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老头被她一叫,也吓白了脸,拉着她就往家跑。
苏果从竹床上跳起来,远远的望着月光的两抹越来越小的黑影,眸子一紧。
他们半夜不睡,竟在偷窥着她家。
这是又要打什么鬼主意?
宋安之拨开树枝,远远的望着苏果,心间漫起一股浓浓的心疼。
苏果重新躺在竹床上,心情更沉重了,这边还穷着,那边恶狼般的亲人一直紧盯着。她实在是想不清楚,这世上怎么会有这样的亲人?
天未亮,宋安之如期而至,他提着水进来,目不斜视,直接倒了水又出去了。
直到把两个空着的水缸装满了水,宋安之才放下木桶。
苏果坐了起来,问:“你知道哪里可以请到打井的师傅吗?”
宋安之停下脚步,扭头看着她,“你想在院子里打一口井?”
“嗯。”苏果点头,转身看着那几个大水缸,道:“不能一直这样麻烦你,而且,我家以后要用的水怕会越来越多,像这样摆满水缸,也不是办法。”
这院子本来就小,再摆几个,怕就不用再放其他东西了。
宋安之扫看了院子一圈,“行!我去打听一下。”
“我想去一趟镇上。”
“去镇上?”
“嗯,我想把晒好的竹荪送过去,我做了一坛菌菇油。”
“我去村长家借牛车。”宋安之没有多想,立刻就拉下她的话,“你把东西抱出来给我,我先过去。”
苏果也不矫情,立刻进屋把坛子抱出来给他。
“谢谢!”
闻言,宋安之淡淡一笑,抱着坛子转身就走人。
苏果收拾了一下,又回屋叫醒覃氏,跟她说了一声,便匆匆赶去李达家。李家妯娌被吵醒了,李达正在帮忙套牛车,见她进来,忙道:“果丫头,你放心去,你家的事情我会过去看着。”
宋安之过来后,已经跟他们说了情况。
苏家二老的事情,也提了一下,听得他又气又恼。
“谢谢达叔,婶子。”苏果点头,“达叔,乡亲们若是送葛过去,你就帮我过一下称,账册我娘亲知道放在哪里的。”
“好!”
王氏从厨房出来,塞了几个热腾腾的馒头给她,“果丫头,这几个馒头拿着,路上你们也好垫垫肚子。”
苏果接过,“谢谢婶子。”
“时候也不早了,你们早去早回。”李达催促。
宋安之坐在牛车上,看向苏果。
苏果点头,跳上牛车,挥手,“达叔,婶子,我会尽快回来。”
“好!去吧,路上小心。”
李家大门口,王氏问李达,“二弟,你说这两个孩子?”
“大嫂,这事不容我们操心。如果他们能走在一起,这不正是宋婶最想看到的吗?我瞧着,安之对果丫头也是特别照顾,虽然嘴上不认。”
李达摆手,并没觉得有什么不妥。
他们都是让人心疼的晚辈,真走在一起,他也乐观其成。
王氏笑着点头。
一旁,杨氏笑道:“大嫂,咱们做早饭去,早点吃了,咱们一起过去帮忙。”
“好!果丫头这一家真是让人心疼,摊上那样的亲人,真是的……唉……”王氏点头,想到那一家子的生活,她就忍不住叹气。
……
这边,苏果拿了一个馒头递到宋安之嘴边,“吃点吧。”
宋安之低头看了一眼嘴边的馒头,又扭头看向她,“这是要喂我?丫头,你这么做就不怕别人误会?”他就是嘴痒,忍不住又逗苏果。
苏果无所谓的笑了下,“你不误会就成了,别人怎么想,我管不着。”
“你的意思是,你在意我怎么想?”
“非也!我是知道你不会爱上我,所以,我怕什么?”苏果摇头,突然兴奋的看着宋安之,“要不这样,你我义结金兰如何?这样别人也会再说三道四。”
宋安之咬了一口馒头,慢条斯理的吃着,不搭理她。
义结金兰?
