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菀被关在屋里小一个月,这会儿也还不得出门,因此见了她们二人很是欢喜。直让她们给自己说外头的新鲜事儿。
顾琰两手一摊,“菀姐姐,你也知道我们平时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外头的事儿哪里知道。最近,我知道的就是我家九姐姐那个热闹的及笄礼了。”
“这个,祖母也同我说了。”还说以后要替自己办个更热闹更气派的。
一旁顾瑾想起秦菀喜欢看戏,便将自己听说的最近流行的新戏说了,“不如等菀姐姐调养好了,请了戏班子回家来唱。”
秦菀点头,觉得这个主意不错。转头就看到顾琰一副不感兴趣的样子,“不懂欣赏!”
顾琰是真的欣赏不了这些传统国粹,她压根就整不明白那些人夸赞的唱腔、身段,每次都是陪着受罪装腔作势的听着,只觉台子上的每个人都是那样咿咿呀呀的。
“回头我好了,就按瑾儿妹妹说的请戏班子家来,你们也来。琰儿,我非好生给你说说戏,把你的榆木脑子说开窍了不可。”秦菀发狠道。
顾琰笑笑,“乐意奉陪。”秦菀下帖子太夫人是必定放行的,她就当放假了。而且还有家学渊博的秦相孙女亲自给她开戏剧鉴赏课,何乐而不为呢。
“那就一言为定了。”
此时另一处地方,也有人在说起秦菀。便是皇宫中淑妃寝宫的正厅,她着人搬了一摞画像到欧允面前,“小允,瞧瞧。皇上让姨母再帮你挑选正室的人选。你眼瞅着也要十六了,这些都是筛选出来的。”
欧允之前收下了淑妃遣过来的两名侍寝宫女,正是食髓知味的时候,一时好勇斗狠什么的都收了。看到这么多画像,他瞪大眼,“姨母,这不会是送进宫来要选秀的吧?”
“有的是,有的还没到年龄。这些都是十二到十五,和你门户登对人家的嫡女。喏,这个是秦相嫡出的孙女,今年十二。那些大家闺秀该会的只是不必说了,而且性子还活泼大方。”淑妃指点着欧允随手打开的一张画像道。
看欧允又另外打开了一卷,淑妃又道:“这是卫国公世子嫡长女,将门出身,今年十四,年岁比秦家姑娘合适些。可以尽快入门担当主母之责。”
欧允还是放下,“姨母,我看她们都长得一个样嘛,都是鹅蛋脸大眼睛小嘴巴的,我都分不清谁是谁。”
“你要是想,姨母去同皇上皇后说,御花园的梅花就要开了,到时候办个踏雪寻梅的宴会。把上头的闺秀都邀进宫来,让你好生瞅瞅。你从前说要练功,而如今功夫不是已经小成了么。”
“唉,随便吧。”
淑妃看他兴致缺缺的样子,“你这孩子,想挑个什么样的,你倒是说啊。只要你说了出来,这世上又真有,姨母一定替你寻了来。”这挑选正室人选可比选侍寝的通房难多了。要是欧允给她个人选,只要是待字闺中的,家世品行又过得去的,她就能弄来。反正皇帝是会全力支持的。可这般漫无目的的找,还真是不容易。而且这小子又不是自己能拿捏的,给他看的这些都是当世最出挑的了,他也不说有什么不满意,反正就是提不起兴趣来的样子。
“不知道啊。姨母,不着急,慢慢找吧。没事儿,我自己跟老头子说去。”
“好吧。那寻梅会的事你放在心上,别回头把人都弄进宫了,你又不知跑到哪里玩儿去了。”
“知道了。”欧允起身往宫外走。正好在路上遇到了齐王,便停下行了一礼。
齐王年长他十岁,眼瞅着他长大的。不过这个小兄弟与他不亲近,毕竟两人年岁相差有些大。亏得这小子只是个私生子,不然这储位之争怕是早已尘埃落定了。不过,既然是私生子,对自己就没有妨害了。而且他一早表明了立场,不会去帮老三。虽然还是会有偏向,但有这个表态,自己肯定就得客客气气的对他了。不然,给父皇知道了不好。要是认为自己以后一回善待这小子就不妙了。
“是小允啊,不必多礼。”
看齐王走远,欧允想起一件事,孙小丁不是比自己还大一岁么,他没有被催婚么?回头让人去打听一下。为这点事动用暗卫,消息自然是立马就来了。
何山笑嘻嘻的报告:“小爷,孙指挥有中意的女子了呢。大公主跟对方露了些风声,对方也有意。只是小姑娘小了些,要过些时日才会真的定下来。”
“他好这口啊,知道是谁么?”
