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朱棣目光移回,看着仪华淡淡笑道:“有两年没在府里过年了,其它勿提,今年好生过年。
——
(明晚8点左右更)
第一百八十八章 送行(中)
第一百八十八章 送行(中)
翌日,燧儿三岁生辰宴。只是一般的家宴,但因朱棣回府,席上争奇斗艳,格外热闹。反观之,妆容行事都中规中矩的张月茹,倒让所有人诧异。按理说诸妃妾中,最该邀宠的就是张月茹。诧异之下,余下妃妾暗自窃喜,言谈间对张月茹也少了些敌意。
仪华略分神留意了下张月茹,委实看不出任何异样,又听眼线回禀无异状,也渐渐收了心思,转到了新年上。
新年时节,府中尤其热闹。朱棣两年没在府中过年,所以今年新春有意大办,自是隆重。一连三日陈百戏一一上演,那些身怀绝技异能的人各显其异,如角抵、走索、吞刀、吐火之类的戏,看得人目不暇给,引得素日养在深宅后院的妃妾、命妃、侍人们笑语不断,每每至深夜都不愿下席。
这样的热闹喜庆。到正月十五元宵夜,到达了一个顶峰。
是日夜里,北平城满城灯火耀街,丝竹管弦笙歌遍城。燕王府内更是璀璨如星空,一座高一丈,衣以锦绣,燃灯五千盏的花树,立于承运殿外。彼时大雪初霁没两日,外面正是银装素裹的世界,在一株火树银花的照耀下,冰雪折射出斑斓的光芒,冰晶透亮,如入琉璃幻境,分不清真实与虚幻。
承运殿六扇殿门齐开,众人坐于金碧辉煌的殿中,一边饮酒谈笑,一边赏如斯美景,真真快意至哉。
然,如此繁盛之夜,亦有尽时。转眼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便是人散席阑。
初一十五,按例朱棣要与仪华同宿,他更是理所当然的在众人的恭送下,与仪华乘坐一舆去了她的寝宫。
今日尚食局奉上新酒,仪华浅尝几口,只觉唇齿留香。遂当它是一般的果酒,不由贪杯。何奈酒量浅显,堪堪撑过众人的目光,一上了坐舆,就是软软的倒了身子,人已醉了。
冬日的坐舆,四面锦幔紧掩,内里熏炉袅袅,清香侵袭鼻端,仪华如觉身处云端,飘飘摇摇,好不逍遥。可转眼一股骤凉的风灌入,冷得她生生打了一个激灵,酒意微减,缓缓地睁开眼,恍惚看见好几个朱棣在眼前晃。
仪华晃了晃头,眼前依然是模糊的人影,她心下不耐,索性伸手随意一揽,正是环住了朱棣的颈项,随之晃动的人影也定了下来。这令仪华欢喜一笑。银铃的笑声,从狭窄的舆内缥缈传出。
“仪华……”咫尺之下,一身红衣女子,笑靥如花,眼眸迷离,红唇微翘,说不出的千娇百媚。朱棣只感呼吸一窒,情不自禁的轻唤出声。
语音方尽,仪华已颦眉不悦,瞪着朱棣,一声娇叱:“不许叫我仪华,我不是仪华!”
一句驳逆的话,脆生生的说出,惊得舆外众人惶恐。
陈德海在舆外迟疑道:“王爷,王妃似乎是醉了,可是让小的唤人来服侍?”
朱棣看着醉意朦胧的仪华,犹豫了片刻,断然拒绝道:“不用,全部退下。”
陈德海心领神会,笑眯眯的看了一眼众人,打发他们退下。
久未等到回应,仪华不快的推开朱棣,固执道:“不许叫我仪华!”
朱棣无奈一笑,声音带着未察觉的宠溺:“好,不叫你仪华,你说叫什么,本王就叫你什么。”
仪华心神恍惚,记忆混绕,一时只想冯妈妈曾说。李翠莲弥留之际,希望她的女儿美丽,想起有人说姝意为美丽,便叫了一声阿姝后,终是油尽灯枯。于是,她脱口就道:“阿姝!”
