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淬中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血淬中华- 第1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鬼子的军舰?”黄钟瑛心中一惊。果然随着距离的接近,船上那随海风飘扬的旭日旗已经隐约可见,而且从船的外形上看像是一艘巡洋舰。
    “船队已经接近澎湖海域,为了保证“飓风”行动的突然性,无论如何也不能放过这艘日本巡洋舰!”黄钟瑛思忖着,一面吩咐士兵做好战斗准备,一面向其他几艘在不同方向担任警戒任务的鱼雷艇发出了无线电报。
    此时,也已经发现敌情的“筑波号”巡洋舰舰长黑冈带刀兴奋异常。作为一艘1853年由英国建造、排水量仅为1978吨的日本海军元老级巡洋舰的舰长,他一直以来都没有获得在战场上为天皇陛下开拓疆土、建功立业的机会。甲午海战中,“筑波号”没有直接参战,而是担任了海防巡视任务。台湾战役开始后,它虽被编入了澎湖舰队,却又被安排到了没有什么战事的基隆,负责警戒防卫台湾海峡北部海域的安全。
    直到最近,由于帝国在两次登陆中,接连有军舰被炸沉和受到重创,澎湖舰队在台南的力量大为削弱,才将它调了过来。可令人气愤而又无奈的是,“筑波号”却又被安排到了这开战以来连打鱼船都少见的澎湖西南部海域进行巡视警戒。如今,竟然有一艘支那人的鱼雷艇越界送上门来,实在是苍天有眼。因而,此刻黑冈和“筑波号”上的士兵都求战欲望空前高涨,舰上的十几门火炮的炮口都一齐对准了这艘不知死活的支那小艇。不过,令黑冈带刀有些意外的是,这艘虽然速度很快,但标准排水量不过百吨、钢骨木壳的鱼雷艇在看到自己向它冲来后,竟没有立刻逃走,反而迎了上来。
    “支那人要干什么?难不成还要与我较量一番吗?他们是不是被吓傻了!”对于“地字号”的反常举动,黑冈带刀尽管有些疑惑,但甲午海战的胜利早让日本海军再也不把小小的支那水师瞧在眼里。况且现在遇到的只不过是一艘小如弹丸的鱼雷艇,在自己的“筑波号”面前,支那人的这种举动无异于以卵击石、愚蠢之极。
    “地字号”鱼雷艇在海面上划了一道很大的弧线,怒吼着刺破波涛向着日舰冲了上去。海水被高速前进的舰艇分开一条水路,激起了层层的海波。在夕阳的照射下,金黄色的浪花掠过船舷,在舰艇后部拖起一道高高的尾浪。
    黄钟瑛心里清楚,自己的鱼雷艇唯一的优势就是速度。和日本人的巡洋舰比火力?那简直是笑话!“地字号”上最大口径的武器只是两门37毫米的哈乞开斯五管速射炮,可日本人的巡洋舰上光是114毫米主炮就有6座,另外还有30磅炮和24磅炮等共计13门火炮。如果硬拼恐怕自己的小艇还没靠上前就被日本人的火炮撕得粉碎。所以,要消灭眼前的这个庞然大物,只有靠自身的灵活、快速和机动与之周旋,然后再找机会发射刷次考夫黑头鱼雷,致敌于死地。
    看着这艘不知天高地厚的支那小艇不断调整着前进方向冲了过来,黑冈带刀立刻明白了敌人的战术意图:想避开己方火炮的攻击,迫近实施鱼雷发射,支那人未免太自不量力了!“嘿嘿”一声冷笑,他立即指挥舰上的全部炮火按口径大小组成了三道拦截网,务必在对方靠近之前将它击沉。
    不过,支那人接下来的行动再次出乎了黑冈带刀的意料。看似想不顾一切迫近“筑波号”的鱼雷艇,每每在即将进入己方攻击范围之际,就改变了行进的方向,以避开“筑波号”强大的火力攻击。心中虽然对奈何不了支那人的一艘小艇十分恼火,但黑冈带刀却益发地对敌人轻视起来:支那人的软弱怯懦真是永远也改变不了,只会绕来绕去的来回兜圈子!
