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箭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汉箭神- 第1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右贤王也愣住了,片刻之后,他再次派出两名勇士。这两名勇士都是他身边的亲卫,武艺精湛,身经百战,是他仗以冲锋陷阵,决定胜负的尖刀。

这两名勇士出列,二话不说,一前一后,打马冲向亚历山大和庞硕。

庞硕和亚历山大交换了一个眼神,双手握刀,站在亚历山大的马前,开始小跑。亚历山大也控制着战马,开始小步前进。

双方迅速接近。庞硕眯起眼睛,死死的盯着匈奴人刺出的长矛,挥起长刀,斜劈而下。

时机掌握得刚刚好,乌兹铁打造的长刀轻而易举的砍断了长矛的木柄。在匈奴人惊讶的眼神中,又劈开了他的头盔,劈开了他头颅。

与此同时,亚历山大挥矛架住了后面一个匈奴勇士的长矛,两人撞在一起,“呯”的一声,亚历山大有马镫助力,浑若无事的催马而过,匈奴人坐不稳马背,翻身落马。庞硕反身一刀,将匈奴人钉在地上。

眨眼之间,又有两名匈奴勇士命丧沙场,而且都没能撑过一个回合。

城上的联军更加兴奋,叫好声一片。

匈奴人大怒,不待右贤王吩咐,数名亲卫催马冲了出去。见匈奴人不讲规矩,以多欺少,城头的士卒们立刻愤怒了,用各种语言问候起右贤王的女性亲属,更有人将目光转向高处的梁啸,希望梁啸做出安排,支援庞硕和亚历山大。

梁啸一动不动,依然漫不经心的看着书,晃着腿。

他敢派庞硕和亚历山大出战,自然有足够的把握。庞硕是最强的步卒战士,身高劈长,长刀锋利。亚历山大是最好的少年骑士,在长矛上已经足以和谢广隆抗衡。而且他们多次一起作战,配合默契,足以打匈奴人一个措手不及,给他们一个下马威。

这个时候,他表现得越轻松,越能鼓舞士气。这种千载难逢的装逼机会岂能轻易放过。

城下,庞硕和亚历山大已经冲了出去,庞硕挥刀在前,左砍右劈,护住了亚历山大的战马和胸腹以下。亚历山大舞动长矛,直取匈奴人的面门,不让他们有机会攻击庞硕。

一步一骑,配合默契,前进的速度虽然不快,杀人的速度却一点也不慢。匈奴人人数虽多,互相之间的配合却接近于无,几乎都是独自一人面对庞硕和亚历山大二人。不是被庞硕手中的长刀砍倒,就是被亚历山大手中的长矛刺中,纷纷落马。

第336章慢走,不送

“亚历山大,走!”庞硕大喝一声,一刀砍倒最后一个匈奴人,转身就跑。

“虎叔,上马。”亚历山大伸手揽住一匹空鞍战马的缰绳,拽住战马,送到庞硕的面前。庞硕翻身上马,两人一起向要塞冲去。

右贤王怒不可遏,血涌上头,大喝一声:“追,杀死他们!”

数十名亲卫骑立刻大声呼喝,猛踢战马,冲出阵地,扑向庞硕二人。他们的任务是保护右贤王,为了避免被城上的箭射中,离城有两三百步,离单挑的地点也有百余步。等他们冲到,庞硕二人已经将战马速度加到极致,进入城上箭手的射程之内。

与此同时,要塞的大门打开,迎接庞硕二人入内。

匈奴人原本还有些犹豫,见要塞大门打开,顿时忘了城头的危险。他们大声呼喝着,从马鞍上摘下骑盾,护住头面,继续加速冲锋,打算一举夺城。

见此情景,梁啸差点笑出声来。这些匈奴人,果然是嚣张惯了,脑子长期不用,都锈住了。我准备了这么久的要塞,要是让你们这样攻下来,我岂不得找块豆腐一头撞死?

