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警戒之民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色警戒之民国-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植欧畔滦睦础�
    经过半年的发展3000个一团的精锐战士;全部达到二级列兵的水平;还有不少到达三级列兵。7000人的预备团也全部训练完成;不会比半年前的一团战力弱;防城港哪里还有四千名海军学员;和一千多个未来海军陆战队的战士;空军经过半年的发展300个学员也都可以独自上天。现在整个华士镇都在陈绍的控制之下;预备团的驻地就改在华士镇的周围;同时那里还驻扎着一支新的部队;一支规模只有400多人的部队;也是陈绍手下的第一支装甲部队;拥有100辆的装甲战车;不过训练时间比较短;战斗力还不好说。
    而且他现在虽然身在广州;但是身边的防卫力量一点也差;名面上一个班的士兵;暗中还有一个排的警卫连都是三级列兵;加上一个接近兵王的王小山;何况他现在的身手也不弱于王小山;还有一个高级间谍间三;身为高级间谍的间三;身手可不弱。所以陈绍才放心走出自己的势力范围。
    --------------
    陈绍一行人来到广州;便直接在广州医院对面的一家大型旅社住了下来。
    正在旅社大厅喝茶的时候;旁边两个人的谈话;传到陈绍的耳朵里。
    &;quot;松坡兄;没有想到这次来广州是白来;一群罔顾天下百姓的家伙;不配领导中国。&;quot;说话的是一个留着一撇小胡子的中年人;年纪差不多在30岁上下。
    &;quot;唉;百里兄;国情如此;我等徒之奈何。&;quot;答话的人年纪也是差不多30岁上下;说完还摇摇脑袋。
    陈绍听到松坡和百里两个名字;突然一机灵;难道是那两个;如果真是那两个的话;他们现在应该在袁世凯手底下做事;怎么会跑到广州来呢。陈绍忍下过去打招呼的冲动;坐在那里慢慢听着。
    (蒋百里,原名蒋方震,字百里。中国近代著名军事理论家、军事教育家。早年留学德国,回国先后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及代理陆军大学校长。1937年出版的军事论著集《国防论》中提出了抗日持久战的军事理论,是国民党将领中的第一人。并在日后一定程度的影响了白崇禧等人。
    蔡锷(1882年12月18日-1916年11月8日),原名艮寅,字松坡,汉族,湖南宝庆(即今邵阳市)人。蔡锷曾经发动反对袁世凯洪宪帝制的护国战争,是中华民国初年的杰出军事领袖。遗著被编为《蔡松坡集》。)
    &;quot;唉;可惜我那保定军校里的大好男儿。&;quot;
    &;quot;算了;我们干脆去云南好了;唐继尧现在是云南督军;看看他能不能帮我们。&;quot;
    陈绍一听到保定军校和唐继尧的时候;就知道;这肯定是那两位。留胡子的是蒋百里;蒋百里曾任保定军校校长;而是唐继尧以前是蔡锷的手下。
    前阵子;陈绍就叫詹姆斯和间二收集军事学院的教学书籍;并且吩咐身在欧洲的间二;去挖德国慕尼黑里面的教员;而且几个各军种高级的教官也都在全力编写教材。他自己早就想建立一所世界级的军事学院;由于自己名声不显;建了军校估计来的人不多;别人还以为是小军阀的小打小闹。不过要是把这两位拉到清河村;以他们的名义;建立一所军事学院;那估计就有戏了。
    想到这里;回过头去;发现那几个人正准备走;陈绍急忙站起来走了过去;面露微笑的说:&;quot;二位慢走;打搅二位了;小弟初来广州;看到二位谈吐不凡;且又心系国家;不知能否坐下来聊聊和二位交个朋友。&;quot;
