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观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指观音- 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其实,晓凤也是犹豫了好几天才下决心来找丽珠的,妈妈在世时曾经跟她讲过“如果哪一天,妈妈不在了,你有什么事就去找丽珠阿姨吧。”在这个世界上,除了妈妈,还会有人这样留恋她吗?当时,晓凤根本没有想到妈妈的话竟然会成弧铮∧训缆杪枰丫じ械搅怂约旱乃懒寺穑肯锢凑依鲋榫褪窍氚炎约旱囊恍┮苫笃┤缒盖椎慕猩穆家簦尢ス窭锏奈男亍⒄宓乃酪约罢逅朗备盖缀湍盖捉厝徊煌奶龋褂邢丛杓涿派系男《础⑸罩垢盖椎脑焦煨形鹊雀鲋榘⒁探步驳模恰靶∏贸鄙星摇翱谀芽蹦兀「慰鍪墙舱庑┦拢艺庑┦露际枪睾踝约汉透盖椎模拐嬗械隳岩云艨诎。〉降桌鲋榘⒁袒故前⒁堂矗凰渌邓杪枨橥忝茫暇顾歉杪枨橥忝醚剑约鹤芑故歉錾舷卤驳墓叵得础O衷诶鲋檎饷匆豢蓿痪谷话严镄闹心亲詈蟮囊坏阈睦矸老吒蹇辶耍镏沼谙蚶鲋榘⒁坛ǹ俗约旱男撵椤�
    晓凤走后,丽珠再也坐不住了,她准备去找朱辉。可是当她走到门口时,她停了下来,此时,朱辉在办公室吗?不一定。那么,到他家去找他?不行。万一碰到熟人,一个小县城,就这么几个人,彼此都认识,如果凶手不是吴蜡,这件事传到吴蜡耳朵里,说我怀疑他是凶手,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万一凶手真的是吴蜡,他如果知道我去找朱辉了,岂不打草惊蛇?再说,现在只是在侦破阶段,种种分析;都还只是各个个人的主观意见;重要的还是证据……还是先等一等吧,说不定明天朱辉会来找我呢?也罢,就等他来找我吧。于是,丽珠重新回到楼上睡觉去了。
    县公安局刑侦科办公室里。朱辉、小戴、博书三人都在办公室。三人又在分析案情了。
    博书:“我看这个吴书记啊,别看他道貌岸然的,骨子里简直是变态!”
    小戴:“我看晓凤啊,对他父亲的这种做法也有看法,只是没讲出来罢了。”
    朱辉:“何以见得?”
    小戴:“她把我找到的那些文胸拿去时,用力一拽,还嘟哝了一句:‘简直是无聊!’”
    博书:“真是!有这样做父亲的吗?对了,这个晓凤好象是吴书记的继女吧?”
    小戴:“对,就是继女。”
    博书:“不怀好意!”
    正说着,电话铃响了。
    博书:“喂,谁啊?哦,在在在。”把电话递给朱辉:“小头,你的。”
    朱辉:“喂,哦,爸吗?是我。嗯,嗯,……好的,好!再见。”
    朱辉:“我姑姑要走了,我爸说她可能不会再回来了,想要再见我一面。”
    博书:“那你应该去一下。”
    小戴:“头,那天你不是说想把你爸接来,了解一些情况的吗?”
    朱辉:“是啊。”
    博书:“那正好了,这叫‘鼻涕流嘴边过——顺路’,省得他老人家还要辛苦一趟。”
    朱辉:“我下午过去,争取明天就回来。小戴,你和博书再到丽珠家去一趟。”
    小戴:“好。”
    朱辉他们知道,晓凤和丽珠心里都明白,最接近凶手嫌疑人的人是谁,而且,只有她们两个人手里掌握着最有力的证据,所以,她们俩是破案的关键人物。只要她们俩配合了,案情马上就可以真相大白了。
    小戴知道朱辉让他去找丽珠,就是要他从丽珠这里再深入一层了解周凤与凶手之间盘根错节的复杂关系。既然丽珠已经把正义被害的事告诉了朱辉,说明她已经不再把他们拒之门外了,她现在不主动地和盘托出她所知道的一切,自有她的原因。不过,现在有了晓凤提供的一些线索,利用这些线索,再抛砖引玉,从丽珠这里发现更重要的线索,只要她们两人的线索合在一起,那条通向真相的路就可以通了!





