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清英向威廉提出发展拖拉机的意见的时候,威廉虽然对他的奇怪举动略感诧异,不过仍是非常爽快的同意了清英的这一要求。由于拖拉机的引入急剧提升了田间的劳作效率,使得从事农业所需的劳动力大幅减少;被机械所替代的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这正好和目前德国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需要大量吸纳农村人口的国策不谋而合。在整个国家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市间劳动力的涌入不仅不会成为拖累当地社会的累赘,反而会为急需雇佣工人的资本家提供创造财富的剥削机会。大部分菲律宾的殖民吞并和螨清市场的开辟,使得德国国内的过剩商品有了足够胃口的倾销基地;当资本家们的积极性因实实在在的利益而被调动起来之后,大规模雇工进行批量生产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在从美国整体引进拖拉机,并于国内选址建设工厂的同时,为了让土地合并成较大的规模以便于机械运作,德国政府还出台了鼓励耕地买卖租赁的相关法令。可以想见,在未来的数年时间里,喷吐着青烟并隆隆嘶鸣的铁甲机械将很大程度上取代原本的人力,在广阔的沃野上耕作前行。规模化的集中生产还将提升农作物的产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战争爆发后德国国内的粮食不能自给的问题。
这一策略的唯一弊端,就是德国对石油的依赖将远胜历史。因为无论是田间耕作的拖拉机,还是战场上前进突破的坦克,它们无一例外的都只能以石油产品为动力;而整个德国几乎都不产石油,只得仰仗从国外进口。不过在这一位面,德国的石油来源已经有了一定的保证。目前德国正大力拉拢的奥斯曼帝国算得上是一个石油输出国,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弥补德国燃油不足的问题,而清英在战前大量囤积的石油也足以让这个国家坚持不短的时间。只要德奥两国在此期间于东线发力,从速占领罗马尼亚,那么石油问题就可以得到完美的解决。
第218章持续的战争
日出月落,山河异色,动荡不安的1905年悄然逝去,一个崭新的纪元正徐徐向世界拉开大幕。临近年关,整个欧洲大地都沉浸在一股别样的忙碌氛围里,报刊媒体们也纷纷开始搜寻回顾,盘点这一年来国内国外发生的各种事件。
这一年最能吸引世界眼球的,无疑是在远东持续进行的日俄冲突。
从1904年3月日本挑起战端以来,双方已经在那片并不属于他们的满州之地进行了长达21个月的烽火激战。冲绳海战、辽阳之战、沙河会战、达里尼要塞攻防战、奉天会战、对马海战……战争机器飞速运转间,两国文明遭到重大损坏,超过9亿英镑的巨额财富在雪熊和恶狼之间血肉横飞的撕咬交锋中蒸发殆尽,数十万交战官兵埋尸异国,血染他乡。战争的惨烈程度,让外国的战地观察员们都为之胆寒心惊;位于交战地区的原住居民更是早早的就跑了个干净,唯恐这两头凶兽之间的雷霆交锋会对他们造成波及。
时至今日,交战双方仍旧在北满洲地区僵持对峙,丝毫没有任何停战的趋势;而造成这和历史上日俄两国于1905年9月便签署了停战的朴茨茅斯协定所完全不同的原因,归根到底仍旧是清英所造成的蝴蝶效应。这一效应是多方面的,既有俄国本身意志的改变,更有不同于历史同期的世界格局。
在另一个位面里,由于德国把西奥多罗斯福与邻国相处的那句“温言在口,大棒在手”过分条顿化为“提高嗓门。挥舞大枪”。从最开始的时候就成天叫嚷着展示自己的实力。以致于过分锋芒毕露的他们很快就被列入了英国的敌视名单当中。在这种情况下,英法两国于1904年初就达成了旨在共同抵御德国威胁的和解协定,双方迅速完成了从不死不休的仇敌到局花与共的基友的角色转型。
