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乱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搅乱三国- 第3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眭固知道自己话问多了,他的身份还不该打听这么多。于是他就嬉皮笑脸的对董昭抱拳道:“董大人莫生气,不是小的不懂规矩,眭某其实也猜到主公有意联合曹智,眭固别无他意,只是守候在这里看看有什么可以为主公和董大人效劳的地方,眭固曾经在魏郡和曹太守有过一段合作,还算有些旧情”
    眭固大有深意的暗示,立时让董昭如明镜般知晓了他的用意。这小子是见缝插针的想建功和攀关系,曹智和黑山军合作过一起图谋邺城之事,已经不是什么秘密。现在曹智贵为乡侯,又是车骑将军,谁还在乎他之前做过什么。
    眭固就是想利用曹智正在上升期的地位,拿出与曹智有过的合作的资本,借能不能搭上线,在张扬面前立功出位。
    “哈哈眭将军好意董某心领,但董某已把事办妥了,日后要眭将军帮忙,董昭第一个来找将军!”
    “大人客气,以后有事尽管说话,能为大人和主公出力是眭固的荣幸!”
    “好说,好说,虽说将军这次晚来一步,事情已经办妥了,但此事我还是会禀报主公。将军天色不早了,我们回去吧!”
    “大人请”
    ###########
    第二日,张扬上奏朝廷,表举曹操为兖州牧。献帝初时一愣,他听说曹操是兖州牧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怎么张扬还要表奏。后经黄门侍郎钟繇提醒,前段时日,李傕、郭汜把持朝政,一直把兖州州牧的正式任命压制未发,所以张扬此次再来表奏。
    刘协这才明白原来曹智的兄长当了这么长时间兖州州牧,是不合法的。于是刘协当朝准奏,并封曹操袭为他祖父的费亭侯爵位。
    刘协虽说只是十五岁的半大的孩子,也明白曹智肯定一直不好意思向他表露这件事,所以通过张扬来说。献帝刘协自感惭愧怎么没想到时,偷眼注意了一下曹智。
    曹智什么表情也没有,目不斜视的。看在杨奉、董承眼里,肚子里暗骂:“你们两个狼狈为奸的家伙,这两个外藩看来是联合起来了,以后要小心他们了!”
    杨奉、董承等人的猜忌并不是空**来风,很快,在献帝准奏张扬的上书后,曹智代兄长曹操谢恩时,就立马表举了张扬手下的一位谋士为议郎。这人叫董昭,是张扬手下的一位谋士,这不是明摆着的曹智和张扬两人之间的一种交易吗?
    刘协虽说不甚清楚这个董昭有何本事,能做议郎,但一来是曹智表举的,二来议郎这种无定额的言官,多一个少一个无所谓。于是,也是当庭准奏,董昭跑到刘协跟前谢恩时,刘协才看清董昭的相貌,见董昭长得眉清朗目,相貌堂堂,顿时很是欢喜,把这家伙当好人了。
    这样一来,张扬也很开心,暗忖:“这个曹智真会做人,把董昭放入朝堂,以后自己在这权利巅峰之地,也算有了他的耳目,和可进言之人!”
    #########
    这夜,献帝赐宴曹智、张扬、杨奉、董承等一干重臣,宴上曹智突然献帝准假几日,让他回转丹阳处理家事。
    此言一出,刘协和群臣皆诧异,“家事,哪有国事重要?”这是刘协的想法。
    “一定要回去吗?曹爱卿为什么不能把家眷接来?”
    “启奏皇上,臣的家人臣一定会接来,但臣不光有家事需回去处理一番,臣的治地丹阳一直有些人不安分,臣请准圣命,回去平定,还望皇上恩准!”
    “喔!有人不服曹爱卿的治理,那就是不服皇道,倒是该回去一趟,但不知要多久?朕这里可缺不了爱卿”
    “臣一样不愿离开皇上,但贼寇不平,臣和皇上日后都是寝食难安的,臣此去,多则三月,少则一月便回,绝不会劳皇上和各位达人久等的!”