梁啸站了起来,将书和酒交给阿尔法和贝塔,从希格玛手中接过来弓,走到城墙边,搭上一枝箭。

无须多言,七名佣兵箭手也走了过来来,举弓搭箭。

梁啸举起弓,射出一枝鸣镝。

七名佣兵箭手同时开弓射箭,手不停挥,又快又急。一息之内,每人至少射出五枝箭。

鸣镝带着厉啸,从瓮城上空飞过,在无数目光的注视下,在一片箭雨的尾随下,射出一百余步,一箭洞穿了最后一名匈奴骑士的胸甲。

匈奴骑士惨叫一声,翻身落马。

在匈奴人惊恐的目光中。三十余枝箭射到他们的头顶,惨叫声此起彼伏,一个又一个的匈奴骑士中箭落马。他们虽然举着盾,虽然穿着铁甲。可是他们追得太近了,远的不过七八十步,近的只有五六十步,在这样的距离,佣兵箭手们几乎可以闭着眼睛射中他们。

追随梁啸以来。这些原本都有些眼高于顶的佣兵箭手有了新的目标,生活也有了保障,可以心无旁骛的练习,箭术多多少少都有了提高。有的人还向梁啸讨教了一些密诀,虽然筋骨已成,无法像希格玛一样练就童子功,多少也改掉了一些不良习惯,劲力更加圆熟。

此刻,在千余将士面前,他们谁也不肯落后。比平时私下里比赛还要用心。

在短短的几息时间内,追到城下的几十名匈奴人无一幸免,都被射倒在城前。

庞硕、亚历山大安然回到城中,要塞大门在他们身后轰然关闭,无数张笑脸在他们面前盛开。他们受到了英雄凯旋般的欢迎,每一个人都向他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谢广隆大步迎了上去,用力捶了一下庞硕的肩膀,又拍拍亚历山大的大腿,大笑道:“干得不错,没给老子丢脸。”

众人大笑。

城上。弦声不绝,却已经不是齐射。箭手们互相谦让着。

“请!”

“请,你先来。”

“你先来。”

匈奴人已经被射倒在地,就算没死。也受了伤,行动不便。箭手们有足够的时间来戏弄他们。他们你一箭,我一箭,专找那些防护不周,或者最想逃跑的匈奴人射,每一次弦响。匈奴人都会再一次受伤,一个接一个的被射杀在城下。

损失可忍,这种污辱却无法忍。右贤王怒不可遏,立刻就要下令攻城。

众将大惊,连忙劝阻。攻城可不是闹着玩的。达坂要塞的坚固,大家都看得到。要攻达坂,就匈奴人会的那些那几招根本不够用。他们自己清楚双方在城池攻守之方面的实力差距,连大宛人把守的素叶城都攻不下,还想攻汉人把守的达坂?

右贤王气得要吐血,却无可奈何。他自己也清楚,真要攻城,恐怕他丢的脸更大。梁啸使出阵前单挑的这一损招,恐怕就是为了刺激他,诱他攻城。与其损失折将,自找没趣,还不如在众人的劝说下主动撤退,保留一点颜面。

可是这口气真是很难咽下去啊。眼睁睁的看着梁啸就在城上,他却拿他没办法,身为匈奴右部的最高领袖,右贤王郁闷得肝火攻心。

见匈奴人撤退,梁啸笑了。他再次下令,命城头的士卒齐声高呼,欢送匈奴人。将士们原本就兴奋不已,听到这么阴损恶搞的命令,他们更加开心,扯起嗓子,一个赛一个的精神。

“慢走……”

“不送……”

听到这么热情的欢送声,右贤王眼前一晕,差点从马背上摔下去。

奉命留下的莫与、莫安互相看了看,无奈地摇了摇头。

匈奴人悻悻退去,要塞内一片欢腾。

梁啸下令重赏庞硕、亚历山大及七位佣兵箭手,又安排了一些酒肉。大战期间,任何人不得酗酒,闻说匈奴人出现在山北,梁啸就禁止将士饮酒。今天破例,也只是小酌一两杯,让他们过过酒瘾。

酒不能随便喝,肉却可以管饱,这同样是难得的事。梁啸做了长期坚守的准备,每天的消耗都是精打细算,战士要保证体力,伙食不能亏待,杂役、女人、半大小子,伙食打六折,半大丫头、老人、七岁以下的小孩再打六折。