    蔡锷和蒋百里正想起身离开的时候;听到有人叫住他们;他们两还以为是熟人;没有想到是一个年轻人。正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蒋百里和蔡锷也不好直接拒接。
    &;quot;那就恭敬不如从命。&;quot;
    陈绍带着他们到自己的喝茶的桌子;王小山和间三站了起来;让他们两个坐;王小山直接走到陈绍后面站着。
    &;quot;间三;去叫老板再沏壶好茶;我要和这两位朋友好好聊聊。&;quot;
    说来奇怪,面对蔡锷和蒋百里;他心里并没有觉得多么激动,或许自己的目标定的比这些人都高,即便对这些所谓的名人耳熟能详,那有什么用?也许自己的到来,对于这个时代来讲,注定就会有不计其数的名人被自己干翻,然后不计其数的名人因为自己命运斗转。
    &;quot;小弟陈绍;不知可否知道二位的姓名?&;quot;
    &;quot;本人蒋百里;这位是我的朋友蔡锷。&;quot;蒋百里指了指蔡鄂说。
    “GX省督军府第18步兵团上校团长陈绍,见过蔡督军和蒋校长。”
    得到确认;陈绍立马站起来;神情肃穆,并没有通常意义上的激动,也许是单纯的敬佩,陈绍行了一个军礼。只是这个军礼让蔡锷蒋百里看得有些愣神,明显和民国军礼有些不同,但感觉却很不错。
    “不用客气,没有想到这位兄弟年纪轻轻便是个上校团长;前途不可限量!”蔡锷说话很客气;也显得很生分。
    蔡锷蒋百里与陈绍对立而坐,倒是蒋百里听到陈绍报告自己的身份后;若有所思。这时候三人都没有说话;都在互相打量。
    看到眼前的蔡锷;印象中他似乎有场什么大病,想到这里;陈绍决定等一下便带着他去医院看看。
    蒋百里也在打量着对面这个年轻的团长,两人确实早已经打过交道,去年在军校的时候,他曾今收到一封信;信里说向他赠送了一万件新被服;那时候正值冬天;也算是决解了自己一个麻烦;而信上落款就是陈绍;而那封信蒋百里还带在自己身边;想着什么时候碰到了;再当面感谢。
    “陈团长仗义捐赠之恩,蒋某可是不敢或忘;我替将士们谢谢陈团长。”蒋百里倒是说的实情,当时正值寒冬,将士们却连御寒的衣服都不足,陈绍那一万件新式被服救了急。“而且,那一批军用被服的质量非常高,用过的士兵都说不错,连蒋某也亲自试过。”
    “蒋校长过奖了!职下不过是略尽绵薄之力罢了!”陈绍倒没有客套,基本算是老实话,民国各路牛鬼蛇神里面,蒋百里和蔡锷倒是其中难得的真军人,大英雄。
    蔡锷这时候也回过神来;原来他们两个已经认识了;而且看蒋百里对他赞誉挺高;忍不住就问:&;quot;我有一事不知道陈团长可否帮忙解答。&;quot;
    “督军只管直言,职下定当知无不言。”
    蔡锷不动声色,问道:“你觉得我们民国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陈绍摇摇头,说道:“不瞒督军,内忧外患,民不聊生八个字,足以说明所有问题。”
    “内忧外患,民不聊生?好一个八字问题。”蔡锷笑了笑,说道:“内忧与民不聊生,这倒是实情,只是这外患,却不知道从何说起。”
    对于蔡锷的追问,陈绍心里一点也不急,不错,如今的民国确实没有遭受到什么大规模外族侵略,但后面的历史,就算蔡锷是人中之龙,也难以想到的,“督军,内忧不去,民不聊生,将会直接导致国力衰弱到极限。那么,一个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的国家,会不会被别人惦记?甚至是直接伸手来拿?”
    “你是说?”蒋百里明显被点醒了什么,插口问道。
    “听闻督军和蒋校长是当年日本士官三杰之一,请问督军,当年的日俄战争,日本人和俄国人争抢的是什么?如今的朝鲜又是什么样?”
