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当即离席,绕道杨潮后面,结果酒杯一口喝干。
经过跟刘泽清这样的武官争斗,金堡认识到文武地位的逆转,知道武将以后得罪不起。更何况是杨潮这样护驾有功的武将,将来肯定是要封侯的,更是得罪不起,因此态度极为谦恭。
喝完酒后,金堡拱手连拜,拜杨潮,拜太子。
汪有全陪在末席。却一直点头哈腰,脸上的笑就没断过,但是一句话都不敢说,只是不断的给别人斟酒。
太子则摆着一副皇太子架子,端坐主席,也不说话。只是听着,时而点点头而已。
就是杨潮一个人在说话。
“金知州,听闻南京福王监国了,你怎么看?”
杨潮说到此处,太子也有些不淡定了,神色稍微动了动,小心的听金堡这个文官说话。
金堡心中一顿。知道是表态站队的时候了,现在表态就意味着跟太子捆绑在了一起,也意味着跟已经在南京监国的福王为敌。
可是他没机会跟福王绑在一起啊,那只能跟太子绑在一起,才有可能一飞冲天。
人为财死,官为权亡,此时不拼还待何时。
金堡立刻站起来,跪在地上:“太子殿下明鉴,杨都督明鉴。福王监国乃是权宜之计,并不知殿下大驾正在南下,是以权且监国。太子御驾南幸,福王殿下定然迎奉太子!”
太子松了口气,他也知道当前的局势,听说南京留都让福王做了监国,下一步肯定就是登基了,那他这个太子怎么自处,权力的游戏只有往上一条路可走,否则就是死,这点道理他们这些皇子从小就明白,因为他们每个人的讲读会不断的跟他们讲。
现在有一个小知州表态证明文官中还是有支持太子的人的。
杨潮点了点头:“那好。不过太子殿下从北京南幸,到此处劳顿不堪,需要歇息数日。尚不能即刻南下,所以殿下有意派一要员南下宣意,昭告江南。你可愿做这个宣慰使!”
金堡听完,顿时激动起来,虽说南下很危险,但是南下可是代表太子的,自己南下说服江南文武迎接太子登基,这最大的一份功劳就是他的了,当然他只能排第二,第一肯定是杨潮的。
但是第二也足以让他一步登天,入阁办事或许急了一些,但是在六部挂一个侍郎或者主事应该没有问题了。
当即叩头:“臣万死不辞!”
太子这才抬抬手:“爱卿平身,爱卿忠勇,孤王甚慰。”
金堡这才激动的站起来,又被杨潮请下来喝酒,可是他早就坐不住了,恨不能立刻南下打着太子旗号争权夺利去。
一场酒宴吃完,太子竟然能忍住没吃几口菜,没喝几口酒。
杨潮当即吩咐齐老爷,让他另外准备一份好酒好菜送到太子处。
汪有全立刻就去准备,生怕伺候的不周到,这几日伺候皇子公主的,都不是汪家下人,而是汪有全的女儿和小妾们。
第二天杨潮继续听取吕末的汇报,总共招到了一千两百个读书人,还有三百个读书人倒是愿意当兵,但是他们都是有家人的,说只要杨潮答应带他们家人一起南下,他们就愿意给杨潮当兵。
杨潮同意了,有恒产者有恒心,这些人看来是有责任心的,北方的大乱恐怕没有这么容易结束,按照历史演进,此时恐怕李自成正在跟吴三桂较劲,而吴三桂正在跟多尔衮斗心眼呢。
很快吴三桂、满清和李自成的大顺就要开始混战了,北方的大乱才刚刚开始,能把尽量多的人带去南方,也是功德一件。
一千五百个读书人,也算是很大的收获了。
接着开始招兵。
招兵比招读书人当兵要容易多了,杨潮决定招募五万人,以五千人扩充五万,又是十倍的扩张,也是一个极限。再快的话,就没有打过仗的老兵做军官了。
五千人中其实也只有五百人在海州血战过,即便全都当军官,没人属下也有一百人,是一个百总的官职,队正、伍长这样的基层小官,就只能让没有实战经验的士兵充当了。好在他们去浙江转了一圈,也算是有长途行军的经验。在锻炼一番,经历实战不失为一支精兵。
竖起招兵旗,不缺吃粮人,中国历来如此,更何况是乱世,更何况是难民。
结果报名当兵的人挤破了招兵的桌子。
招兵十分严格,要身材最魁梧的,起码超过五尺半(一米七),要力气最大的。能举起百斤粮袋的,可第一天依然招到了两万人。
兵招到了,练兵是个问题,老金还在南京坐镇,教官们也都在南京,没有专业的教官,只能让那些经验不够的基层军官训练。
这还不是最麻烦的。最麻烦的是,军队扩充十倍,战斗力如何保证。
自己的老兵稀释进去后,等于全都是新兵蛋子了。
这个事情很严重,李自成进京意味着最大的混乱才刚开始,杨潮需要手里有一只立刻能战的强兵压阵。
召开军官开会商议。
“每个千总部都要抽调军官!但是必须保证一个千总部基本不动。维持战斗力。议一下,保留谁的千总部!”