她真能想。
苏果见他不说话,以为他在考虑,也不多说,撒了一块馒头塞进嘴里。她不知道自己的无心之举,让宋安之错愕不已。
宋安之看着她手中的馒头,眸光微闪。
“吃吧。”
苏果把馒头又凑到他面前,眸子微眯,细细的打量着她。
两人同吃一个馒头,她却是落落大方,没有一丝刻意和做作。
她是不知男女有别,还是……
他伸手去接馒头,苏果立刻闪开,看着他,道:“你没洗手,还是我拿着,你吃吧。”
“你这样,我会担心你已经爱上我了。你不怕,我还……”
呃?
宋安之瞪大双眼,不敢置信的看向苏果。
这丫头竟用馒头塞住他的嘴巴。
苏果拍拍手灰,赏了他一个白眼,“少自做多情,我告诉你,不可能!你别多想,我最多把你当兄弟,等回家后,我就去找一下老祖,让他做一个见证,我们要义结金兰。”
宋安之拿下馒头,不悦,“我可没答应。”
苏果歪着脑袋,反问:“不答应?”
宋安之摇头。
苏果狡黠的笑了下,道:“你这样,我会以为你爱上我了。”
“做梦!我可不喜欢干瘪的黄毛小丫头。”
“那你就是敢了?”
“谁怕谁?”
“行!择日不如撞日,今晚我就去找老祖。”
正文 第064章 口径不一
第064章 口径不一
这时,宋安之才发觉自己被她用激将法给套了进去,答应不是,反对也不是。
他臭着脸,闷声嗯了下。
苏果瞧着,扭过头去,偷笑不已。
一路上,两人不再多说话,苏果哼着小调,吹着凉风,倒也惬意。
宋安之把牛车停在【三品酒楼】旁边,从苏果怀里抱过坛子,径自朝大门走去,“走吧!早点办完事,早点回去。”
苏果愕然,随即回过神来,背上竹篓和他一起进了酒楼。
她已经是第三次来了,这里的小二早已经熟悉她,见她带着人和东西进来,立刻领她去后院,并唤来了掌柜的。
“苏姑娘。”
“掌柜的,今天我给你送了一样新东西,掌柜的可以先尝尝,若是不喜,我就带回去。”苏果指着宋安之抱着坛子。
闻言,掌柜的双眼一亮,立刻应道:“行!姑娘,我们这边请。”
上官轩交待过,她送的东西全部要收下,他自然不敢不听,此刻,他很好奇这坛子里装的东西。
苏果点头,扭头和宋安之相视一眼,两人跟着掌柜的进了花厅。
“来人啊,取称过来。”掌柜的交待小二去取称,又让人上茶,他看向宋安之,问苏果,“苏姑娘,这位小兄弟是?”
“哦,这是我大哥。”苏果应道。
掌柜的点头,“原来是苏公子。”
宋安之淡淡的道:“在下姓宋。”
姓宋?
掌柜的疑惑的看向苏果,这一个姓苏,一个姓宋,又怎么会是兄妹?
苏果暗恼,扬起笑容,解释:“掌柜的,他是我义兄。”
“哦,原来如此。”
“嘿嘿。”苏果干笑几声。
宋安之冷冷清清的站着。
不一会儿,小二取了称过来,当着三人的面把竹篓里的竹荪过了称,一共是四斤六两。苏果想到家里还有一堆的事儿,急着要回家,便道:“掌柜的,这坛里的东西是熟食,我可能要借掌柜的厨房用一下。”
就只卖菌菇油,不如配带几上菜谱,捆绑销售。
掌柜的点头,起身,“好!请姑娘随老夫来。”
三人又一起去了厨房,这次,苏果没有让他们把厨子清出去,洗了青菜,四下看了看,发现有刚拉好的面条,嘴角的笑意渐浓。
她取了碗筷,打开坛盖,坛子里的香气立刻萦绕在厨房里。
众人闻着,不由为之一震。
大厨们一个个都拉长脖子,想要看看坛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
眼角余光把他们的表情尽收眼中,苏果把坛子又封上,一人掌两锅,一边下面条,别一边清炒一盘青菜,青菜快起锅时,她加了一些碗里的菌菇油。
独特的香味更浓了。
青菜起了锅,面条也熟了,她利索的捞起面条,把碗里剩下的菌菇油浇在面上,煎了个荷包蛋铺在最上面,浇上高汤,洒上葱花。
香气四溢。
众人齐齐看向她,见她站着不动了,一个个都面露惊讶。
这么简单的菜?