朱棣也不愿叫“仪华”,毕竟这个名讳有嫌隙,再一想仪华的身世,不难猜出“阿姝”就是仪华的乳名,便依言唤了一声“阿姝”。
仪华这下满意,不再与朱棣执拗,任由他将她抱出坐舆。
时过子时,寒意深深。
一路从宫门口到正殿,猎猎北风刮来,冷得人瑟瑟发抖,疼得人嘶嘶呻吟,亦让人精神为之一震。
行至正殿前的丹墀,仪华酒醒大半,吃惊的发现她正在朱棣怀中,骇得连忙伸着脖子,四下一望,见倘大一个院子里,未有半个人影。她这才略略安了心,舒着气收回目光,下一瞬就迎上朱棣好整以暇的目光。
“我,臣妾可以……”仪华心中恼恨朱棣略带一丝戏谑的目光,口中却不如心下厉害,说话好似咬住了舌尖一般,吞吞吐吐。
难得见仪华窘迫的样子,朱棣眸中难掩笑意,大阔步抱着仪华进了正殿,挪揄道:“前一会非让本王叫你阿姝,这会怎么到像咬住了舌头?”
朱棣何曾以这种口吻与她说话。仪华微愣了愣,凝神回想,依稀记得方才的情形,当下深感羞赧,一时异常纠结。竟不觉朱棣已抱着她到了内室,饶过屏风,放在床榻上时,她才猛然反应过来。
仪华意识虽清醒不少,却仍处半醒半醉之间,此下方反应过来,一双眸子大睁,可眸中没有焦距,仿佛是呆滞的看着某一处。朱棣顺着她视线看去,却见床尾架子上插了一盏花灯,正是去年元宵所获得大闹天宫灯。
“王爷……?”躺在床上怔了一会儿,仪华勉强凝聚眸光,半支坐起身子疑惑着,就见朱棣伫立床前,静静地看着那只花灯——今日白间偶取出,阿秋将它挂在床尾。
一时,仪华也不禁勾起无限回忆,那夜种种走马观花似的闪过。
一室静谧,光影幢幢,暖香弥漫。
“阿姝。”朱棣蓦地转身道。
这一声语音沉缓,却让仪华心律骤失,只觉朱棣似有不尽的话言,下意识的屏气敛息望着他。
朱棣在床沿坐下,目光凝视着她,抬手抚上她耳鬓的发丝,声音低哑温柔:“阿姝,你便是我的王妃,再无其他人了,只是你阿姝。”
不再是“她”的替代。
只是她,阿姝!
仪华眼睛模糊了,泪水不争气的往下掉,她狼狈的抹掉眼泪,它却似泉涌。不停,不停的掉泪。
“怎么哭了……我这是怎么回事?估计是有什么进到眼睛里了……”擦不掉无尽的泪水,挡不住他灼灼的视线,不愿软弱的一面无处遁形,仪华低下头,双手抵在朱棣的肩头,似笑似哽咽道:“别看,你别看!我好想像醉了,让阿秋过来——”
声音骤然而止,仪华泪眼婆娑的被抬起下颚,错愕的瞪大双眸,一瞬不瞬的看着他唇落在她泪痕斑斑的脸颊,随后是耳垂,耳畔,一直沿着颈项一路细细的吻下。
朱棣的吻滚烫轻缓,却依旧带着隐藏的掠夺气息,但较于以往的轻柔,让她僵硬的身子渐渐的软,也让她的意识迷失了,只能顺着他置于腰后的手,缓缓躺回熏香的床榻。又与此之时,忽松的发髻,终唤得她意识重回。
“阿姝,别拒绝。”朱棣呼吸急促的吐出这二字。
这一声唤下,阻止了她动作,仪华任青丝散落于枕,双手也软软的环住了他的颈项。
这一刻,仪华觉得她真的醉了,迷醉了,浑身一点力气也没有,只能随着他辗转浮沉,犹如浩瀚大海中溺水的人,紧紧箍住最后一根浮木,随浮木带她漂浮沉溺,忽起忽落。
……
正缠绵间,外面忽起一阵骚动,随即锦幔外传来了急匆匆的脚步声,陈德海在外焦急道:“王爷,京师里来人了!”
语如九天惊雷砸下,空气中旖旎暧昧的气氛瞬间凝滞。
陈德海顿了顿,又小心翼翼禀道:“是急报,带了圣旨,不知王爷可是要这时去听旨?还是……”
不等陈德海说完,朱棣僵住的身体猛一震,旋即立刻翻身而起,朝外吩咐道:“来人,更衣!”
