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任命是李世民所下,也容不得牛进达反抗。
牛进达只想看看,被传得神乎其神的杜荷究竟有多少真本事。哪知杜荷抵达青海不久,消失了,将所有事情都推给了张亮。没有做出一件让他信服的事情,心中对于杜荷也就不尊重了。听他传召,冷笑着嘲讽了几句。
辛獠儿紧张的左右望了一眼,低声道:“牛兄弟,有些话可不能传入他人之耳,就是大总管在怎么不是,心中明白就成。要知道,祸从口出,是千古不变的道理。”
牛进达“哼”了一声,气怒道:“怎么不能说了,陛下早在多年前就广开言路,让人指出他的不是。杜荷难道比陛下还了不起,回头我就写密函,告他去。”
这命令传下,牛进达就算再怎么的不满,也不能不前往。脑中固然想着,如何用词来弹劾杜荷,脚下却直往中军帅帐走去。
唐军军纪严明,号令一下,所有将军都必须在限定的时间内抵达。
杜荷领命没下多久,一众将军已经赶到军帐候命了。
杜荷问起了自己离开后的情况。
张亮作为副手,将这一个月,自己代行事情的一些关键,详细描述。
与牛进达一样,张亮心中也有着小小的不满,他并不知道杜荷干了什么事情。当日,杜荷离去,也只是含糊不清的找了一个理由。那时候,他还以为杜荷去去就回,哪里想到,这一去就是一个多月。杜荷是所作所为完全称得上是失职了。作为统帅十万大军的统帅,抛开大军,不闻不问,一月之久,这是相当严重的事情,就算是杀头,也不为过。
不过他混迹官场数十年,城府极深,心中不满,也未表露出来,只是担心因为这事,会让军中诸将对杜荷有着异样的感觉,致使将帅无法齐心。
牛进达、刘兰、辛獠儿、刘伯英等将军也各自汇报了一下自己所部的情况。
因为杜荷的失职,这些将军也没有了原来的热情,对于他这位主帅都有些排斥了。
刘兰达麾下多为轻骑,负责情报打探,这时出班道:“大总管,刚刚末将得到消息,前线的吐蕃军不知为何,在昨夜撤退了三十里,现在一个叫众龙驿的地方驻军,看他们在修葺防御工事,似乎有死守之心。”
刘兰话音一落,张亮、牛进达、辛獠儿、刘伯英等将先后愕然。
吐蕃陈兵边境,用意明显,是打算在唐吐边境展开阻击,他们也随时都做好了与吐蕃在边境一战的准备。
结果他们什么也没有做,吐蕃就先一步退了,让他们觉得意外又惊讶。
张亮疑问道:“这……吐蕃无故撤退,究竟打的什么主意?”
“末将怀疑,吐蕃藏有什么阴谋……”刘兰接话说道,这个刘兰文武双全,也是一位宿将。曾任隋鄱阳郡书佐,大业三年,綦公顺率三万义军攻阳郡城。城中食尽,綦公顺认为胜利就在眼前,放松懈怠。刘兰集合城中勇士百余人,发动奇袭,一举捣乱地营,城里兵将继而支援,綦公顺大败,弃营逃走。后因同僚嫉恨,归降綦公顺,助綦公顺一个平庸的义军首领,成就了不小的业绩。贞观十一年,他设反间计击败突厥残部,李世民亲口赞他智勇两全。
便如杜荷昔日说的一样,初唐无庸将。就算撇去李靖、李绩这些名动天下的大将,随随便便找几个不怎么出名的,依然有着出众的战绩,让人瞩目的才干。
杜荷微微一笑:“你们多虑了,之所以吐蕃退兵,是因为象雄国在平都山口歼灭两万吐蕃军,他们不得不分兵去对付平都山口的象雄军。这兵一分,本就不占实力的他们,更加被动,自然不敢在与我军正面抵抗了。这松赞干布,能进能退,是个不简单的人物。”
听杜荷如此一说,诸将的目光都落在了他的身上,好奇他为何知道的如此清楚。
杜荷笑着解释道:“这也是我这几日不在的原因了,在做的各位都是我大唐的老将。作战经验丰富,在如何训练兵卒,如何让兵卒尽快适应这里的气候,我还真插不上手。也就估摸着怎么样才能干点利于我唐军的事情,象雄国的公主瑶池是我的朋友,趁机跑了趟象雄,帮了她们一点小忙,顺便给我军制造有利战机。”