    正文 第三十八章 梅林旧事
     更新时间:2009…10…10 16:18:23 本章字数:3838

    朱辉匆匆往父亲家赶去。他知道这一次与父亲的见面,对周凤被杀案件的侦破也将起到关键的作用。最近,小戴频频与晓凤约会,晓凤还帮助小戴进了她父亲的房间,发现了一些东西:譬如那文胸和内裤,甚是令人费解;尤其是那一万五千元钱,更是意料之外。但是,这些发现对于破案却是非常地有价值。丽珠也向朱辉透露了晓凤的男朋友被害情况,看来这两个周凤生前最亲密的人已经意识到一些事情了。如果父亲能把照片中隐藏的谜底揭开的话,可能周凤被害的真相很快就能浮出水面了!想到这些,朱辉情不自禁的兴奋起来,之前,朱辉虽然协助老局长,破过几个大案,但是,他作为一个组长独立侦破一个案子,这还是第一次,而且,朱辉明白他们现在面对的是一个隐藏很深的狡猾的对手以及文革动乱的后遗症和一张牢固的经过多年苦心经营的关系网等等等等,虽说公检法机关已经逐步走上正规,但是,要想排除干扰,揪出真正的罪犯,谈何容易!更艰难的是,他们分析了很多杀人动机都不能成立,现在他们仿佛是在一个特殊迷宫里,几个人穿过了几条不同的路线汇集到了这个迷宫的出口处,但是,这个出口处的门是锁着的!只有把真正的杀人动机找出来,他们就找到迷宫出口的钥匙了!
    朱辉到家中时,已是午饭时分。
    父亲:“来了,来了!快入坐,只等你一个人了!”
    朱辉跟姑姑及在座的各位乡亲打了招呼,就入座了。大家边吃边谈,很是高兴。一会儿席终人散。大家都说了些祝姑姑一路平安的话就各自散去了。姑姑回去要到市里坐船到上海,然后再坐火车出去的。当地农谚说“初八廿三四,潮平日中迟。”意思就是说初八或二十三、四,潮平是在下午二、三点钟的时候,今天是阴历初八,姑姑应坐下午三点左右的船到市里去。所以,散席以后,朱辉和父亲就送姑姑去坐船了。
    送走姑姑以后,父亲让朱辉回房休息。
    两人回到父亲房中,朱辉又看到了那张照片。
    朱辉:“爸,这照片里的人都是您年轻时的朋友吗?”
    父亲叹了口气:“是啊。你不是说这个周凤死了吗?怎么死的,查出来吗?”
    朱辉:“爸,我现在就在经办这个案子。”
    父亲:“查到凶手了吗?”
    朱辉:“还没有,只能说有点线索了。”
    父亲:“哦。”
    朱辉:“爸。你跟他们地这张照片是什么时候拍地呀?”
    父亲:“该有二十年了吧……唉;你把照片拿下来。”朱辉踮起脚。把照片像框取了下来。
    父亲拿着照片。想起了20年前地旧事。
    那时。袁之庆刚来到溪北乡不久。他和溪北乡地青年们成了知心地朋友。农忙他们一起下田干活。进行科学种田试验。闲暇一起下河游泳。捉鱼摸吓;晚上他们一起下棋乘凉、谈古论今。好不自在!一个个都自称是下凡地神仙。那时节。刚刚渡过了艰难地“三年自然灾害”。大家在生活上要求也不高。能吃得饱就知足了。确实。那个年代地青年。虽然物质生活很匮乏。但是。他们地精神是充实地。特别是袁之庆地到来。给朴实地山乡吹进了一股清新地风。大家在一起都觉得特别快活!吴蜡和吴茗兄弟。更是与袁之庆特别亲近。那两兄弟父母双亡。家中别无牵挂。三人常常日夜一起。不是你来我家就是我去你家。真是亲如兄弟了。
    不久。从省城来了一个女知识青年。那就是周凤。周凤地到来。让这帮年轻人地快乐生活真是锦上又添了花一般。那周凤天生丽质。且又清纯良善。整天乐呵呵地。很自然地就融入了这帮年轻人当中。
    父亲还记得,有一次,他们一起到杨梅山上去摘杨梅的情形。
    当地有这样的习俗:杨梅熟时,如有人到杨梅山上买杨梅,主人就让他们自己到山上去摘,边摘边吃,能吃多少就吃多少,不用付钱。下山时如果还想带点回去,就把要带回去的杨梅过一下秤,按收购的价格付钱。一群年轻人到了杨梅山上,又是唱又是跳,甭提有多兴奋了!特别是袁之庆和周凤,他们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尤其觉得新鲜。吴蜡是“老土地”,这一带的风俗他熟门熟路,所以,大家都听他指挥,他呢,也把大家照顾得好好的,尤其是周凤,更是被当作了公主对待。看,这边吴茗和陈武已经爬上了一棵老杨梅树吃开了。
    陈武朝袁之庆扔下一颗又大又紫的杨梅:“接住!”
