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 作者:七七家d猫猫 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巨星 作者:七七家d猫猫 完结- 第11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没有勇气改变。
  生活里,这些意外时时刻刻都在发生,似乎都是真实的,我们都会把这些意外、这些灾难、这些巧合归咎于命运,推卸到上帝身上,然后就把这样的生活当做了‘真实’,说服自己去接受这些‘真实’,把梦想悄悄地深藏在心底。但如果,如果这些意外和‘楚门的世界’里一样,都是上帝的手法,你又是否愿意去打破这样的束缚,追求真正的真实?
  电影里给出了这样一个答案,克里斯托弗在接受采访时,被问到为什么楚门在三十年里一直没有发现他所在的世界是虚假的。克里斯托弗说,‘因为人们接受现实’。
  因为人们接受现实!
  这是一句十分精辟的回答,几乎存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角度。我们总是把生活里的意外、磕绊、挫折、灾难、痛苦、折磨归咎于命运,归咎于上帝指示,然后心安理得的相信这就是自己的生活、这就是自己的真实,而那些与‘命运’违背的都是虚幻。
  可是,如果真的有一天,真相被揭晓了,我们每个人都是楚门,我们每个人所相信的真实都是‘楚门的世界’,那么我们是否有勇气去追求真正的真实呢?
  这恰恰也是整部电影最为伟大的地方!因为当楚门知道了真相,他犹豫、彷徨、恐惧、迷茫,但最后还是选择了继续前进,离开了这个以他为中心的世界,走向了另外一个未知的世界——或者虚幻或者真实,谁也不知道。
  这个世界很可怕、很残酷、很血腥,但楚门却给了我们勇气,活下去的勇气。
  每个人对‘真实和虚幻之间的界线’的定义和观点,定义了这个人的存在。你是楚门吗,你是否生活在一个虚假的真实之中;你又是楚门吗,敢于去挑战真实和虚幻的界线;你真的是楚门吗,知道了真相之后,勇于迈出那一步?”
  
  第2009章 余味不散
  
  阿蒙德的影评以一个出人意料的角度进行了解读,对于真实和虚幻之间模糊界限的定义不像是一部喜剧电影的影评,倒像是一部形而上学的哲学作品,也像是一部科幻电影的评论,这着实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
  但不得不承认,阿蒙德的观点赢得了许多人的认同,类似的想法几乎每个人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地出现过。伴随着阿蒙德的解读,“楚门的世界”又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观看,这着实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从喜剧电影之中看出科幻味道来。
  阿蒙德刊登在“纽约时报”的这篇影评,伴随着满分一百分的肯定,阿蒙德送上了自己至高赞誉,对这样一部喜剧电影来说,如此评价几乎是无法想象的,即使在整个电影历史长河里,无数喜剧大师的作品也难以达到如此高度,这也是喜剧电影局限性的重要体现。
  另一方面,鼎鼎大名的罗杰…埃伯特也没有例外地第一时间在“芝加哥太阳报”发表了自己的影评,这位一贯秉持着客观权威态度的影评人,在首映仪式结束之后,还没有撰写影评时,他就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表示,“我对于雨果的挑片眼光十分惊叹。”
  从这一句话就可以看出罗杰对“楚门的世界”的态度了。
