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纨绔独霸隋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纨绔独霸隋唐- 第1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势力。所以皇上也并不是太担心。现在让二位殿下进宫。就可以从一开始限制二位殿下的发展。皇上这是在巩固自己地皇权。准备削弱殿下们的影响力呢!”
    “这样啊……”李元吉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然后就笑了起来。稍微碰了一下李元霸。见李元霸不理他。他也只好又低头吃了起来。在他的想法里面。这些动脑筋的事情自由李冰和他的智囊们去想办法。他只是负责出力就行了。
    “你们都怎么看?”李冰轻声的问道。在路上的时候。李冰就和李世民讨论过这个问题了。现在明显的能够看出来。李渊这是准备借着这个机会削弱他们在朝廷内部的影响力。加强自己对权力的控制。也是为了下一步削弱宗室和世家的影响力做准备。
    “依我之间。既然皇上已经有了这样的打算。与其对着干是不明智的。殿下您还是得这几天择日搬进宫中去。但是。您最好还是要做好万全的准备才是。进宫之前。要做好一套命令的传达系统。方便殿下您的指示和命令能够快速的从宫中传达出来。要将殿下您手中的一些权力下放到下面的大臣手中。通过对这些大臣和心腹们的影响力继续掌控着殿下您的势力。再就是可以对殿下您当前的势力进行一次整理。将那些无关紧要的势力交出来也行。赢得皇上的好感。加强剩下手中势力的凝聚力。先进行韬光养晦!”长孙无忌开口说道。长孙无忌说的这些很详细。李冰听后点了点头。这个时候一直没说话的萧禹也开口说道:“姐夫。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继续要牢牢的掌握住现有的队伍。尤其是现在十六卫府。现在十六卫府当中有半数的队伍都是我们定北军的老队伍。只要能够掌控住这些队伍。尤其是要掌握住左右监门府和十二卫当中的队伍!同时。姐夫你打下来的北边的州郡。基本上驻守的都是我们定北军。就算是地方官员也大部分是我们当初打下来的时候任命的。皇上想要掌控住这些地区也不是那么简单的!”
    卫府制度是北周武帝和隋文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之一。它将禁兵和府兵系统融合为一。这种卫既是府兵的基层组织………军府的领导机构。也是掌管京城宿卫的机构。到杨广在位的时候。就将十二府增改为十二卫四府合称十六卫府或十六府(后人习惯上也称十六卫)。其十二卫为:左右翊卫(原左右卫府)左右骁(骑)卫(开皇十八年设置的左右备身府)左右武卫(原左右武卫府)左右屯卫(原左右领军府)。左右候卫(原左右武侯府)和左右御卫(新置);四府为:左右备身府(原左右领左右府)和左右监门府(依旧名)。十二卫统府兵、宿卫京城;四府不统府兵。左右备身府负责侍卫皇帝;左右监门府分掌宫殿门禁。
    十二卫所统之兵称“外军”。各有军号如下:骁骑(属左右翊卫)豹骑(属左右骁卫)熊渠(属左右武卫)羽林(属左右屯卫)射声(属左右御卫)和飞(属左右候卫)。此外。左右翊卫又兼领“内军”。“内军”指左右翊卫下属的亲勋武三侍(隋初为亲勋翊三卫唐代同隋初)统辖的五军府和另属东宫的三卫三府之兵均由高官子弟充当。唐初沿袭开皇旧制仍称十六府。李冰看了萧禹一眼。没想到萧禹现在就已经懂得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概念了。
    一干人又在那里商量了一会儿后。总算是将所有的事情都商量的差不多了。李冰就让房玄龄记录下来他们商量好的一系列准备和人事上的变动。几乎李冰身边所有的武将全部被他塞到了十六卫府当中。
    正在这里商量事的时候。一个下人过来禀告。说是永康王和赵郡王来了。李冰先是诧异了一下。但是很快就想明白了什么怎么回事。就让那个下人先将那两位请到前厅。他稍后就过去。
    那个下人离开之后。长孙无忌这才看着李冰说道:“三郎。这两个人来是……”
    李冰摆摆手:“没事。一准是为了李瑗的事来的!”早上的时候李世民就猜到了。为李瑗求情的人会不少。所以对李冰说他那里就要忙起来了。李冰也是有了心理准备。没想到这么快就来了。李冰对着众人说道:“好了。都商量好了。以后就这么定了吧。就照着刚才商量好的那些办。我进宫之后。大舅子、小舅子、玄龄、如晦还有懋功。以后就你们五个人去找我吧。其余的人没有什么大事的话就由你们来转达。行了。赶紧吃饭吧。吃完饭我也就不留你们了。该干什么干什么吧。四弟、元吉。走。让我们去会会这两个王爷!”然后不理一脸抗议的李元吉。带着他们两个人就往前厅而去。
    一进前厅。就看见右边的客座上坐着两个人。一个中年人一个青年。身上也是王爷的打扮。虽然不是很熟。但是李冰还是能够认出着两个人来。那个中年人就是永康王李神通。而青年则是赵郡王李孝恭。李冰赶紧上前见礼:“不知道王叔和王兄到来。飞白有失远迎。王叔王兄恕罪。恕罪!”