他解释自己离开的缘由,脸上挂着意味深长的笑容。
杜荷并不是那种毫不通晓人情世故的人,反之他对于人心还是把握的相当准确的。他能够猜中这些老将的心中想法,也能理解他们对自己的那些许淡淡的排斥。毕竟人无完人,并非所有人都是圣人,都那么的高尚。
攀比之心,人皆有之。
将心比心,换做是他,让一个小他数十岁,资历差他数十年的人在面前趾高气扬,耀武扬威,也会有些受不了。
他这一走,当了甩手掌柜,将所有事情都丢给他们这些老将,老将们本来就有些芥蒂的心,自然会更加的严重。
将帅不和是兵家大忌,故而杜荷非常理智的说明了自己在这一个月里,做了些什么说了出来。
诸将你眼望我眼,心中尽皆肃然。他们都是通晓兵事的将领,深知知己知彼的重要。杜荷能够在短短的月余内,帮助一无所知的象雄破敌,实在是了不起。
老将们大多都是重视实力之人,固然不知其中的详细缘由,却也能够想象当时处境的困难。对于在这种情况下,依然取得非凡战果的杜荷,心中也生出了些许的敬意。
尤其是牛进达更是惭愧,上前道:“末将误会大总管了,还以为大总管不顾正业,打算参大总管一本,实在惭愧。”
牛进达的是个直肠子,他完全可以不说这番话,杜荷也不会读心术,不可能知道他心中所想。但他还是说出来了,因为心中的愧疚,觉得自己误会了杜荷,实在不应该。
杜荷哈哈一笑,“牛将军,你只是做了一个将军应该做的事情。完全能够理解,我杜荷也不是斤斤计较的娘们,不会在意的。与其将心思放在这毫无意义的争斗上面,不如好好的想一想破敌之法。诸位将军,以为如何?”他环顾了帐内的所有大将一眼。
他这句话是对所有大将说的,就是要借助牛进达的事情,向所有老将表一个态。他不在乎他们不服他,也不在乎他们背后如何议论他。怎么样才能破敌,才是他在乎的。同样,这也是在场所有将军都在意的事情。
听了杜荷的话,帐内的所有大将都神色一禀,尽皆明白杜荷的话中之意,他们都是一条船上的水手,船翻了,吃了败战,对谁都没有好处,一起对敌才是真正的两全之法。
想明白这点,众将无不开口表态。
张亮见此暗自叹服,这大总管真有手段,抓住了这次机会,将所有大将捆绑在一起,让他们抛下成见。接下来,只要在战场上遛一遛,是骡子是马,立见分晓。如果能够服众,他杜荷将会是继李靖、李道宗、李绩之后又一位大帅。如果不行,那只能退回去,再次磨练了。
杜荷对此却又绝对的信心,看着已经聚在一起的诸将,他高声道:“经过一月休整,我军也渐渐适应了这里的气候,是该动手见见真章了……传我命令,整备一切,明日挺兵杀入吐蕃。”
“诺……”诸将齐声回应。
第四十四章兵抵众龙驿
第四十四章兵抵众龙驿
旌旗如林,鼓声胜雷。
经过了一个多月的休整适应,唐军将士终于进入了吐蕃境内,直逼松赞干布所在的众龙驿。
杜荷高坐在雪无痕上,脑中思考的一直是如何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战胜吐蕃。吐蕃虽然比不上薛延陀强大,松赞干布也未必比得上侯君集,但在杜荷心中却是知道,这一仗将会是他所经历的所有战役中。最难打的。
因为他们不但要跟人斗,还要与天斗。
虽然一个月,唐军的将士们对于高原气候有所习惯,但是杜荷却是知道的,这只是一时间的适应而已。一但战斗打响,将士们体力消耗过剧,各种不适应的迹象会再次出现。
更何况他们所在的青海只是位于青藏高原的门户,最下面一段。越是深入青藏高原内部,空气会越是越稀薄,高原反应也会越来越严重。即便是常驻青海的张亮部队都未必能够适应,更别说是其他兵马。