    袁之庆伸出右手接住了杨梅。
    这边吴茗对吴蜡叫道:“哥,接住!”
    吴蜡伸出左手接住了杨梅。
    两人同时把杨梅递到了周凤跟前。周凤并不去接杨梅:“不要,我要自己爬上去摘!”
    吴蜡和袁之庆两个人就把周凤托上了树。
    周凤:“哎呀,这个杨梅洗都没洗,怎么吃呀?”
    吴蜡:“没关系的,杨梅不洗也能吃的。桃子不洗吃了才会拉肚子呢!放心吃吧!”
    周凤摘了一个又大又紫的放进嘴里:“嗯,真甜!”
    随后,袁之庆和吴蜡也分别上了树。
    过了一会儿,大家都吃够了,纷纷下了树。
    袁之庆拿出相机:“来来来,我们一起拍张照片吧。”
    于是大家都站好了,袁之庆把照相机放在一块石头上,调好了自动拍摄的开关,揿了下来。
    周凤:“快来,站到这里来!”
    袁之庆站到了周凤旁边,快门“咔嚓”一声,这张照片就这样留下来了。
    拍完照片,大家就坐在树下休息。
    这时,杨梅山脚下,一群人挑着红布袋过去了。
    陈娇:“是去迎亲的。”
    周凤:“为什么?”
    陈娇:“进城买东西挑的是蓝布袋,只有迎亲才挑红布袋。”
    周凤:“哦!你认识新娘子吗?”
    陈娇:“认识。”
    周凤:“漂亮吗?”
    陈娇:“不漂亮,有谁能比你漂亮呀!这方圆十几里都知道我们这儿有一个知青美人呢!都说谁要是能娶到你就是最有本事的了!”
    周凤:“嚼什么舌头呀!人家是问你新娘子漂亮不漂亮。”
    陈娇:“不是跟你说了吗?不漂亮,要是漂亮,她父母还会把她嫁给一个比她大十几岁的男人吗?”
    周凤无语。
    吴蜡:“这有什么希奇的?就是漂亮的女人嫁给比自己大十几岁甚至二十、三十几岁的人的故事也多的是!你没听说过?杨贵妃原来是唐明皇的媳妇,后来,唐明皇把她弄来给自己当老婆了。武则天原来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后来成了李世民的儿子唐高宗李治的昭仪,这些女人难道不漂亮吗?”
    陈娇:“什么才人、昭仪呀,听不懂,乱七八糟的!”
    吴茗:“就是老婆。”
    吴蜡:“你没听说过‘脏唐淫汉’吗?当然乱七八糟咯!还有什么四大美人的王昭君,也嫁给了……”
    袁之庆:“哎,你这个**就不对了,王昭君是和亲去的匈奴,单于死后,按匈奴的规矩,她应给改嫁给下一任的单于,也就是她的儿子,”
    陈娇:“什么!母亲嫁给儿子?”
    袁之庆:“对,就是儿子。当时王昭君不肯下嫁,也曾派人向唐皇请旨,要求返回长安,但是唐皇下旨命她‘从胡俗’,也就是说要按匈奴的规矩办。为了民族的大义,没办法,王昭君只好留下了。”
    吴蜡:“对对对!要不怎么说‘环佩空归月夜魂’和‘分明怨恨曲中论’呢?
