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歌- 第1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爷爷,礼妃娘娘一直盼着穿衣镜,如今这端容镜既出,您真的要送给汤若望他们,而不是宫里吗?”

“是,爷爷没什么东西留给老朋友的,这镜子就算最后的礼物吧。”

“嗯…好…”

这时,徐银英忽然打了一嗝,不过别误会,徐银英可是四品的诰命恭人。不会不懂礼貌地,只不过她怀孕了。被肚子里的孩子给顶的。征西军后年献俘,但皇帝有旨,诸军将领,可以轮番归国休假。去年孙诚回国考试,今年就轮唐栋回来了,小别还胜新婚呢,更何况这几年不见的小两口了,当得知徐银英怀孕的消息后,唐栋立刻去找皇上辞职,希望照顾好自己的老婆。徐银英比不得田小蔷。为了照顾爷爷,为了照顾父亲,她只能留在国内。

整整六年的两地分居,到今年才怀上孩子。自然所有的人都跟着高兴。皇上先是拍着胸脯保证,一定照顾好徐银英。随后俯下身子拍着唐栋的肩膀,吸着鼻子哽咽:

‘唐将军为国为民。辛劳若斯,朕很感激啊!辞职,朕理当应允,就是心里不舍得啊!不过,也罢…’说道这里,皇上还假惺惺用左手掩面。

‘皇上知遇之恩,唐栋万死难报,前日辞职之请,求万岁能恩准小臣收回!’

小朱这个流氓皇上,原本就等这句话呢,连忙用袖子一抹脸,把唐栋给扶起来了。

呃,还是回到徐光启的这间小屋子吧,徐银英已经写完奏表,挺胸抬头地把奏表举到爷爷面前,徐光启看完之后,闭眼休息。一旁的徐银英放下奏表,顺手从怀里掏出一小块糯米糕,坐在爷爷床边吃了起来。她害喜不是很厉害,只是总想着吃。徐光启鼻子还算好使,睁眼看孙女又再吃东西,微微一笑。

“银英,别听尔昆地,害喜不厉害,反而是男婴呢!”

“爷爷,真的?”

“呵呵,当然真的!”

徐银英迫切想生一个男孩的心思,在这个时代里很正常。听到自己最崇拜的爷爷这么说了,连忙高兴的又咬了一口糕品,随后忽然若有所思:

“爷爷,您不把端容镜献给礼妃娘娘,是不是怕黄金太贵?可是,如果把端容镜缩减成这糯米糕大小,这价格不就降下了吗?”

“…”

徐光启没做声,只是想了想,方才轻声开口:

“礼妃娘娘心思活泼,有时候喜欢嬉闹,如果这端容镜送进宫中,一定是一场轩然大波!此事,只能先由汤若望他们推广到民间,然后再由民间传入宫中,才能让礼妃躲开言官的攻讦的。”

“哦,我明白了。哪搓绒机、赶毡机,为什么要由国家专营呢?连皇商都不行吗?”

“是,蒙古诸省,现在匪患不靖,如果国家一味用强,则至多三十年,天下依旧大乱。而蒙古多牛羊,又喜毡毯,如果咱中国收购羊毛,于老省内制成优质的毡毯、毛呢返销。则蒙古人既有祖辈的营生可以糊口,又让他们时时与中国相辅相成,不出三十年,匪患终将大定。所以,这两台苏武机地技术,绝不可以外泄。”

“苏武机?好名字啊,爷爷!”

说着,徐银英就起身来到桌前,工整的写下‘苏武机’三个字,又拿起桌上一个‘鸭梨形状’的东西,随手抛了抛,然后回到床前。

“爷爷,这陀螺水罗盘,如果再增加第三圈铁环的话,倒是会更加稳妥呢!”

“噢?”老科学家浑浊地眼神中,忽然焕发一抹异彩。随后叹了口气:

“只可惜球体本身的重量太大,再增加平衡环,磨损会更加厉害,反而误事儿。若有精钢之精,方可无虑。”

“哪。我明日便转告孙元化、周胤他们去。”

“呵呵,你能想到,他们二人也一定会想到的,这事儿你就不用操心了。”

“是,爷爷!”

“呃,银英啊,昨日那个《十科疏》你一定保存好,千万不可以畏难不报。你要答应爷爷!”

