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帝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世帝女- 第1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新安点一点头道:“去之时,可千万别告诉晋阳,我在宫中,我想要给她一个惊喜。”
  “好。”杨侑笑一笑,在命内监去传韫仪后,他陪着新安走出了大兴殿往后宫苑行去,“我记得四姑姑以前是住在双月殿的对不对?”
  “陛下好记性。”新安笑语了一句,望着四周道:“一别多年,想不到今日又踏进这大兴宫,可惜已经物是人非,连父皇也不在了。”
  提及此事,杨侑面色一沉,凝声道:“皇爷爷一直厚待宇文氏一族还有裴虔通他们,没想到最后却被他们联手害死,这些人实在可恨!”说着,他道:“四姑姑放心,过几天唐王就会派秦国公带兵前去洛阳剿灭宇文化及等人,以报他们杀害皇爷爷之仇!”
  “总算唐王还有几分忠义之心。”说到此处,新安望着杨侑道:“陛下少年英武,大隋有陛下在,想必早晚可以平定叛乱,恢复昔日昌盛。”
  面对她的话,杨侑苦笑道:“恐怕要让四姑姑失望了。”
  新安停下脚步,惊讶地道:“陛下何出此言?”
  杨侑回头看了一眼亦步亦趋跟在后面的内监,压低了声音道:“虽然我是皇帝,但朝中大小事务皆被李渊把持,就连这宫里头,也全是他的人,朕一言一行皆被他监视着;往后四姑姑在这宫中也要多加小心,以免被人抓了话柄传到李渊耳中。”
  “原来如此,真是难为陛下了。”这般说着,她又道:“话说回来,晋阳为何宫中不住,却跑去住唐王府?”
  杨侑随口道:“我也问过七姑姑,她自从李世民将她从江都救出来后,就一直随李府之人居住,已经习惯了,我想着不是要紧的事,也就随着她,再说就算不住宫中,也可以经常入宫,并无什么相碍。”
  “话不是这么说。”新安紧紧蹙了眉头,忧声道:“秦王府中男女混杂,晋阳又是云英未嫁,混迹在一起,极易招人话柄,事实上,自入了长安城中,我就听到不少风言风语,说……说……”
  杨侑迟迟不见她说下去,催促道:“说什么,四姑姑你倒是快讲啊。”
  新安叹道:“都是说她与李家二公子的,总之什么难听的话都有,如此下去,实在有损皇家威严,依姑姑之意,还是要让晋阳回宫居住才好。”
  “可是七姑姑她……”不等杨侑说下去,新安已是道:“陛下你想想,是晋阳一人的意见要紧,还是皇家名声要紧?”
  杨侑想想也是,逐道:“那等七姑姑入宫的时候,朕与她说说。”
  “好。”如此言语间,他们已是到了双月殿,这个宫殿并不大,却有一个小小的池子,每当明月升起,就会倒映在池中,双月之名,由此而来。
  虽然长久无人居住,但仍有宫人定时清扫,所以除了摆设与以前相比稍有些陈旧之外,并无太大的变化。
  杨侑朝攀了一枝梅花在鼻下轻嗅的新安道:“以后四姑姑就住在此处,要是有什么缺的,只管与宫人说。”
  新安轻笑一声,“缺的暂时还不知道,多的倒真有一样。”
  杨侑好奇地道:“多?有什么东西多了?”
  新安将手里的梅花枝掷在地上,道:“喏,就是这梅花了,我可半点都不喜欢,只是父皇当初说皇后娘娘喜欢梅花,所以这宫中每一处都要种梅树,这才勉强种了几枝,如今父皇不在了,皇后娘娘也被宇文化及给抓了,这梅花自然就没必要存在了,陛下你说是不是?”
