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谜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东北谜踪- 第1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也就是说应该不是响铃公主的陵墓。以蒙古当时的葬制标准。是不可能有这样的规格的,看来果然是固伦和敬公主的衣冠冢,这才会按照明清的葬制修建陵墓。
    我看了看大牙和柳叶,然后冲老牛头一呲牙:“牛大爷,不知道您老方不方便,能带我们去看看吗?我们想到现场去实勘调研一下。
    老牛头手里摇着蒲扇,哈哈一笑:“那地方现在有啥看的,就是片荒地了,你们要是想去,我就领你们去瞅瞅。”

第一卷二 叶赫古墟 第三十八章 风水宝地
    么门击紧表示感谢,起身跟着去牛头出了大     …”
    老牛头直接把门带上后。也没上锁,顺手指了指东边,告诉我们,走不了多远就走了。
    一边走着,一边东拉西扯的闲唠着嘻。说着说着,就到了村东头的玉米地,老牛头很熟络的带我们找到了一条沟沟坎坎的小毛道,让我们都小心点,别磕着绊着,跟在他后面就行了。
    这条小毛道只有一个身子宽,两边都是齐人高的玉米,绿油油的像是一堵没有止境的围墙。
    说是条小路,其实不过就是在两棵玉米之间的空隙穿行,横穿地垄,星移斗转,事过境迁,我们还真没想到堂堂的公主陵遗直竟然会变成了这个样子,估计现场肯定也好不了哪儿去,许是早就改天换地。时异事殊了。
    烈日似火,玉米地里就像是蒸笼一样,闷得使人喘不过气来,迎面的暖风似热浪扑来。
    好不容易从玉米地里钻了出来,身上的汗早就湿透了,这才踏上了一块荒土包子上。这里的地势比周围的耕地明显要高上一些,放眼望去,玉米的天花随风轻摆,泛起一道道绿浪,向天际蔓延。而空气中则混合着一种特殊的清香,闻起来清新怡人,心情顿时豁然开朗,刚才的疲惫也早就斗3而光了。
    老牛头指了指脚下杂草丛生的土包子,告诉我们,这里就走了。
    我们三个相互看了一眼,都不住的咧嘴,原来这就到了地方了,不过这里哪还有一点陵墓的样子,就是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荒草甸子,茅丰草长,地面四凸不平,到处都是碗口大小的蹄子印,估计不了不牲口在这儿放牧。这个季节,杂草已经深过脚踝,二亩大小的荒地上竟然连棵像样的古树都看不到了。荒地四周都是成片成片的玉米地,就是这片荒地上。有的地方也被开过荒,甚至还留有先前种过庄稼的痕迹。
    ,知,  万
    但是既然来了,总不能看看就走,我们仍然很仔细的四下里走了走,想看看还能不能找到当年陵园食殿和围墙的位置,但是绕着走了好几圈,除了看到几块青砖断瓦之外,别的什么也看不出来。
    老头牛看我们走了半天了,这才走了过来,给我们指了指当年那食殿还有围墙的大概位置,我按老牛头说的方位来回走了几遍,依据当时的建筑布局特点。差不多也弄清楚了门楼入口的位置。走到那里看了看,地面上破坏的很严重,当年的建筑痕迹一点儿都寻不到了。
    老牛头指着后面的山岭告诉我们,那就是“九凤朝阳”的山岭,不过最早以前这山岭子上的树可老多了,后来村子里家家盖房子。也都砍的差不多了,差不多成了秃山了,现在上面的树也都是这几年才种的。
    连绵起伏的这道道山岭连成了一片,倒还真像是一条灵龙,盘在那里。龙口向南,龙身蜿蜓。我
    让大牙和柳叶陪着老牛头在底下等等我,我则一个人连跑带巅的爬到了山岭上,其实也就是二百多米高,半个多小时的工夫,我就登到了山顶。翘起脚尖四下看了看。心里禁不住的连连赞叹,还真是一处宝水宝地。
