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强汉- 第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个时候的官员很懂得享受,无论是文是武出门都是乘坐车銮,车銮又分品阶,林斌这才把这架看去相对比较华贵的车銮视为正主儿的座驾。他站于车銮前大约一刻钟,一直不见正主儿出来,以为这是在摆官威,索性也就退了开去。
    林斌稍微一退却是感觉撞
    么,随即听到一声闷哼,他回头瞧去,儒生倒在地上因为长袍沾了雪片显得有些狼狈,但他不骂不怒,只是眯着眼睛看着林斌。
    林斌蹲身伸出手去,“不好意思,后脑勺没长眼睛。”,说着一把将儒生提了起来,又是抱歉笑了笑,这才真正步离,径直走向战马。
    儒生拍着身上地长袍,还是那副眯着眼睛的模样,嘴角翘起的幅度越加明显,也不知道是在想些什么。
    一行队伍在苍凉的号角声中动了起来,林斌麾下将包括北军精骑在内的车架、车銮围在了中间,摆出一副护卫的架势,这明显让某些人感到十分的满意。
    儒生名唤嫪雕翀(chong),原太卜属担任太卜令一职石),多次与天子交谈卜卦时,隐晦地展现了自己对军事的才能,当今天子本是一名喜欢打破常规地皇帝,把嫪雕翀调职于卫尉属当了公车司令(秩俸六百石),嫪雕翀果然表现出色,深得当今天子喜爱,依靠其才能和善语也就成了当今天子所培养的心腹之一。
    这一次天子又善用其才,平调了一个长史地职位,名义是下放到郡国。实际是让他前来北疆作为长史执行隐秘任务。天子不承认刘在汉国。那么就是说林斌这支约六千人(不算情水麾下七百北军)是不存在的,所以又在长史前面加了‘行军’两个字,全称应该是行军长史。所谓行军长史并不是正式的官称,汉高祖刘邦在打天下的时候有设行军长史一阶(唐朝叫统军长史),其目的是管制征战在外军队地士卒配制以及粮秣运输,但绝对不是军需官,是属于比较有权力地官阶,位只在主将之下。
    “如此说来,李郎官所言不假。此壮士足有八尺二之躯,若调教妥当,自然是名骁勇善战之将。但不知传言是否属实,以三千之卒破万戎之敌。实乎?假乎?”
    其实随军还有很多人,只是全在车銮之内,天子为了控制这支军队必然不会只派嫪雕翀这么一个人过来,既然是控制。那必然是方方面面。车銮之内尚有功曹史(总众事),主簿(管众官杂事),主记室(管文书),少府(管财务)。门下议曹(参议诸事),虽然都不是什么大官,但这些人却是能够严严实实掌握军队命脉的文官,可见天子做事是多么的谨慎。
    回了石堰要塞,一刚进城门就看见近千士卒在陈义的号令声中成备战状态,摆出了一个临战阵型堵在了正前方。其实这也不是什么恶意。而是军法规定若是有外来武装人员入内,必须摆出这么一个架势来进行警戒,用意当然是防止有不轨之人,但还有另外一层含义,也就是持戈代礼,当成欢迎仪式来看待。
    林斌知道陈义憨厚,为人又谨慎,似乎也有那么点不想再参与对游牧民族杀绝的军事行动。所以每次出外狩猎就把陈义安排在城内。现在他看见陈义在没有人示意下摆出了临战架势,不知怎地竟是有点欣慰。心想,“血腥果然磨练人,老实人也有了危机感?”,他示意甲贺拍马而上。
    “大人有令:各归其位!”
    近千士卒应“诺!”的呼喝在城内回荡,随即有序而退,看之形态,林斌的练兵似乎得到了效果,但也就林斌自己知道这些人出来摆摆场面没问题,真正实战还是一堆草包。
    一阵应“诺”也惊醒了正在小寝的刘,她猛地睁开眼睛,“那榆木脑袋在做甚子事?”又听到了城楼下似乎有车轱辘滚动的声音,“这……轱辘声?”她霍地起身合上了衣服,不顾侍女地劝阻跑出了房间……
    嫪雕翀似乎很喜欢眯起眼睛?他看到士卒应“诺”应得中气十足,又见虽然是行走姿态但队列却是整齐不乱,参考刚刚路上观察林斌率领的骑军,他开始暗暗点头,“李息回信果真不假,此人有练兵之能,统战之才。无怪今上强命观察之。”
    嫪雕翀步下车銮径直向林斌走去,他靠近了抬头看向乘坐于战马之上林斌,发现林斌眼睛锐利地看着那辆车辕处刻有王族图雕的车銮,咳嗽两声,等待林斌看来,这才长鞠一躬:“下官嫪雕翀,见过将军!”
