨玄感大军营地的虚实早已被军中的斥候摸了个清楚。
    “末将得令接过郭孝恪掷出的兵符。李靖亦是内心有些波澜。双手抱拳,在马上沉声喝道。接着便带着身后十几亲兵策马而去,他手中兵符可调动前锋三千人马。
    见李靖得了兵符而去,剩下的众将都是一齐看向了郭孝恪,尤其是罗士信。尉迟恭几人,更是目光炽热,他们没想到郭孝恪竟然连夜拔营,攻打贼军。
    “尉迟恭,罗士信,刘弘基,裴行俨看着月光下。脸上尽是求战之意的众将,郭孝恪一一点到了尉迟恭四人。
    “末将在末将在末将在。末将在。”尉迟恭四人同时大声应道,脸上露出了喜色,一个个都是握紧了手中的马缰。
    “你们四人。各领三千人,轮流攻打贼军前营郭孝恪看向尉迟恭四人,拿出四枚兵符,掷给四人。
    “末将得令接过兵符,尉迟恭四人便策马而去。强攻贼军大营,正合他们的心意,此时他们方才明白为何过去让他们练兵时,为何总有夜战的练。
    “裴仁基,秦琼,你们各带三千人,去贼军前营两侧守候,若是贼军派兵来救,给本帅伏兵杀之郭孝恪看向裴仁基和秦琼,摸出了剩下两枚兵符掷给两人后看向了身后的苏烈,“定方,你随本帅一齐压阵。”
    “是,将军虽然不能上阵,让苏烈有些不甘。不过仍是大声应道,策马到了郭孝恪身后,有些羡慕地看着领命而去的裴仁基和秦琼。
    “定方,不必羡慕,等会自有你的用武之地郭孝恪转头看到苏烈脸上的神情,笑道。





    正文 第一百九十九章 败杨玄感
     更新时间:2010…8…22 3:12:59 本章字数:4367

    二欠四千字。老虏记在心里的。定会补上。大家放心和川一
    昏沉的夜幕下,杨玄感大军前营,得了中军帅营吩咐的当值军官俱是亲自巡视,督促士兵,当不远处传来似乎是兵马调动的声音时,那几个军官俱是愣了愣,但是当他们感觉到脚下的大地震颤起来的时候。都是脸上露出了慌乱之色。
    “敌军袭营,全营戒备,弓箭手。”各种喊声同时在前营的各处响起,随着嘹亮悠长的牛角号声。各处营帐里的火长,队率,都是喝骂着,匆忙地套上盔甲,拿上兵器,带着自己手下的士兵出帐整队。
    黑暗中,罗士信带着三千骑兵出现在了大营前方,他这三千人,分成了三个千人队,排成一线,那些马上的骑士人手一架强弩,俱是上了
    。
    天空中,厚重的云层遮盖了月光。杨玄感大军的前营里,被军官们仓促间集合在大营栅栏后的弓箭手,都是一手搭弓,听到那如同雷潮般滚滚而来的马蹄声,惊疑不定地看着前方漆黑一片的平原,拉满了弓弦。不需要军官们下令,他们已是因为恐惧而不断地开弓射箭,将大片大片的箭矢抛射向大营外的黑暗中。
    朝前策马奔行的三千北府军骑兵在距离前方大营两百步的时候。扣下了手中强弩的悬刀,刹那间。尖锐的破空声连声呼啸而起,三千枚箭矢在黑暗中,如同一阵漆黑的铁雨。落向那些营帐。
    听到从前方而至的如同蝗虫般扑翅的声音,几个经验丰富的军官连声大喝了起来,“竖盾不过当他们喊出声时,已经晚了,那些强弩密集攒射而出的箭矢,有不少正落在了弓箭手的队伍中,一时间此起彼伏的哀嚎声不断。
    罗士信带着手下三千骑兵射完一轮强弩后。俱走向左疾驰而回,这时他们身后裴行俨已经同样带着三千骑兵冲近了前方的敌军大营,这一回他们逼近到了一百五十步外的地方,方才扣下强弩的悬刀。
    尉迟恭,刘弘基亦是紧随其后,四拨骑兵,连着射了四轮箭。让前方敌军大营里是伤亡惨重,对于那些被军官们驱赶着往前营守备的杨玄感军的士兵来说,他们耳边只有如同海潮般永不停歇的马蹄声,还有那似乎总也落不尽的箭雨。
    “是强弩前军大营里靠前的一处地方。一个腿上被箭矢钉在地上的军官嘶哑地喊着,“不要过来。”可是他的声音根本难以盖过后面那些嘈杂的喊声和军官呼喝踢打士兵的吼叫声。
    黑暗中,重新上完弓弦的罗士信开始了又一轮的骑射,他们过去大半年里,手下的士兵都是被练要能够熟练地给强弩上弦,然后在奔驰的马上,可以以百人队的一字队形向方圆不过三丈的地方射出箭矢。
    这种用大量强弩武装起来的骑兵,是郭孝恪效仿汉朝骑兵所建,汉朝骑兵作战时,都是先以强弩围射敌军,直到敌军剩下不到一半的兵力时。再进行冲锋,以击溃敌军,最后进行追杀。
    不过这种战术需要的是强大的国力支持,自汉末以后,中原便鲜少再有此等大规模装备强弩的骑兵建制,郭孝恪也是利用去年征辽和九军在百济溃败以后,接收了怀远的武库和九军的大量装备后,方才组建起了麾下三万北府军铁骑,其中每人都是一副强弩,一副长弓,佩刀和马枪齐备,几乎他将怀远整个武库都用来武装这三万老兵。
    郭孝恪在涿郡和杨玄感对峙时,一边是想等待时局翻动,一边也是等待涿郡城内赶制强弩所用的破甲箭,一场大战下来,箭矢消耗是最为厉害的,而郭孝恪又讲究利用弓弩先发制人,而不愿靠士兵的血肉之躯去获取胜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