    天色渐渐的暗了下来,夕阳恬静而怡然地沉入了海天相接的五彩云霞之中。愈渐猛烈的海风驱逐着黑色的浊浪,不断地拍打摇晃着“地字号”略显单薄的船身。
    “报告,‘宙字号’来电,它已经到达了指定位置。”
    听到通信兵的报告,黄钟瑛暗暗松了一口气。早在出海前,他和萨镇冰就制定了如果在半途与日舰遭遇,必须速战速决的作战方针。如今,天眼见着就要黑了,再不发动攻击,就有可能被鬼子趁着夜色逃了出去。
    “立即回电,两翼齐飞,全力实施攻击!”黄钟瑛沉声下达了攻击命令。
    一改刚才的游走纠缠战术,“地字号”鱼雷艇此次径直冲了过去。在进入“筑波号”的攻击范围之后,鱼雷艇小心地避开“筑波号”火炮的瞄准线,频繁地做着之字形规避动作,敌舰发射的炮弹不时地落在小艇的前后左右,激起一道道高大的水柱。“地”字艇凭借着自身的灵巧和速度,冒着“筑波号”凶猛炮火在海面上编织出的密集火网,继续高速度向着“筑波号”逼近。
    看着全速前进的鱼雷艇竟然完好无损地冲过了己方的火网,先前过于乐观的黑冈带刀既感意外又有些慌乱。就在这时,观察兵向他报告:“舰长阁下,左舷20链又发现一艘支那鱼雷艇艇!”战局的瞬间变化已经让黑冈带刀无暇多想,举起望远镜,只见一艘类似TB级的支那鱼雷艇正在劈波斩浪高速驶来。
    此刻,缺少实战经验的黑冈带刀尽管表面上仍显得十分镇静,但心中却已是纷乱异常。联想刚才支那鱼雷艇的一系列表现,它分明是一场有预谋的行动。如今,只是面前的一艘支那快艇自己已无可奈何,如果再陷入支那人的两面夹击,后果将不堪设想!
    这个念头刚刚在脑子里一闪而过,黑冈带刀便立即作出了撤出战斗的决定:“双车退四、左满舵!”不过,一切都为时已晚,舰体庞大笨拙、且航速只有8节的“筑波号”,此时妄想撤离战场又谈何容易!
    双方的距离已经接近至五百米左右,“地”字艇上的两门哈乞开斯五管速射炮也开始向“筑波号”射击。与此同时,“地”字艇还在不断地变换方向,寻找发射鱼雷的合适角度。为了躲开支那快艇的鱼雷攻击,“筑波号”也只得跟着不断转向躲避。然而,面对着舰体灵巧轻盈、航速高达25节的“地字号”鱼雷艇,“筑波号”巡洋舰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始终都无法脱离鱼雷的攻击范围。而在另一侧,“宙字号”鱼雷艇也正在迅速地迫近“筑波号”。
    其实,不要说是“筑波号”这种老朽的巡洋舰对此局面无能为力,就算是日本其他的主力巡洋舰在此,恐怕也是凶多吉少。萨镇冰和黄钟瑛率领的这支鱼雷艇队可以说是当今世界上最具战斗力的鱼雷艇部队。德国埃吕屏什好造船厂和伏尔坚造船厂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造船厂,六艘鱼雷艇都拥有当时舰船最快的航速,而刷次考夫工厂生产的黑头鱼雷更以其可靠耐用而著称世界。
    鱼雷交付使用后,根据周天宇设计和安排,军工部门又专门对鱼雷进行了改进。不但在鱼雷上安装了控制鱼雷定向直航的陀螺仪,大大提高了鱼雷的命中精度,而且还加装了热动力装置,提高了鱼雷的运行速度。因此,这支部队是当时世界各国海军中唯一一支装备了航速最快、威力最大、具有定向装置鱼雷的快艇队。唯一有些美中不足的是,鱼雷艇自身武器单一,鱼雷虽然经过改进,但射程仍属偏短,必须尽量逼近敌舰才能取得有效的战绩。