声落片刻,侍人鱼贯而入,点灯、备水、侍衣。
仪华看着转眼亮如白昼的室内,亦从先前的缠绵中清醒,半醉的酒意也全然消失。她急忙拢衣而起,不经意看见立在屏风前由侍人侍候更衣的朱棣,双手紧握成拳,手背青筋绽出。
一眼见下,仪华心念一动,不由走上前,暗下覆上朱棣的手背,在他为怔的目光中,相凝道:“王爷,臣妾随你一起去。”说罢,不及朱棣回应,她似触电一般放开他的手,转身扬声叫了阿秋、盼夏服侍她更衣。
一刻钟后,收拾停当,匆忙上舆。
路上匆忙,一路无话。
舆中,朱棣脸色如常,无丝毫异样。直至承运殿前,下舆之时,他一贯沉稳的步伐,竟不易察觉的踉跄了一下。
仪华将一切看在眼里,想启口说些什么,却只觉无论说什么,都是无用。
眼前这个男人,为了驰骋疆场建功立业,蛰伏了多久,等待了多久,努力了多久,她都一一看着。
思绪间,亦步亦趋的随朱棣走进了承运殿。殿内,不久前觥筹交错的繁华,已被恢弘肃穆的气氛隆重。
仪华眯了眯眼,抬头望着殿内煌煌的灯火,忽然想,圣旨所宣的旨意其实并不是,命朱棣率师北征?
不需细想,手持圣旨的将士,已高声喊道:“燕王朱棣接旨!”
*
(开文没多久,ms18同学就说想要在他们h时,能听见猪蹄叫个啥米缠绵些独特些的名字。O(∩_∩)O哈!俺今天终于用上,话说其实原本不是这一段是另一段关于朱能啥米,后又删了(莫怀疑这样改了,是因为写醉酒能达到3k字,咳咳咳),变成这个阿姝了。话说更想取阿珠咕~~(╯﹏╰)b)打个抖,这章猪蹄肉麻也肉麻。
*
第一百八十九章 送行(下)
第一百八十九章 送行(下)
圣旨的内容不出所料,是下旨北征的命令。
其旨,命晋王、燕王分别统帅山西和北平的兵马,开春之后,各自从所拥藩国出兵漠北,搜寻前北元太尉乃尔不花的一支意图南下的队伍,并将其俘获。其中,帝念两子首次带兵打仗,遂命多元大将听之调遣,且命皇七子齐王率领山东精锐马步军随燕王出征。
简明扼要的百字圣旨宣完,未有周王的名讳,这令仪华心下猝然一紧,一个不好的念头闪过脑海。
去年夏,蓝玉大破北元,北元被去国号,如今正是虚晃之时。此时,今上命其子出征,试探锻炼之意,明显大于实质。而诸子中,及弱冠之龄的只有秦、晋、燕、周、楚、齐六王。皇次子秦王为今上厌,自不得重用;皇六子楚王,误食丹药,薨。
如此,只剩晋、燕、周、齐四王。
但此次北征,即为试探锻炼之意,这四名已及弱冠的成年藩王,理因都参与。又或者,本无意让四子皆参与此次北征,也不当越过周王,反用他们中年龄最小的齐王。
如今却是这般,周王必然出事了!
仪华黯然垂眸,没想到结果,还是到了最坏的一步。她暗叹一声,随朱棣声呼万岁后起身,刚举步退至一旁,目光就像有意识的看向朱棣。
朱棣右手紧握明黄圣旨,如若常态道:“没想到父皇命七弟随本王出征,倒不知五弟,父皇可有什么安排?”
宣旨将士知周王与朱棣一母同胞,来之前,已料到朱棣必会询问周王,早已打了腹稿,道:“末将领旨来时,只听说周王私自去了凤阳,后被皇上召回宫以外,其它的就不大清楚了。”说着退后一步,拱手一礼道:“还望燕王殿下见谅。”
话已至此,朱棣自不会再问,只与宣旨将士寒暄数句,竟让人领了下去。
宣旨将士走后,朱棣一言不发,默默的走出承运殿,立在殿外的丹墀上,兀自望着那株一丈余高的灯树,不语。
仪华看着一片流光中照耀下,朱棣如松挺拔的背影,在呼呼咆哮的北风中一动不动,她心里忽然有些涩。
不知此时此刻,朱棣是在为出征兴奋,还是在为周王担心,又或是两者皆有?
