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簪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断簪记- 第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勇王妃走到一边,端过来一只木盒,轻声说:“王爷请看。”
  柴瑞接过木盒,随便地打开,一看也愣了。良久,柴瑞说:“他们送这个,姐姐该是不知。”
  勇王妃点头说:“看样子,的确是。那位娘子递过来时,姐姐没有反应。”
  柴瑞点头:“这玉瓶乃是天价,姐姐在钱财上很谨慎,不愿露出任何财富,这不是她的主意。”
  勇王妃也附和道:“是,在府中,姐姐总是捡最朴素的衣裙,钗环也不讲究,她来时,没戴一件玉器。”
  柴瑞慢慢放下木盒说道:“这么大的蓝玉世上罕见,我听说有蓝玉,还没见过。母妃喜欢玉器,我本来想给她寻些,他们说只见过小件的蓝玉,可就是那样都买不到。云山寨能拿出这么大的玉瓶,要么知道矿源,要么有可采购的渠道。这表示他们也许名声不高,可是有钱,想给姐姐当靠山,不想让姐姐被人轻看。”
  勇王妃说:“这也是对王爷的信任。”
  柴瑞叹道:“是,因我为姐姐做了媒,他们感谢我对姐姐的好心,将我视为自己人,不怕我有什么坏心。”
  勇王妃笑着说:“王爷人品服众,姐姐多次对我讲了王爷危难之时,不舍伤兵,想来那位杜壮士也对云山寨人讲述了王爷的义气之举,让他们放心吧。”
  柴瑞笑了一下,说道:“其实,他们也是在告诉我,若是有一天我有了麻烦,云山寨有力量帮助我。”
  姜氏点头:“谁能想到,一个偏远的山寨,敢如此出手大方?”
  柴瑞说:“我倒是不惊讶,姐姐在那里经营了十年,那地方一定不同寻常,只不过她有意不显露山水而已。”
  姜氏问:“那嫁妆是不是要多添置些……”
  柴瑞摇头:“只按王府定例,姐姐不会在意嫁妆多少的。”
  姜氏说:“云山寨要在京买院子,看来也是想为姐姐提供长久支持的意思。只是,如果嫁妆多些,姐姐在贺府……”
  柴瑞再次摇头:“你不觉得姐姐就像他们给的这个盒子?外表不起眼,可是内在惊人?姐姐一定是想如平常妇人般出嫁,不以嫁妆夺人眼珠,而是让对方发现她的好处,有个惊喜。”
  姜氏笑了:“这样也好,不然,就不知道夫家是喜欢嫁妆还是喜欢人了。”
  柴瑞哼了一声:“但愿我那云弟这次莫要聪明反被聪明误,只看表面木盒,看不见里面的美玉。”
  姜氏低声笑:“这是怎么了?你一向说他的好话的。”
  柴瑞深吸气,他自从上次与贺云鸿醉酒后,虽然说等着贺云鸿日后醒悟,但是心中总有些不爽。他不想对王妃细讲自己的好友与自己离心离德,只含糊着说:“我们过去特别合得来,他心思通透,什么事情,一点就明白。可这次我回来,竟然觉得他有些不懂事了。上次京城里流言四起,有碍姐姐的闺名,可贺府对此不闻不问,这真不是他一向的作风。”
  姜氏点头说:“结果还是王爷出手平息了。看来……”姜氏也微叹:“许是因为王爷经上次征战,比在京城的人多了番见识吧。”
  柴瑞笑着看王妃:“娘子真知道怎么说我的好话。”
  姜氏抿嘴笑,她天天听凌欣夸小螃蟹如何棒如何机灵,小螃蟹笑得快要翻白眼了,她也决定要随时夸夸自己的夫君。

  第32章 婚前

  勇王回府的当晚,勇王府外院开了六桌宴席,勇王亲坐了上席,让杜方韩长庚坐了自己两边,梁成同桌,还让自己十几个幕僚副将与云山寨来的人共进晚餐,众人谈笑,杯盏叮当,一直喝到了深夜。
  王妃也在后宅单开了一桌,与凌欣韩娘子以及山寨来的四个小姑娘一起用了饭。
  姜氏看那四个小姑娘都十四五岁,表情淳朴,眼睛都是大瞪着看人,不懂回避,该是在山寨子里长大的。凌欣带着她们上桌吃饭,显见不是奴仆。
  她们饭后聊天,姜氏问凌欣道:“这四位小姑娘是要随着姐姐去贺府的吧?”
