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凤凰诏- 第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程彰却暗道不好。
    周王与谢羽男未婚女未嫁,如今她是程府小姐,谢府未来家主,却跑到周王府去,知道的说她是奉旨报恩,不知道的还当她与周王有情,所以才这么不避讳呢。
    不过不管别人如何猜测,只要谢羽踏进周王府照顾一段时间,恐怕她的清白也就不保了,谁家儿郎还会上门提亲?恐怕都拿她当周王的人了。
    程彰急急叩头:“陛下,这丫头在外面野惯了,不添乱就不错了,哪里会照顾人。不如由微臣前去周王府照顾周王。周王救了微臣的女儿,微臣理应前去致谢,就算是贴身照顾也方便的。”
    魏帝瞪着下面跪着的程彰,极想打开他的头盖骨来瞧瞧这人脑子里装的东西。
    周王肯拿命去救谢书,他对儿子的心意也确定了。只是他不能确定谢羽对周王如何。若是她对周王的情意及不上周王,他总觉得自家儿子亏了,所以才想辙将两个人往一处凑。你说你程彰一个半老头子跑去凑什么热闹
    魏帝心里莫名复杂,头一次嫌弃起程彰的不解风情:“程卿你一介武人,照顾病人哪里能跟小姑娘相比。还是小姑娘细心周到体贴,就由阿羽前去照顾周王吧。”不过想想他一个老光棍,连老婆都留不住,哪里懂男女之间的弯弯绕。
    魏帝又有些同情程彰的不识趣。
    可怜程彰为闺女操碎了心,还不知道魏帝心里已经将他嘲讽同情了一遍,派人将谢羽送去周王府之后,他才叫起,又赐了座,从方才讨债治罪的冷脸转换成了亲切友好的会亲家模式,意味深长道:“朕与程卿命里注定要做亲家啊。”
    程彰装傻:“犬子几世修来的福气,才能得了公主的青眼。”
    魏帝也懒的跟他绕弯子了:“程卿养了一对好儿女,”倒让皇子公主都动了心,“不瞒程卿说,朕的儿子都肯舍得豁出命来救阿羽,程卿就没别的想说?”
    程彰:“微臣对周王铭感五内,无以为报,唯有往后常年吃斋,祈求周王福寿安康!”
    魏帝平日听的皆是歌功颂德之词,习惯了也没觉得有什么异样,今儿却先后听着程家父女俩的话,都觉得有点被硌着了。从字面上看,并没什么问题,就父女俩的态度也是无可挑剔的忠诚,只是这内容……实在让人难以苟同。
    做闺女的年纪小,抹不开面子就算了,当爹的也是这么不识趣,实在可恼。
    “朕明说了吧,周王府里缺个王妃,朕瞧着你家闺女不错,等周王伤好了,就可以办起来了。”他也懒得再兜圈子,现在才觉得武将直来直去的性子终究不如文官含蓄的拍马来的愉悦。
    程彰还待推辞,魏帝已经阻止了他的未尽之言:“你也甭拿闺女的婚事自己做不了主,要谢弦首肯才行。朕还就替你家闺女做一回主,看看谢弦回来有何话可说?哼!朕的儿子为了救你闺女连命都差点搭上,此等大恩朕瞧瞧谢弦还有何拖词。”
    程彰:“……”陛下您都已经计划好了,又何必过问微臣的意见呢?
    ***************************
    谢羽不知为了她的终身大事,程彰在蓬莱阁跟魏帝装了半天了傻,最后还是被魏帝戳破。魏帝指派的人将一直送到了周王卧室,宣了魏帝要她前来照顾周王的口谕,这才回宫复命。
    周王回府之后,也只能每日卧床休养,哪儿也不能去。
    安王与三公主倒上登门探病,就连太子也来过了。只是这两拨人政治立场敌对,来的时候倒好似商量好一般,在他回府的次日一大早就急匆匆来了。
    周王原本就不太想见这几人,安王外表亲和,如他的名字一般温煦有礼,但藕孔都不及他的心眼子多,周王是不太想与他多交谈。太子就更不用说了,兄弟二人就从来未曾亲近过,只不过维持着表面的功夫而已。
    等到下人引着撞在一处的三人进了周王卧室,却见蒋祝红着眼眶守在床尾,向三人行礼问安之后,歉然道:“王爷昨晚伤口疼,一夜未睡,刚服了周大人助眠的药,才睡着了没一会儿。要不……微臣将王爷叫醒?”