这倒不是梁啸不人道,歧视妇女,虐待老弱,而是通行惯例。比起匈奴人,这已经算是仁慈了。匈奴人如果缺粮,老人是根本没得吃的,说不定还会被人吃。

战场上,容不得一点妇人之仁。

在举城庆功之际,梁啸却没有参加。他一个人躲在书房里,闭目沉思。

在此之前,他就收到了东方朔的信,但是一直没回。东方朔信里提到的担忧,他当然有所考虑。固守达坂绝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诸多权衡之后才做出的决定。可是对东方朔的意见,他还是非常重视。

一方面,东方朔是他目前唯一可以依靠的智囊。

李当户等人行军打仗没问题,但是让他们考虑全局谋略,就有些难为他们了。说得更难听一点,即使是以名将著称的李广而言,在战略层面上也不比普通人强多少,更别说这些郎官了。李当户在天子身边做过来几年郎官,有一些经验,但这些经验并没有让他表现得更好。

他可以独当一面,统军作战,但目前不具备全局思维。

偏听则暗,兼听则明,梁啸必须重视东方朔的意见。否则,他就没必要费那么大的心思忽悠东方朔来西域了。东方朔连官都可以不做,不远万里的来到西域,为的是什么?不是别的,就是信任和尊重。如果他不尊重东方朔的意见,东方朔随时都有可能拂袖而去。

另一方面,这个决定的确很冒险,直到此时此刻,他都没有必胜的把握。要想取得成功,需要很多方面的配合,龟兹和乌孙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两个力量。在这个问题上,有赖于东方朔的理解和配合。只有如此,他才能全力以赴的纵横联合。

双方恶战,既较量双方的实力,也较量双方将帅的心智。今天的阵前挑战就是他处心积虑的决定,他要利用这个机会试探一下右贤王的性格。

现在,他有了初步结果,他要把这点认识送给东方朔,让他有所准备。

梁啸提起笔,开始给东方朔写信。

右贤王带着一肚皮的怨气,火速南下,五天之后,他赶到了危须城。

危须王出城相迎,礼节备至,不仅送上了右贤王要的牛羊、粮食,还送上了不少财务和几个漂亮的女人。没等右贤王指责,他先哭诉起来。梁啸讨伐达坂,他的确是派了人协助,可那不是他自愿的,他是被逼无奈。梁啸自己实力不弱,又有龟兹人相助,危须根本不是对手,只能俯首听命。

面对卑躬屈膝的危须王,右贤王倒也不好说什么。危须王说的也是实情,危须只有七百户,五千人,说起来有兵两千,可是战力一般,面对梁啸和龟兹人,他除了认怂之外没什么更好的选择。

右贤王接受了危须王的奉献,停了两天,又赶往尉犁。

尉犁王的表现和危须王如出一辙,只是更加悲伤,就像是被欺负了的孩子看到亲爹一样。他大骂龟兹王,如果不是龟兹王派出的一千精骑,他还准备和梁啸大战一场的。梁啸上次经过尉犁,他连城都没让梁啸进。可是有龟兹人助阵,他实在不是对手,只好低头从命。

接连几个小王都将责任推到了龟兹身上,右贤王也有些按捺不住。他派出使者,赶往龟兹,勒令龟兹王前来请罪,并勒索了数目巨大的牛羊和财物。为诸国出气,惩罚龟兹固然是原因之一,需要这些物资来供养他的大军才是最主要的目的。危须、尉犁这样的小国实力有限,就算把家底全掏出来,也支撑不了多久。

而见识了达坂要塞的坚固之后,右贤王意识到,围攻达坂可能比他想象的还要困难。如果不能筹措足够的物资,仓促围城,最后的结果很可能像素叶城一样一无所得,败兴而归。

他可以在素叶城受挫地,却不能在达坂受挫。如果不能攻克达坂,抓住梁啸,以后还有谁会把匈奴人当回事?丧失了对天山以南的控制,大单于又怎么可能放过他。

这一战,他必须成功。

第337章利害

东方朔成了龟兹国的风云人物。

当初他出使乌孙,经过龟兹时,就以其张扬的风格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风声甚至传到了龟兹王的耳朵里。如今身至龟兹,立刻引起了一股旋风,人人以一见这位来自大汉的巨人为荣。