“放心吧,爷爷,银英不会让您不高兴地!”

“呵呵。那就好,那就

:;不担心。唯独你三伯家的尔昆,这个院子,还有将来《农政全书》的刊印版税,老家地祖田,就都留给尔昆吧。”

“?

“御赐的‘士责搁笔’,送给尔默(长房长孙)。御笔联。留给尔爵(二房三孙)。御赐的‘质洁镇尺’,随我入葬。礼妃娘娘这些年送过来的物件。就送给你腹中的孩子吧。还有我这些年的笔记、书稿,你跟尔默两个人商量着分吧。”

“是,爷爷,我这就写下来。您眯上眼睛养养神吧。”

“…”

对于科学家来说,死亡并不可怕,徐银英算不上科学家,但她之所以受徐光启的喜爱,就在于她对这个‘唯物世界’的认同。虽说祖孙二人,不可能深入探讨‘生与死’的问题,但徐银英也没有回避爷爷时日无多的现状。听到老徐对遗产进行了分配。连忙提笔记录。徐光启地身体很差,今天能跟孙女聊了这么多,其实可以看作是回光返照了,此时精力不济。也就顺从的睡下了。留下徐银英,将刚才的所有对话,都一一誊抄备案。

刚才的这番会话。包含了很多信息,因此必须做一个详细的资料交待:

首先,徐光启写了很多的书,但全被盗版了,他并没有获得太多的收益,直到天下忽然传说,皇帝也掏钱买《北棉录》啦!大家才猛然惊醒,是不是该给老大人提点版税呢?

这件事儿的最终结果,是《农政全书》的全本刊印。礼妃那边先垫上刊印的本钱,然后再由皇家科学院拨款给各地新起地学监,进行集团采购。也就是说,礼妃阿箩,前后拿出4两银子,用于这套丛书的印刷和包销工作。

2。老徐刚才做了两个遗嘱:家庭遗嘱,将大部分地家产,都留给了三房的尔昆,包括老家的田产、《农政全书》的版权和版税、北京这边的小四合院。

政治遗嘱,具体内容以后再说,只说一点,徐光启刚才跟孙女做了一个约定:那份《十科疏》只能在他死后,才可以报出去。

3。往上倒推,就是‘陀螺水罗盘’了。指南针是重要的,无论是军事还是民生,都需要一个轻便的,孕妇都可以把玩的指南针。并且这个指南针还要具备一个特点:无论携带者怎样颠倒翻滚,指南针必须可以正常工作。因为玻璃工艺的成熟,这个问题正式解决。

先做一个空心玻璃球,灌上一多半的水,再将一小段磁铁嵌在小木条上,放进去后封口,让玻璃球系统完全密闭。这么做地目的是防止尘土侵蚀,造成指南针的旋转装置失灵。所以才用‘水’来充当‘无阻力’旋转底托。

玻璃球外面,安装两个回旋平衡环,平衡环外侧,继续用玻璃封罩,然后绑缚毛皮,一个应用了陀螺原理的水动指南针,也就出现了。并且随你怎么上下颠倒,水球中地指南针,永远浮在最上方。这就是‘平衡回旋’的巧妙所在。

4。苏武机。子这种纺织品,是苏武发明的。北海放羊,苏武这位南方人能够坚持数十年,据说就是因为他发明了‘毡子料’来取暖防寒。俗语中有‘赶毡’地说法,就是指头发长期不洗,粘连成片,剪子都不断了。苏武当年是奴隶身份,但一定很爱干净,也一定很聪明,所以说苏武发明了毡子料,道理上也是讲的通滴。

手工赶毡、搓呢,大致分几个步骤:粗毛擀毡,细毛搓呢,即分选工序;

粗毛平铺,人工使用弹杖、木帘等简易工具,脚踩手揉,这道最主要工序就叫赶毡;砂磨起绒,将织物表面磨出一层短而密的绒毛,不仅手感好,还因为起绒后,更加温暖。

细毛捻线,织出密实的人字花纹,或者十字花纹,这道最主要工序就叫搓呢;然后蒸煮,高温蒸煮,目的是让成品呢子料不会缩水;同样,也有起绒工序;还增加了搓揉的工序,让呢子料成品,柔软挺括,美观舒适。

