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强国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世强国梦- 第1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肖志华接过宋庆琳递过来的咖啡。笑着点了点头,说道:“这话说得不够准确,当前运用扩张性赤字财政政策加快基本设施建设,只是在特定条件下采取的一种暂时性的财政政策。没钱,中央银行是干什么的?银行储备是干什么用的?”
    “堡备说”汪分加大贝甲孜汉旦厂  术教仁疑惑地问道:“还准备动册,行的外汇储备?”
    肖志华喝着咖啡,沉吟了一下,说道:“财政报表我已经仔细研究过了,中央政府之所以没收到多少钱,那是因为各省建设基础设施,截留了大部分,这也是政府批准的。也应该是我们预见到的。但各地的经济也都呈现出很大幅度的增长,这一点很重要。所以,央行适度加大货币投放量,并不会引起通胀反应。至于银行外汇储备,我认为,该是到了使用的时候了。我这里有整理好的全部计划,请大总统过目。”
    宋教仁轻轻翻看着文件,半晌没有说话。
    这份文件中,肖志华洋细分析了国际形势,认为欧战爆发已经为欺不远,到时各种工业产品必然价格上涨。而且十分紧俏。特别是涉及到军工的,比如各种型号的发动机。无线电器材等,这些都是中国目前不能制造的。趁着欧战还未爆发。肖志华准备动用银行储备采购一大批,以备不时之需。另外,文件中还提到了向美德两国再借巨款,一部分在国际市场上悄悄兑换成黄金,一部分追加进采购款项之中。
    换句话说,不仅美德两国的借款都将变成实物,央行的外汇储备也将全部抛空。这是一种规避战争风险的行动,不管你是英磅或者马克。或者美元,中国全部不要了,只要黄金和工业产品。
    但要做出这个决定,也需要坚定的决定吧尔干战争已经暂时停歇。战争的危险似乎已经解除。如果欧战在短期内不爆发,或者不爆发。这种作为也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志华,欧战真的会爆发吗?而且就在这一两年之内?”宋教仁疑虑地问道:“你知道这样做的风险。我们是否可以采取一些稳妥的办法?”
    肖志华沉默下来,是的,他真的能确定一战会在预期内爆发吗?如果不是,他该如何弥补这个损失。他是不是有些过于自信了?毕竟,历史已经发生了改变,这也有他的一份功劳。他这样做是些急于求成,或者说抵受不住诱惑,将宝压在一战就在短期内爆发,这样的获利是很巨大的。
    “志华,我们再考虑考虑,一定要周详一些才好。”宋教仁善意地说道。
    肖志华突然抬起头,用很坚定的眼神望着宋教仁,说道:“这个计划是非执行不可,当然,让央行承担风险有些不妥。我要用我的所有股份,和青霉素的专利权做抵押,还有我的信誉,从大财团手里借款,搏它一次。”
    “这叫什么话?倒象是我胆小怕事一般。”宋教仁皱起眉头,不悦地说道:“我只是想让计划更稳妥一些,动用储备总要有个名义吧?”