    他说着要叫醒周王,可是人却离周王在八丈开外,声音压的低到恨不得把嗓子挤成一条线,不要发声才好,只靠嘴唇轻动就能将话说明白,这哪里是叫人的架势?
    太子与安王互视一眼,皆在心里暗讽对方难得捞到个表演“兄友弟恭”的机会,一大早就跑了来。两人意图如此明显,且与对方的来意一致,直恨不得将周王揪起来让他评评理。
    可惜周王闭目侧卧,呼吸平稳悠长,睡的正香,他们也实不好意思开口叫醒。于是便唤了周翰海前来询问情况。
    周翰海自在书院见到周王,就没离开过他的身边,换洗衣物还是家里人送来的。用他的话说就是“这段时间对着周王比对着自家老婆的时候还多”,因此对于周王的伤情以及一日三餐吃喝拉撒倒比周王府侍候他的宫人们还要清楚。
    他也不管周王在玩什么把戏,竹筒倒豆子一般将周王的病情讲了一遍,还再三申明:“周王以前底子就弱,现在受了重伤,需要卧床静养!”
    太子与安王得了确切的消息,一则能够对外表示一番自己的担心,二则在魏帝面前也好交差。举凡魏帝问起来,也能得体应对。况且万一陛下心血来潮,问及他们可有探望回京养伤的皇长子,露馅也不好。
    二人大张旗鼓的来过了一趟周王府,闹出这么大动静,想来能够传到魏帝耳中了,这才心满意足的离开。
    作者有话要说:  

☆、第93章

第九十三章
    周王府上至蒋祝下至大管家吴意,都很讨厌太子与安王拿周王受伤的事做文章,在魏帝面前刷好感度的行为,但对谢羽却很是客气周到。除了蒋祝因周王不顾自身安危舍命救人,在心里对谢羽略有微词,其余人等恨不得拿出招待王府女主人的架势。
    谢羽跟着跟着传旨的宫人出宫之时,便被候在宫门口的程府车夫瞧见了,向马车里的小和尚以及春和枸杞通风报信:“小姐出宫了——”
    周王卧房里,崔晋全程清醒听完了魏帝的口谕,与谢羽大眼瞪小眼。
    他对魏帝的用意心知肚明,尤其很希望能够天天见到谢羽,又能让她离孟少游远点,何乐而不为。他才张口要喝水,谢羽起身找茶壶,春和已经指挥着枸杞端了过来,小和尚立刻接受:“师傅您坐,徒儿来!”
    周王期待的美人奉茶换成了小和尚,对上小和尚发青的头皮,虽然喝的是同样的水,但却喝出了与预想之中截然不同的味道。
    谢羽却没有照顾人的自觉,尤其在春和刻意的防备之下,周王与她相对四五日,居然从来没有独处的时间,不得不说是一件憾事。
    谢羽向来独身一人,但此次身边跟着的三个人却拿她当宝贝般紧看着,实在让蒋祝为周王抱屈,趁着谢羽去歇息,小声在周王面前抱怨:“舍命救了人,居然连一亲芳泽都做不到,王爷真是……让我说你什么好呢?”
    周王虽不能与谢羽独处,但日日醒来都能见到谢羽的脸,已是大为满足:“本王当初救人,也不是为着一亲芳泽。”
    “那王爷是为着什么?”蒋祝都忍不住要嘲讽两句了:“难不成王爷是为了让谢羽敬仰王爷的心胸气度,铭记王爷舍身救人的美德?”
    周王一笑:“自然是……为了让她对我死心塌地!”
    蒋祝:“……”
    其实也怨不得谢羽身边的人,春和自听了郦山书院惊魂一夜,后悔自己没有跟着她。谢弦将她留下来照顾谢羽,若非周王,谢羽几乎险险丧命,她却不在谢羽身边。
    自谢羽从郦山书院回来之后,她便恨不得寸步不离的跟着。不但自己跟着,还要让枸杞灵芝也跟着。
    小和尚没办法将枸杞替代,但灵芝的活计却被他抢的不剩,被他挤到了边角旮旯,只能默默幽怨的看着他,就连陪同进宫,马车里也没她的地儿。
    小和尚神经粗,根本感受不到谢羽身边丫环对他的不满,只一心一意跟着谢羽。进了周王府之后,在周王卧房里,他同为男性,反倒比枸杞方便许多,春和便多指派他去替代谢羽照顾周王。
    被小和尚照顾的周王几次都被喂茶泼湿了衣领,几乎都要忍不住抓狂:“……”求换人!