  她喜欢的是牡丹、月季一类的花卉,当初曾想让父皇在双月殿盖一间琉璃暖房,让花匠在里面培植牡丹与月季,如此一来,四时皆有牡丹可赏,何其美哉;可是父皇为了讨好萧氏,不仅不答应她的要求,还命花匠在双月殿中种她根本不喜欢的梅花,为的……就是讨好萧氏,让她不论走到哪里,都可以看到梅花;她对此深恶痛绝,却又无可奈何,只能将气撒在晋阳身上,变着法子找她麻烦。
  杨侑虽然对她的话有些意外,但既然新安态度如此坚决,也就答应了,“好,朕现在就命人将这些梅树种去别处;至于姑姑喜欢在双月殿中种什么花卉树木,只管与花匠说就是了。”
  新安满意地道:“多谢陛下。”
  在二人品茶闲语之时,韫仪来到了双月殿中,眸中充满了疑惑,奇怪,以往陛下见她都是寝殿或者御书房中,怎么这次心血来潮改成了双月殿;记忆中,此处以前是新安所居之处,算她们随杨广搬去洛阳后,此处就一直空置至今。
  “公主请。”宫人的声音打断了韫仪的思绪,随其走了进来,待得踏入正殿后,韫仪眼皮狠狠一跳,新安?不是已经命人将她送往太原了吗,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杨侑不知韫仪这些心思,见她愣在那里,以为是太过欢喜之故,笑言道:“看来七姑姑也与朕刚知道的时候一样,高兴得话都不知道怎么说。”
  “是啊。”新安起身走到满眼皆是震惊之色的韫仪面前,笑吟吟地道:“自从江都一别,我无时无刻不担心着妹妹,唯恐妹妹会遭了宇文化及的毒手;却原来妹妹也来了长安,还比我先一步,这颗悬了多日的心,总算是能放下了。”


第四百二十五章 针锋相对

  在她说话的时候,韫仪已是掩下了眸中的惊色,道:“让四姐担心,实在是晋阳之过。”
  新安握了韫仪冰凉的双手道:“你我姐妹,何需说这样见外的话,总之这会儿看到你平安无事,我就安心了,往后咱们就与以前一样,一起住在这长安城中;只可怜了九妹她们,一点消息也没有。”
  韫仪不动声色地抽回手,道:“九妹她们吉人天相,一定不会有事的。”
  新安低头看了一眼落空的双手,微笑道:“希望如此。”
  此时有内监进来通报,说是李渊在御书房等候,请杨侑尽快过去商议出兵洛阳一事,后者无奈地道:“知道了,朕待会儿就过去。”
  在内监退下后,杨侑道:“朕先去一趟御书房,晚些再来陪二位姑姑说话,对了,七姑姑,今日难得这么高兴,你就留在宫中一道用晚膳,正好朕也有一些事情要与你说,好吗?”
  韫仪笑言道:“陛下都发话了,晋阳岂敢不从。”
  “那就好。”这般说着,杨侑随内监去了御书房,在他离开后,韫仪敛去脸上的笑意,冷冷盯着新安,“你怎么会在这里?”
  新安取了一个橘子在手里剥着,似笑非笑地道:“七妹这话问得好奇怪,这里是我的宫殿,我不在这里该在哪里?太原吗?”
  “你是怎么回来的?”当日,她与李世民亲眼看见载着新安的马车离开长安城,按理来说,后者这会儿应该在去太原的路上,怎么又回了长安城,还见到了杨侑,难不成她趁老张不注意之时逃了回来?
  新安将剥下来的橘皮往小几上一扔,冷笑道:“你当然希望我去了太原,可惜啊,晋阳,你千算万算,终归还是算漏了一步,让我回到了这双月殿中。”
  韫仪盯着她道:“你是怎么回来的?”
  新安慢条斯理地挑着橘肉上的白筋,“你自是想知道,可是……我为什么要告诉你?”
  “是谁帮得你?”韫仪的话令新安眼皮微微一笑,旋即笑意嫣然地道:“何需有人帮,那个姓张的,这辈子就没见过几个女人,稍稍哄几句,这骨头就酥了,我要他做什么就做什么;而这……就是你算漏的那一步。”
  “他现在在哪里?”面对韫仪的询问,新安嫣然一笑,捻了一瓣橘子放到嘴里,点头道:“嗯,汁多甜嫩,真是不错,七妹你也尝尝。”
  韫仪没有理会她的话,只道:“回答我。”
  新安摇头道:“瞧瞧你,还是像以前一样无趣,怪不得那么多姐妹里,没一个人喜欢你,说实话,晋阳你这性子真要好好改一改了,否则早晚要吃大亏。”如此说着,她又道:“姓张的将我送回长安后就走了,这会儿在哪里,我还真不知道,不过……”她斜睨了韫仪一眼,“你不是勾搭上了李家二公子吗,以他的势力,想在长安城中找一个人,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再不然找你的老相好杜如晦一起找,总能找到的!”