    林斌抱拳回礼,对那声将军倒也没觉得有什么意外,不称呼将军还真不知道怎么称呼,这么称呼只不过是礼貌罢了。
    嫪雕翀还是保持长鞠的姿势:“今后下官要在将军治下当差,望优厚之!”
    随后那些文官也都一并来到林斌前面,也是各自介绍了自己,林斌不懂古代文官官职的称呼,感到雾煞煞之余随便客套一番,也懒得再打哑谜,径直问:“你们家将军为什么在那架车銮上不下来?”
    嫪雕翀奇道:“将军?车銮之上无将军,乃是翁主奕翠……”
    “没有将军?”林斌听到后面,迷惑问:“翁主?什么东(西)……什么官职?”
    林斌乐了,天子没有派武官,只派这些文官过来干什么?还有,翁主?作为现代人,对翁主这个称呼有印象的可谓少之又少……   

第一第一百一十六章:君可敢受?
         
    斌一听不是武官心里乐呵的同时又稍微觉得有些奇怪先前的想法是不是错了?按照道理来说天子应该派来一名武官,这才能分散自己掌军的权力。
    林斌立马原地看向那些还在不断被驽马拉进来的车架,又看到汉军精锐座下战马不甚优良,开始相信汉国极度缺少优秀的马种,北军的坐骑竟是和普通匈奴马相差不多,他奇怪的想:“难道是因为旅途奔波?”
    一种怪异的优越感开始在林斌心里滋生,不自觉地抚慰座下绝影的颈部和鬃毛,绝影舒服得一直打响鼻,前蹄也是‘嘚嘚’地踏动地面。战马也有骄傲的心理,当牠们看到比自己体型弱的同类,会不愿意与那些同类相处在一起,林斌就看到公孙宏要过去与几个北军套近乎,结果公孙宏座下名唤追电的马(黑色白蹄的马)竟是赏了那名北军的坐骑一脚,一声惨嘶可怜兮兮的嚎了起来,马背上的北军也是防备不及狼狈地翻落下马。
    那一幕被很多人看到,似乎北军骑士也都懂得战马的骄傲,并不以为公孙宏是故意惹事,所以没什么动静。而那名翻落下马的北军骑士更是直说“没事,没事儿……”,站直了身躯之后用非常羡慕的眼神看着公孙宏座下的追电。
    “呃……”公孙宏很明显的呆了一下,他倒是知道追电非常暴躁,当初为了骑跨没少被摔,但就是没想到追电也会用前蹄来踢,马儿不都是用后蹄来蹬的吗?他舍不得跳下战马,只能在马背上不断作鞠以示歉意。
    追电取名选自始皇古今注,始皇帝有七匹神态极为神骏的战马,一曰追风,二曰白兔,三曰蹑景。四曰追电。五曰飞翩,六曰铜爵,七曰晨。而公孙宏坐骑正好与记载中始皇七马中的追电相似,同样是黑色马身四蹄皆白,对先秦有强烈归属感的公孙宏也就死活要求用追电来命名自己的战马。
    在林斌旁边的甲贺,他似乎有什么感触?那张死人脸抽了一下,眼神柔和的抚慰坐骑,他地坐骑是一匹青白相间地神骏战马,他的性格不喜欢花俏。所以直接取名青骢,令他伤心欲绝的是,在选定后养马人才告诉他:青骢是匹母马!
