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军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军魂- 第2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陛下,您可以任学院的院长或者祭酒,这样军事学院培养出来的军官,不就都是您的学生吗?”李业诩再次小心翼翼地说道,不知道李世民愿不愿意来担任名誉类的院长职,若是皇帝能来任职,哪怕只是名誉的职,那学员所想的肯定不一样,天子门生,每个人脸上都有光的,只是不知道李世民怕不怕一些不好的学生坏了他的名声。
    “此意也颇有道理,”听了李业诩说的,李世民想了下,咧开嘴笑着,觉有些太得意了,又忙把大嘴合拢,“此事朕再考虑!”想到这,李世民已经有了主意,但没有在李业诩面前说出来,连表情也没任何改变。
    “陛下…”李业诩见李世民不语,轻唤一声道。
    “哦!?贤侄,有事你就说,”李世民见李业诩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忙问道。
    “陛下!臣还有一事要禀奏陛下,”李业诩猛吸一口气说道,“自前几次出战以来,臣觉得我大唐军中,应该有一军歌,在平时训练,还有行军作战时,让将士们唱诵,用以激军队的士气,激励斗志!”将心中这个酝酿已久的想法说了出来,李业诩不知道李世民这个皇帝会不会同意,“即如当日陛下在灵州所听到那般气势的…”“军歌?”李业诩听了一愣,想到那天在灵州城外检阅军队时听到军中将士吼唱时的气势,眉头舒展开来,“你这想法很好!非常好!”接着又似明白过来一般,“你小子是不是已经有写出来了!?”“正是,”李业诩从怀里拿出一份诗笺,交给李世民,“陛下,这两都是臣所写的,您看看哪个好?这是当日所唱的《胡无人》!是在居延海近所写,还有这是臣归来后所写的《大唐军魂》!”李世民接过,仔细地看了一会,默念了几遍,“小子,都不错!写得挺有气势!特别是这《胡无人》…‘履胡之肠涉胡血,悬胡青天上,埋胡紫塞傍,胡无人,汉道昌…’写的太好了,”李世民说着都有些激动,看着李业诩都有些异样的神色,“贤侄,朕觉得你的文采,越加的不凡了,不错,不错,哈哈哈…”“多谢陛下夸奖,臣汗颜,这都只是臣一些涂鸦之作,”李业诩有些惭愧,到底是大家之作,李白写的无论是在文采还是气势上,都要出色许多,这皇帝还都当自己写的了,“陛下觉得这诗可以编作军歌吗?若可以的话,哪好?”“朕觉得都可以,只是这《胡无人》太过于霸气,如今我朝中还有这么多归附的胡将,若他们听了…”李世民说着摇摇头,“朕看还是这《大唐军魂》吧,要作军歌的,不必太讲究韵节…光听这歌名,就很有气势…热血与忠诚,铸大唐军魂!军魂,军魂,百战胜利,的一批热血与忠贞之士,才能打造出军魂来,哈哈哈…但最后这句,不若改成‘铸我大唐魂’!大唐魂,是不是更是有气势?!念着也更顺溜?”“陛下所说甚好,大唐魂比大唐军魂更有气势,也顺口!”李业诩也点头认可,“陛下,这两诗臣还使人作了曲!”“你唱于朕听听!”李世民很有兴致。
    “是,陛下!”李业诩说着,便轻轻哼唱起来。
    唱了一遍,李业诩胸中的漏*点也被点燃,唱到最后时,不自觉地提高了声调,两诗都轮番唱了几遍。
    颜如冰作的曲,还真的不是一般的好,李业诩觉得能与后世的解放军进行曲相媲美,连续两遍后,一旁的李世民也被感染了情绪,跟着哼唱起来。
    再接着,两人一道大声高唱起来。
    “哈哈哈!好!好!好!”李世民唱了两遍,大笑着叫好,“贤侄,你这词写的好,曲也作的好!我军中正是要有这样一曲激荡人心,激将士斗志的军歌,朕许了,即由兵部下军令,将《大唐军魂》作为我大唐军队中的军歌…”   

第一百十四章 皇后还康健
    一番激昂的高唱下来,让李业诩也多了些莫名的激动,这两首诗流传出去,自己又可以被坊间的文人们称道一番了,不禁有些沾沾自喜,不过想着这曲还是颜如冰所谱,应该与李世民说一声,自己婆娘的功劳还是不能抹掉的。
    “陛下,此曲并不是臣所作,而是臣之妾室颜如冰所谱,臣还想着以此曲排一舞,不知可好?”李业诩在李世民漏*点稍稍过去后说道。
    “哦!?就是那个你从长…从别人手中抢过来的平康坊头牌红姑?”李世民眼中射出八闺的光芒来,看着李业诩,嘴角一抽一抽地说道,表情很丰富。
    “陛下,这如何能说抢……”李业诩心里大怒,脸上很是尴尬。
    “你还不是抢,哼哼,”李世民用鼻子哼了两下,翻了下白眼,以示蔑视,“你小子的风流韵事还不够多啊…你说说,与回纥女子曼苏到底有没有私情?你瞒得了别人,瞒得了朕吗?”