    向南望,平川似毯,尽收眼底。朝北看,重峦如涌,万绿无际。日照阔野,紫霄缥缈。不远处一泓碧水。波光粼粼,缓缓流淌,形似一个完美无缺的金盂。
    一边看着,我一边忍不住的赞叹,这里果然王气葱郁,气度非凡,“九凤朝阳”之势虽已有些弱了,但是山形地势仍在,东辽河,兴隆河二水环绕弯曲相映,负阴抱阳,确实是一种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
    下了山后,我也没有多说别的,让柳叶拍了几张照片后,我则把这里的整体地形简单的画了一下,眼见这里也没有什么别的看头了,相片也拍的差不多了,就张罗着打道回府。
    顺着原路往回走的途中,我闲着没事就问老牛头知不知道最后的护陵人现在住哪儿呢。
    老牛头愣了愣,回头看了我一眼,摇了摇头,告诉我们,最早以前就在马架屯住来着,后来好像是搬走了,去了哪里谁也不知道了,现在也没地方找去了。说到这里,叹了口气。告诉我们,这里其实啥都没有了,也没有啥值得保护的了,让我们别在这儿瞎折腾了,白耽误工夫。
    我们笑了笑,矫情掩饰,说是也是受上级的委派,例行来这里调研,至于下一步,也得回去报告后再听指示。卉花泛回村口,我们便直接和老牛头挥年道别”再三的后。我们直接上了车,离开了这个村子。
    在车里,大牙迫不及待的问我刚才看了半天,看没看出有啥门道,这里是不是我们这次要来找的地方。
    我看着我刚才自己画的地形图,又取出用珠子拼出的地图对照了一下,告诉大牙,从图上来看,应该就是这里,只不过具体的位置还不能确定,但是大方向是不会错的,山形与河流的走势,大体一至,应该在这里不远,但是我总觉的这里有点不对。这陵墓倒是有点让人生疑。
    柳叶一直开着车,听我俩说话,也没怎么搭言,听我这么一说,有些好奇的回头看了我一眼,问我哪里有什么奇怪吗?
    比。,  石
    我放下手里的地图,告诉他们,这里是块风水宝地不假,但是这陵墓的位置不太对,如果按食殿所在的方位及大那么门楼的位置应该就在我当时踩着的脚下,可是那里却根本不见有什么建筑痕迹。过去的这种建筑要求极严小到门窗比例,大到殿堂进深与面阔的比例都很有讲究,以皇家的陵墓来说不会犯这种低级的错误。
    柳叶一听,“哦”了一声,有些怀疑的问我:“你是说,这里的建筑不合规制?”
    我点了点头:“我仔细的观察了一下,按食殿的位置来说,门楼的位置却是一点建筑痕迹都没有,夯土也不见,而在旁边五米左右,却看着倒像是有点建筑的痕迹,不过竟然不在一条直线上,这陵上的建筑都是一条中轴线,讲究风水。怎么会建歪了呢?
    大牙听完后,晃了晃脑袋:“会不会是地方不够用了呢?要不是方向量错剁”
    我看了一眼大牙,“哼了一声:“这儿?二百年前全是草原,不可能地方不够用,方向错了更不可能。那是掉脑袋的大罪。那么多工人不会没有人发现的。”
    大牙也觉的他刚才说的不太靠谱,听我说完后,不住的点头。
    我顿了顿。也有些拿太不准的说道:“我估计这么做肯定是有原因的,只是不知道究竟是为了什么?实在是让人想不透,不可能是工匠私做主张,这在过去是灭九族的事,肯定是按图纸施工,也就是说,这就是乾隆爷的意思,可是为什么会主宋呢?咋还没门给建歪了呢?真在是想不明白。
    门楼,关系全局风水,如果偏左,则后代长房寡孀无后;门楼偏右小房多疾。门楼窄,人财两败;门楼大,口舌官非外亡。对于崇信风水的皇陵来说,如果连这些都不懂,那倒是有些奇怪了。
    车里很快的陷入了寂静,谁也不吭声了。
    窗户是一片绿色,山岭上也镶嵌着一块块梯田,远处的河水宛如蓝绸带环绕流转。天高云淡,每当看到这样的天,这样的云,都会让我不由的放松下来,有一种远离喧嚣的归隐感,心情也像这里的景色一样,干净的清澈透明。