    “日俄战争不过是为了争夺辽东半岛。至于朝鲜,当年在日本,听闻海对面的整个半岛都是猪狗不如的生活。”蔡锷似乎明白了什么,摇摇头说道。
    “督军说的很对。”陈绍笑了下,说道:“我们越来越弱,列强越来越强,等来的不会是施舍和旁观,只会是侵略。有些猪狗之辈,自家一旦缺吃少穿的,他们唯一想到的,就是到邻居家去拿现成的。”
    “……”两人沉思良久,想到了当年在日本的一些见闻。


第二十一章 卖装备(上)
    陈绍没有再说什么;而是看着陷入深思的两个人。过了良久陈绍又开口。
    &;quot;两位;可以晚上回去再慢慢考虑;在下有一个疑问;不知道两位能不能解答。&;quot;
    &;quot;请说。&;quot;
    &;quot;我听说两位之前都是在北方;现在怎么会来广州?&;quot;陈绍问出了自己疑惑问题。
    &;quot;唉!事情是这样的;……&;quot;蒋百里和蔡锷对视了一眼;慢慢的把事情原委说了出来。
    原来由于陈绍的出现;袁世凯在陈绍的手上买了不少武器;称帝之心便越发膨胀;在一次酒后叫人称其万岁;此事被蔡锷得知;便通知蒋百里;两人商量了下;决定连夜出逃北平。那时候蔡锷被袁世凯调到北平;为了拉拢蔡锷;有些事情蔡锷也是比较清楚。
    本来这两人想要联系各地军阀一起讨伐袁世凯;不过没有什么人响应;来到广州也是准备游说孙中山;不过现在的孙中山;实力还不强;便没有答应。两人这才在居住的旅社里长吁短叹的。
    按照原来的历史;蔡锷是在1916年在四川一带抗击袁军;后任四川督军;蒋百里则是直接到四川辅佐蔡锷。
    理了理思路;陈绍又开口:&;quot;这样吧!两位;要不先这样;这几天先跟随在下到处看看;过几天便和我一起回清河村;看看我们那里的新面貌。我想到时候两位一定不虚此行。&;quot;
    蔡锷是无所谓;反正去YN省也要经过GX省;蒋百里则是真的想去看看;听说那个地方有现在中国最大工业基地。所以便随口答应了下来。三人一直聊天聊到吃晚饭;回到旅社更是秉烛夜谈。直到最后三人都是平等相称。陈绍的见解让蔡锷和蒋百里彻底的折服。
    第二天;陈绍便带着蔡锷和蒋百里一起走进广州医院;专门为蔡锷检查身体;起初蔡锷还不想来;后来蒋百里也跟着劝说;这才答应来看看。对于蔡锷的身体蒋百里是多少知道一点的;肺部有点问题一直在咳嗽。
    检查结果是;蔡锷肺部习惯性发炎;要是久不医治会危级生命。看到病因陈绍彻底松了一口气;他最怕蔡锷得的是什么不治之症;那陈绍也没有办法;要是只是肺炎;那就简单多了;青霉素的问世;也为蔡锷保住了一条命;同时也为中国保住了一个杰出的军事家。
    看着在打点滴的蔡锷;蒋百里忍不住问陈绍:&;quot;陈兄;松坡兄真的没有事;那药真的管用吗?&;quot;
    &;quot;百里兄放心;拿药绝对管用。&;quot;陈绍回答的很自信。看到陈绍一脸自信;蒋百里也放下一颗悬着的心。
    果然打完点滴的蔡锷;一天都没有再咳嗽;这让两人对陈绍更加的信服。
    第三天;全世界都知道了一则消息;那就是一款新药正式面试;那是一种划时代的发明。一种叫青霉素的药品横空出世;将会彻底决解炎症。而远在欧洲陷入战火的各国来说;青霉素就是决解士兵应为发炎而死亡的绝世良药;所以纷纷联系远在美国的詹姆斯;希望马上可以购买到青霉素;而詹姆斯直接把那些人转交给陈绍;告诉他们陈绍联系方式。
    -----------------
    今天陈绍居住的旅社生意虽然不是很好,但店老板却诚惶诚恐的,无外乎别的,那个前两天在旅社里住下的极有派头的年轻人把旅社包了下来;并带着一群仆人保镖过来。而后许多洋人都相继过来找那个年轻人。
    陈绍身穿着基地衣柜里自带的西装,精神抖擞,一年的军事训练,整个人莫名了多了一股英气,看起来硬朗了许多,一眼就能让人看出非等闲之辈。蔡锷和蒋百里也好奇;为什么有那么的洋人来找他;两人便坐在陈绍旁边。