大家看清楚没有?主要的两道工序:赶毡、搓呢,都可以由简单机械来替代手工。因此‘苏武机’的出现,甚至还应该早上几年的。只不过,徐光启对这项技术进行了保护,并对整套系统的动力来源,进行了一次改进,水力、风箱相结合的传动组。

他希望利用这种技术上的优势,使得汉蒙两族,真的和平共处下去。牧民放牧,汉人加工,一切都如此和谐,可该有多好!至于技术壁垒问题,属于时代烙印嘛。

5。端容镜。丹术士,都拥有一种制作金泥的技术。说穿了,就是把黄金溶入中,如果添加了白银,就叫白金泥;如果是黄铜,就叫铜金泥;这是一种黏粘的粉末状物质,所以叫‘泥’。

将一小片金彩玻璃(含金属),插入这种金泥之中,稍稍加热,玻璃表面的细孔、以及内部含有的金属量,就将发生吸附效应,随着水银的被蒸发,玻璃两面就都镀上了一层黄金(或者白银、黄铜)。如果用细沙事先涂抹在玻璃的一侧,由于细沙的吸附性远高于玻璃,这样一来,单面镀层的玻璃镜,就正式由中国的科学家们,发明出来。正式的学名是‘吸附法黄金镀层玻璃镜’简称‘端容镜’。

但这项技术,被徐光启以遗产方式,送给了汤若望,并且让他们去南方发展,因为他知道,或者说全大明的人都清楚的知道,礼贵妃对于镜子的渴望,是异常迫切的。一旦镜子真的出现了,谁进奉的,将变得异常重要。如果是江南诸党敬献,则万事大吉!如果换做别人,则一定被打上奢靡妖法的烙印。

由此看来,老徐真的是一位敦厚的长者,一个可爱的小老头儿。

……??

第九卷:第十四章:温保所见

礼上出现唱歌跳舞的环节,未必是什么稀罕事儿,因舞,凄楚的鹿鸣,都可以寄托上无限的哀思。但我们无法否认的是,真有人敢唱着《小放牛》去参加葬礼,而且还是两千多年前。最可怕的是,逝者的妻子还哭天抹泪呢,庄子的哥们发了一问:

“贤妹,多么美妙的青春啊!嫁给我或者嫁给别人吧,反正他已经离开我们逍遥去了。”

对于死亡的态度,决定了庄子们的形象,白衣胜雪、散发如瀑。个顶个往历史中一站,就一个字:飒。

但毕竟千百年才出来一个庄子,所以对于中国人来说,又想热闹,又不想遭人恨,重要性还要媲美葬礼的大典,就剩下百天抓周了。婚礼都没戏,喜宴能摆七七四十九天吗?蜜月能玩出三年丁忧的规制吗?

百天抓周,可以抓上三天,每天还不同讲究,第一天抓一金印,兴许第二天就走过场了,反之,则属于前世命薄;第二天,抓了一把糠,只好解释成今生勤俭,是在积累家人的福缘啊!第三天,请注意,东西就那么几样,孩子再不配合,也有个挑花眼的时候,宝剑、书本、毛笔、马鞭,总是要蒙上的,于是大家皆大欢喜,这孩子命好啊,出将入相,尽管已经是下辈子的事儿了。

在这个时代里,温保的抓周比较另类,就像他另类的肥胖一样,他的百天抓周,是在逃荒的路上办的,他那已经奄奄一息的娘亲,努力地浮现出苍白而又伟大的笑容。用黑色的石头,在灰色的瓦片上面,画出了好多的东西:肉、米、面、金印、宝剑、笔。温保忽闪着明显营养不良的大眼睛,相中了笔。

他的娘亲当天夜里,就满怀着欣慰的希望饿死了,他的父亲养不起他,想把他送进淮河的怀抱,但又实在舍不得,于是就在一家驿站前,跪了三天三夜。当身边同乡都以为又一对儿父子双双饿死地时候,温保用微弱的哭声改变了命运,一小下。