不过,光凭英法两国想要对抗德奥同盟显然是不够的。因为一旦战争爆发,无法在陆地上单独抵挡德国进攻的法国依旧形势堪忧,而就凭英国派来援助法国的、在2年前被布尔人一顿胖揍的几万远征部队,在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德国陆军面前就是战斗力只有五的纯渣滓,根本起不到任何的作用!因此。英法迫切的需要找到一个能够在陆地上给予他们帮助的大国,将其拉入反德的包围大联盟,而法国那位拥有欧洲压路机之称的盟友,自然而然的就进入了这对基友的眼球。
尽管此时的俄国正为了殖民黄俄罗斯、把熊掌伸向长江流域这一英国在华的传统势力范围而同英国的盟友日本交战,并且他们又是英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宿怨和虎视印度的觊觎者;尽管在英国的自由党和工党看来,俄国是鞭笞苛刑、残暴落后、屠戮犹太人的邪恶之乡,沙皇尼古拉二世更是一个“卑贱的杀人犯”,但是旧的敌对情绪并没有新的压力那么强烈。俄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陆军大国,在对德战争中将发挥巨大作用,必须让英国为之屈尊迎从。因此。基于俄国在远东地区的军事冒险,英法两国都希望俄国能够迅速和日本停战。而后将战略中心重新放回欧洲用以针对德国。对于时任美国总统的西奥多罗斯福对这场战争的调停斡旋,英法两国都欣然大力支持,并向交战双方都施加敦促停战的压力,从而直接促成了朴茨茅斯合约的签署。
除此之外,俄国自身的问题也对停战条约的签订功不可没。自1905年2月以来,俄国国内便爆发了波及大部分欧洲领土的革命运动,市民游行、工人罢工、城市骚乱、暴徒抢劫、农民纵火……革命暴乱甚至蔓延到了军队,镇压军队和民众之间的冲突与日俱增;分裂势力和独立势力也趁势揭竿而起,使得整个帝国都陷入到了一片混乱动荡的局势当中。而由于前线陆海军在战场上的接连惨败,使得沙皇政府已经彻底丧失了通过对日战争的军事胜利来镇压国内暴乱革命的念头。在英法美等列强的大力撮合调停和日本并未提出苛刻条件的情况下(日本从战争一开始就决定见好就收),心高气傲的沙皇也只能默默地吞下这枚失败的苦果,顺坡下驴的和日本签署了这个“不割一寸土地,不赔一个卢布”的停战条约。
然而在这一位面,情况却发生了极大的改变。由于德国在此前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奉行的是一位长者传授下来的宝贵人生经验,将自己的锋锐暂时收敛,等待着羽翼丰满的那一天,因而德国对英国所造成的冲击并不如历史上那般强烈。如此一来所造成的结果,便是英国的仇恨在1903年之后仍旧是主要放在法俄两国的身上,着力解决法国大量建造的快速破交装巡和俄国鲸吞满洲的威胁。尽管一手编制了对德包围圈的爱德华七世有着不俗的战略头脑,在1905年8月造访了和伦敦争斗了数百年之久的巴黎,然而两国之间的罅隙毕竟是过于宽大,不可能由于爱德华的一次国事访问便彻底磨平。历史上从爱德华访法到双方签署相互谅解的协约,不也是过去了10个月之久的时间么?
由于英法之间还没有彻底达成完整的协约,英国仍旧将妄图在海洋上掐断自己补给线的法国抱有警惕之心,那么英国人就更不可能如同历史上一样在这个时候考虑拉拢法国那个更加令人憎恶的俄国了。对于正在激烈进行的日俄战争,英国没有任何调停拉偏架的意愿,反而是对俄国这个死对头在战场上连连受挫、国内局势动荡不安的情况暗自窃喜,恨不能亲自上阵收拾他们一番。在英国国内,民众们也对那个腐朽残暴的沙俄政权没有任何的好感,眼见他们在远东战场上被大英帝国的盟友揍得鼻青脸肿,幸灾乐祸还来不及,怎么可能还让政府出面调停?