  韫仪眸光一沉,寒声道:“你给我把嘴巴放干净一点!”
  新安啧啧摇头道:“瞧瞧你,真不知是否与市井小民接触多了,说出来的话这么粗鲁无礼,哪里有半点当今公主的仪态,真不知那么多年,皇后娘娘是怎么在教你的。”
  见她讽刺自己不够,还扯到萧氏身上,韫仪面色越发冰冷,正当新安等着看她失态的模样时,韫仪却突然笑了起来,令新安一头雾水,忍不住道:“你笑什么?”
  韫仪将新安扔在小几上的橘皮一片片捡回果盘之中,笑意浅浅地道:“母后只教过我要怎么与人说话,可从来没教过我要如何与畜生说话,瞧瞧,畜生就是这样乱扔东西,半点规矩礼仪都不懂。”
  “你!”新安气得脸色发青,这个晋阳,越来越过份了,竟然骂她是畜生,简直就是岂有此理,她咬牙道:“我们虽非一母所生,却是一个父皇,你这样骂我,岂不就是在骂你自己。”
  韫仪笑而不语,若她是杨广之女,说刚才那句话之前,倒还真要掂量掂量,可惜……她不是!
  待得新安脸色缓和了一些,韫仪道:“你往后打算如何?”
  “什么如何,自然是住在这双月殿中。”说到此处,新安眼眸一眯,冷冷道:“我知道你什么心思,不过陛下已经见过我了,你想再神不知鬼不觉的赶我出长安,是不可能的事情,哪怕有李世民帮你也不可能,所以,你还是趁早断了这个心思为好。”
  “我可以留你在双月殿中,但你也要答应我一个要求。”韫仪话音未落,新安已是迭声娇笑,直笑得眼角出现一丝水光方才渐渐止住,“这双月殿本就是属于我的,我想住就住,何时需要你晋阳来应允,更别说是提什么要求了。”
  韫仪并未动气,淡然道:“若四姐觉得我的话没道理,可以不加理会,不过……若是四姐来日后悔,可别说我没提醒你。”
  韫仪这句话看似平静无锋,连一丝烟气也没有,却令新安心中一凛,不由自主地道:“你说。”
  “很简单,好好做你的公主,不要干预前朝之事。”当初她之所以送新安离开长安,也是出于这个原因,杨侑毕竟还小,心智不够成熟,万一新安不甘于李渊持政,挑拨杨侑与李渊反目,以夺回长安,那好不容易有几天太平日子过的百姓又要遭殃了,而且……一旦走到那一步,恐怕李渊不会再允许杨侑活着。
  新安打量着她,阴阳怪气地道:“哟,这还没嫁入李家呢,就已经急着胳膊肘往外拐了啊,那么帮着你未来的公公说话。”
  韫仪懒得与她争辩,道:“随你怎么说,总之你好好记着这句话,否则必有你后悔的那一日!”
  新安勾了勾嫣红如焰的唇没有说话,韫仪不愿在殿中对着新安,便走了出来,一出门便看到几名宫人正在起种在院中的梅树,连忙道:“你们做什么?”
  宫人闻言,连忙道:“启禀大长公主,奴才们奉新安公主之命,起了这双月殿的梅树。”


第四百二十六章 暗里针锋

  此时殿门尚未关起,宫人的话清晰传入新安耳中,令她脸庞微微扭曲,大长公主……这个封号,怎么轮也轮不到晋阳,可偏偏就让她给抢了,真是可气!
  韫仪未曾留意到身后的新安,盯着那几名宫人道:“梅树种的好好的,为何要起?”
  “因为我不喜欢!”新安走到韫仪身边,凉声道:“双月殿是我的居处,不被我喜欢的东西,自然不能留下。”说着,她低低一笑,道:“七妹,现在早就已经不是你们母女称霸后宫的时候了,时移世易啊!”