  事实也是如此,罗杰再一次为“楚门的世界”送上了满分一百分的评价,并且给予了满星四星的强烈推荐,就连罗杰自己都不由感叹,“我已经记不起这是第几次我给予雨果…兰开斯特的作品满分和四星了,但我相信,这依旧不会是最后一次。”
  “自由至死,荣耀至死”,罗杰以这样一个十分具有标志性的标题撰写了这篇评论,其实标题的愿意是“自由还是死亡;荣耀还是死亡”,这与雨果的乐队荣耀至死交相辉映,由此也可以看出整篇评论的基调。
  “‘楚门的世界’是一场人类天性与社会残酷的较量。
  偷窥是人类内心邪恶肮脏思想的宣泄口,它源自于黑暗,却光明正大地出现在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因为每个人内心深处都隐藏着这种接近变态的心理。八卦和狗仔队就是如此诞生的,而1994年第一次真正出现的‘真人秀’更是如此。
  正是因为人类内心阴暗的偷窥。欲,我们就像‘楚门的世界’里那些观众,强烈地渴望着窥视楚门生活的一举一动,那五千多个隐藏镜头就是现实生活中我们梦寐以求的眼睛。于是,为了满足人类的欲望,为了源源不断的利益,有人想出了这样绝妙的点子:将一个新生婴儿领养并且圈禁,然后为他构建一个完美的世界,让全世界的人一起窥探他的生活。除了他之外,所有一切都是假的,都只是演员而已。
  对于观众来说,这是一档电视节目;但对于这个婴儿来说,他却活在一个谎言之中。
  楚门…伯班克,就成为了整个社会贪婪、欲望、恐惧和黑暗的载体,将所有的阴暗面都光明正大地承载在了这一个人身上。但是,隐藏在偷。窥。欲望的背后,人们却忽略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比起偷。窥来说,人类真正的本质欲望是自我,可以说是自私,也可以说是自立,但归根结底,就是树立起一个独立的自我,摆脱所有束缚,摆脱所有控制,勇敢地活出自我。当所有阴暗面成为了束缚翅膀的枷锁时,人类的本性将会爆发,努力挣脱所有的束缚,重新找回自我。
  我们称之为,自由。
  楚门从小梦想着探险,希望能够去探索那些麦哲伦还没有能够探索到的世界,节目制作人用老师的打击、恶狗的狂吠将这种梦想扼杀在了摇篮里,但显然这还不够,于是节目组让楚门的父亲遭遇海难,甚至还让楚门亲眼目睹了这一切的发生,如此残酷的方法却十分有效,让楚门彻底对大海产生了恐惧。
  节目制作组用这样的方式、以上帝的方式控制着楚门的思想,他们自以为这样就能够压抑人类的天性,让楚门安心地在天堂岛上度过一生。他们控制着楚门世界的每一个细节,除了楚门之外,他生活里的所有人都是演员,从街道边的流浪汉到报刊亭的主人,从隔壁邻居到公司同事,从他的家人到他的妻子再到他的至交好友,从他的亲情到友情再到爱情,甚至就连日出日落、降雨降雪都是在掌控之中的。
  五千多部摄像机从方方面面监控着楚门的生活,可以让全世界所有观众都看到楚门生活的点点滴滴,也可以让节目组从各个角落掌控着楚门的世界,但仅仅只差了一台摄像机——在楚门大脑里的摄像机,这也是人类所没有办法到达的领域,同样是上帝也无法控制的领域。
  这也恰恰是‘楚门的世界’唯一的漏洞。
  楚门是一个人,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拥有独立思考能力的灵魂的存在。即使没有任何意外出现,楚门的内心也可以感受到那些情感的差异,这一切是从爱情开始的。
  看似完美幸福的婚姻生活背后,却始终隐藏着挥之不去的空洞,妻子就像是精致的芭比娃娃,却没有任何生命力,他渴望能够得到妻子的回应,却总是对着空旷的山谷呼喊,于是,楚门开始寻找内心情感的皈依。也许,‘劳伦’这段初恋只是一个符号,时隔多年,他早已经忘记了那段感情的真实意义,但这个符号却是楚门内心接触过的仅有的真实温暖。就好像斐济之于楚门、劳伦之于楚门一样,那仅仅只是生活里的一个梦想,一个模糊却又真实存在的梦想。