身高只是东方朔的一个外在特征,博学多才才是东方朔真正的特色,与那些老夫子不同,东方朔不仅学问博杂,而且能说会道,幽默风趣,绝对是聚会的中心热点。凡是有他出现的地方,绝不会出现冷场。

龟兹王非常喜欢东方朔,三天两头请东方朔赴宴,听他吹牛。

龟兹富庶,贵族中饮宴之风甚浓。冬天到了,他们也没什么事做,大部分时间都用来举行宴会。龟兹的音乐歌舞闻名遐迩,和龟兹人热衷饮宴有分不开的关系。

东方朔如鱼得水。趁着与龟兹王喝酒的机会,他不断地向龟兹王灌输一个概念:汉朝不仅强大,而且富庶。与匈奴结盟,只能被匈奴人当奴仆盘剥,与汉朝结盟,却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对龟兹更加有利。

不过,效果却不怎么理想。

龟兹王对汉朝的富庶早有耳闻,最有实力的商人不是来自葱岭以西的大宛、安息,就是来自东方的汉人。可是对汉朝的强大,他就不太相信了。在龟兹王看来,汉朝和他们一样,都是在匈奴人的统治之下,就算强大,也强大不到哪儿去。

更何况,不久前,梁啸为了袭取达坂,还向龟兹借了一千人。如果不是有刚刚袭取达坂的李当户等人在侧,不时提醒龟兹王已经成为传奇的梁啸的存在,龟兹王也许会把东方朔当成骗子,轰他出去。

东方朔颇有些无奈。就在这个时候,他收到了梁啸的回信。

看完梁啸的信。东方朔考虑了很久,派人把李当户请了过来。

“梁都尉决定坚守达坂,伺机破敌。右贤王已经到了天山以南,人马大概在四万左右。他留下约五六千人在达坂。还有三万余人南下。按照时间计算,现在应该快到危须、尉犁一带了。”

李当户皱起了眉。“危须、尉犁都是小国,挡不住匈奴人。”

“是的,他们都是小国,因此他们的国力也不足以支撑匈奴大军长期围困达坂。”东方朔揉捏着手指。“危须、尉犁离达坂都比较近。可是龟兹就离得比较远了。我估计,不到万不得已,右贤王不会轻易西进。他更希望龟兹人不战而降,主动送上他需要的各种物资,甚至是派兵助阵。”

“这不是不可能。”李当户的忧色更浓。“龟兹人原本就臣服于匈奴,他们又耽于享乐,不尚武力。僮仆都尉派一个使者来就能得到想要的东西,右贤王几万大军兵临城下,他们根本不可能有抵抗的意志。”

东方朔苦笑一声。李当户说的这些情况,他都知道。龟兹的确有实力。但是他们不想打仗,宁愿花钱买平安。在右贤王率领的大军面前,指望他们鼓起勇气和匈奴人一战,简直是痴心妄想。一念及此,他就忍不住想骂梁啸,可是在李当户面前,他又不得不全力维护梁啸。

“这也是梁都尉要打一仗的原因。在龟兹人的眼前击败匈奴人,才能让龟兹人认识到谁才是真正的强者,才能将天山以南的诸国从匈奴人的手中抢过来。”

东方朔看看李当户,又道:“大宛、月氏都是大国。可以作为盟友,却很难成为属国。猎骄靡、阿留苏都是枭雄,他们也不可能臣服于都尉,其他小国实力有限。都不足以左右天山以南的形势,唯有龟兹,有实力而软弱。如果能控制龟兹,就足以和猎骄靡、阿留苏鼎足而立。”

李当户默默点头。他明白了东方朔的意思,但是这并不能解决眼前的难题。如何才能能让龟兹人振奋起来,和匈奴人战斗。为梁啸创造机会,这是他目前遇到的最大困难。

“何塞有一战之心,但是实力有限,不足以影响龟兹王。”李当户把何塞的情况说了一遍。何塞是龟兹王内主战派之一,但是他们处于弱势,话语权有限。况且,龟兹实力不如匈奴也是很实际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是何塞也没什么信心。

梁啸派李当户随何塞回国,就是希望他能帮何塞训练士卒,固守龟兹。可是就目前来看,训练士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