第六百五十八章 丹阳危机
    曹智说这番话时,已是诚恳的离席,跪伏在献帝刘协跟前娓娓道来。但这最后一句,又说的大有深意,明摆着就是在威胁杨奉、董承之流,“不要以为我曹智离开几天你们就妄想‘老虎不在家,猴子就能称大王’了”。
    张扬话不多,但听了曹智最后一句,嘴角泛起的不为人注意的笑意,暗想:“斗去吧,我也不在这破地方多待,等你们几家斗得差不多时,我再回来,到时我一家独大,看你们还有谁斗得过我!”
    于是,在献帝刚刚准奏了曹智回丹阳之请,张扬又站出来,向献帝表示河内郡一样有些黑山贼余孽未铲除干净,他也要回去平乱。
    刘协一看什么意思吗?你个张扬刚来,就要走啊!好、好都走吧,我也,落个清净,过几天安生日子!
    杨奉、董承可不会像刘协一样无所谓,他们在曹智、张扬都请旨回转驻地时,都统一的认为,这两个混蛋商量好的!但其中又有什么猫腻呢?
    就算这时曹智讲出的是实话,他们也不愿相信,只当曹智鬼话连篇,借机离开献帝一段时间,不知去干什么?
    杨奉、董承一时没想明白,两人迅速的交流着眼神,但一时无果,宴散后,两人马上聚在一起秘议去了。
    曹智圣宠非同一般,宴会后,请送献帝回内宅。刘协自是答应,顺便有些不方便在众臣面前不方便说的话,两人边走边交流一番。
    安邑内宅还称不上后宫,但比大阳县府要大得多,也住得下刘协的皇后、贵妃了。当然在献帝到来之前,曹智早就把杨婉和贾诩的家眷转移到城外军营里居住。强占别人老婆这种事,还是满满藏藏的好,总不能光明正大的吧!
    在这恭送的,曹智主要表达了曹智不在时,献帝刘协要亲贤臣,远小人。/这贤臣是谁,小人是谁,曹智没说明。曹智相信献帝自己会区分,他对这种带有智谋的导向性语言,不甚在行,所以也就模仿着记忆中的“出师表”,更刘协来了段说辞。
    曹智是以一个臣子,以一个大哥哥的身份和语气向刘协说了这番话,曹智认为这并没有什么不妥。但听在一直被当傀儡的刘协耳朵里,多少有些刺耳。
    刘协也在渐渐明白来到他身边的近臣,都是为想控制他。曹智后来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刘协表现出的是对他长兄般的依赖,做出的事却一直防备着他。
    曹智忘了很重要的一点,刘协是个历经磨难的少年,他身边几乎一度没有了亲人,好不容易出现了曹智,他认为是可以依赖的。但曹智太快接受这种依赖,并且把自己当成刘协的长辈自居,这就让刘协受不了,刘协虽说是个需要保护的少年,同时也是个皇帝!
    曹智此时并未察觉到这一点,他的第二项请求是平乱的圣旨。曹智明白拿着这份东西回去,他就是绝对的师出有名,哪怕刘繇也是皇命亲授的刺史。
    但曹智在要求平叛的圣旨上并没有指名道姓要诛灭刘繇、袁术,老袁家的人献帝肯定都惹不起,他们现在在汉帝国势力太大。而刘繇到底是献帝任命的,还是李傕、郭汜扶植的,曹智不清楚。不清楚的事,就让他糊涂下去,等他打赢了再回来说刘繇属于叛贼,相信没人会反对。这时跟献帝讲明了,杨奉、董承肯定会站出来反对,那样他就又会被拖住,他现在耽搁不起时间。
    送回刘协,取得平定扬州之乱的圣旨后,曹智也没好好休息,连夜召开自己团队的军事会议,研究制定回丹阳的路线。
    曹智现在实力再强横,也不够格横穿豫州直放丹阳。正常路线是绕道兖州,再入丹阳。但曹智向来喜欢用奇兵,按照正常路线虽说安全,但用时颇长,现在刘繇已在攻打丹阳,他就更加需要兵贵神速。
    曹智大胆提议从这里直接度过黄河,走许昌,然后不再入陈留,直接横插一段豫州地域,从安风津入扬州,直接攻打合肥。