    大牙问我接下来要去哪里,我看了看车外,现在还不到中午,回去的确有些太早了。便让柳叶绕过这个村子。从村子后面奔山岭方向驶过去,再重新好好回去看看,毕竟刚才有老牛头在,不太方便。
    路况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计,行驶了不多远,车子再也没办法往里面走了,我们只好了车,徒步前进。把应用的东西都背在身上,看了看四外都是齐人高的庄稼地,估计十天半个月的也未必会有人来 车放在这里倒也安全。
    延着山脚一直向前,路面坑坑洼洼,根本就没有路,只好踩着荒草稀疏的地方往山岭上靠近。
    幸好我们早有准备,长衣长裤,走起路来到不怕些杂草树枝的刮蹭,也不担心蚊虫的,丁咬,速度自然快了不少,就是这样,也足足二个多小时,我们才好不容易的才迂回攀到了中峰的山顶。
    风微微地吹过,像是柔声细语的在耳听低呤,山下的玉米东摇西摆,就像网学会瞳步的小孩子一样,互相碰撞,发出一片“沙沙”声。
    柳叶站在山顶,凝目远眺,长发也在风中时不时飘起。一动不动的看着远方,眼神渐渐的有些迷离,嘴角挂着一丝淡淡的笑意,妩媚极了。一瞬间竟然看得我有些心乱神迷,赶紧晃了晃脑袋,不敢多看了。

第一卷二 叶赫古墟 第三十九章 腐殖土
    六是大晌午。空中干干净净的。连片云也没有。头顶世一饥烈日。好像是伸手就能抓下来,烤的树木都个个无精打采,耷拉着脑袋站在那里。
    我叫了声大牙和柳叶。冲他们摆了摆手,让他们先找个阴凉的地方收拾一下,先歇息一会,等到申时再说。
    柳叶有些不解,问我为什么非要等到申时,还有好几个小时呢,虽然天气热点,不过也能克服的了。用不着非得等太阳下山。
    我笑了笑,用手指着山下的陵地告诉她,不是天气热不热的缘故,因为这陵地是九凤朝阳之局,现在正是午时,阳气太冲,想要找到穴口位置并不适合。最好等到下午四点左右,也就是申时,阳气沉降,阴气渐行。也正是阴阳平合之际,然后通过望山观气,度天寻龙,判断起来就会容易的多。
    “度天寻龙”是一种风水上找穴口的方法,说白了,就是要根据天星运转的规律,通过一点一点的丈量,最后找到凝气之点。寻龙点穴的方法每个门派或是分支都各有各的招数。我用的这种方法操作起来并不难,只是极费体力,也是寻龙点穴中道浅较浅的风水师才用的招数。
    常言说的好,一等池水观星斗;二等地师看山头;三等地师遍山走。而我这明显就是三等地师的招数。需要在主峰与相邻两峰中行走数遍,才后才会找到生气聚集之点。虽然几百年过去了,山势地貌有些变化,但是这结穴之点百年移一寸。总不会偏差太大的。
    我说的这些柳叶并不太懂,“哦”了两声,也没有再多问,赶紧放下背包,让大牙先帮着把防潮垫打开后铺好,她先准备一下午餐,边吃边歇息。
    我则站在了山顶最高点,掏出罗盘,定好方位,在纸上标注了一下。然后又找来几块石子,把这里的定位点给标记了出来。等我忙完这些后,回头叫了把大牙喊了过来,告诉柳叶,让她自己先忙活一阵,我和大牙到相邻的山头做些准备。
    大牙铺好垫子后网要坐下来,一听说又要干活,不情愿的拍了拍屁股。叹了口气,背上背包,冲我摆了摆手,示意我前面带路。
    望山跑死马,看着挺近,没想到走起来是干走不到地方,足足走了快一个小时,总算是爬到了山头上,大牙呼哧带喘的靠在一颗小树上,冲我说道:“妈了个巴子的,真没想到。走进来这么远啊!可累死我了。看来这几天身体还待虚了,明显体力有点根本不上,有工夫你得给我补补,整只王八啥的给我炖上。”
    我瞅了一眼大牙,冲他哼了一声:“把你后面的那棵小种从根砍折。回去后给你猪肉粉条炖王八吃!”