  楚门始终在苦苦追寻着答案,却无法拨开眼前的迷雾,蹒跚前行,却始终不愿意放弃。节目组试图扮演上帝,控制着楚门的生活,控制着楚门的情感,控制着楚门的思想,但他们却忘记了,即使是上帝,也不能控制着人类的情感和思想。
  虚拟世界的裂缝开始逐渐增大,爱情的疏离,亲情的欺骗,友情的背叛……楚门那满是疮痍的内心已经变得空洞不已。此时楚门才真正地意识到内心的渴望:这是一个虚假的世界,充满谎言的世界,虽然他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但他却知道,他身边所有的所有都是虚假的,而堆砌在这无数虚假之上的完美生活也是毫无意义的,就好像空中楼阁一般,成为沙漠里的海市蜃楼。
  就连他自己的存在,都是虚假的。
  只有挣脱这种束缚,他才能拥抱自由,寻找到真正的自我。于是,楚门选择了离开。可笑的是,节目组再一次扮演了上帝的角色:狂风骤雨、汹涌海啸,一波接着一波阻止楚门。但战胜了对大海恐惧的楚门,对自由的渴望超过了一切,他宁可选择死亡,也不愿意回到那个‘楚门的世界’,那是别人的世界,不是他的。
  全世界都知道这是一场真人秀,可是除了一个女人之外,没有人愿意去告诉他真相,正如节目组所说,这个世界是病态的。但我们宁愿生活在一个病态的世界里,也不愿意成为这个病态世界的一个玩偶:这里没有隐私,没有人格,没有尊严,没有自由。即使这里就是完美生活,即使这里就是世外桃源,但失去了自我之后,仅仅只是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而已。
  如果拒绝把自己的命运交到别人手上,由自己来决定命运的走向,那么,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生活的导演,而不是别人世界里的演员——因为在别人的世界里,我们无法拥有任何真实的东西,更不用真正拥有属于自己的东西,包括亲情、友情和爱情。
  最后,楚门挣脱了束缚,毅然决然地走向了那黑暗的出口,面对那无法预测的未来,拥抱那三十年人生以来第一次真正属于自己的——自由。
  属于自己的人生,属于自己的思想,属于自己的理想,属于自己的自由,这比任何事情都更加重要,因为支配自己的只能是自己的灵魂,在这里,没有奇特人可以控制。当拥有自由时,世界可以无限大,用充足的自由书写属于自己的剧本,这样导演出来的生活才有血有肉,自由给生活注入灵魂,使生命拥有不同的色彩。
  为了自由,即使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因为,这是人类的天性,失去了自由,那么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这一直都是人类生活的永恒主题,从马丁…路德…金到贝蒂…弗里丹(Betty。Friedan),从奴隶社会到资本主义,从‘飞越疯人院’到‘肖申克的救赎’……在人类天性与残酷社会的较量之中,获胜的永远都是对自由的渴望。
  如果有人妄图扮演上帝的角色,用强力手段去控制别人的生活,用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去强迫别人服从自己的命令,用所谓的命运去扼杀人类的天性……那么这才是真正的可悲。
  而隐藏在这份可悲的背后,则是利用这种‘权利’去满足人类的私欲,将娱乐至死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这才是社会堕落的开始,这将是整个社会腐烂、腐朽、崩溃的起点。世界的分崩离析,就在眼前上演!”