    宋庆琳赶紧插话缓解气氛,笑着说道:“乔森叔叔,这样的好买卖可不能吃独食啊,看大总统都不高兴了。”
    “呵呵,到时算你一份。”肖志华笑着说道:“不过,赔了可别怨我啊!钝初,我刚才说话方式欠妥。说声对不起,大总统嘛,肚量大的很,不要见怪。”
    “我才不在乎呢!”宋教仁摆了摆手,笑道:“别大总统,大总统的叫,听着别扭,也生分了。你赚钱的本事,我是相信的,刚才你提到青霉素,我倒想到了个好办法。”
    肖志华摸着下巴沉吟了一下,说道:“这个办法我不是没想过,可你知道,那王家、秦家不仅注资于药厂,还借给我一笔巨款,作为兵工厂生产坦克的资金。他们想垄断新药的生产和销售,可不想再让别人分一杯羹。”
    “那就将钱注入到兵工厂,将您借的钱抽出来。”宋庆琳建议道。
    肖志华摇了摇头,说道:“我借的钱还是少数,算了,哥想想别的办法吧,目前就先用外汇储备购买急需的工业产品,黄金吗,等想到办法再说。对了,我去看望克强时,他跟我提到了陆军部总长任命的事情,我觉得由我担任并不合适,我兼的职太多,倒让人说大总统是任人唯亲。”
    “那你的意思?”宋教仁问道。
    “就让段棋瑞升任陆军总长吧!”肖志华说道:“再任命一位我们更为放心的次长作为牵制另外。空军部的建立也该抓紧了。这样,在国防委员会上,一个陆军总长就孤掌难鸣。而且,我们还可以采用虚总实次的做法,架空段棋瑞。当然。这是不得已的最后手段。”
    宋教仁沉吟了一下,问道:“陆军次长由蒋作宾担任如何?在巴尔干战争中,他可是冒着生命危险,以军事观察员的身份深入战场,取得了很多对军队建设有用的资料。”
    在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中,作战方法确实发生了一些变化。这种变化是由于战斗技术装备的发展而引起的,首先是火炮射击威力、射程和射速的提高;也由于机枪数量增加盟军有鼎挺,土军有沥挺,以及新式武器与军事技术装备一“飞机除用于空中侦察外,还用于轰炸、装甲车和无线电的使用。
    所有这一切促使陆军改用疏开战斗队形,为了隐蔽而利用地褶和壕沟,同时还必须保护部队免遭空袭。军队在前线数百公里地段上展开。但显而易见,交战双方均力图把基本兵力部署在主要方向上吧尔干战争证明了机动作战和向向心方向实施突击向心突击,以及进行迂回和包围的优越性。
    另外,军队射击能力的提高加强了防守,因此,建立对敌巨大火力优势是实施有效冲击的重要条件。同时。防御强度的增加,又使机动行战更为困难。向阵地战作战样式过渡的趋势愈益明显。战争清楚地表明。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就必须组织好军队的战略。
    所有这些资料,为缺乏实战经验的中国军队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借鉴。新战略、新战术的研究正在被越来越重视。,如欲知后凄好书尽布徇书晒既0肌刚





    第二卷 大潮 第六章 知己知彼
     更新时间:2010…11…3 20:56:29 本章字数:2927

    二功机的轰鸣,大炮的怒吼,飞机的嗡哦声,十兵的讹 竹公,这一切似乎还在耳旁回响,火光。爆炸,壕沟等等景物还在面前飘过。
    以陆军次长段棋瑞、总参谋长蔡楞、中央军校校长蒋百里为首的一众军官坐在露天的看台上,正在热烈的讨论刚才那场空、步、坦协同演习。
    说实话,刚才的演习规模并不大,坦克只有三十多辆,装甲车十几辆,步兵一个,团,飞机三十多架,但给人造成的心理冲击却远远超过了这个规模。
    段棋瑞很后悔没有将冯国璋的师调至西安,如果知道是进行机械化整编,他说什么也要争取一下。保密工作做得好啊。看这样子。在座的这些高级军官都是头一次看见这种最新的武器,第一次看见这种演习资料上所说立体战法。
    “芝泉兄,对刚才的演习,有何想法?”总参谋长蔡锋见段棋瑞有些走神。不禁侧过头来问道。
    呵呵,段棋瑞自失地一笑。说道:“我哪有什么想法,来得太突然,我得好好想想。思考一下。”
    蔡镶点了点头,赞同地说道:“不管怎样,这坦克的威力确实厉害。再加上空中轰炸,突击力惊人哪!可惜。先期只有三个师,数量是少了点。”
    “松坡,只这三个师,恐怕就把肖总长的家底花光了。”蒋百里笑道:“我在北京见过他一面,他要我们好好研究新战术的运用,他正想法筹集资金。以加大对军队的投入。”
    “参谋部派出的研究小组向我汇报过。”蔡楞说道:“这机械化师耗费巨大,不光是油费、武器、弹药,还有机械修理维护人员,后勤保障人员,专门的工兵部队。总之。看着虽好。却绝不是能在短期内大量组建的。”    “肖总长回京。恐怕不只是筹款那么简单吧?”段棋瑞话里有话地说道:“再说,政府既不肯加税。要筹款,想必就要费些周折。要我说。为了长远打算,只要维持老百姓生活现状就行。等到国家富强了,再给老百姓实惠也未为不可。”
    蔡愕虽然知道段棋瑞所指为何,也对他的说法不赞同,但他并没有说什么。只是淡淡一笑,说道:“段次长,依你看,这机械化师的战斗力能抵几个普通陆军师?”