    蒋祝看不过去小和尚的不解风情,几次尝试欲将他带离周王的卧房,好让谢羽与周王有独处的机会。无奈小和尚死守着谢羽不挪窝,打定了主意要做谢羽身边的一颗钉子。他又不似别的少年人,总有所好,可以诱之,蒋祝绝望的想:总不能为了周王的终身幸福,他要从现在开始研读佛经吧?
    会不会有点晚?
    谢羽也是个怪胎,她奉旨照顾周王,大喇喇往周王卧房床边一坐,其余事情身边随侍的人一手包办了。就连她身边的丫头枸杞,吴意也是小意奉承。
    蒋祝为此瞧不过眼,还私下不轻不重的刺了吴意几句:“你就那么怕谢羽?怕到连她身边的丫环都要奉迎?”周王肯舍身救谢羽,但蒋祝却对此不满,若非他重伤未愈,生怕刺激到他,蒋祝都要好生与他说道说道了。
    既然谢羽是宁愿不要命也要保护的人,蒋祝无话可说,对谢羽更不能怠慢,但对谢羽身边的人,可未必愿意捧着敬着。
    吴意厚脸陪笑:“侯爷也知道,说不得将来……都是一家人,能好好相处便好好相处,也省得王爷为了府里的小事烦恼。”他做也宽宏大量的样子:“小的做着府里的大管事,少不得要多委屈担待着些了。”
    枸杞是个闲不住的性子,有小和尚打头阵,她便往外围发展,与周王府的婆子嬷嬷打成一片。她嘴甜爱笑,见到嬷嬷婆子就婶子大娘的叫,就连吴意也被她奉承的合不拢嘴,倒觉得这丫头机灵也有眼色,为她大开方便之门。
    她是谢羽的贴身丫环,若是谢羽嫁进来之后,她可就是王妃身边的丫环,体面非常,就更不能得罪了。
    蒋祝狠踹了吴意一脚,代替了自己的回答。
    ***************************
    程彰与周王不对盘也不是一日两日,周王却为了救他的亲闺女而差点丧命,魏帝又有亲撮合,朝中不少人都在私底下议论此事。
    周王能放下芥蒂救程彰的女儿,要么是他心胸宽大,要么……就是程彰的女儿迷倒了周王,才让他放下了多年旧怨,舍命相救。
    魏帝都不惜下旨将人送到周王府去了,可见皇帝陛下也是乐见其成的。
    太子首先就坐不住了,只觉得腹背受敌,举步维艰,先有安王虎视眈眈,又有苗胜恶意攀咬,如今还要加上个周王——马上就要有一位强而有力的岳父做靠山。
    他在朝堂上气势就先低迷了下来,在魏帝面前似乎腰背都有些塌了,落在有心人眼中便当闫相蓄私兵乃是太子授意,如今事情败露他便先自心虚了。
    其实太子若是理直气壮,摆出坦荡的神色,魏帝对这儿子还会保留些赞赏之意,就算真要打压闫国熹,总会想办法将太子摘出来的。见到他这副样子,原来因打压闫相而起的一点子怜惜也烟消云散了,心里倒更看不上太子了。
    正在魏帝犹豫之时,接到西南统帅梅纳英的奏折,原来是蜀国意欲与大魏忘却前仇,欲派太子重修旧好,订立和平盟约,两国边境不再妄动干戈,请求魏帝的旨意。
    魏帝自是喜出望外,立刻下旨令梅纳英陪同蜀国太子前来长安和谈。
    梅妃十多年未与亲兄长见面,得着这个好消息,急忙召了安王进宫,喜上眉梢:“我与你舅父多年未见,每次皇儿从滇南回来,都说你舅父身子安好,等他来了就知道皇儿有没有撒谎了。”
    安王笑嘻嘻道:“儿臣哪敢欺骗母妃?!舅父体壮如虎,每顿能吃两海碗大肉,声如洪钟,比年轻人力气还大……每次儿臣与舅父比试,都被他揍的满头包,不信等舅父来了母妃就相信了。”
