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红炉香山就是香港');
第七章:进兵大凌河
老二、老三的出生,群臣都跟着祝贺了一番,所有人似乎都忘记了前段时间刚刚发生的不愉快。并且因为小朱一时的放纵,皇后居然又怀孕了。看来这个苓芷果真是旺嗣的面格。
然而,还没等小朱享受一下天伦之乐,辽东那边的演出又开始了。
……
大凌河发源于建昌县大青山(河北省平泉县),全长398公里。是辽西地区最大的河流,上游流经凌源、北票、朝阳县。下游流经锦州的义县和凌海县,由锦县东南注入渤海,流域内多属荒山秃岭。
这条河在整个关外的作用非常大,首先,大凌河以东,多为旷野,后金铁骑可以驰骋纵横。以西,临近朵颜三十六家,及蓟辽的防线洪山口一带,最北是朵颜三十六家中最大的部落科尔沁。两年前皇太极入寇京师的时候,他的后勤给养就是依靠沿大凌河畔筑造营垒来运送的。
早在小朱前一段苦练身体之前,孙承宗趁着天气好,去巡视蓟辽边防去了,毕竟也是62岁的人了,辽东冬季的严寒,老人身体实在吃不消,只能选在春夏的季节去。他回来的时候,一方面赞赏老钱搞的健身计划,一方面,从健身是应该治标还是治本的角度,引申出一个治辽事的方略。瞧人这思维,多有逻辑!呵呵。
若想收复广宁(今北镇)、义州(今义县)、右屯三城,应先收右屯。据右屯,于大凌河东修筑城垒。这样一来,锦州、大凌河、右屯就形成犄角之势,可以相互依托。守住这3个据点以后,再向东北依次推进,收复较远的广宁城。收复广宁,则辽事小定矣。
同时,山海关、锦州、大凌河,这样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建立,对整个山海关的战略纵深,将起着重要作用。
这个法子的提出,是基于几个前提:
1。袁崇焕是老孙的门生、老部下、莫逆之交。老袁平台奏对时夸口说五年平辽,后来皇太极入寇京师,花了五百多万两白银,朝廷上下都很心疼,趁当时大家还清醒,小朱适当的改了一下袁崇焕的说法,五年小定,十年初定,十五年大定的分步走战略。
既为了响应皇帝的号召,也为了帮助袁崇焕,孙承宗绞尽脑汁的想到了修筑大凌河城这个法子出来。
2。此时大明南方沿海城市,已经出现了中西合璧的宏裔楼城堡了。这样的城堡不是为了住人,而是为了藏兵所建。
范西礼领过来的人中,有十几个曾经参与了欧洲猫堡和鼠堡的建造,对于遍布欧洲的城堡构架比较了解,而建造堡垒,层层推进也是袁崇焕的重要理论。小朱既然支持袁崇焕,自然这个法子也成为整个大明的步骤。徐光启和金声对袁崇焕的印象也很好,所以,很痛快的,就把这十几个会建城堡的人发给袁崇焕了。
东方堡垒讲究围守,而西方城堡讲究藏兵,虽说都是防守工具之一,但西方的城堡更具有侵略性,因为他们不追求能安置多少民户,更注重储藏战备物资和军队。
这样,可以城堡为圆心,无限扩大出征的范围。袁崇焕和孙承宗将两种风格的筑城理念综合了一下,决定在大凌河东岸筑造一座藏兵用的城池。这个城池近似于葫芦体,临河及覆盖西岸的后城,是用来暂时安置、收容辽东散逃回来的汉民。前城则专门用来储藏粮马等战备物资,即便后金骑兵包围,也可以利用水路,来疏散民户和运送粮饷。同时,前后城都只有军人防守,粮食危机也会被降到最低。
3。兵部左侍郎梁廷栋是个袁崇焕的拥趸,袁崇焕极力推崇筑城平辽,他便也极力赞同。而兵部尚书王洽,更像个后勤人员,对于军事了解不是很深,因此,兵部的意见,多听从老梁。
再加上孙承宗对于在野战中消灭后金主力的问题上,也的确没有什么把握。上次京师保卫,有各方面的原因在里面,除了钱饷到位,名将精兵云集之外,更重要的,是皇帝危及,这可是天大的事儿。
所以,这个提案被正式提交到了内阁和小朱的面前。
“皇上,前后城的建筑,的确不失为万全之策,但大凌河汛期反复,沿岸土地多沙石,后城依河而建,恐怕不稳。况且,战事无方,大凌河筑城,名为广宁,实则挑衅,关外之地,已属鸡肋,无论胜败,招敌而决战,均于国无益。”
成基命现在是个著名的唱反调先生,从来就没有一个问题能在他这边顺利通过的。有时候小朱真后悔,当初怎么就选了这么个杠头出来。
“成先生,难道说你反对筑后城了?”