    段棋瑞沉吟了一下,说道:“从火力上对比,如果是无险可守。无工事可依,在野外作战,这一个机械化师能抵三到四个师;即便有工事,恐怕也要两个师才能抵挡住这一个机械化师的进攻,而且伤亡必然很大。”
    “就算是一比二吧!”蔡愕点了点头,说道:“今天的演习并不完美,步兵、坦克、飞机、大炮的配合还很生疏,不过已经让我们打开了一个新的视野。从平面到立体,这在革命战争时期。肖总长便使用过。但是。几具飞艇远不能和几十架,甚至上百架飞机那么有威势呀!深入研究,合理部署,准确使用,这是政府对我们的要求,也是国家对我们军人的要求。”
    “合理部署,政府已经有了计划。”段棋瑞扳着指头说道:“看抽调的部队,再看召集而来的几位军区司令。就能看出来,那肯定是东北一个师,西北一个师,京畿一个师。”
    蔡愕看了看不远处聚在一起谈得正热乎的尹昌蘅、吴禄贞、姚雨平。这是很明显的结论,这三位军区司令也正是因为手下即将拥有这样的钢铁之师而感到异常高兴,谈得是眉飞色舞。
    “日本,俄国是我们最近也是最危险的敌人,加强东北、西北的军事力量也是应有之意。”蒋百里说道:“京畿重地,国家中枢 也不可松懈。海军力量虽有发展,但实力还弱,国家若有战事,还是要倚靠陆军的力量。”
    段棋瑞抿了抿嘴角,心中对政府有些许不满。黄兴因病住院,眼见这总长的位置便空出来了,但政府任命并未下达,而是调肖志华入京。难道就因为自己原来是北洋旧人。就始终不能再高升一步吗?
    总长和次长虽然只是一步之遥,但就象少将和上校一样,意味着两个性质不同的变化,段棋瑞对此是很在意的。
    “知己知彼,百战不贻乙这是要我们了解自己军队的力量,增加自信心。”蔡钱郑重地说道:“世界局势动荡,战争一触即发,中国要想独善其身,恐怕不易啊!”
    “军队是国家柱石,外交政策的倚仗。只要咱们军人的口气硬了,底气足了,政府才能理直气壮。”蒋百里说道:“这机械化师的建立,就是给咱们打气哪!”