    梅纳英陪同蜀国太子回京的消息似乎让梅妃年轻了十多岁,她揪着安王细细问了一番滇南梅府里各人的情形。这些话每年安王从滇南回来之后,她都要细细问一遍。今年崔煦封王,京中情势越加紧张,便不曾再自请前往滇南,而是留在长安。
    纵然是往年的话题,母子两个也谈的津津有味,直到安王快要出宫之时,梅妃才掩唇一笑:“皇后素来自傲国舅运筹帷幄,在朝堂上只手遮天,却不知这一次国舅爷能不能脱身了。”她也并非要安王回答,只是对于安王与苗胜联手攀咬住了闫国熹而兴灾乐祸,又叮嘱安王:“苗胜就是条狗,虽然忠于陛下,可是真到了威胁到他身家性命的地步,给条骨头就能走的小人,与他为伍还是要小心为上。”
    安王天之骄子,素来心里瞧不起苗胜,只是他戴着亲和的壳子太久,渐渐长成了另外一层皮肤,外人是很难看出他对人的喜恶,就连苗胜也只觉得安王亲切有礼。
    “儿臣省得。”
    安王走后,梅妃便吩咐贴身宫人:“替本宫梳妆。听闻皇后娘娘这两日身子不爽快,卧病在床,本宫去侍疾,那些打眼的首饰一概不用,只拣几样素净的戴着。”
    宫人心道:娘娘您又不是去奔丧。
    不过此等大不敬的话也只敢腹诽,手下却一刻不敢懈怠,帮梅妃梳妆打扮好了,陪着她前往凤藻宫侍疾。
    闫皇后是因为外廷风传闫国熹私自藏兵,他亲往程府去求程彰未果,着急上火之下便发起高热,连宫务都暂时放在一边了。
    她倒是想爬起来强装没事人般打理宫务,可是身子骨不争气,两颊烧的通红,嘴唇都爆了皮,全身发软,下了地双脚犹如踩在棉花上,两耳轰鸣,别说是理事了,就算是端庄坐着等宫妃们前来请安都不能够。
    这时候再听到梅纳英即将陪同蜀国太子前来长安,不啻于噩耗。
    作者有话要说:  

☆、第94章

第九十四章
    孟少游听到谢羽奉诏入周王府照顾周王,心里将姓崔的祖宗十八代统统问候了一遍,转头却笑眯眯来周王府探病。
    他的腿伤并未全然愈合,伤筋动骨也要上百天,六萬跟八萬为了怕他长成长短腿,走哪都抬着。
    周王半倚在床上,客气道:“孟公子伤着,还要上门来探病,真是多谢了。”
    孟少游:“周王不必客气,这不是阿羽出门多日未归,我过来瞧瞧她,顺便探病嘛。”
    周王与孟少游的眼神齐齐转到了她身上,谢羽无辜表示:你俩闹不合,别拿我当借口!
    她对这两人当着她的面暗藏机锋的行为已经见识过太多,心里隐隐有个猜测,却又忍不住推翻。觉得不太可能。孟少游打小就嫌弃她凶,对她断然不可能会有别的心思,充其量只是孟大公子任性,大约觉得玩伴与别人关系亲近,他有点接受不了,这才时时处处瞧周王不顺眼。
    谢羽心里想通了这一节,暗暗为孟大公子下了个评语:十几年如一日的幼稚!
    别瞧着他嘴里胡说八道,恐怕没一句是他的心里话,只是占有欲作祟罢了,与她来到长安之后,觉得本来是她一个人的亲娘谢弦,忽然要多出来几个人分母爱,心里颇有点不好受的感觉类似。
    小和尚代替谢羽去送孟少游,正好春和与枸杞皆不在眼前,蒋祝见缝插针将房里其余的人通通赶了出来,独留谢羽与周王。
    周王向谢羽招招手:“阿羽过来坐。”
    谢羽在他床头的鼓凳上坐了下来,周王还是不满足:“阿羽再靠近点,我有话跟你说。”
    “难道有人偷听?”谢羽吃惊,暗想有谁会胆大到在周王府听壁角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