掌柜的上前,问:“苏姑娘,就这一个青菜,一碗面条?”
炒表菜,下面条,他酒楼的厨房帮工都会。
苏果点了点头,“掌柜的,你先试试,咱们等一下再谈。”
掌柜的点了点头,这生意是东家要求要合作的,可这两道食物,他又觉得太没新意,一下子有些进退两难。心想试试再说吧,味道不行的话,将来东家问起,他也有理由。
宋安之悄悄打量着苏果,见她胸有成竹的样子,便消去心中的担忧。
苏果面带微笑,看着掌柜的夹起荷包蛋,嘴角流黄,又见他迫不及待的夹了一个菌菇,然后满脸惊喜的样子。她嘴角的笑意更浓了,双眼晶亮。
她有信心拿下这桩生意。
不一会儿,掌柜的就把一碗面,一碟青菜全吃光了。他意满心足的抹了抹嘴角,笑意盎然的看向苏果,“苏姑娘,这个叫什么?”
“秘汁什菌。”
“这个东西,我这要了,只是不知姑娘是否能将这做法和原料都告诉我们?”
苏果摇头,浅浅一笑,道:“掌柜的,这种秘汁什菌我可以提供给你,方子不行。刚刚两种吃法最原汁原味的,我当着大家的面把两种吃法都公布出来,这就是我合作的诚意。”
我的诚意有了,你也不能要求太多。
这是苏果话后的意思。
掌柜的听着,也没有强求,又问:“那这东西怎么算价钱?”
“按坛来算,这一坛二两银,如果掌柜的同意,我们就合作,不过,这食材也是有时节性的,并非一年到头每天都有。掌柜的是做酒楼,也应该知道许多菜都是按季节出来的。”
苏果早就算过成本,这么一坛菌菇油,她要花费一两银的成本。
“话虽如此,可是姑娘,我们开门做生意的,不能一直让客人等着吧?”
“掌柜的,此话差矣,物以稀为贵。天天都能吃,那谁还有新鲜感?东西不多的,你大可错开供给,这样客人不同的日子有不同的选择,这样一来,你还怕没客人?”
苏果摆手,一脸严肃。
掌柜的听后,茅塞顿开,笑着点头,“姑娘说的在理,行!这坛秘汁什菌,我们要了。”说着,他做了请势,“姑娘,请!我先给姑娘结算一下货款。”
苏果点头,与宋安之一起回到花厅。
掌柜的当面数了货款给她。
“姑娘,那秘汁什菌就是这两种做法吗?”
苏果把银子收妥,“掌柜的,越是简单,或是能突出它的清香,不需要复杂的做法。你们可以把它当成一种配料,并不是主菜。”
掌柜的年轻时也是掌勺的,一听就懂了。
他频频点头。
“掌柜的,时候不早了,我们兄妹还要赶回去,这就先告辞了。”
“苏姑娘,你何时再有竹荪和秘汁什菌送来?”
“掌柜的,这个时间,我定不了。我只能向你保证,一旦有了货,我就送过来。”苏果还是一贯的说辞,不说时间,也不定量。
掌柜的点头,并不为难。
出了【三品酒楼】大门,宋安之就牵来牛车,苏果却不上来,他看着她,问:“怎么还不上来?你是有什么东西要买吗?”