    “我曾说过:有图破坏中国之完全者。必以死力拒之,中国虽弱,然国民将群起殉国。”段棋瑞说道:“政府确实在准备战事,听黄总长说,中国是应战而不求战,政府即使战败流亡,甚至垮台,也绝不会再有满清丧权辱国之举。对于军人。捐躯沙场,马革裹尸,也是应得的归宿。”
    “对俄一战,虽然规模不大、但军心士气很受鼓舞。”蔡楞说道:“大练兵,大比武,成效也颇显著。目前日俄两国,以俄国对我国威胁最大。日本次之,”
    “松坡兄,我却认为日本对我县威胁最大,俄国暂时不足为虑。”蒋百里摇头道:“而抵御日本。光有陆军恐怕被动,但对于海军,却又没有信心。”
    “芝泉兄。你如何看呢?”蔡楞笑着问道。
    “政府一直将日俄作为假想敌,现在俄国被德国所牵制,无力在远东集聚更多的力量。而日本。由于财政问题,已经垮了几届内阁,但海军在远东依旧独大,对中国也一直有野心。”段棋瑞说道:“我国与德国走得甚近,而英法又是德国的敌人,英日又有同盟条约,如此推测,日本对中国威胁更大一些。”
    “呵呵,芝泉兄与百里兄还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蔡楞不以为意地恭维了一句,转头望向走过来的一个军官。





    第二卷 大潮 第七章 海军的准备
     更新时间:2010…11…4 23:36:50 本章字数:2748

    仙军总长,当泣个头衔突然落在段棋瑞头卜时。他明落,懵训“敢相信。倒不是他觉得自己不称职,而是这与他的想法相差太大。
    蔡愕冲蒋百里扬了扬眉毛,电报上说得很清楚,段棋瑞升任陆军总长,即剪回京主持工作。一起被召回京的还有蔡锣,因为德国访问团即将到达,其中有总参谋部的几个高级军官,作为相对的接待人员,蔡楞这个总参谋长不能缺席。
    段棋瑞经过短暂的怔愣后,尽力保持着几分矜持,转头对蔡愕说道:“松坡兄,你看咱们何时启程为好?电报中的意思,好象很急迫。”
    蔡穆想了一平,说道:“后天吧,我与提前研究新战术的参谋小组沟通一下,掌握情况后就走。要是芝泉兄着急  。
    “我不着急段棋瑞赶紧摆了摆手,说道:“我也应该多了解些情况,以后排兵布阵才更有依据
    “今晚,芝泉是不是应该请客呀?”蒋百里笑着说道。
    “应该呀,太应该  ”蔡楞笑着附和道。
    在一战爆发时抗击日本对青岛的侵略,这是肖志华始终担心的事情。光有陆军,恐怕还不足以让他放心。而海军,只能指望这些年发展的潜艇部队了。    这三年共从德国购买了十五艘小型潜艇,五艘大型潜艇。再加上中德合作,在中国生产的五艘小型潜艇,虽然照政府的计划还有差距,可也算是尽了全力了。而且到明年三月份,按照中国偷偷提供的图纸,由美国建造的十艘潜艇也要全部完工。这样,在潜水艇数量上,中国就在亚洲具有很大的优势。
    不仅如此,中德双方合作研究的呼吸管技术终于有了成果,这将使潜艇的潜航能力大大增加,更具威胁性。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潜艇开始使用柴油机配合电动马达作为潜艇的动力来源。这种动力是第一种潜艇用机械动力。柴油机负责潜艇在水面上航行以及为电瓶充电的动力来源,在水面下,潜艇使用预先储备在电瓶中的电力航行。由于电瓶所能够储存的电力必须提供全舰设备使用,即使采取很低的速度,也无法在水面下长时间的航行,必须浮上水面充电。
    而呼吸管基本构造说起来很简单,就是一个可以伸长的通气管,将外界的空气引导至柴油引擎,产生的废气也经由呼吸管排送出去,另外再附加防止海水进入以及将进入的海水排除的管线。通过使用呼吸管可以让潜艇在潜望镜深度情况下使用柴油机,这样潜艇就不必上浮即可补充电力。呼吸管的使用大幅改变了当时潜艇的作业方式与弹性。在使用呼吸管以前,潜艇一定要浮出海面进行换气和充电的作业,而这个,作业时间限制在夜间。采用呼吸管之后,潜艇只需要将呼吸管伸出海面就得以进行充电的工作,不仅降低潜艇被发现的机率,也扩展潜艇可以充电的时机。
    “青岛的潜艇船坞已经建成,德国也同意我们使用。”海军总长黄钟英向总统宋教仁汇告着最新的海军情况,“第一批六艘潜艇已经前往渤海海面熟悉水况,特别是青岛附近洋面,更是重点勘察的水域
    黄钟英与黄兴是政府军事上的左膀右臂,二人友情甚笃,与黄兴的忠厚老实相比,黄钟英看人更加准确,更加透彻。只是他前段时间身体也不太好,始终处于半休养,半工作的状态,海军日常事务基本上由汤乡茗和程璧光二人负责。今年年初手术后,病情大见起色,他才能将精力全部投入海军事务之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