“臣非但反对筑后城,臣根本就反对轻启战衅。”
小朱看着老成很是正义的神情,心中忽然冒出一个想法,要是成基命一直这么折腾,会不会引起孙承宗的反弹?老钱和成基命不是一条线的,如果成基命倒霉了,那小朱的剿匪大计不就可以成型了吗?那么为了让成基命倒霉,或者说失去民意,唯一的法子就是大凌河筑城一事获得巨大的成功。
也就是说,小朱全力支持老孙和老袁他们两个人,筑城大凌河,岂不是一箭双雕?
“成先生,朕常想,当年皇太极为什么能够轻易的叩关洪山口?并非蓟镇刘策的无能。边外无警,才是根本。一旦大凌河筑城并且站稳,广宁将成为我大明的囊中之物。蓟辽两镇可安。再有,朵颜三十六家名附大明,实际仍与后金暗通款曲。大凌河筑城,朕想的不是为了收复广宁,朕要的是,威慑朵颜三十六家与后金的勾结。”
“皇上,广宁乃是大明故土,收复失地,方才根本。”
成基命果然跟着小朱的思维入套。朵颜三十六家,在这些臣子的心中,地位很低,按他们的想法,蒙古是林丹汗的天下,即便朵颜部投到后金那里,也无所谓。所以,在威胁朵颜部和收复广宁之间,成基命迅速做出了判断。一个错误的判断。
“成先生,广宁距山海关有百里之遥,若中间只锦州一地,则前后难援,势必成关外孤城,不筑接应之城,何来的广宁?”
“那,臣附议便是,然修筑城堡耗费的人力物力太多了。”
“温体仁,”眼见成基命松口,小朱连忙找负责户部的温体仁。
“臣在,臣和毕大人已经做过筹划,镇海水师可分两艘大船经水路运送粮饷、兵器,大凌河东岸有一处旧城,可加以扩建。西岸曾有后金的营垒一处,虽说残破,但作为暂时的驻兵之所,应无问题。大凌河沿岸,沙石众多,那些西礼院的番夷有法子将这些沙石黏合在一起筑城,而且很是坚固。这样,那两艘大船平时便可以运送沙石。至于木材,就地取材便是。耗现银30万两,粮饷、采买物品等物折银40万两。”
“哈哈,好啊,花费70万两白银,就可以盘活辽东,成大人,你可有异议?”
“可是,筑城大凌河,势必要招引后金围攻,一旦城围,则需发援军,届时势必耗费钱粮无算。”
“这个,孙承宗,你看呢?”
“回皇上,蓟镇主守,辽东主战。袁崇焕知兵识人,山海关总兵官吴襄,及其子吴三桂。副将宋伟、参将桑噶尔寨皆是能征惯战的将领。吴襄与祖大寿还是姻亲,大凌河被兵,可令吴襄父子出援,这样还可以节省下一些银饷来。”
悲哀,我大明的官员真是悲哀,任何军国大事,都先琢磨着如何省钱。但现在容不得小朱矫情。
“好吧,那镇海水师是否也可以自水路援师呢?”