杨潮想出来的办法就是,尽可能保留一个千总部的老兵,其他各部都可以打散了重编。
没人说话,谁都不想把自己的老兵打散了。
终于李五六第一个说话,说的大义凛然:“大人,标下愿意将部下老兵打散!”
杨潮不由瞪了李五六一眼。这小子看起来五大三粗,小聪明倒是不少,他明知道不可能打散他的人马,却主动请缨。
李五六现在带的是远程部队,手下都是鸟铳手、弓箭手和弓弩兵,训练不易,怎么可能打散,打散了也没有意义。
王璞和许多男的千总部倒是无所谓。
此时杨潮手下有五个千总。
上次去浙江有一个意外收获,当时杨潮奉旨全军出发,当然也包括原本的左右部的兵痞们,可是那些军官不愿意将官职让出来,更不愿意去打仗,一听去打仗,当即就纷纷哭诉,史可法坚持支持杨潮,结果最后他们自己主动活动,两个千总调去了燕子矶投靠贾世禄去了,一群小把总、百总们没有门路,却恐惧打仗,最后干脆辞官了。
所以杨潮立刻编组,将手下兵力编为五个千总部,赵康得到了左部千总的头衔,但是右部千总尚空缺,杨潮在将这个千总加在老资格的吕末头上,还是给表现出色余继业两个人之间犹豫,一直也没有定下。
这次就不用顾虑了,扩军十倍,扶助太子登基大宝,杨潮一个总兵是跑不了了,而且他提出的官职,大概不会被兵部驳回的,此时别说吕末了,就是一批百总恐怕都得提升到千总去。
而王璞这些千总,最少也会升为副将了。
“大人你决定吧,标下领命就是。”
许多男也表态了,他不主动请缨,也不拒绝。
王璞犹豫了一下,也同样表态。
杨潮点点头:“好,既然如此,我就决定了。许多男部目前为我的中军,就先不动吧。王璞升任副将,所有官兵打散整编,扩充到三万人!”
王璞一听,这还不坏啊,虽然老兵被打散了,但是自己的手下扩充到了三万啊,早知道自己早表态了,还以为要抽走自己的精兵呢。
杨潮接着道:“我的亲兵也不能动!李五六,你部扩充到一万人,兵员你自己挑选,我要你三个月内,把这些人都给我训练出来!”
李五六领命!
杨潮又道:“胡全你的炮兵也得增加一批人手,也从新兵中挑吧。正好招了一千多个书生,你优先挑选补足一千人。尽快训练出来,虽然是书生,你也要把他们训练的有敢把大炮驾到敌人的脑袋上的胆子。”
胡全领命!
杨潮又对吕末道:“吕末你也领一万新兵吧,也是副将职衔。你的把总队交给余继业,升余继业为千总职衔。”
余继业替代了吕末,就是许多男手下左司把总,现在顶一个千总衔,那许多男怎么办?