“据说是靖西侯府五房的姑娘。”
☆、076 做客
“谁?”欧允的眉毛一下子就挑了起来,声音也高了不少。
何山一直观察着他的反应,肚子里暗笑,嘴上道:“就是顾姑娘的妹妹啊。”
“哦——多大了?”原来是她妹妹啊。小丫头都才那么大点,她妹妹那才多大点啊?孙小丁这口味可真是够重的。
“只比顾姑娘小两个月,今年已满了十一了。”
欧允想了想,“不是说要姐姐嫁了,才轮到妹妹么?她也在说亲事了?”不会吧,那个短腿丫头也长大了?
“孙指挥那边只是两家私底下有这个意向而已,还没到真要定亲的地步。听说是孙指挥自己跟大公主提的,他有次回城在路上救了顾姑娘的妹妹和嫡母。”
欧允闷笑了几声,“英雄救美、一见钟情?怎么跟戏里唱的一样啊!”
何山也笑了,这种事情发生在孙小丁身上是有些令人匪夷所思了些。他又说道:“一般说来,像顾姑娘这样年岁和嫡女如此接近的庶女,婚嫁上很吃亏。好的对象嫡母自然是先顾着自己的亲闺女,而且因为时间接近,为了不影响嫡女的婚配多半会被胡乱嫁出去。不过,顾姑娘是养在太夫人跟前的,太夫人很费了些心思调教,定然不会这么马虎的。”
“哦,这么说她的终身应该是她祖母做主了。那还好,她祖母是挺疼她的,看着也还硬朗。”
“小爷,那寻梅宴您去么?”
“去,不去不是又得唠叨个没完。”
“那您到底中意什么样儿的啊?”
“没完没了了是吧,你也来问!”欧允嘟囔道,顿了一下瓮声瓮气的道:“我不知道,反正都是女人。熄了烛火上了床还不是都一个样。”欧允被问烦了,直接丢了一句军营里的名言出来。
何山心道,那能一样么。您如今享用的都是人间极品,外头的人想都不敢想的。还有这踏雪寻梅宴,皇子选妃也不过是皇帝指婚,您可倒好,十二周岁以上不曾及笄的名门嫡女由着挑,回头要是被几位皇子知道,不是又得牙根发酸哪。
这已经是腊月了,所以淑妃禀过帝后,何皇后便向各大家族下了懿旨。这位何皇后这么些年没有亲子能坐稳凤椅,靠的不是她身后的家族,而是她的温顺听话。
这些年家里一直暗示她就算自己生不了,也要借腹生子养一个皇子在膝下。她一直没敢动,入宫十数年她已经知道在皇帝面前最好不要耍小心眼。没皇帝点头,这中宫过继皇子的事能办到么?与其像前任那样被废后凄惨的死于冷宫,她还不如安分守己当个被摆上神坛的皇后。与人无碍,皇帝便会让她安享尊荣。将来不管新君是谁,也不至于拿她、拿何家开刀。所以淑妃一说,皇帝点了头,她就很配合的下诏书了。
当然,为了不引起众人胡乱揣测,原本的十二以上十五以下的规矩就免了,三品以上的命妇及嫡女都在受邀之列。
顾家长房的林氏和顾珂也是属于受邀请的对象。这样的事是有先例的,所以请安时林氏向太夫人说起,众人并没有觉得奇怪,只是一如既往的羡慕而已。而林氏和顾珂则是高兴又有了一个和顾瑜见面的机会。
顾琰自然也没有觉得有不对,她瞅见三哥顾琦此时也在太夫人跟前,状似无意说道:“嗯,我上午在秦家听戏,菀姐姐正在试穿进宫的新衣。”听说四伯母相了一个又一个,三哥就是不满意。而且近来读书非常的用功,完全的无须扬鞭自奋蹄,和从前有些不同。如果她弄错了,也不过白说这一句。但如果不是,看在三哥人不错的份上,她这么隐晦的提醒一下也是做妹子的本分。秦菀身份太高了,那就是王谢堂前燕啊,正常情况下是不会落入顾家四房的。
顾珂感兴趣的问,“是什么样式的新衣啊?”