    林斌现在还所剩两匹从羌族人那里抢来的西域战马,一匹为黄色,一匹为浅黑带着白色,是留下作为繁殖用的母马。当麾下军官知道了这个消息,还幽怨了有一段时间。一直到听说产下的马仔会奖励骁勇之士,这才舒心。自此他们有了一个新的奋斗目标和一个很哀怨的追求,获得神骏马匹,还一定要是绝影的后代。原因“大人地东西就是好的,大人坐骑的种也一定是好的”,这也是人们的普遍观念,阶级越高所拥有的东西也就越好。
    嫪雕翀或许是因为近视,所以看去总是觉得眯着眼睛的模样,目前那双眼睛一直在观看两方座下地战马。得出了一个很揪心的结论,堂堂汉国之精锐,北军骑士座下的战马竟是没有办法和一支成军不到一年的军队相比,最重要地是这支军队的战马都是从游牧民族那里抢来的。这十分打击人,也让人觉得应该深思,有一句‘不入山不知山高、不下海不知海深’,没有到过边塞的嫪雕翀现在可以想象,每年边塞的边军要面临的压力是多么大。
    “将军麾下骑士之精悍。坐骑之神骏,实是羡煞人也!”
    林斌本想装憨厚。但想想这些个京官可不比其他人,以后恐怕是要共事很长一段时间,所以必须表现自己强势地一面来应对,不然只能被看不起。他露出温和笑容,“不用羡慕,等开春战马发情期过了之后出去抢它几趟,那时还能缺了战马?”
    嫪雕翀表情僵了一下随即又开始笑,笑得有些不自然,他心里暗自嘀咕:“果是憨汉,竟是身处高位仍不自省,言出必谈劫抢,需引导之。”
    林斌手指翁主车銮,“那个……,喛,呵。是翁主。”他刚刚光考虑事情竟是没把名字记住,喛喛了半天就是呼唤不出名字,等想出好像有一个‘奕’,一到娇脆的声音却插了进来……
    “奕翠姐姐……”
    刘身在马道已经呼喊出声,见她衣衫颇为不整,表情也洋溢真诚笑容,可以猜出她与来人似乎有着很好的感情。
    林斌见刘心急如斯,竟是衣衫凌乱就下来了,为了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只有狂吼:“全部都有了!听我号令:向后——转!”
    麾下部曲倒是知道口令,很干脆的应“诺”转身,而那些北军骑士既然能被选来北疆自然也是一些深懂皇家威严的军士,虽然不解但瞄到公主如此形象也自动转身,一时间在场士卒皆是转身而立,也让某个人再一次了解到权势所带来的好处。
    刘这还是第一次露出如此欢喜的神态,她立于车銮之前再次唤了一声“奕翠姐姐?”,车銮内有声音回应,但听那声音莺声燕语,很是甜美,犹如天籁。一声木栓被拉开地声响,后厢门‘咿呀’被推开了,一只素手搭在厢门一侧,刘欢笑声中在侍女的帮助下攀上车銮,厢门重新关上之后嬉笑之声也模糊了。
    知道车銮之内是个女子之后林斌也就没有多想,现在迫在眉睫地是问清楚嫪雕翀等人所要求的是什么,又能在这里帮他做些什么事。
    林斌觉得还是下马说话较好,号令士卒散开警戒,又等亲兵将马牵下去梳洗,他走了几步,“老雕虫?”