果然杨潮接下来就不断的任命:“许多男加副将衔!李五六加副将衔!其余郑永旺、孙长福升实职千总。谢飞授实职把总。宋坤加千总衔,留任中部右司把总!……”
接着杨潮任命了一大批中高级军官。
最早跟他的那批军官,许多男、王璞和吕末都升任副将,孙长福、郑永旺和宋坤则是实职千总。新锐李五六也是副将,谢飞是把总,张二棍把总等等。
至于赵康,并不再临清,当然一个副将也是少不了的。
杨潮手里一下子就升了五个副将,跟左良玉相比还差一些,但是跟黄得功、高杰等四镇相比已经可以势均力敌了。
“从现在开始,都给我努力练兵!三个月内,我要看到一只精兵,如果谁练兵不力,立刻降职,本官说话从来不打折扣。听明白了没有?”
所有军官起立回答:“听明白了!”
接着又是一轮疯狂的练兵。
李五六不要命的操练鸟铳手等,火药不断从临清城里生产出来,然后送入城外新建的军营中,杨潮告诉李五六不要担心打坏了鸟铳,就造多少鸟铳。
胡全也开始给书生们讲解如何开炮,如何瞄准等事情。
最忙的是王璞,他手下打散重编,扩张太大,很多军官都不太合格,需要他天天盯着,每天手里就拎着一根棍子,凶神恶煞一般的巡视新兵训练。
一切步入正轨,五万士兵三天就招够了,剩下的就看黄凤府的运作了。
看到不断从淮安送来的船和粮食,杨潮觉得,黄凤府应该很快就能说服淮安官府了。
还有南下的金堡,金堡离开前,把师爷跟州衙所有官吏叫道一起,告诉他们一定要听杨潮的命令,杨潮的命令就是他的命令。
因此临清极力配合杨潮,衙门调动全城匠户归杨潮截止,杨潮又一次启动了海州模式,临清虽然跟海州一样是个州,但是却是运河边上的大城市,按理来说工匠和手艺人比海州要多得多!
所以理论上来讲,临清的生产力比海州强大的多。
第二百一十五节尽快回去
但这只是理论。
临清是运河大城不假,在明代号称能媲美扬州、苏杭,虽然有夸张但是活力上绝对不输给任何城市,据统计是大明朝三十个大城市之一。
可倒霉就倒霉他是运河边上的繁华商贸城市,倒霉就倒霉他位于山东。
崇祯十五、十六年的满清入寇,受祸害最严重的就是山东,而临清因为富庶,也被清军攻陷,以清军的作战目标,一旦攻下一座城市,无论是人口,还是财物是不可能留下的。
据当时《兵部行稿》奏报,战后临清“生员存者三十八人,三行商人存者席明源、汤印、汪有全共七人,大约临民十分推之,有者未足一分。其官衙民舍,尽皆焚毁,至今余烬未灭。两河并街路,尸骸如山若颠,岂能穷数。城垛尽皆拆毁”
逃过一劫的人丁不到十分之一。
而原本的临清人口密集,商业繁荣,《总监各路太监高起潜题本》中说:“总计临城周匝逾三十里,而一城之中,无论南北货财,即绅士商民,近百万口”。
可以说因满清入寇,被杀死和掳走的人口,有**十万人。就算其中有夸张成分,但是几十万是肯定跑不了的。
满清几乎将临清这座商业大都市彻底摧毁,满清走后仅仅一年,李自成就开始东征,临清根本就没有恢复元气。
杨潮进城的时候,其实也看到了,城池非常残破,既没有来得及,也没有余力修复。
去年《山东东昌府推官刘有澜塘报》中说“卑职看得临清原系漕运咽喉,逆虏……盘踞十六日。杀掳百姓几尽,使我无人可守;推塌城垛一空,使我无险可恃……”
满洲对大明城池的做法一贯都是。只要攻破后,必然会有一番破坏。这是他们在辽东就养成的习惯,锦州、辽阳等城都是如此,因为他们一开始根本就没想着占领明朝城池,他们只是为了劫掠,抢走了东西,推到城池后,下次来攻城抢劫就更容易了。