怅然间,陈德海抱着一件黑斗篷,为难的望着仪华,道:“王妃,王爷这……还有这斗篷……”
“给我吧。”仪华取过斗篷,亦走出承运殿,行至朱棣的身旁。
敏锐的察觉有人靠近,朱棣回首瞥了一眼,仪华加快两步,抖开怀中的披风,轻声道:“王爷,外面风大。”说时,为朱棣披上了斗篷。
这时,呼呼咆哮的寒风似汹涌的海浪一样,一阵冽过一阵的刮来,耳畔处只闻呼呼的一片嗡鸣。
仪华瑟缩着打了个寒噤,朱棣蓦地开口道:“本王送你回去。”
仪华忍住身上的寒意,紧拢了拢身上的大红羽缎白狐狸绒披风,说了一声“好”后,语音轻快道:“四更了,反也无什么睡意,王爷不如陪臣妾走走吧。”
四更天,正是夜最凉的时候。
朱棣看着仪华冻得微微发白的双唇,硬是挤出一抹安慰的笑意,他竟不忍拂了她的好意,也不愿拂了她的好意。他想,他确实需要寒冷刺骨的风雪,拂去身上沸腾的血脉,静一静心。
这样,不久前还在旖旎缠绵的二人,这一时只是沉默而默契的走着,一旁仅有陈德海执了一盏宫灯跟着。
一路如来时,亦相对不语。
四下安静得出奇,只有各种自然界的声响,充斥着耳膜。
直至穿过这条横贯王府巷道,临近后院的路上,忽听一道喁喁私语之声,隐隐约约的还能见到一丝微光闪烁。
仪华顿时大吃一惊,这个时候儿居然还有人?难道是有什么苟且或隐晦之事?
仪华被这个想法惊住了,看不见略走在她前面半步的朱棣,她忙转头往身旁一看,只见陈德海一脸薄怒,神色间更是带着几分焦急。
一见之下,仪华心里一沉,看来不是她多想。
其实,也不外乎仪华这般作想。此处是过了巷道,入后院的一个小园子,因为靠近书堂,倒也建得颇为清幽僻静,几十株红梅、松柏散植于园子四处,中间几座嶙峋的假山,重重相围着一个六角亭子,彷如天然屏障一般。
在十五灯节这一日,不顾凛冽的北风,深夜出现在这个幽僻之地,实难让人不作怀疑。
就在仪华暗叫糟糕之时,朱棣已挟着一身肃杀之气,变了回宫的路径,向那小园子走去。
见状,仪华心下懊悔不迭,早知会遇见此一幕,就不该走这一边。
当时从承运殿出来,因考量另一边路途经六局、世子府,过巷道,然后入后院,又经过家庙、东三所,方到她的住处。而六局人事繁多,东三所住着大部分妃妾,未免人多口杂,才选这一条路走,哪知僻静是僻静,却不想碰到了这种事!
朱棣素来厌恶府中侍人有私,这会儿又刚知了周王的事,这不是正触上眉头吗?!
仪华一边想一边赶紧跟上,那喁喁私语声渐渐的近了,也越来越清楚了。
只听一个清吟的声音,一字一字缓缓地清晰道:“……燕王殿下命每年清明时分,慰已去将士的亡魂。为女儿身,虽不能随我大明好男儿一样,战场杀敌,保家卫国;亦不能随燕王殿下一样,护卫边关,体恤将士;却有一颗拳拳之心……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如今战事又将起,诚心祈祷上天庇佑我大明将士凯旋而归,让边关少一缕徘徊的亡魂,让人间少一个痛失至亲的家庭。若得所愿,甘愿一生不得恩宠,只虔心向佛,终生食素,信女张氏拜上。”
信女张氏拜上……信女张氏……
张月茹!
仪华脚步蓦然停下,错愕的目光掠过忽然怔住的朱棣,望向跪在雪地里的素衣佳人。
*
(明天8点更新,章节名和章节内容实在太不相符了,咕~~(╯﹏╰)b)
*
第一百九十章 送行(四)
第一百九十章 送行(四)
明月照寒雪,雪光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