    大牙冲我咧了嘴。看了看我。又指了指树:“啥,砍树?你没搞错吧?上这儿就为了砍棵树?先不说这犯不犯法,这满山都是树,你上这砍个屁啊!”
    我冲他一瞪眼:“让你砍你就砍的了。把所有的树丫都削掉,我要做个标志杆,立在这块,满山都是树。我还不知道,要不你下山砍一棵再扛上来啊?”
    大集一听这个,不吱声了,从包里耳出工具斧。好在是小树不粗,大牙几斧子下去就快砍眸一半了。
    我掏出罗盘,定好方位后,抽出铲子开始往下挖坑。
    等我这边的坑挖的也有一米多深了的时候,大牙那边也干的差不多了,抹了一把汗。让我看看行不行。
    我看了一眼,还别说小树修的倒挺直溜,足有五六米高,我点了点头,让大牙拿过来,大头朝下插坑里,我再给埋上。埋好之后,我满意的点了点头,冲大牙挑了挑大拇指,不住的夸大牙手脚麻利,这活干的漂亮。
    大集到是根本就不吃我这一套。冲我一摆手:“别跟我竟整这没用的。是不是完事了?”
    我嘿嘿一笑。点了点头,告诉他。也差不多了,再回到刚才的地方。然后把右边的山头也这么处理一下,就算大功告成了。
    大牙一听,当时就蔫了,咧了咧嘴,长叹了一口气,冲我晃了晃脑袋。要哭的心都有了。
    等我俩再气喘吁吁的爬到右边的这个山头时,已经是下午二点多了。这一通穷跑,大腿都像不是自己的了。脚底上直软,站都站不住了。大牙这回有了经验,也不用我多说,自己垫摸了一圈,挑了颗树干笔直的小树;一屁股坐在地下,这才掏出斧子砍了起来,嘴里面还不停的叨咕着什么东西。
    我也懒的听他胡说,左右看了看。找好方位后,又开始挖起坑来,可是刚才挖了两锹,我就感觉不对劲。这挖出的土,里面草狠狠多。土也很软。根本不用费用就挖下了一尺多深。
    我蹲下来,用手捻了捻土,看了看挖出的草
    , 正心厂了此发黑了。心里就 ,赶紧叫大牙也讨来看看
    大牙不知道怎么回事。听我叫他。就围了上来,一看这土也是吃惊不抓了一把土后看了看,咬了咬嘴唇,皱着眉头问我:“来亮,好像这地方以前有人挖过?”
    我点了点头,用锹再向外扩了扩,直径近一米的范围内都是这种“五花土”明显是以前有人在这儿动过土。这些土是回填过的。
    大牙眨了眨眼睛,问我会不会这底下埋着死人啊?过去农村里死人都是土葬的。有些横死或是绝户坟也有直接深埋,不留坟头的,这个会不会就是个坟坑呢?
    我也弄不明白,让大牙先别管着那棵树。一起往下挖挖看。
    我和大牙一人把着一边,小心的往下挖着,只是挖了足足有一个来深后,这种土层挖到底了,下面很显然就是山土层了,我冲大牙摆了摆手,让大牙别往下挖了。
    很明显下面没有动过土,这个大坑也真是奇怪,挖了这么大的坑里面竟然什么都没有,这是为什么呢?就算是尸骨烂了也不会一点痕迹都不留,真是怪事一桩。
    大牙瞅了瞅这深坑,有些遗憾。晃了晃脑袋,也是一头雾水,想不明白。
    我猛然间想起一件事来,赶紧抓起一把土,凑在鼻子底下闻了闻,然后又问大牙,能不能看出来这草根埋在土下有多少年了?
    大牙看了我一眼,在土里挑了几根腐烂的植物根须看了看,告诉我。怎么说也有二三百年了吧?这种腐殖土是表土层树木的枯枝残叶经过长时期腐烂发酵后形成的,从现在土里的植物根须来看时候可不短了。
    我盯着大牙接着问道:“大牙。你再仔细瞅瞅,是二百年还是三百年,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