    曹智说完,帐下全体谋士、武将都有点傻眼,李儒看了看地图上标注的安风津,提醒道:“主公,安凤津靠得寿春很近,只怕”
    “只怕不容易过是吧?兵贵在出奇制胜,这会儿袁术、刘繇肯定想不到我会从他们**后面杀回来。而且在秣陵我还有支水军未用,这一年多,蒋钦应该把这支水军训练的有点摸样了,我们从安凤津直接走水路,很快就能穿过九江和庐江交接的防线,到达合肥,合肥水系庞杂,正好适合我们运兵。”
    曹智的作战计划,往往是大胆的,李儒、许褚等人早已习惯。但现在曹智帐下又多了批赵云、贾诩等新人,他们还需要习惯,曹智这种无奇不出的作风,着实让人惊讶。
    他们硬着头皮随曹智在第三日就出征了,他们不知道或许是曹智有上天保佑,或许是曹智那点蹩脚的历史知识一直在帮着他。他们这次大胆的行为恰恰避过了几波劫难;首先是他们直接渡过黄河,而未走河,恰恰避过一劫。因为就在张扬回到河内的当天,就接到了结义兄弟吕布的信函,要他配合他在兖州的行动,劫杀曹智回援的兵马,并对他合盘托出他在兖州争取到的支持,他竟联合的兖州的一些高官,准备趁曹操出兵徐州之际,反叛曹操,谋夺兖州,吕布对张扬扬言他不久就会成为兖州牧。
    曹智不知吕布和他大哥的亲信陈宫在兖州的行动,他还以为他在冀州的破坏,已经搅乱了袁绍安插在兖、徐两州的人马和计划。没想到历史的轨迹是因为有些人的到来,而改变,但有些历史却是因为有些人的意外加入,而走上了正轨。曹智回师丹阳时,一点也未注意到兖州即将发生的巨变。兖州这一局的改变影响广泛、深远,把连同献帝在内的历史名人,都圈了进去。
    曹智对这场大灾难浑然未觉,兵马轻过许昌后,却不知为何,未走更便捷的颍川,又避过了袁术准备光复失地的兵马。袁术在收到吕布、陈宫的联名书信后,就果断的亲自运兵来到汝南,准备配合吕布和陈宫在兖州的叛变,趁机收回豫州失地。
    而接下来曹智选择走的安风津,正好也是袁术兵马匮乏之际,未能对九江全境的边缘多加防范。
    曹智的涉险过关,却引来了另一人的痛苦。那就是扬州正牌刺史刘繇,他掀起的伐曹围丹阳战役此时正如火如荼的在丹阳多处边防燃起。
    居巢是由他亲自领兵,最先打响的阵地,但曹军在此屯有重兵,以至于刘繇进展缓慢。随后的半月里,吴郡、豫章郡分别从丹阳的西南面和东南面发起了围攻。居巢一直以来需要抵御袁术、孙策的入侵,所以一直屯有重兵,相对难打。而与吴郡、豫州郡接壤的丹阳几县,相对薄弱,在笮融、许贡的突袭之下,连失四座县城。坐镇宛陵的祢衡不得不调配杨车去居巢,而调周仓回防丹杨县,抵御从东南面杀过来的许贡。
    许贡胃口很大,挥兵不蚕食丹阳中部诸县,剑锋直指丹杨,他要在攻克和丹阳谐音的县城,然后把剑锋直指历阳,把那座曾经的扬州州治,先纳入自己的麾下,过一过当一州之主的瘾。
    而从西南面来的笮融比许贡聪明的多,他是老丹阳了,知道现在取得的一点胜利,根本不算什么。丹阳各县是都屯有一两千不等的驻军,但那都是些杂牌军,不受曹智重视的,或是帅选下来的老弱残兵。丹阳的真正主力和正规军,都在居巢、宛陵、历阳、秣陵、曲阿几县。在刘繇大军未能形成突破时,疯子才会像许贡那样去撩这些硬骨头啃。
    笮融还是知道自己有多少斤两的,他对历历在目的宛陵视而不见,拿下春谷后,转而取道进攻芜湖,准备先拿下芜湖。听说丹阳今年收成不错,而芜湖就是整个丹阳的最大产粮区。对于笮融这种扬州新贵,还是多抢点粮草最重要,有了粮,不愁吃,才能有更多的兵马跟着他打天下。