顾琰便比划着告诉顾珂,顾瑾也补充了几句,她也一同到秦府陪秦菀看戏来着。三姐妹凑到一堆说上了。顾珏抿抿嘴,顾询只是从四品,她是没资格进宫去参加赏梅宴的。不过,顾珏许的只是侯府嫡次子,恩荫的职务也低,比不得大姐夫有三品的虚衔。等她嫁了人也就去不成了。
母亲说女子在家靠父兄,出嫁靠夫婿,靠父兄只有十几年,还是靠夫婿夫荣妻贵能有个几十年。还说那个人虽然现在职务还不如父亲,但是他才十七,有本事又有家世,将来一定可以步步高升的。十年八年以后,就该是九姐姐羡慕自己了。
那天在马车里被流民围住,真的把她吓坏了。好在救兵来得及时,只是虚惊一场。当时母亲撩起车帘跟他道谢,不让自己抛头露面。他没看到自己,但自己却透过车帘的缝隙看到了他。和传说中的‘屠夫’完全不符,他有很俊朗的相貌,还有勃勃的英气。
母亲说大公主暗示了结亲之意,还说她是比较满意的。而且说大公主对外家有成见,如今能如此应当是他的坚持。出自自己意愿娶回家的媳妇儿,会比父母之言的更上心。
“十三妹,你在想什么呢?”顾珂拿手在顾珏眼前晃晃。这个十三妹一直都像她的小跟班一样的,两人关系也比其他姐妹亲近些。对于她的出神,顾珂归之于是羡慕自己能进宫去。这个她从前就表示过的。
顾珏道:“我在想那件衣服似乎不是时下流行的款式,但是听起来好像不错,我也想做一件。”
顾家姑娘做衣服是有定数的,每月两身新衣。不过有茯苓县主的小金库,顾珏从来是想做就做。而且她也很爱做衣服打首饰,所以这么说大家也不奇怪,而且立即就加入了几个小姐妹的话题圈。
太夫人和林氏等人笑道:“还是小姑娘好啊!”
末了众人散去,顾琰和顾瑾送出去东院去。
顾珉觑着近旁无人,压着声音问顾琰:“你那话是说给三哥听的?”
“嗯。”
“他一听脸色都有些不对了,看来还真让你给猜着了。”顾琰有了猜想之后跟顾珉讨论过,让他留意着点,而且心头颇为后悔组织了那么一场登山。
顾珉想了想,“日子长了,等三嫂进门,自然就淡了。”
顾琰也觉得是这个理,到时候有了温柔娇媚的新婚妻子,偶然的一次心动自然是船过水无痕的就过去了。
送走了人,顾琰转身往里走,看顾瑾有些闷闷不乐的,知道是因为百寿图即将完成的缘故。这个,也没有什么话好安慰,一切都在祖母一念之间。
她明日要去李尚书府上做客,还得回去看一下端娘准备的李府众人的资料,免得不小心就说了什么犯忌讳的话。尤其李夫人是继室,几个继子继女都大了。这一年,她的社交比之前就被困在顾府真是多多了。但是出门就更得有分寸。
次日一早,一切准备停当,下人来报说李府的马车过来接琰姑娘了。
太夫人看了捯饬了一番的顾琰,点点头,“去吧。”
顾瑾道:“祖母,瑾儿念书给您听?”
“好啊!”
顾琰朝太夫人的方向福了福身,然后带着端娘小菊离开。说起李尚书府,倒是离秦相府不远,都在朱雀大街上。
马车直接进了仪门,在来接人的管事妈妈的陪同下顾琰换乘小轿,李夫人等到消息已经带着李意欢在二门处等着了。
顾琰被管事妈妈的搀扶下下了轿子,朝李夫人墩身一福,“夫人好!”