    作为旅大特区的第一支海军部队,冯华对其寄予了极殷切的希望。除了任命有着丰富海军经验的萨镇冰和黄钟瑛担任这支舰队的正副司令外,艇上的各级指挥官则全是原北洋水师中富有实际经验的军官和以叶祖珪任校长的“旅大水师学堂”的首期毕业生。另外,对于艇上的士兵,也是按照英国海军章程,选择敢死之士,注重培养士兵的心理素质、提高士兵的技战术水平。在经过了五个来月的艰苦训练后,这支鱼雷艇部队已经绝非昔日的北洋水师可比了。
    “地字号”鱼雷艇离“筑波号”更近了,但黄钟瑛却仍迟迟没有下达发射鱼雷的命令。他还在耐心地等着,一来是等候“宙字号”也进入攻击范围,二来是要寻找一个更好的时机,务求一击必中。
    尽管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鱼雷艇,但即便是FU级的“天字号”和“地字号”也不过在标定的两枚鱼雷外,另有两枚备用鱼雷;而“元字号”等四艘鱼雷艇由于吨位较小,则只有一枚备用雷。因此,还有更重要任务在身的黄钟瑛对鱼雷的发射,绝对不敢掉以轻心。
    决战的时刻终于来到了。同样以无比的灵巧穿过“筑波号”火力拦截网的“宙字号”鱼雷艇也进入了鱼雷的攻击范围。在黄钟瑛的指挥下,两艘鱼雷艇左右展开,实施两舷夹击。但黑冈带刀毕竟也不是吃素的,“筑波号”适时调转了方向,两艇未能形成夹击之势,使得鱼雷艇的第一波攻击流产。不过,这一次的避让只是让已经确定的结果来得稍迟了一些。同时划过一个轻盈的弧线后,“地字号”和“宙字号”再次对因为转向而慢下来的“筑波号”展开了夹击。
    刚刚进入鱼雷高速发射的三百米距离的攻击位置,两艘鱼雷艇便一前一后各发射了一枚鱼雷。在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躲开了“宙字号”发射的鱼雷后,“筑波号”再也来不及避让来自15度提前角的“地字号”鱼雷的攻击,鱼雷如同死神的战斧,准确击中了舰体的中间部位。由于鱼雷巨大的爆炸力恰巧引爆了“筑波号”上的预备弹药库,随之而来的是又一阵更加剧烈的爆炸。仅仅三分钟后,船体已经被炸成两截的“筑波号”巡洋舰与舰上的黑冈带刀和其余251名鬼子一起,带着浓烟烈焰迅速沉没在台湾海峡之中。
    
   
第七十章 血染澎湖湾


    
    大海是一片无边无际的昏黑,令人望而生畏。汹涌的海浪在与船的不断撞击中,发出一阵又一阵或如万马奔腾、或如森林呼啸的轰然之声。此刻,如果不是寥廓的天穹上还有一弯高高斜挂的新月和无数发散着清冷光辉的星星,真怕是让人难以分辨得清楚哪里是水、哪里是天。
    又是一个小山似的浪头咆哮着扑将过来,四下飞溅的浪花将始终与向导老陈共同挺立在船头的孙宝义再次浇了个透心凉。
    “这位军爷,船头风高浪大,您还是退下去歇息一会儿吧!”抹了一把脸上又咸又涩的海水,这个身体极为结实、大约四十来岁的朴实汉子对着脸色微微有些发白的孙宝义建议道。
    “啊,不用了,这点儿风浪我还经受得住!老陈,这里离澎湖还有多远?风浪一直都是这么大吗?”
    “不算太远了,后半夜铁定能到。过了这道黑水沟,风浪就会稍微小一点儿。也幸亏是现在这个时候横渡台湾海峡,否则等东北季风起来了,再想这么走可就不成了!”回答完孙宝义的问题,心中一直充满好奇的老陈又忍不住“啧啧”赞道:“军爷,你手底下这帮弟兄还真行。像这么大的风浪,如果不是我们这样惯在海上讨生活的人,根本就经受不住,即便没被吓趴下,也大都会吐个一塌糊涂。可这些弟兄即便在刚才那么危险的时候,也愣是没有一个人面露惧色、随便乱动。真不知道,你这兵是怎么练出来的!”