当时的温体仁不过20岁左右,老家湖州的,能跑到河南:_想,老温可得有点家底吧?于是温体仁就收下了这对父子,主仆二人就此展开了妙不可言的缘分。

几十年来,温保除了尽心做好温体仁交办的一切事情之外,只有两个爱好:吃饭、写字。

温保的脸型奇瘦。而身子奇胖,以至于。察觉到将要承担艰巨的过渡任务的脖子,居然玩起了失踪,一个小小的脑袋瓜子,很是突然地出现在肩膀上,要多突然有多突然,往突然里想去吧。

温体仁的所有事情,温保都知道。这么说可能不太明确。身为温体仁地贴身大管家,温保所了解到的国家机密,甚至超过了皇上。

在这个干冷的日子里,因为不怕冷。只穿了里外三件单衣,静静伫立在内阁值房外面的温保,心中就很清楚的知道,今天是一个大日子。因为昨天,新旧两届政府班子,共同制定了一个基调:

“徐光启老大人的遗愿《进请敕定十科疏》。暂不施行,但皇家科学院内部,可以先照此办理。”

温保聪敏的注意到‘暂’字,这等于皇帝留下了活口,将来还是存在施行的可能滴!接着,温体仁昨夜在内阁值房临睡前,吩咐温保记录下一篇日记:

“光启遗稿,上意属之,故谕为暂望。吾观群?,必要开新科以争其势。”

温体仁原本说的是群儒,但温保落笔后,却改成了群?。温体仁拿着放大镜看后,高兴的连连点头。主仆二人相视坏笑之后,也就各自安歇了。

温保写地字极小,所以温体仁要用放大镜来观看,这么干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泄密,尽管很不靠谱。

今天,现在,温保沉默的站在风中,他地身前就是内阁、中书舍、通政司的办公地点,身后是一排休息用房。来来往往的太监、官吏和大臣地管家,都知道这位是温大首相的贴心管家,所以没人理会他。一来是因为他的性格同温体仁很像,大家觉得不好接近;二来,是因为他太丑了,大家觉得少看一眼是一眼。

但温保的心中却始终在微笑,他在自娱自乐。世上有些人就这样子,别人的私隐未必跟他有关,但知道了就比不知道的舒坦,那种奇妙的愉悦感,是传闲话的最高宗旨。

30天前,温保目睹了徐银英昏倒的全过程,徐银英是来子的,微微凸起的小腹,让温保破天荒的笑了一下,随后在太监往返传递的时候,温保还特意搬出一把绣墩,往银英身旁一放,也不说话,冷着脸转身回去接着立正发呆。他想起了记忆中娘亲那干瘪的乳头,和苍白的微笑。

照往常的规矩,皇上的反映很快就会出来,但那天不同,皇上只是交待杨春,领着徐银英先去文渊阁那边歇着,等计较妥当了,再说。

温保后来知道了,是徐光启老大人准备用技术优势来应对蒙古,所以皇上和前后两届内阁的人,都非常重视,这才耽搁时间的。

等新内阁杨嗣昌出来的时候,西边刚好是一片鱼鳞霞,徐银英也在杨春的搀扶下,重新回到文华殿前面等待皇上的最后答复。

恰恰在这个时候,又来了一位徐家第三代,徐尔默,他带来了老大人辞世的消息。温保虽说人缘不好,但他还是打听到了全部的细节。

在同一个时间段里,徐银英正跟着舅公杨春一起在文渊阁唠家常;皇上正跟着两届内阁讨论苏武机;老大人的草径斋中:

长孙徐尔默兴冲冲的走进房间,他要向爷爷展示,新近由宗业刊印司,雕版印发的全本《农政全书》。

“爷爷,您的心血没有白费。您看,圣上御笔题名,钱阁老亲笔作序,宋(应星)大人,还特意为您做了后记呢!”

那天午后的阳光,一如既往地平静,草径斋的阳光,历来如此。平静,安祥,缓缓播撒着温暖与光明。徐光启躺在阳光下的藤椅上。颤巍巍的抬起不是很利索的右手,轻轻抚摸封面上的烫金大字‘农政全书’。老徐用目光扫向

他指引着自己的孙儿。

那上面,是他口述,银英纪录的一份遗嘱,徐尔默将《农政全书》放在爷爷榻前的小几上,返身来到桌前。



“爷爷!宗业的朱贵子,前儿个跟我说了,农书将由朝廷购买,分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