而以尼古拉二世为首的俄国统治阶层,在这一位面上也并没有丧失战胜日本的希望。德皇威廉的比约克岛之行虽然没能成功打破法俄联盟对德国的包围,然而他受清英影响所率性说出的一番话语却给予了心烦意乱的沙皇极大的鼓励和信心。日本在远东战场上所取得的胜利,完全是由于俄国主力囿于西伯利亚大铁路的运力所限,不能在短时间内尽数投放到满洲地区,才让日本在局部地区上获得了优势的原因。只要俄国能够将战争坚定不移的执行下去,挺过这段国内爆发动乱的最危险时期,那么在财政、兵力、主要工业品产量和物资储备上均完胜日本的俄国一定会获得战争的最后胜利。
在和大臣们进行了一番闭门磋商之后,尼古拉极为罕见的接受了他这位威利表哥对他提出的建议。毕竟要俄国承认输给日本这种三流国家,对于尼古拉而言实在是难以做到;而在英国继续敌视俄国、德国大力为俄国的战争加油鼓劲的情况下,看到了战胜日本希望的尼古拉为了俄罗斯的大国颜面,也觉得有必要将战争继续推行下去。至于国内一浪高过一浪的革命暴动,在暴力镇压中交了大量学费的尼古拉也开始对动乱人群施行分化和拉拢策略,通过谎言、开空头支票、利诱等来辅助暴力,效果渐增。萨拉托夫省更是由于省长斯托雷平的出色手腕而成为俄国国内唯一一个保持稳定的地区,有着大量的经验可以借鉴学习。沙皇已经决定把他调入中央,直接主导对国内革命的平复镇压。
面对日本尽起包括俘获的俄国战舰在内的联合舰队主力,在库页岛掩护陆军登陆的显示肌肉的表现,沙皇政府表现出了超乎历史的异常淡定,而是不为所动的向远东按部就班的调集兵力。库页岛那么一块蛮夷之地,暂时丢掉对战局根本没有什么影响,只要俄国陆军能够在战场上获胜,那么之前所失去的一切都能够重新夺回来!
1905年11月,在北满洲狂暴森冷的寒风中,北寒带出身的俄军向盘踞奉天的日军发起了新一轮的大规模进攻。在奉天会战之后,俄军得到了来自于国内的大量补充,目前总兵力已经超过了65万人,并拥有2400门各型火炮做火力支援,对正面日军的32万人形成了绝对优势。尽管日军在军队士气、兵员素质和指挥艺术上均占优势,然而双方兵力实在相差太大;面对宛若雷霆海啸一般猛扑而来的灰色狂澜,日军在苦战两月之后被迫后撤,使得俄军得以收复奉天战役结束后半年以来所失去的领土。双方在此次战役中的损失均高得惊人,俄军伤亡人数接近10万,而日军在防御中也折损了超过4万的官兵。人员物资的巨大消耗让日本大本营为之惊悚,俄国这种不顾国内动乱的巨大伤口而强行进击的举动是他们最不愿意看到的,必须要想办法借助外国势力,尽快结束这场日本所耗不起的战争了!