    “陛下,这男儿长得俊,总是讨女子喜欢的;女孩子家长得漂亮,男儿总喜欢多看几眼的,若陛下认为这就是有私情,那臣也认了!”李业诩被李世民的话吓了一跳,但还是死皮赖脸不承认事,又没抓奸在床,随你说去。
    “哦!?真的就如此?”李世民有些被李业诩刚才的话逗乐了。
    李业诩用力地点点头。
    “那看来朕做错媒了,”李世民围着李业诩转了两个圈,才接着说道:“朕准备下诏,封曼苏为乐河县主,并将她许你为平妻…原来你们并非郎情妾意,可惜了,可惜了!”李世民摇着头叹惜。
    “啊!?陛下,这…”李业诩大惊,这皇帝怎么老是搞这种突然袭击的把戏,在自己没心理准备之时,抛出这样的大事来,让人猝不及防?皇帝赐婚这虽然是李业诩最希望的结果,但不应该是现在啊,府里的那几个妻妾们都没最终搞定,都还不愿意接受曼苏这个异族女子。
    “怎么,你不愿意?”李世民怒瞪着李业诩道,“不愿意也得愿意,朕决定的事,没有人能改变…”
    “陛下,我没有不愿意!”李业诩垂头丧气,气势上又一次被李世民打败了,真窝囊。
    “朕今日叫你来,就是想告诉你这事的!封赏和赐婚的诏令过两日即会下达,曼苏还要回安北一次,待下半年,由婆闰护送到长安,与你完婚,他们回程时,即由你护送他们一程…”
    “是,陛下,臣尊旨,”唉,你这个当皇帝的,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吧,只是李业诩心里强烈地希望李世民下次不要再搞这样的突然袭击,虽然说前些日子有点苗头露出来,但没想到事情进展的这么快,连诏令快下了才告知自己。
    “哦,对了,此军歌之曲是你妾室所作,朕也不能不作奖赏,”李世民似想起李业诩刚才所说的话来,“不过即是你妾室,奖赏也一并算你头上…”
    “多谢陛下…”
    “一会你到立政殿去一下,今日朕答应皇后,让你去见见他,两年多没见了,皇后都记挂你了!”李世民对李业诩说道。
    “是,陛下,臣也好几年没见到过皇后了,不知娘娘身子可安好!”李业诩也数次想起过这位对李世民和李承乾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女性,若是长孙皇后一直康健着,那原来历史中很多在这些年即将发生的事,都可以避免掉。
    “皇后身子不错,去年又给朕添了个闺女!”李世民说着脸上有自傲之色,仿佛向李业诩炫耀他的生育机能有多厉害一样。
    “那臣去了!”李业诩无视李世民的自得,恭身作了礼后即告辞出了两仪殿,往不远处的立政殿而去,出了两仪殿后自有人领着他过去。
    这历史与原来那熟知的历史已经完全的不一样了,眼下已经是贞观十六年,长孙皇后还好好地活着,而且又为李世民生了个女儿,看情况,李承乾谋反作乱的事也不会发生了,这对大唐来说,是件大好事,没有内乱,于国于民都是大幸。李业诩只是不知道历史上那个给大唐带来祸害的那位武姓女皇帝有没有进宫,若是已经被李世民收入后宫了,那得要好好地防这个人,如今有长孙皇后在,将这个在李世民当政时候没弄出什么声势的女人从现在这样发展的历史中除去,应该不是难事。
    正歪歪地想着,已经来到了皇后所居的立政殿。
    通报得到允许后,李业诩理入殿内,长孙皇后正抱着一名小儿逗乐,看情景应该就是李世民刚才所说的,去年所生的小公主。