所以临清衙门倾尽全力,也只给杨潮搜刮到了一百来个工匠。都是躲过虏兵的幸运儿,
而且极其缺少杨潮需要的铁匠,木匠倒是有四十多个,泥瓦匠有四十多个,剩下十来个则比较稀少,比如有三个篾匠,一个箍桶匠,两个烧砖的,最特殊的是还有两个铸钱的。
询问了一下临清官吏才知道,这烧砖的跟铸钱的并不简单。临清的砖十分有名。
临清砖“击之有铜声,断之无孔”,是上好的砖。大明朝定为贡砖,修建皇宫、皇陵,城墙都用临清的砖,大明朝在临清设置工部营缮分司,建了两百座砖窑。
杨潮猜测,临清的砖之所以后,未必是因为临清的砖匠技艺高人一筹,恐怕跟当地的土质有关,就跟景德镇的瓷器好一样。但是这种资源禀赋却让当地的特殊技艺发展起来,经过几百年的积累。临清的砖匠技艺肯定就跟景德镇的烧瓷工匠一样独具一格了。
铸钱的工匠则是因为崇祯皇帝在临清开设了铸钱局有关,临清沟通南北地理位置重要。而且又是商贸重镇,因此缺钱的崇祯想尽办法弄钱,中国古代的朝廷经济观念往往很差,不懂得利用经济手段,缺钱的时候往往急功近利,还有什么比铸钱见效更快呢,所以崇祯在临清开设铸钱局,才有了这些铸钱工匠。
只是烧砖和铸钱杨潮一时也用不上,他没打算在临清呆多久,临清过去的地位确实重要,但是今时不同往日,经过满清劫掠,这座城市几乎被摧毁了,城内的人丁现在只有两三万,加上马上李自成肯定也会派人来攻打山东,靠这座城市是没有什么防御能力的。
南边的济宁和更南边的徐州都比临清更有优势,杨潮更倾向于徐州,因为他留在临清的目的最主要的还是观望一下,他现在最重要的是要赶回南方稳定局势,当然如果淮安能够掌握的话,比济宁要更好一些,总之现在的临清实在是没有分量。
所以杨潮也不打算重开砖窑,也没有时间修复临清的城池。
接着杨潮又在难民中竟然招募到了三百多个工匠,这里面就有三十多个急需的铁匠了。
立刻组织人手打造兵器,鸟铳是暂时造不出来了,但是打造一批长枪还是没有问题的。
跟南方的快马往来不断,金堡南下过去了十天,杨潮对这个人的能力倒是很满意。
说金堡能力强,倒不如说他战斗力强。
杨潮发现此人胆子甚大,在淮安对知府路振飞极不客气,怒斥路振飞无君臣礼,明知太子就在临清,竟然不亲自去迎驾,扯着皇太子的虎皮,他占足了道义的优势,就差对淮安府的官员破口大骂了。
在淮安之前,济宁、徐州等府的官员们早都领教过了,两地都在金堡的逼迫下派出了代表来临清迎接太子,杨潮就是在等淮安的结果,如果淮安短时间内依然观望,杨潮就会带着太子坐镇徐州去了。
淮安府官员也很困扰,法理上来说,既然皇太子活着,那当然应该皇太子监国,甚至登基的,但是此前大家都以为皇太子死了,刚刚福王才监国,诏书刚刚颁布,很多地方还没有传到,现在改奉太子,肯定会造成混乱,给人以可乘之机。
而且淮安的文官们,还是想跟南京的文官保持一致,希望南京先讨论出结果后,他们在做决定,此时被金堡这么一逼,顿时是两头不是人。
同时在王潇和杜守昌的帮助下,金堡在淮安的活动声势很大,跟各路势力宣扬皇太子,亲自保证皇太子确凿无疑是真太子,并且拿出一份份誊抄的崇祯密旨给大家看。
路振飞为首的官场虽然没有表态,可是其他人物都纷纷的站队了,有相当多商人开始投效。当然他们并没有公开,只是暗中支持一些物资而已,显然这些人依然不敢卷入权力争斗中。他们只想多一条路而已,换句话说。此时暗中支持太子,是给日后留一条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