ps:感谢书哟pla…1234投的月票~
第219章无畏时代到来
柏林,皇宫。
宽敞明亮的德皇书房内,戎装加身的威廉正笔直地站在上首,一双鹰隼般的灰色瞳仁凝视着眼前长桌上的那具做工精巧的战舰模型,沉吟不言。在他旁边,拥有两大把圣诞长须的提尔皮茨也对眼前的木制模型展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唯有熟知历史的清英在扫望了一眼之后,其注意力便再没有击中到这上面去。
“真想不到,英国人竟然也鼓捣出了这种东西。这艘他们集中全国的人力物资所建造的新战列舰并没有像之前的‘纳尔逊勋爵’级那样布置大量的234毫米火炮,而是将其全部换成了和主炮口径相同的305毫米。虽然它的舾装工程才刚刚开始,甲板之上的事物还杳然无踪,然而我们却已经可以判定,这条船将装备10门统一口径的45倍径305毫米主炮。”威廉眼中异色闪动,徐徐说道。
提尔皮茨微微点头,道:“费希尔这个家伙虽然蛮横狂莽,和他那位国王陛下一样对我德意志抱有极大的敌意,不过看在上帝的份上,我却必须承认他是挽救了整个英国海军的卓越改革家。对于时代发展所产生出的海军新变化,他有着远胜常人的敏锐洞察。更何况这种全重型火炮的概念也算不上是什么新鲜事,意大利人在3年前就提出了这一设想,他本人也曾提出过建造装备统一口径的254毫米主炮的军舰方案。此番英国人能造出这种舰艇,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清英听在耳中,脑海里不由得翻动起了一些属于前世的记忆。
时间进入20世纪。英国面临的海上形势格外严峻。尽管英国的造舰速度已然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主力战舰的年均开工数量突破了6艘以上。然而面对美德法俄意等五六支海军的同时发力,工业产值下降到世界的20%以下的英国再也不能像19世纪中叶那样“执掌大洋”了。为了挽救英国海军对海洋那渐渐萎缩的控制能力,担任第一海务大臣的费希尔决定利用当前科学技术和海战形式急速发展的大背景,建造一种性能全面碾压现有战舰的新型主力舰艇,让英国海军通过质量的提升来重新来重现半个世纪之前的无上荣光。经过一番探索寻找,来自于意大利的“全重型火炮”理念便走进了他的眼睛。
1904年,费希尔带头成立了一个委员会,探究装备统一型号的10门305毫米口径主炮和可以长时间保持21节航速运行的蒸汽轮机的战列舰的可行性。这个方案就是无畏号战列舰。随着技术的发展,305毫米重炮在射速、精度和威力上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大口径火炮在沉寂了15年之后重新像“有烟火药架退巨炮”的铁甲舰时代一样成为主流,装甲巡洋舰和速射炮统治战场的黑历史已然不复存在。1年之后,无畏号的方案从最初的空想蓝图成为了真正的实际图纸,狂喜之下的费希尔立马使劲浑身解数说服国会临时增加预算,并于1905年10月在朴茨茅斯造船厂开工了这艘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战列舰。
除了10门和纳尔逊勋爵级一样的305毫米l45主炮之外,无畏号最大的改进之处就是采用了帕森斯公司生产的蒸汽轮机作为动力机组,让英国人摆脱了他们那远逊于德国同行的渣渣往复式蒸汽机,使其航速得到了不小的提升。在比同年开工、吨位也相差无几的纳尔逊勋爵级多了五分之一的锅炉的情况下。无畏号的输出功率比后者提升了近40%,将航速从18节一举提升到与装甲巡洋舰几乎持平的21节。并能以长时间超过20节的速度稳定航行。至于百毒上所谓的“舱室小型化水密化,显著提升储备浮力和抗沉性能”的说法,清英只能呵呵笑过;英国战列舰的水下防护和抗沉能力简直就是垃圾中的战斗机,无畏号的后辈排水量超过2。3万吨的超无畏舰大胆号被一发装有180磅(不到82kg)火棉的水雷击沉便是最好的例证。要知道,火棉的爆炸威力只有tnt的一半,也就是说这枚水雷仅仅相当于40kg左右tnt装量的爆炸就击沉了大胆号,而一般大型战列舰抵抗水下爆破的设计值至少都是150kgtnt以上的!
由于费希尔迫切的希望用这艘划时代意义的战列舰的服役来彰显皇家海军和无上威严和不可撼动的世界霸权,因此调集了大量熟练的技术工人和物资来建造这艘军舰,使得无畏号的工期异常之短。该舰于1905年10月2日开工,仅仅4个月后的1906年2月6日便宣告下水,同年12月正式竣工,前后总工期仅仅1年出头。它的出现,使得世界上所有服役和正在建造的战舰在一瞬间成为了该被扫进垃圾堆的货色;而英国不遗余力的宣传他们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建造了如此强大的一艘舰艇,也使得世界有意染指海洋的大国们都为之震惊,对英国海军的强大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费希尔的意图得到了初步的实现。
然而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费希尔此举却无异于是把皇家海军送进了墓坑。
这位改革家原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