  
  第2010章 自由至死
  
  在罗杰…埃伯特的这篇影评之中,以自由为切入点,对“楚门的世界”进行了深入解读,而在评论的后半部分,罗杰又一次提到了“娱乐至死”,这个观点也贯穿了雨果的诸多作品。
  “在雨果的作品之中,我们始终可以感受到那种对娱乐至死的嘲讽和戏弄,从‘七宗罪’到‘洛城机密’再到‘尽善尽美’,这些作品都可以清晰地看到电影对娱乐至死的批判,而这一次‘楚门的世界’更是直接就将这种批判演变成为了一场滑稽秀,声势浩大地上演。
  当娱乐产业发展到了极致,就连一个鲜活的生命力都成为了娱乐媒介载体,利益集团开始扮演上帝的角色,摆弄、操控、驱使着一段人生,让这段充斥着无数谎言的生活成为娱乐产物,打着‘完美人生’的旗号去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强制性地将这段人生加诸到一个人身上。
  不仅残忍,不仅冷血,不仅变态,而且自大、自傲、狂妄。
  在‘楚门的世界’里,人们娱乐的对象不再是没有生命力的物质载体,而是活生生的人类,将一个人类的情感、思想、观念玩弄在鼓掌之中。这不仅仅是让人不寒而栗,更是让人怒不可遏,因为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下一个成为娱乐对象的……可能是你,可能是我,可能是任何一个普通人。只要有利可图,我们的日常生活都可能成为娱乐的对象。
  多么可怕。
  更为可怕的是,电影给出了一个血淋淋的结局:楚门逃离了天堂岛,节目终于结束了,但是观众却没有任何感觉——陪伴了他们三十年的对象就这样离开了,而他们的下一步却是‘还有什么节目呢?’这才是最大的可悲,因为我们已经成为了娱乐至死的受害者,但我们却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因为走出去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无论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当我们逐渐习惯了身边所有的一切,习惯了自己的生活,再让我们去接受新鲜事物,过程都势必是无比艰难的。改变,从来都不是简单的事,就好像让我们跳出自己的安全领域,尝试一件充满挑战的事,每个人都会感觉到不安,每个人都会感觉到恐惧。所以,更多的人都会选择退缩回来,裹足不前,老老实实地守着自己的安逸生活,不愿做出改变。
  更何况是楚门?那不仅仅是改变,那是他的生活,那是他的世界,那是他的人生,但他却要离开这个领域,走向一个未知,走向一个‘楚门…伯班克’不具备任何意义的模糊地带。这一份勇气,绝对不仅仅是说说而已。一步之差,却是人生的翻天覆地!
  看看那些固守自己安逸生活的电视观众,离开天堂岛的楚门却做到了常人所不能,这一份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让整部电影都得到了升华。
  在雨果的履历表之中,‘荣耀至死’是所有人都不能忽视标签,雨果带着荣耀至死的精神,重新唤醒了摇滚信仰的种子,彻底改变了整个音乐历史的进程;而今天,‘楚门的世界’又带来了‘自由至死’的精神,贯彻始终,那种为了追求自由而不顾一切的思想犹如春风之中的勃勃生机,唤醒了一潭死水的冰冷社会。
  这不是雨果第一次表达这样的情绪,相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在娱乐至死即将到来的浪潮之中,雨果却在声嘶力竭地嘶吼着:‘不自由,毋宁死’!
  你们,听到了吗?”
  罗杰的这篇影评洋洋洒洒、轰轰烈烈、浩浩荡荡,几乎是把“楚门的世界”当做一部当代史诗来评价,事实上也相距不远了,罗杰在简短的推荐语之中说到,“我十分享受观看‘楚门的世界’这样一部喜剧剧情电影,我喜欢这部电影就像是喜欢‘阿甘正传’一样——因为楚门是一个好男人,诚实而容易触碰,却美好得令人向往。”
  罗杰将这部作品拿来与“阿甘正传”比较,显然是把“楚门的世界”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与满分一百分、满星四星的推荐相媲美,这也令所有人都对“楚门的世界”有了更多的期待。
  从“纽约时报”到“芝加哥太阳报”,影评之出色已经远远超出了预期,作为一部喜剧电影,就更加显得难以置信了。同样,西海岸的代表媒体“洛杉矶时报”在尼古拉斯…麦克伦的引领之下,也同样给出了一百分满分的评价,这是在“楚门的世界”首批评论之中连续第三个满分!
  不同于另外两位专业影评人,尼古拉斯的观点相对没有那么专业,但角度也更加有趣。
  “‘楚门的世界’是一部喜剧,毋庸置疑,但作为一部喜剧,这部作品却超越了查理…卓别林的‘摩登时代’,不仅反映了整个时代的特色,更深刻地探讨了社会的严重问题。从娱乐至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