“回皇上,恰因水路援师的考量,袁崇焕才提议建筑前后城及西岸营垒的。”
小朱扭头看看大家,你们还有意见吗?没意见的话,
“那就这样办吧,你们内阁回头拟个票拟出来。但银饷不能太节省,还是宽裕一些为好。”
“臣等谨尊圣谕。”
……
大凌河,这一步小朱要倾全力走下去,温体仁提的70万预算方案,小朱觉得有点太过节省了,揣测之下,似乎没有什么党争的因素在里面,可能就是温体仁抠门抠惯了。
国库虽说紧张,但实在不行,小朱还可以从阿萝那里借点银子出来。现在阿萝可是不一样喽,她名下有专门‘巳库’,库里面,她娘家这些年没少往里面存银子,里面存货,据小朱偷偷问淑娥,好像已经光现银就将近30万两了。
但小朱最需要的,是把朵颜三十六家搞定,现在东厂传过来的消息看,后金那里,明显有着为数众多的蒙古八旗。一旦大凌河战役取胜,朵颜三十六家就会倒向大明。断去了蒙古方面的支援,饿,也能饿死后金。久旱必有长冬,辽东那边这些年也不好过,不然,皇太极也不会没完没了的打仗。
阿济格的死,给满清造成了比较明显的变化,皇太极趁势下令,从由他亲自辖领的两黄旗中,抽调部分军卒填满镶白旗的编制。表面看这当哥哥的还挺照顾弟弟,但这样一来,虽然旗主依然是镶白旗多铎,正白旗多尔衮,这两个是同母兄弟。但因为掺杂进不少皇太极的人进去,皇太极已经实际意义上统领了四旗力量。拿到四个战力最强的旗众,其余各旗也都顺从于他,整个后金的统治正式进入了皇权时代。
甭管怎样,大明又一次主动挑起了与后金的战斗。这场赌博性质的战争,将决定未来五年内的走向。
首先,历史上的这次失败之后,中高级将领,我大明花费无数心血和钱粮,历经几代人的血战,方才培养出来的众多优秀军事人才,不少都投降了后金。
俗话讲,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他后金即便蒙八旗、汉八旗的人数再多一倍,小朱也不在乎,因为这样的军事体系,不可能打胜仗。只有在基层军事单位上,拥有数量众多的百战老兵,这支军队才真正变得可怕。
尽管这些高、中、低各级明军军官,出于感情上的原因,并不愿意与祖国为敌。但是,因为边关对阵的敌小朱双方是如此熟悉,逼迫的崇祯皇上,不得不从全国各地抽调兵丁去辽东换防,既伤了军心,又丢弃了对地方上的控制力。更重要的,军费开支无效、无限放大,造成国内赈济招抚的银钱出现紧张,致使流寇越闹越凶,很多被换防的辽东守军也加入高迎祥和张献忠的队伍去,直致恶性循环到‘国君死社稷’的悲剧产生。
其次,大凌河再败,将彻底打垮大明上下主动寻机决战的信心。使得第二年满清彻底征服朝鲜成为可能。
朝鲜分属海洋性气候,北方多山,恰好不受这持续几十年的干旱影响,农作物尤其是稻米这样的主食农作物生长良好,收成丰厚,加上地广人稀,成为后金最大的粮仓。
由此为转折,后金的全部心思,便放在了对蒙古的征服与收降上面。一旦统一了蒙古全境,即便没有李自成,大明也不可能坚持太久,最多十年,要么直接开打,要么趁着某种内乱,大明依然要被灭掉。
第三,祖大寿的军队当中,有相当部分,是从后金那边逃离过来的汉民组成,这些人重新被俘获之后,其结局一定是悲剧性的。当其余流散在后金境内的汉民,看到这些先行者的悲惨下场,也会打消回国返乡的念头,无奈而又死心塌地的为后金服务了。国以民为本,失去军心,还可以通过提高赏格来重新招募;失去民心,你从那里去招募军队?
所以,无论如何,小朱也要赌赢这场豪赌。为此,小朱连夜从乾清门的门缝中,递出一份内旨,明确告诉孙承宗,给小朱连夜制定翔实可靠的战略计划出来。
至于钱,小朱又一次明确的告诉他,要多少有多少。
……
第二天,小朱一夜没睡踏实,眼睛红红的就去皇极门开早朝,发现,钱谦益、孙承宗、温体仁等全部内阁和众多的文臣武将,都显然一副熬夜的惨相。
“启禀皇上,臣昨夜,会同钱相、温相等朝中多位臣工,拟就商讨了一份方略,呈奏吾皇。”
“方正化,快给朕念念!”