正文 第065章 又遇小痞子
第065章 又遇小痞子
“你知道哪里有木匠吗?”
“你要做什么东西?”
苏果从袖中掏出一张草纸给他,“这个。”
宋安之接过,展开看了下,“走!我带你去找,先上来吧。”
两人驾着牛车来到西街小巷子里,宋安之敲了门,立刻有一个中年妇女出来,疑惑的看着他们,问道:“你们找谁?”
“请问张木匠在家吗?”
“在,你们是找他打家具?”妇人侧开身让他们进去。
苏果点了点头,“我们找张木匠做几个东西。”
妇人听着果然是生意上门了,脸上立刻溢开笑容,“两位请进吧。”
堂屋里的张木匠听到声音迎了出来,“两位,找老夫有什么事?”
宋安之把图纸递过去给他,“张师傅,你瞧瞧,这里面画的东西,你能做出来吗?如果可以,你看看多少价格一个。”
张木匠接过图纸,看了一眼,就问:“这不是春米桶吗?”说着,他又低头细看,这桶是春米桶,可另外一个东西不太像。
苏果上前,解释:“张师傅,这桶其实就是春米桶,这个棍子,我改了一下,你觉得能做出来吗?”
“能!这还没什么能难到我的。姑娘,这尺寸就按上面标注的?”张木匠点头,信心十足。
“对!就按上面的。”
“那姑娘什么时候要呢?”
“越快越好。”
一旁,宋安之打断了他们的话,问:“张师傅,这打一个得要多少钱?”
苏果闻言,也看向张木匠。
她这一急都忘记问工钱的事了。
如果太贵了,她便只能自己做,只是这时间上来不及,她现在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张木匠结合了一下春米桶的价钱,另外加了一点,价格上是公道的,“二百文一个,不知姑娘要做多少个?如果做得多,价钱可以优惠一点。”
苏果见他也不是漫天要价,应道:“我先做三个,如果不够用的话,我再来找师傅做。这做三个师傅得用多久时间?”
“最迟后天,我可以做好。”
苏果一听,满意的笑了。
“行!那我就后天来取。”说着,她取出钱袋,数了三百文给张木匠,“师傅,我先付一半的钱,算是订金,后天,我再把另一半工钱给你。”
张木匠收过钱,“行行行!剩下的后天再给。”
“需要我立个字据吗?”
“字据?”张木匠会过意后,直摆手,“不用不用!姑娘放心!老夫是诚信的人,这给了多少订金,我记着不会忘记的。”
宋安之朝他拱拱手,道:“那么,我们就先回了,后天早上,我过来取。”
“行行行!”
“两位慢走!”
出了张家,宋安之又问苏果,“还有什么要买了吗?”
“有,去一下菜场吧。”
“好!”
到了菜场,苏果买了很齐全的配料,又买了米面,还买了三只母鸡和二十只小鸡。她想着覃氏身子骨不好,日后还要做月子,自家又有许多葛渣,养些家畜也不废粮食。
宋安之见她有条不紊的购买着家里的必需品,不禁好奇她的来处。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过什么样的经历,她居然有这么多让人意外的一面。
小小的她就像是一个大大的谜团,引他好奇,引他深入去了解。每每发现她不同的一方,他就像个得到宝藏的孩子,兴奋不已,同时更加好奇。
牛车上放满了东西,苏果坐上去。
“走吧,咱们回去。”
宋安之点头,驾着牛车出了镇子。
“这个给你。”
苏果接过他递来的布包,疑惑的打开,却见是一排排的银针,“你给我这些做什么?”
“汉中叔给你的,还有一本书。”
汉中叔给的?
苏果心里一点都不相信,她拿出银针包下面的一本书,随手翻开,立刻就有了兴趣,“你怎么会知道我想要这个?”
这是一本关于针炙的书。
自从来到了这里,确定回不去了,她就一直后悔自己太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