斗智、速战
杜荷脑海中反复出现这两个词,这一战要想胜利,两个词绝对是重中之重的关键。
但问题就在于斗智、速战可以说是一个反义词。
斗智,步步算计,以智取胜,需要时间,作为布局。而速战,则意短时间内击溃敌军。
如果对手是一个垃圾,三脚猫的货色,那也不是没有可能。
可偏偏不是,松赞干布幼年起家,军事政治皆有一手,钦陵固然年轻,但他是未来的吐蕃战神,薛仁贵一生唯一的败战就是输给了他,而且是全军覆没的惨败。
他们都是了不起的人物,想要用计,想要速胜,绝非易事。
可若不速胜,老天爷给他们的压力会越来越大,一但承受不住,甚至可能导致惨败……
“这与天斗,可真不容易……”
杜荷觉得自己都要想出皱纹来了,如何打这一战,还是没有什么头绪。
“大总管……”
这时一轻骑从远处飞驰而来,汇报道:“在我军右侧翼发现千余人的吐蕃骑兵,他们游弋在我军附近,刘将军请求指示……”
他的话音干落,又有一骑来报:“大总管,我军左侧翼发现千余人的吐蕃骑兵,牛将军请求指示……”
杜荷心念电转,依然明白吐蕃容易。
他们刚刚昨日退至众龙驿,防御工事,还有什么营地布置,十之八九没有准备万全。唐军来势汹汹,兼之财大气粗,便是步卒也有马代步,行军速度极快,他们需要一些时间准备。故而派出几支游击部队,沿途骚扰,打算拖延一下唐军的行军速度。
顿了一顿,当即下令道:“告诉刘、牛两位将军,不用理会,并在左右翼补充一些强弩手,如果他们敢上,以强弩退之,不需要交战。”他命令下达出去之后,高声道:“传令三军,加速行军。”
虽然他没有想到好的破敌计策,但既然松赞干布不想他提早抵达,那便去给他心里添点堵,恶心恶心他。
军队加速行军,面对唐军的弩箭阵,前来游弋的吐蕃军根本不敢放肆,只能眼睁睁的瞧着唐军加快速度,而无能为力。
经过强行,唐军比原定计划更早的抵达众龙驿。
众龙驿是一个少见的丘陵,地势北低南高,沟壑纵横交错,环境十分复杂。
吐蕃军的军营正坐落与众龙驿上,营旁可视处刀山戟海在朝阳照耀下闪动点点金光,营盘之中七扭八转,层层叠叠、错落有致;一队队巡营士兵精气十足、整然有序。
杜荷站在西面一处较高的丘陵,望向已经近在咫尺的吐蕃军营,脸上是毫无表情,但心底却也不得不暗自赞叹:“这松赞干布,果非浪得虚名之辈。”
随着杜荷查探敌阵的有张亮、刘兰、牛进达与薛仁贵。
张亮深思许久道:“观其营,知其能。单看这营盘的布置已能感觉到主人胸中韬略,非同小可。我们这一次的对手,不简单那……”
牛进达道:“大总管加速疾行,抢先抵达众龙驿,果真是正确的决定。你们看,吐蕃的营旁虽好,可防御措施,却并不多,以我军长于攻坚的特性,攻破他们的防线,不需要花费多大的代价。但如果我军受到了钳制,拖延了行军速度,让他们在这种地方修好了防御工事,我们想要用小代价,拿下众龙驿就不容易了。”
刘兰知道牛进达说这话的理由,接话道:“牛将军说的不错,这里沟壑纵横交错,部队根本无法形成整齐而密集的方阵进行攻坚,纵然在兵力分配上有优势,却也发挥不出来。”
他们两人互望一眼,唐军战无不胜,因此所有唐将一个个都满怀自信,这发现敌军,本能的打算将他们击溃,来个开门红,可杜荷却让他们被动防守。固然不久前因为杜荷表态,让他们意识到大家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需要齐心协力,方能取胜。可这种齐心只是目标一致,不想拖彼此后腿。并不是对一个主帅,无条件的信服,对于他的命令遵从了,心底却有些抵触。如今见到吐蕃的营地,他们方才明白杜荷的用心,也有了小小的服气。
杜荷望了一眼薛仁贵,问道:“仁贵,你有什么看法?”