早朝散去后,文华殿内,所有参加内阁扩大会议的大臣们,都仔细的聆听着方正化朗读的声音,边听边想。
从这个方略中,小朱才知道,原来袁崇焕的信念很强,他认准的事情,基本不会改变,虽说连续遭受龙口关、毛文龙等事件的打击,但老袁仍然有计划的实施着自己的战略计划。
早在去年大家忙活铸造银币的时候,老袁就趁机在大凌河左近开始修筑城堡地基了。后来年关的时候,徐光启给他送去了十六名欧洲的石匠,他得到西方建筑理念后,迅速调整了城堡的建筑样式,开始重新设计大凌河的防御工事。
并且老袁吸取了政治教训,开始很正式地层层上报。因为他的理解是,既然皇上把石匠都给小朱送来了,显然,皇上是同意小朱构筑城堡的方案,那何必要偷摸的进行呢?
听到此,小朱不仅摇头苦笑,误打误撞的办事情,这老袁还真不愧‘袁蛮子’的称号。
接下来,毛文龙恰好也上交了一份疏奏,内容是:他手下的刘氏几兄弟(原七现六),原来这些年间,一直在和后金保持着各种各样的联系。
只是镇海水师建立之后,因为海事银丰厚的缘故,他们已经看不上后金招纳他们的钱财了。于是,这几个兄弟,趁着某天毛文龙在东瀛喝花酒喝的高兴,和盘托出了自己兄弟几人的前前后后。
毛文龙原本想杀了他们,但是后来一想,这些年来,持有这种心态的人并不在少数,如果都杀的话,他毛文龙就首先逃不过。于是,毛文龙决定使用诈降骗城之计,好谋求辽东渤海湾沿海一带的陆地。其中最重要的是旅顺港。
诈降骗城一事,过于重大,毛文龙不敢乱来,便上报了朝廷。
本来这件事,孙承宗是不同意的,因为在他看来,谁能保证是否真的诈降?即便真的诈降,谁能保证骗的了皇太极?风险这么大,一旦假诈降,变成了真投降,哥几个什么都甭干,直接自裁谢罪吧。
但是,昨天见小朱有一种尽全力一博的气势,孙承宗便设计出一条完整、全面的战略计划。
整个作战方略如下:
1。右屯易与不易防,所以命祖大寿可先放弃右屯,以一种很低调的方式尽快修筑大凌河城堡。大凌河旧城对于明金双方来说,都属于鸡肋之地。守,空费钱粮,敌人未必能来打。不守,又不能迁民屯田,还没等你的粮食播种呢,对方任何一支骑兵都能过来给你捣乱。
距离自家的军事据点又太远,出了事儿,别说救援了,逃都不知道能否逃脱。所以,只要祖大寿示弱于后金,造成一种被朝廷逼迫,不能不去,又刻意拖沓的假象出来。后金想来不会在建筑初期有大的应对。因为大凌河等地,孙承宗、袁崇焕多次去巡视,有时便留些人整理修缮一下营盘,以备下次再来。后金对此已经习以为常了。
2。毛文龙方面,老刘家那哥们几个,加快同后金的联络,争取尽快谈到诈降的安排上。这刘氏几兄弟(原七现六)的人品,朝廷上下很是鄙夷,噢,有钱了,又不用你当步兵去卖命了,你就不投降了?什么东西?但现在用人之际,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反正诈降这种事情,就不是好人能胜任的,还就需要这种无赖流氓才能办出彩来。
3。镇海水师拨出两艘大船、五艘小船,一并划给袁崇焕指挥。
这些战船,平时就驻扎在锦州。往返穿梭于锦州、大凌河之间,用来帮助构建大凌河城。现在大明水师的战舰分为三种,小船、大船、巨舰三种。有大船在大凌河水域,后金想越过大凌河,只能绕远渡河,而朵颜三十六家之中,首鼠两端的人大有人在,后金绕道攻击西岸的匠民营盘,很难有什么奇袭的效果。这就保证了,将来一旦开打,大凌河一带,大明始终有一个稳定的后勤基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