  韫仪咬唇未语,新安得意的笑了笑,对尚站在那里的宫人道:“还愣着做什么,赶紧将梅树起了,别在这里碍本公主的眼,瞧着就心烦。”
  宫人忙不迭答应,这一次,韫仪没有再阻拦,看着他们将一株株以前百般照料的梅树粗鲁的起出来,扔到一边。
  在宫人将梅树一株株抬出去的时候,杨侑搓手走了进来,见她们二人皆站在外面,惊讶地道:“二位姑姑怎么都站在外面,不怕着凉吗?”
  新安抢先道:“当然冷,不过七妹非要站在这里,我也只能陪着。”
  顺着韫仪的眸光,杨侑明白了什么,道:“七姑姑,起的只是双月殿的梅树罢了,别的地方都种着,朕会叮咛宫人,让他们将梅树种到西苑里面去,并且跟以前一样好生照料,你别难过。”
  韫仪笑一笑道:“陛下越来越会关心人了,我没事,就是有些感慨罢了。”说着,她道:“出兵洛阳的事情,都商议好了吗?”
  杨侑苦笑道:“七姑姑又不是不知道,什么商议,不过是让朕去听一听他们决定的事情罢了,唐王已经集军十万,五日后,正式发兵洛阳,由秦国公为帅。”他不愿就这个事多说,转而道:“外头冷得很,咱们还是先进去吧,朕已经命人备了晚膳,很快便会送来。”
  待得进了正殿后,杨侑一边在炭盆边烤着冰凉的手,一边道:“对了,二位姑姑刚才都说了些什么?”
  “没什么,就是闲聊罢了。”说到此处,新安忽地一笑,“还有就是说陛下你何时大婚。”
  杨侑没想到新安会突然说出这话来,那张还透着稚气的脸微微一红,“姑姑说得未免也太早了一些。”
  “等过了年,陛下都十四岁了,是该讨论起来了,等年后,我与你七姑姑好生为你择选一位秀外慧中的名门千金,也好让长安城热闹热闹。”
  此时,有内监进来,躬了身子细声道:“启禀皇上、大长公主、新安公主,晚膳已经备好,是否现在就传?”
  杨侑正窘迫的不知如何是好,听得这话,连忙道:“传,赶紧传。”
  “是。”随着内监下去,一道道盛在精美碟盘中的山珍海味端了进来,很快就摆端了桌子,待得待开盖子后,阵阵香气扑鼻而来,令人食欲大动。
  杨侑亲手舀了两碗羹分别递给新安与韫仪,道:“这个叫‘白龙羹’,是御厨新研制出来的,用桂鱼肉做成,滋味很是鲜美,二位姑姑尝尝。”
  新安尝了一口,蹙眉道:“味道倒是还不错,不过这鱼……仿佛不是很新鲜,怎么一回事?”
  在一旁伺候的宫人听得这话,连忙道:“回公主的话,因为长安不产桂鱼,所以这鱼都是从其他地方捕来,在它还活着的时候冻入冰窖里,需要食用时,事先取出解冻,所以……与刚刚捕上来的鱼相比,会有一点点区别。”
  “难道怪了。”新安嫌弃的将汤碗搁在一旁,对杨侑道:“以前你皇爷爷在世时,御膳房里的食材都是最新鲜的,如今竟然拿这种冻鱼来打发咱们,真真是过份,这样的东西,叫人怎么吃啊!”
  韫仪瞥了她一眼,淡然道:“不知四姐一路从江都过来时,吃的都是什么?难道也是顿顿山珍,餐餐海味?”
  新安被她堵住话,心中暗恼,道:“那是没办法,如今都已经在宫里,还吃这些个不新鲜的东西,不是存心让人不痛快吗?”
  “不痛快的恐怕只有四姐一人,你未来时,我与陛下吃着,觉得并无不好。”顿一顿,韫仪又道:“若是四姐实在不想吃,那往后就都别吃了,正好拿去救济灾民,这外头可还有许多百姓连一口饱饭都吃不上。”
  等了一会儿,不见新安动筷,韫仪道:“来人,将新安公主的碗筷撤了。”
  新安脸上一阵青一阵白,她才动了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