    嫪雕翀等人,他们几乎都是在家门严厉制度下培养出来的人,就算不是大族,在长安做官做久了懂得应该避讳的事情也就越多,受于
    的尊重,亦是对皇权的恐惧,怎么敢回身?就算是刘了车銮,他们也不敢转身,深怕看到不应该看的东西。
    公孙宏和甲贺闲看之余相视一眼。从彼此的眼睛里看到了属于武人的骄傲。在这个时代似乎也就只有武人有‘甲冑之士不拜,以军礼代之’地特权,文官们总是因为懂得太多避讳地规矩,所以对待事情总是显得有些畏首畏尾。
    甲冑之士不拜,以军礼代之的典故发生在孝文皇帝刘恒期间:
    因为匈奴犯境,文帝刘恒因为担心匈奴攻入长安,下达军令调了三路大军到长安附近抵御守卫。宗正刘礼驻守在灞上,祝兹侯徐厉驻守在棘门,河内太守周亚夫则守卫细柳。文帝刘恒为鼓舞士气。亲自到三路军队里去犒劳慰问。他先到灞上,再到棘门,这两处都不用通报,见到皇帝的车马来了,军营都主动放行。而且两地的主将直到文帝刘恒到了才知道消息,迎接时慌慌张张,送文帝刘恒走时也是亲率全军送到营寨门口。
    文帝刘恒到了周亚夫的营寨。和先去的两处截然不同,前边开道的被拦在营寨之外,在告知天子要来慰问后,军门的守卫都尉却说:“将军有令。军中只听将军命令,不听天子诏令。”等文帝刘恒到了,派使者拿自己的符节进去通报,周亚夫只才命令打开寨门迎接。守营地士兵还严肃地告诉文帝刘恒的随从:“将军有令:军营之中不许车马急驰。”车夫只好控制着缰绳,不让马走得太快。到了军中大帐前,周亚夫一身戎装。出来迎接,手持兵器向文帝行拱手礼:“甲冑之士不拜,请陛下允许臣下以军中之礼拜见。”文帝刘恒听了,非常感动,欠身扶着车前的横木向将士们行军礼。
    劳军完毕,出了营门,文帝刘恒感慨地对惊讶的群臣说:“这才是真将军啊!那些灞上和棘门的军队,简直是儿戏一般。如果敌人来偷袭。恐怕他们的将军也要被俘虏了。可周亚夫怎么可能有机会被敌人偷袭呢?”好长时间里,文帝刘恒对周亚夫都赞叹不已。
    (很多都认为是发生在孝景皇帝刘启期间。其实是错的,电视剧只能参考,不能当作正统历史看,因为那是娱乐观赏。当然,本书也是娱乐观赏,很多事情不能当真实)
    这个故事离现在并不远,所以皇家都形成了一种奇怪地思想,觉得越是善战的将军对军纪的要求就越高,而敢对皇族直言不讳的将军,那么也就越善战,不过通常这种战将到了国泰民安地时候下场也最惨……
    当然,这种思想对于当今天子刘彻绝对不适用,但是刘却深深受到了文景两代皇帝的影响,觉得祖宗的看法没有错误,所以对林斌的不敬不甚生气,反而生出了看重的思想,最后事实也告诉刘,她没有看错,那榆木脑袋除了愚笨一些,果然真的有统兵作战地才能。
    现在,刘和翁主刘奕翠正在车銮之内谈那女儿家之事,林斌则是招呼嫪雕翀等文官先行一步。
    林斌作为这座要塞的最高指挥官出于礼节需要亲自安排诸人的住所,而因为环境限制和长安来人太过仓促,这里又是作为军事囤积点而建造的要塞,除了城楼就是屯兵屋和一些仓房,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府邸之类的建筑物。他领着嫪雕翀来到城西的一座大仓房前,手指仓房,“边塞条件不好,委屈诸位暂时在这里居住了,要是有条件,我会让士卒搭建茅舍。”
    也许是因为知道北疆条件不好,还是他们并没有长居这里的打算,嫪雕翀等人都没有携带家眷。他们初来咋到,或多或少有接到过什么指示,所以也就有那么点随遇而安地模样,听要住在空出来的仓房倒是没有抱怨,皆是作鞠道谢。
    “住居随意便可,我等来此乃是为助将军处理杂事尔。”
    林斌明白,他们是说住地地方要求不大,现在最重要的是安排办公场所,他们需要马上投入工作。林斌一边笑着介绍石堰要塞的布局,一边在思索文官的到来意味着什么?等弄清楚了官职所代表的含义,他深深皱眉,事情果然还是与自己先期所料相差无几。长安虽然没有派来武官,但还是想从后勤保障下手了。
    后勤保障等问题林斌想抓在手里但是办不到,前线的后勤本来就是由后方负责,那么交出去也没有什么不可,毕竟后勤本来就掌握在他人手里。他唯一需重视的是兵员配给问题,军队已经整编完毕绝对不能让这些人来插手。同时也应该避免让他们参与武事。抓住兵权才是硬道理。
    林斌麾下这支军队对后勤的依赖性不是很大,除了必要的兵器补充,他们的食物来源都是依靠草原地劫抢,至于粮饷等等他们压根就没有发放过,而士卒似乎也没有不满。林斌想到这里呆了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