    笮融的想法无疑是最实际,也是对的。许贡在历阳外围的丹杨就碰上了周仓及其部属的顽强抵抗,损兵折将之下,连历阳的城墙影子都没看到,就被周仓杀的节节败退,差点就没卷铺盖退过太湖去。
    而笮融没事偷着乐,暗骂许贡你个笨蛋时,进攻芜湖的脚步也不顺利。芜湖一直有爱好花花草草和农产品的枣袛驻守,他现在还是现任丹阳的屯田都尉。曹智给他的军力也是各县最多最好的,但枣袛带着二千正规军,在芜湖这片热土上,没有积极的展开军备,却热火朝天的种开了地,枣袛通过这几年把手上这支军马,变成了真正地农民,成效还非常斐然,今年芜湖地区的粮产比去年又翻了一番。
第六百五十九章 枣袛的决断
    枣袛也是曹智第一个实验屯田政策的丹阳第一县,枣袛在这种他热衷的事物上,发挥了所长,干的很是不错,把芜湖建设成了丹阳最大的产粮区,今年上交的军粮、税粮也是整个丹阳地区最多、最好的。
    笮融打来,他毫无疑问率军抵抗,但二千军士久疏战阵,经常务农,已严重缺乏正规训练。在笮融的进攻下,枣袛还拿出当年扬州都尉的架势,天真地选择与笮融在春谷和芜湖的交界处展开会战,不是退守芜湖据守城池,他的这一错误决定差点使芜湖城都失守。
    还好祢衡很快从宛陵调来了雷公率领的增援部队,才算守住的芜湖。但原先的二千驻军死伤惨重,枣邸在雷公到来之前,差不多快要全军覆没了。
    在眼看芜湖快要守不住时,枣邸也有一股子狠劲,他下令强牵芜湖城外所有的村庄和民众,并把还来不及收割的秋粮,来不及运走的粮草、牲畜,统统烧掉、杀掉,甚至连房屋也一并焚烧。
    雷公一行人马纵横在前往芜湖的道路上,放眼遍地焦土。田野之间,道路两旁的农田里,已经变得面目全非,满目仓夷。一片一片的火海,将农田之中的农作物烧得面目全非,更有的地方已经被烧成了焦土,而在村落之中的原本大粮仓,更是化作了一个个巨大的燃烧的火球。
    雷公吓的一度以为自己来晚一步,芜湖已经沦陷,直到看到道路之上,零零散散的穿着丹阳军服的兵士,才确定芜湖没有被笮融攻陷。
    他跟着这些推车驱马的士兵,将一些能搬运走的物资纷纷搬运南下,朝着芜湖城的方向而去。雷公这才发现枣袛这个前任扬州刺史的女婿有够狠的,什么都不放过,就连所过的村子,水井都被乱石堵死,还有的水源里,就用屠杀的牲畜的尸体丢进水中,让水不能饮用。
    不少农夫村民,扶老携幼,沿着道路仓惶朝着芜湖城而去,让富饶肥沃的芜湖变成一片焦土,未给敌人留下任何有用的东西。枣袛打不过笮融,但也绝对不容忍让一群如狼似虎的野蛮老表冲进自己的地盘上烧杀抢掠。
    枣袛因为是前任刺史的女婿,而且在芜湖这两年又爱民如子,是个不折不扣的好官,对于他近乎疯狂地行为,芜湖老百姓没有怨言。他们在枣袛的命令一下后,忍着痛,自己点燃房舍、庄稼,然后跟着枣袛的士兵向芜湖城涌去。
    在雷公接近芜湖城时,甚至还看到有些路旁的农田里,还有人在点火焚烧农作物。庄稼明年可以再种,房屋可以再建,但绝不能让来侵占他们家园的豺狼拿到属于他们的一丁点东西。
    而这一情况一直发展到芜湖城边,城墙之外周围的一些树林,要么就是被砍伐掉,运进城内做城防。大部分来不及砍伐的,则干脆都点了火焚烧起来,放眼到处都是浓烟滚滚。
    雷公当热闹看着,却不知道站在城楼上的枣袛心在滴血,那烧掉的都是他一年来的心血,他爱这些农作物一度痴迷到爱自己的老婆,这些就像是他的子女,他曾经花了无数心血在其上,现在他亲自下令烧光他们,悲痛的心情可想而知。
    雷公虽说一直听说这个前任扬州刺史陈温的女婿是如何如何的没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