    周凤:“哎哟,不简单呀,还知道杜甫的诗呢!”
    吴蜡兴奋地:“这是鼓词里唱的。”接着他就用鼓词的调唱了起来:“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大家一齐鼓起掌来。
    父亲叹了口气,沉思起来。
    朱辉:“爸,你旁边这个是谁呀?”朱辉指着的是吴茗。
    父亲:“辉儿啊,现在,你也长大了,有些事也该告诉你了,你知道吗?这就是你的生身父亲!”
    朱辉:“啊!”
    父亲:“这是你的生身母亲,她是我的亲姐姐。”
    朱辉:“怎么会这样呢?那我的父亲、母亲呢?”
    父亲:“说来话长啊!”父亲心情沉重地回忆起那段械斗的往事。至此,朱辉才知道父亲原来是自己的舅舅。
    父亲:“辉儿啊,既然你已知道了你自己的身世,从今往后,你就不要叫我爸了,还叫我舅舅吧。”
    朱辉知道,舅舅为了自己终身未娶,他是把自己当成他自己的儿子养大的。
    朱辉:“不,我父母都没有了,我只有您一个亲人了,您就是我的父亲,再说,我叫爸也叫惯了,不用改了吧。”
    傍晚,朱辉就回去了。





    正文 第三十九章 周凤许婚
     更新时间:2009…10…10 16:18:24 本章字数:4945

    丽珠家。小戴和博书正和丽珠聊着。
    丽珠对小戴:“反正当时你也在场,晓凤只是不好意思讲出来罢了。”
    小戴和博书赞同地点点头。
    小戴:“阿姨啊,我还有一件事弄不明白,想向您请教一下。”
    丽珠:“说什么呀,你们的分析太有道理了,怎么能说向我请教呢?该我向你们请教才是呢!说吧,什么事?你们不也是在替我这可怜的周凤妹妹冤伸吗?难道我不应该支持你们吗?”
    小戴:“我听晓凤讲,您是她母亲生前最亲密的姐妹,所以,我想,您应该知道,周老师为什么最后还是嫁给了她根本不爱而是深深仇恨的吴书记了呢?”
    丽珠:“唉,这个事啊,不讲也罢。都过去十几年了,讲也没意思了。”
    小戴:“”阿姨,你想想看,晓凤把这么多的秘密告诉你,她是想让你帮助我们把她母亲的案子查清楚了,好替她母亲伸冤啊。”
    博书:“阿姨,周老师嫁给吴蜡肯定有她的难言之隐,你如果知道而把它隐瞒起来了,以后难免有人会误会了周老师,以为她是贪了吴蜡的权势才违心地嫁给了他呢?”
    小戴:“阿姨,既然你已经把吴蜡和周老师及袁之庆之间的恩恩怨怨的来龙去脉都告诉了我们了,难道还有什么不可以说的吗?”
    丽珠:“唉!自从袁之庆死后,她听了我的劝,再没有打听袁之庆的下落。但是,她内心里还是认为袁之庆并没有死。直到有一天,陈武告诉他袁之庆确实死了,还把埋葬袁之庆的坟指给了她,这时她才彻底失望了。”
    往事就像是一个凄美地故事。在小戴和博书地面前展开:
    这天早上。丽珠正准备去学校。陈武慌慌张张地跑来了。
    陈武:“丽珠姐。不好了!周凤姐昏过去了!”
    丽珠:“怎么回事啊?”
    陈武:“昨天。周凤来问我袁之庆到哪里去了。我告诉她袁之庆死了。”
    丽珠叹了口气:“也对。反正迟早总得让她知道地。”
    陈武:“可是她不相信,我没办法,只好把那个坟指给她看了。当时,她没说什么就回去了。今天早上,我出去时看到许多人围在那个坟边,我吓了一跳,心想肯定出事了,过去一看,还好,周凤还没出事,她只是昏过去了。当时,就有几个学生家长把她抬回家了。”
    丽珠:“你干吗把坟告诉她呀?”
    陈武:“可是她不相信袁之庆死了呀!”
    丽珠:“唉,这个吴蜡,作孽呀!”
    两个人匆匆赶到周凤家里,周凤已经醒了,正向众人道乏呢!大家见丽珠来了忙让开了。
    丽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