  凌欣点头,姜氏笑着说:“那边是弟弟们,她们看来是你的妹妹们了。”
  凌欣笑着说:“是呀,她们都是我的义妹。”
  姜氏点头,有些担忧地说:“姐姐不打算找些仆从吗?贺府是一门相府,后宅必多条例。若非仆从,怕是受不了其中的委屈。”
  凌欣一愣,微微皱眉道:“我不给她们委屈受,难道她们会在别处受委屈吗?”
  一个女孩子瞪着一双杏眼说:“只要能护着姐姐,什么委屈我都不怕。”其他三个女孩子也一起点头。
  姜氏可没有教导人的义务,她看向站在一边的张嫲嫲,张嫲嫲忙上前一步,说道:“姑娘们心是好的,但是这高门大院,有许多待人接物的规矩,若是不知其中曲折要求,到了那里必然寸步难行,惹人笑话。比如,就是去拿个饭菜,若是不知该如何询问请求,怕是会被排挤到都吃不上热的。”
  四个小姑娘相互看了看,杏眼女孩子站起来对着张嫲嫲一礼,说道:“嫲嫲,我四人得姐姐抚养,才有了今天。此去若是因我们不懂事,连累了姐姐,不仅会让我们羞死,也会让寨里的兄弟姐妹们看不起。望嫲嫲教我们些规矩!”
  姜氏笑着点头说:“你真是懂事,叫什么呀?”
  那个小姑娘说:“我叫小树。”又指着其他几个小姑娘说:“这是小花,小草,小木。”
  原来是花草树木,姜氏笑了一下,说道:“可否让我给你们的名字加个字?”
  小木几个人同时点头,说道:“请王妃说吧。”
  姜氏说道:“就叫,春花,夏草,秋树,冬木吧。”
  凌欣知道勇王妃不想让自己带的人名字太土气,就笑着说:“谢谢王妃了!”秋树几个人也行礼道谢。
  姜氏看着几个人认真地说:“离姐姐的出嫁,没多少时间了,你们要好好向张嫲嫲学习,莫要小看了这些礼节。”
  四个女孩子都齐声应了,姜氏转脸看凌欣,放缓了语气说:“姐姐,我知道你心胸高远,不屑细节。可是我们女子,一旦嫁了人,都要侍奉公婆,相夫教子。贺府乃官宦高门,礼教森严,姐姐能不能常去看看张嫲嫲对她们的教导,也算是熟悉一下京城里生活的情形?”
  凌欣感到那很熟悉的压抑感再次袭上心间,她看向姜氏,姜氏眼神诚恳,一边的韩娘子也说道:“姐儿啊,王妃这是想得周到啊!我知道你多么聪明,可是那府里并不知道,一开始,怎么也不能因不谙礼仪而惹了谁,要中规中矩地好好过日子不是?听干娘的,多学些,总没有坏处呀!”
  她过去在安国侯府中当丫鬟,自然知道些规矩。只是她心里偏爱凌欣,总觉得那些条例是委屈了凌欣,什么见着婆婆要低头说话,吃饭时站在一边帮着布菜……她觉得这是皇帝赐婚,凌欣该被那边捧着才是,大概不见得要去做。但是凌欣怎么也该明白这些,王妃这边能教教姐儿真是太好了。
  听韩娘子这么说,凌欣点了下头。
  从此,每日凌欣在练刀之后,就要去旁观张嫲嫲训练花草树木四个人,从走路到行礼,从端茶的高低到递巾子的手势,从说话所用的敬辞到对答时脸上的表情……简直无穷无尽。四个女孩子都是穷苦出身,在山寨也是日日习武,并不怕苦。只是毕竟没有长年的熏陶,学来学去,也总脱不掉青涩和迟疑,到了凌欣出嫁之时,顶多做到了两三成。
  张嫲嫲无奈,只能很严肃地告诫道:“你们礼仪欠缺,只需记得,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惊慌!再大的事儿,也不可惊叫!只要能保持安静,就是动作疏漏,也能显得有礼。记住,若是不知如何应对,就把嘴闭得紧紧的,这样就能保住脸面!”