    微微笑了笑,孙宝义并没有搭话,可心中却充满了不尽的自豪之情:就在一年多之前,这些大多出身于东北苦寒之地的特种大队战士不要说下海,就连游泳也没有多少人会。可是如今,经过在辽东与鬼子的浴血奋战,以及这一年来艰苦卓绝的全方位训练,特种大队已经成为了一支可以在各种恶劣条件下作战的精英部队。尽管目前整个队伍只有1200余人,可它的真正实力却不是仅凭人数就可以衡量的。澎湖,将会是特种大队建立不世威名的第一个试练场。
    船队依旧在黑灯瞎火中艰难地航行着。风浪虽然比刚才略略小了一些,但随着距离澎湖越来越近,潜流和暗礁的威胁也随之增大了许多。运兵船由于吨位较大,情况还好一些,可小小的鱼雷艇就如同一叶扁舟,被汹涌起伏的浪涛抛上抛下,危险异常。不过,好在鱼雷艇分队在近半年的训练中,对各种天候条件下的海上航行都进行了多次的实战演练,这才没有出现什么大的险情。唯一的一个意外就是在穿越黑水沟时,因夜黑浪大、海流复杂,“宙字号”鱼雷艇偏离航道掉了队。
    “看,前面就是猫屿,从现在起,我们才算正式进入澎湖水域。”随着船只一阵剧烈的颠簸动荡,对海流情况极为熟悉的老陈指着右前方海面一片模模糊糊的暗影大声说道:“驶过猫屿,再行不了多远,就能看到西屿灯塔了。而只要能看到西屿灯塔,就说明我们离澎湖最多还有15海里的航程!”
    果然,一切都如老陈所言。船队刚刚驶过猫屿,无边无涯的黑暗中,就若隐若现地透出了一抹微弱却又醒目非常的银白色亮光……
    澎湖列岛位于台湾海峡中流,东与云林、嘉义两倒相望,西与福建厦门相对,由大小64个岛屿和珊瑚礁组成,但有人居住的仅有20个岛屿。澎湖之名,以其海湾外波涛汹涌澎湃,海湾内波平浪静、澄清如湖而得之。澎湖的本岛马公岛,又名大山屿,澎湖厅城即修筑于其临近马公湾的近海之处。
    西屿是澎湖的第三大岛,位于该岛最西面屹仔尾的西屿灯塔初建于1828年,本是用来防御外来侵略者的西屿东、西炮台就坐落在离灯塔只有几百米的临海高地上。西屿炮台是一座隐蔽式的海岸防御工事,占地达8。15公顷,由若干条地下隧道构成,整体成“山”字形。炮台内置大炮7门,分守于岛南端的东西两侧。
    船队于夜色中悄无声息地靠近了桶盘屿。在稍做修整之后,特种大队的战士们即兵分几路,从几个方向分别朝西屿、蛇头山、金龟头、嵵里、风柜洞、隘门海滩以及马公港等几处预定的战略要点潜了过去。
    台湾战役虽然正打得难分难解,但日军在澎湖列岛的防务却异常松懈。绝对的制海权以及己方在军事实力上的巨大优势,使得包括日军澎湖列岛行政厅长官、海军少将田中纲常在内的所有驻“澎”日本官兵,都渐渐滋生了一种“澎湖是远离战场的后勤基地”的麻痹大意思想。
    尤其是由后备步兵临时组编成的陆军第七师团在永山武四郎中将的指挥下,从台湾西海岸的布袋嘴成功登陆之后,驻守澎湖的鬼子更是认为占领全台湾只是时间问题。澎湖列岛行政厅目前的任务就是加强澎湖周边海域的海上巡视,严防支那运输船从大陆向台湾叛乱分子运送援助;以及按时为在台湾南部水域担任海上巡逻的分舰队和支持陆军作战的军舰补给燃料、弹药、淡水和给养。至于台湾岛上的那场矿日持久的鏖战则根本用不着他们瞎操心,毕竟澎湖与战场之间还隔着那“不可逾越”的茫茫大海。
    另外,澎湖列岛本身兵力的严重不足,也是造成其防务松散的一个重要原因。自从比之岛支队被抽调增援台湾战场后,日寇在澎湖只留下了为数不多的守军:即第一警备队、后备工兵第四中队和第十二要塞炮兵中队。目前,工兵中队全部驻守在港口区,第一警备队主要驻防在澎湖厅城所在地马公镇,而炮兵中队则负责守卫天南炮台、东角炮台、拱北炮台、西屿东炮台和西炮台等几处战略要地。因此,当特种大队从几个登陆点向岛上潜入时,鬼子几乎没有任何的防备。
    澎湖各岛地势平坦,小山丘大多不超过二、三十米,再加上少雨多风,树木稀少,因此设在西屿海拔五十米小高地上的那两座炮台就显得高高在上,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