李夫人一把拉起她,“快别多礼了。欢儿,快过来见过顾姐姐,你不是说想姐姐么。”
粉雕玉琢的小正太跑过来,“顾姐姐!”一把抱住顾琰的腿。
李夫人笑瞪儿子一眼,“这孩子,一见到顾姐姐就撒欢。”
李意欢才五岁,李夫人年岁自然不大,也就二十二三的样子。旁边还站了个十二三岁的姑娘,她介绍道:“这是欢儿的姐姐,芸姐儿。”
芸姐儿和顾琰互相见礼,芸姐儿笑道:“真的要多谢顾姑娘,那日令姐及笄我本来就要去见一见你的。不巧感染了风寒,今日总算是见到你了。”
顾琰看过资料,知道芸姐儿是李大人的庶女,看样子和李夫人关系还不错。应该是被叫来陪着招待自己的。两人一左一右牵着李意欢的手进去,因为年龄相当,而且芸姐儿温柔和顺,所以说话倒也投机。
一进去,下人就上了现在市面上难得的新鲜瓜果。李夫人道:“也不知道你平日爱玩什么,欢儿说看皮影戏,我还准备了说书的女先生、或者还投壶、覆射、玩双陆这些都使得。你千万不要客气外道了,以后要常走动才是。回头芸姐儿要请几个朋友来家里玩耍,到时她再给你下帖子,把你介绍给她的朋友们。琴棋书画女红这些学了,如果有人互相交流对进益也很有好处的。”
芸姐儿虽然是庶出,但好歹是尚书千金,嫡母又看重不打压,所以她的交际并不受限制。顾琰知道李夫人是好意,她之前到顾府都很难得见到自己,便明白自己不怎么得嫡母欢心。而祖母虽然疼爱,但毕竟年事已高,也不能带着她四处走动。所以想帮她拓宽交际圈子,也好让那些官宦之家知道有自己这么一个人。不然,婚嫁上很容易被人遗忘。
芸姐儿平素来往的自然都是官宦人家的千金,与她们打好了关系,那些夫人们自然就知道她了。
不过,其实太夫人不是不带自己出门多见人,譬如这次来李府就是她力主的。她把自己藏在深闺是有用意的。不过,这份好意她还是得领。
“多谢李夫人和李小姐的美意了,我的确有宾至如归之感。”
芸姐儿笑道:“那里就别叫我李小姐了,直接叫芸姐儿就好。”这是救了幼弟的人,父母都感激得很,尤其是嫡母只此一子,就更是上心了。芸姐儿身为庶女,自然知道应该交好顾琰。
“好!那里也别叫我顾姑娘了,就叫我琰儿吧。”
李意欢把果盘推过来,脸上笑开,“顾姐姐,你吃!”
顾琰便拈起插了银签的一块,“嗯,很爽口。”
芸姐儿道:“其实,我之前就知道琰儿你了。秦相夫人在一次夫人聚会上说你的字有自成一体的潜力。”
顾琰心道,这还多亏了祖母和三伯母的成功营销策略,以及秦相夫人的扶持。
“那是她老人家看在亲戚份上抬举我呢。”
芸姐儿摇头,“秦相夫人可是有一说一的人。不过,也有很多人不服呢。回头她们见了你,肯定要叫你写几个字来看的。”
大家女子,从小就是要学琴棋书画的,擅长书法的自然不少,听到这样的夸奖肯定是要起比较之心的。也因此,这样的名声才更容易引人注意。
“叔祖母她谬赞了。”
芸姐儿看顾琰虽然是谦虚,但脸上还是自信满满的,而且秦相夫人言下应当无虚,便也不担心了。她知道顾琰不是嫡女,担心回头她那些眼高于顶的朋友轻视于她。这样就违了嫡母的本意了。只要真的有本事便好立足了,而且她长得这样好看,态度还谦逊。
李意欢一直歪着头打量顾琰,顾琰心知他八成是想看皮影戏了,于是道:“欢儿给顾姐姐准备了什么皮影戏啊?”
李意欢立即手舞足蹈的介绍起来,果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