  四个女孩子都齐声应了,凌欣也暗自赞同。
  姜氏觉得收了云山寨的重礼,又不能明显增加嫁妆的份量,就只能在质量上下些功夫。凌欣来时没什么衣服,嫁到贺府去怎么能不重衣着呢?姜氏就给凌欣加添四季衣服。她见凌欣总选素淡的单色,觉得凌欣肯定没受过穿衣方面的训练,就去宫中带回来了夏贵妃身边的宫女小蔓,让她来指点一下凌欣。
  凌欣和韩娘子已及四个小姑娘都被请到王妃大厅,一进门,只见屋子里摆满了椅子,一排椅子上铺满了各色衣裙。色彩浓淡不一,质料多样。
  四个小姑娘哪里见过这么多好看的衣服,一时都半张了嘴,但想起张嫲嫲的话,又忙闭了嘴,只是眼睛睁得溜圆。
  凌欣前世看过时装表演,见了这么多好衣服也感到愉快,不禁微笑。
  姜氏见凌欣高兴,笑着介绍说:“凌姐姐,这是我母妃身边的女官小蔓姑娘,她得母妃亲教,现在管着母妃的衣着。”
  她身边的宫女该是十八九岁,身材中等,与有点傻气的小柳不同,她眉眼带了种精练,很像个OL,让凌欣想起她前世秘书助手之类的小白领。
  凌欣行礼,小蔓也行了礼,姜氏让大家落了座,说道:“我想请小蔓姑娘帮着看看我给姐姐准备的衣服,看有没有不合适的。”
  小蔓忙笑着行礼说:“王妃真折煞我了。这些衣服都是精工细作,哪里有不合适的?只需好好搭配。”
  她走向堆满了衣服的椅子,开始讲解:“娘娘说,一套衣服上,最好别有三种以上的颜色,可是这三种颜色,不包括黑白,也不包括金银,所以呀,要是真想多些色彩,也可以有七种颜色呢。但是娘娘说,小姑娘才会穿得花哨,出阁后,要走淡雅的路子,才能镇住场子。”她拿起一套衣服,指着说:“娘娘说,一身衣装,要有个主次,就是你想让人看什么,比如这身淡青的苏绣莲花裙,秀丽雅致,已是极品,可不能被其他的夺了色,只能和这件白纱绉的衫子配,若是怕寒酸,娘娘说,就要在绣花和式样上下功夫。……讲到成套的色泽搭配,娘娘告诉过我个窍门,这就是……”
  她给几个人讲了色彩的搭配要领,季节的色调,逢年过节时衣装……等等。有时,还让凌欣将几件衣服披在身上,来回转动,让大家看。
  女孩子们实在忍不住,最后还是都张了嘴,韩娘子高兴得眼泪汪汪的,王妃和身边的玉兰张嫲嫲等人都是笑着,凌欣也快乐地当了一天时装模特。
  云山寨的人一到,凌欣就没多少心思改良弓弩了,她把改好的图纸给了勇王后,开始操心诚心玉店的选址。
  勇王把图纸给了余本,让他去找匠人制作。余本接了凌欣的弓弩看了,心中暗惊,不明白这个女子怎么能画出如此险恶的武器图。他次日在凌欣身边东拉西扯了好几次,也没问出凌大小姐从哪来学来的这门手艺。
  余本去找了王府的工匠,那些人看了图都说有巧夺天工之处,余本安排了制作,回报了勇王。勇王再次让人叮嘱余本,对凌大小姐和云山寨的人千万要好好照顾!
  余本知道云山寨最近在找地方买地产,就请了凌大小姐和云山寨诸人到了外宅书房,展开了京城的地图,问问大家对玉店地址的要求,他可以帮着出出主意。
  凌欣和杜方韩长庚韩娘子还有梁成,围着地图看了半天,大家谁也不知道哪里是好区域,半天没人说话,余本笑着对凌欣说:“姑娘可以先说说想法,老奴照着去找。”
  凌欣当仁不让,马上扳手指:“第一,这个地方要有自己的井。”
  余本点头道:“这个,实在不难。大些的宅院都有自家的水井。”
  凌欣想到日后这个玉店要依赖勇王府的支持,自己与勇王也是一条线上的,就不瞒余本了,说道:“这需是一片街区,门脸在闹市边缘,不必大,但是后宅要大,还要延伸到僻静的街区,最好后门是临河的。”
  余本恍然道:“姑娘是要有退路啊。”
  凌欣点头,“还有,买下的宅子要经改造,中间有个秘密的宅院,我到时候会设计出来,这处密院要被房屋或院墙环绕,经密门从屋宅里出入,没有自己公开的院门。密院内两间正房,外建小厨房和厕所。所以买的宅地,要足够宽大,但是各个宅子,却最好大小形状不一,让人不能摸到规律。”
  余本又点头,心说难怪是山寇,到哪儿都想弄成个贼窝!