    “各位都是远道而来的客人,今天让大家来,也是本着有生意一起做,有钱一起赚的想法。”陈绍不疾不徐地说道,指了指旁边的间三,说道:“大家要买青霉素的可以找他;不过我先说;青霉素产量不高;我们不可能每个人都照顾到;而且我只要黄金交易。”
    葡萄牙大使:“陈;你一定要把青霉素卖给我们;我会出一个合理的价格给你;而且我们葡萄牙人会记住你的友情的。”
    法国:“陈,你说吧;你要怎么样才能把青霉素卖给我们法国。”
    沙俄:“陈,只要你把青霉素卖给我们伟大的沙俄;我们伟大的沙皇一定会记住你的友谊。”
    “……”
    “可是陈,你打算怎么卖;价格是多少?”一个英国的一句话,问出了洋人们的疑问。
    “价钱的事;你们找我刚才指的那人!&;quot;陈绍说完便离开房间。
    蒋百里和蔡锷还在震惊着怎么那些洋人会来找陈绍买青霉素;青霉素他们两个是知道的;这两天传得沸沸扬扬;报纸上也都有报导可为什么来找陈绍买呢。当看到陈绍走了出去;两人对视一眼便走了出去;追上陈绍蒋百里便开口:&;quot;陈兄;那些外国人为什么找你买青霉素;难道那是你发明的吗?&;quot;
    &;quot;不;准确的说;是我手下的科学家研究出来的;而且还是中国人。&;quot;陈绍说完;也不管震惊的两人;又说:&;quot;如果这样你们就感到震惊的话;那我建议你们最好不要和我去清河村;因为哪里的事物我怕让两位的心脏承受不住;要是二位有什么三长两短的;那我可吃罪不起哦。&;quot;说完还忍不住笑了起来。对于陈绍的调笑;两人并没有多少笑意;短短的一句话;传递出很多的消息;他们两个对陈绍越发好奇起来。
    陈绍不再说话;而是拉着他们两个直接走往另外一个房间。陈绍和蒋百里;蔡锷进到另外一个房间的时候;王小山也带着两个洋人走了进来。哪两个洋人是德国驻中国大使德里奥和武官唐奥加。陈绍二话不说;直接拿出一个箱子摆在桌子上。
    “这里面一共有两样东西。”陈绍自问做事风格和其他人有些不同,也许换一个人有了穿越的机会,他会更圆滑更取巧,但陈绍只会采取最简单的办法,继续说道:“第一样东西是坦克的设计图纸。第二样是一种潜艇。”
    德里奥有些莫名其妙的问:&;quot;陈;我们是来买青霉素的…&;quot;
    陈绍直接挥挥手打断德里奥的话说:&;quot;青霉素的事不重要;随时可以说;现在请你们两个看看箱子里面的资料;我们先出去等着;等你们看完资料再说。&;quot;说完把箱子打开;推到两个德国人的面前后;陈绍和蒋百里他们走了出去。
    屋内看完资料的唐奥加对德里奥说:&;quot;如果单纯从技术的角度来看,这的确是一份真实的图纸,机械原理完全符合,如果我没猜错,这是一个传动装置的机械构造图,似乎是用在什么大型车辆上面的。我想这么大一个铁疙瘩配上武器在陆地上,除了火炮命中,应该没有什么简单办法摧毁。”
    &;quot;这么说;这上面的说明也是真的咯;&;quot;
    &;quot;是的;很难想象;在落后的中国竟然存在如此先进的装备;看来那个陈绍能量不小啊!&;quot;
    &;quot;那这么说;这潜水艇也是真的咯。&;quot;毕竟德里奥是个文官;对这些军事装备不是很熟悉。而身为武官的唐奥加来说;看明白这两份资料不是难事。
    &;quot;嗯;看来我们有必要和这个神奇的中国陈好好谈谈了。&;quot;


第二十二章 卖装备(下)
    屋外
    蔡锷:&;quot;陈兄;潜水艇是怎么回事;还有那两份图纸是要卖给德国人?&;quot;
    陈绍:&;quot;呵呵;松坡兄。潜水艇和坦克的确是要卖给德国人;有钱的买卖为什么不做。&;quot;
    蒋百里:&;quot;坦克是什么东西。&;quot;
    &;quot;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