薛仁贵道:“末将的看法与几位将军一致,都觉得地方主帅松赞干布有着出色的干略。较之吐蕃军,我唐军有三大优势:其一、将士素质,唐军战斗力及在大规模的团战中,军与军之间在战场上的配合,天下无对,吐蕃难以相比。其二、兵力上的差距。大总管带来了十三万大军,而吐蕃举国之力,不过十数万。平都山口让象雄灭了两万,钦陵又带走两万前往平都山口,众龙驿里的吐蕃军打到顶也就是八九万的样子,与我们之间有着四五万的差距。其三、吐蕃新败,又不战而退,士气必然受到影响,反之我们因为他们的不战而退,大受鼓舞,在士气上也占有上风。而今这三大优势,在众龙驿这里,可以说是荡然无存了。”
薛仁贵说出了张亮、刘兰、牛进达都没有想到的细节问题,让三将大为惊愕。
杜荷笑着点头,这也是将与帅的差距。
薛仁贵有帅才,他思考的方式从大局入手,再思考细节问题,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张亮、刘兰、牛进达三人则是将才,他们并没有想的那么深,那么细,考虑的只是如何才能攻破众龙驿,取得眼前的胜利,而不是长远的解决方式。
“仁贵分析的不错,我唐军最擅长的即是配合,尤其是军与军之间,进行大规模的战斗,然而这众龙驿却不适合大规模作战。我军兵多,但众龙驿地形复杂,兵再多也是无用,不能一并齐上。另外士气问题,也是关键。自古即有一而盛再而衰三而竭的话。我们现在士气正旺,若不乘此机会打破前面两大弊端,士气的优势,也不复存在。一个地方,破我军三大优势……不佩服都是不行。”
他先淡淡的赞了两句,接下来话音却是一转道:“不过……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伎俩都是纸老虎,不堪一击。松赞干布确实机关算尽,可那又如何?我军确实擅于进行大规模的军团作战,但这并不代表,小规模的战斗,我们就是人人捏拿的软柿子。同样的,发挥不出兵力上的优势,又如何?我大唐自从立国以来,以少胜多的战例,何曾少过?不依仗兵力上的差别,一百对一百,我们难道就会输?松赞干布如果这么想,那就大错特错了,没别的说,一个字‘打’……”
张亮、刘兰、牛进达三将精神一阵,从薛仁贵分析之后,他们就有些遗憾,觉得不能够痛痛快快的一决胜负了。谁知杜荷后来,话风突变。慷慨激昂的话语,也让他们精神亢奋,皆觉得杜荷说的完全在理。就算松赞干布能够将唐军的优势,降至最低,也不意味着能够战胜唐朝。
此想法一生,三将同时请命作战。
杜荷笑着道:“机会人人有,不过这首战至关重要,还是让张副总管这位东道主,好好表现一下吧。”
张亮与他麾下的兵马在青海生活了三年,是唯一没有受到气候影响的部队,也最能体现唐军的战力。
张亮被委以重任,挺直了腰杆,高声道:“末将必然不辱使命,大总管就等着好消息啊”
杜荷点头笑着送他离去。
他打这一战,并非如他所说的那样,只凭血气之勇,而是经过全方位的思量的。
众龙驿是一处能够最大限制唐军优势的地点,一但被好好利用,将会成为一处天然的堡垒屏障,抵御唐军前进的步伐。
在吐蕃做好充足准备之前,将此地拿下,避免与吐蕃做长久的僵持战。
他们远征在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