  凌欣接着说道:“站在密院里往四周看,若是能看到什么高层楼阁,都要买下才好。”
  余本倒抽冷气:“姑娘,你可知这京城地贵吗?”
  凌欣点头道:“所以现在先买下片大的地方吧,等日后有了钱,在慢慢地买周围的楼阁。”
  杜方笑着说:“姐儿怎么这么小心?京城又不是江湖,开个玉店难道还有人打劫不成?”
  韩娘子拍手说:“哎呦,你听听你说的这话呀!可不正好应了姐儿的思虑了吗?”
  凌欣说:“我的确是有些担心,咱们在京城没什么根基,这玉店就是个堡垒,要让人感到安全。”
  韩长庚和杜方交换了个眼神,韩长庚说:“好,姐儿,我们就照着你说的去找。”
  凌欣现在知道些了京城的规矩,自己一个未婚女子,不能在外宅长待,说了自己的想法后,就回了后宅。
  等凌欣离开了,余本笑眯眯地说:“凌姑娘很是谨慎哪!”
  杜方捻着胡子点头微笑:“姐儿该只是因婚事将近而有些不安吧,这也是难免呀。”
  韩长庚叹气,韩娘子问道:“你们什么意思?姐儿这想得多周到呀!常平那孩子虽然会算账,可身子那么单薄,谁都打不过,而且,玉店是存玉的地方,难免有人惦记,这玉店弄得严密些,不更保险吗?”
  韩长庚摆了下手说:“你懂什么?姐儿是觉得……”他看了眼余本,不想说了。
  余本笑着说:“姑娘过虑了。”
  梁成不愿多想:“姐姐既然要这么办,那我们就照着买呗!”
  余本指点着地图,“照姑娘的想法,那老奴就带你们去这些地方的商行看看。”
  梁成说:“哦,带上常平,那小子会算账。”
  他们带了常平,与余公公出府,去看了几个地方。
  当晚,余公公在纸上写下:常平,原名常狗子,被梁姐儿改名常平。年十七岁,籍贯云城,七岁父母双亡,不堪伯母打骂,闻云山寨收养孤儿之名,逃入云山寨。善术数,万千之筹算,眨目而得,精确无误,该是天生,但其却称由梁姐儿亲授,尊其为师,吾不知真假。好友:艾重山,喜哭,喜食猪耳……
  他又找出了梁姐儿的纸张,记录道:临近婚事,要求所购之宅院,建密院于其中,其对贺府之婚事心有所虑,预定退路。……
  暗室中,余公公提笔自语道:“殿下真是对的,这位姑娘的确非同寻常……”会画弓弩之图,被术数天才尊为老师……怎么还能寻常?他摇头:“只是,真不是个适于嫁入贺家之人哪……”他可是听够了市井上的话,而且,他也知道,贺老夫人也听够了。
  余公公放回纸张,拿着盒子走到了吏部的架子前,微叹道:“可惜了……”
  不久,在余本的帮助下,杜方出面,购下了闹市边缘与贫民区接壤的一大片宅地。凌欣根据现有的布局,亲自设计了院落图样。
  云山寨的人进入了勇王府后,勇王妃其实挺担心他们在市面上听见那些对凌大小姐的贬义之词,闹将起来。这是京城,一帮山里人如果为了凌大小姐的声誉打架,那可不是帮忙,那是火上浇油!所以告诉了余公公,尽量不要让他们出门!就是出去,也得让护卫们跟着!去些可靠的地方。
  好在杜方和韩长庚等人,也知道不能让云山寨惹了人们的指点,天天拘束着这帮孩子。可这些人正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