    见李业诩来了,长孙皇后也忙命宫女们将小公主抱了下去。一群宫女们出了去,屋内还有一个清丽的女子,李业诩这时才看到,是长乐公主李丽质。
    李业诩进内对长孙皇后和长乐公主行了礼并问好。
    “贤侄,不必多礼,一晃好几年没见着你了,还真有些挂念,”长孙皇后端详了一番李业诩的面孔后,笑着说道,“这两年你都率军出征在外,为皇上征战四方,人都瘦了很多,辛苦你了…”
    长孙皇后的目光让李业诩感觉到温暖,这种感觉与在母亲王氏面前挺是相象,李业诩也想不明白为何在这位母仪天下的皇后面前有这种感觉。
    长乐公主一双妙目也盯着李业诩看,眼神还是让李业诩非常的熟悉,一份情意不觉间流露出来。
    “为陛下征战,这是翼作为武将义不容辞的使命,”被长乐公主瞅的有些不太自然的李业诩只得肃着脸道,“娘娘,这两年翼在安西和安北征战,也一直挂念着娘娘的身体是否安康,如今看到娘娘身体康健,终于可以放心了!”李业诩也看了几眼长孙皇后。长孙皇后应该四十多了,因为保养的挺好,与实际年龄不太相称,与一旁的长乐都似姐妹一般,并不似母女。
    “还真的要谢谢贤侄你所提供的治疗方法,不然本宫恐怕先皇上一步而去了!”长孙皇后微笑着说道。
    “娘娘,那是臣应该做的,娘娘身体安好,那是对陛下最好的安慰,娘娘母仪天下,所行之事为世人称道,理应长命百岁的!”李业诩有些结巴地说着奉承话,虽然想表达这个意思,但总是有些言不由衷的味道。
    “贤侄,一张嘴巴还真会哄人了,”长孙皇后笑得更开心了,“今日唤你来,本就是想看看你,赠赐你一些常用之物,一会使人送你府上!”
    “多谢娘娘!”李业诩赶忙谢道。
    不论李业诩在不在府上,长孙皇后每年都会有几次赏赐之物送到,今日还特意叫李业诩来,专门说此事。
    “贤侄,本宫今日还想与你说一句话,一些事儿你不必太计较…许多时候都是不得已才为之的…”长孙皇后看着李业诩,很是有深意地说道。
    “娘娘,翼记着了,多谢娘娘提醒!”李业诩心内大起波澜,他知道这话的意思,长孙皇后这话才不一般了。
    “好了,贤侄,你与皇上也议了不少事,也不耽搁你了,先去吧,”长孙皇后说道,又示意一直未语的长乐公主疲乏道:“丽质,你替母后送一下…”
    长孙皇后说着,露出一个不自然的笑容,也不再说什么。
    李业诩也行了礼,告退出来,长乐跟在李业诩后面。
    “大将军,”走在李业诩后面的长乐轻轻地唤了一声,“李公子…”又接着换了个称谓。
    “嗯,公主…这两年过得可好!”李业诩减慢脚步,回头看着长乐道。
    长乐脸上还是浮献些忧虑之色,深深地盯了李业诩几眼,才说道:“将就着过罢,还能如何…”话未说完,就微叹了一口气。
    李业诩一下子不知说什么好,也不敢停下脚步,还是往外走着,这是太极宫中,说不定有很多双眼睛看着他们,若有一些异样的举动,那可能就会闹得满城风雨。   

第一百十五章 无奈接受
    “少爷,曼苏姑娘传出信来,说是有重要事儿要与你说!”李业诩刚从皇宫出来,李成即迎上来低声地说道。
    年后李成和李万都被李业诩派出去执行任务,跟随在李业诩边上的是其他一些亲卫,今日李成是得到曼苏使人传的信,又知道李业诩进了宫,就在皇宫门外等。
    “有没说是什么事儿?”李业诩看看四周没什么人注意,也低声地问道。
    “没!”李成摇摇头说道,“只是小的现,回纥人的驿馆外,这些天出现一些不明身份的人…”李业诩稍想了一下,吩咐李成道,“一会你传令其他人,加强防备,做好应对准备,我们先回府再说!”情况已经有大变,李世民既然已经准备赐婚,那就可以明正言顺地入回纥人的驿馆去探望曼苏,或者请曼苏到府中来。
    有什么机密事儿肯定是到自己府中来说为好,只是李业诩必须要将此事告知了家中的妻妾们,不然,曼苏再次入府,那家里一堆醋坛子都要打翻了,说不定闹出什么事儿来。
    驿馆外面出现不明身份的人,这些人也一定是怀有什么目的的,要让李成他们加强防备,不能出现差池。
    “是,少爷,”李成心里虽然有些疑问,却也没问什么。
    一行人快马跑进府中,下了马后,李业诩即对李成说道:“一会少爷我去回纥人的驿馆中拜访,你让年叔准备一些礼物,你带几个人和我一道去,我先去和夫人们说点事儿…”“是,少爷!”听李业诩如此说,李成仍是很疑惑,却还是没问什么。
    李业诩快步进了前院,远远听到云儿和小月的声音,看到几个人在前院晒着太阳玩乐。
    今日稍大些的几个小子们都到弘文馆上学去了,只有最小的几个在府上,府里也显得比往日冷清了,云儿和小月在陪着这些儿子女儿们,郑燕和颜如冰都不在。
    云儿见李业诩回来了,忙丢下几个在耍赖的小孩们,迎了过来,随着李业诩进了屋,帮李业诩换去朝服。
    “郎君,你这才迟才回来啊,两位姐姐都在后院,嘱你回来后到后院去找他们…”随着云儿的声音,李业诩听后院传来叮咚的琴弦声,仔细听了一下,竟是颜如冰刚刚谱就的那《大唐军魂》曲,只是单以琴弹奏,少了那份应有的激昂。
    “丫头,你去陪孩子们玩吧,我这就过去…”李业诩捏了一把云儿粉嫩的小脸,在云儿羞红了脸嗔怪中,哈哈笑着往后院去。
    和着琴声又传来几声鼓响,听着是一人和着另一人琴声在击鼓,稍显雄浑的琴声中加入鼓声,也有些雄壮的味儿来了,这军歌必定要多种乐器一起演奏,才能起效果的,只是府是精于曲乐的人并不多,没有可能凑上许多人,李业诩又没养着歌ji类的下人。
    正在暖暖的阳光下演奏的郑燕和颜如冰看到李业诩兴冲冲地跑过来,也都停下了手中的器乐演奏,站起身迎了过来。
    “郎君,回来了,”郑燕笑着道。
    “我说你们两位,今日怎么如此有雅兴,一道抚琴来了,”李业诩笑着对迎上来的两女说道。
    这段时间李业诩滋润有道,再加上春日的阳光下一通晒,两女气色看上去更是好,在阳光的映衬下,脸上泛着白玉般的光泽,有些玲珑剔透的感觉。
    “今日天气甚好,姐姐说一道试奏一下郎君新作的这军歌,只是我们两个女儿家,演不出那份气势来!”颜如冰含笑地看着李业诩。
    “今日皇上同意了将《大唐军魂》作为军队的军歌…”心情大好的李业诩把今日在宫中的的事说了一下,当然只是讲关于军歌的事。
    “郎君,这大唐军队的军歌,由你和妹妹所作,以后来,军中的将士都会记着你们两个的!”郑燕瞪了李业诩和颜如冰一眼,却婉尔一笑地说道。
    “姐姐怎么能如此说,这谱的曲,还有姐姐的份呢,若要说军歌所作者,那就是我们三个了!”颜如冰也是喜滋滋地看着李业诩的郑燕,一段时间的辛苦没有白费,所作的终于得到皇帝的认可,这下也算做成了一件大事,颜如冰有些成就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