    李神通和李孝恭赶紧站起身来连道不敢。而这个时候李元霸和李元吉也是赶紧上前给两个人见礼。然后这才分主宾坐在了两侧。
    等下人们将茶水奉上。李冰先是不动声色的跟李神通和李孝恭客套了半天。聊了聊风土人情。李神通又拿出李冰过往的功绩拍了一通马屁。李冰赶紧谦虚的摆摆手。见李神通他们只是闲聊而不说正事。李冰也懒得费什么心神。就跟着他们的话题扯。一副没事人似的样子。他不着急。而李孝恭可是着急啊。他赶紧咳嗽了两声。见李神通看过去。他赶紧示意李神通说正事。李冰看在眼中。没有说什么。只是端起茶水来呷了口。给他们两个打暗号的机会。而李神通见李冰放下了茶杯后。这才脸上带着笑容说道:“三郎。不瞒你说。这次啊。我和孝恭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
    李冰心中一动。知道是正事来了。他脸上还是带着那副万年不变的笑容说道:“王叔您这就是见外了。有什么事您尽管提。只要我能帮忙。我一定尽我自己最大的努力!”
    “三郎。既然你都这么说了。都说你三郎聪明。我想我和孝恭的来意你也该猜到了。王叔我也不跟你兜***了。我和孝恭这次。就是为了李瑗一事而来。我们也知道李瑗这次得罪了你。李瑗虽然跋扈了一些。但是本质还不坏。就是一下子身份不一样了有些适应不过来。所以。三郎你就看在我们这些老脸上。高抬贵手。放李瑗一马吧……”





    第三卷 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那条江 三百一十一章 宇文琼若
     更新时间:2009…8…2 19:55:24 本章字数:3389


    “这个……”李冰听到李神通和李孝恭的话,稍微迟疑了一下,实际上这件事倒也不是特别难办,本来这件事实际上就是李冰上奏的,只要李冰在李渊那里求下情的话,虽然李瑗不可能逃的了惩罚,毕竟李渊也是要接着这个机会杀鸡儆猴,同时准备对宗室下手,但是减轻他的惩罚还是有可能的,但是就算是这样,李冰也不可能马上答应,要是答应的那么铜矿的话,就显不出自己出力了,官场上就是这个样子,尤其是李冰现在的身份,更是需要拿捏一下才可以,这样才不会显得自己的帮助很廉价。
    “三郎,我们知道这样让你也挺为难的,毕竟李瑗他对你多有不敬,但是他毕竟也是年少无知,骤然一下子成为了身份金贵之人,难免有些得意忘形,一家人吗,干嘛弄得太过于僵硬,你就别跟他一般见识了,我带他向你道歉了,你就原谅他这一次吧!”李神通一脸赔笑的对李冰说道。
    “那可不行,要是就这么放过他的话,那岂不是以后人人都能骑在我们李家人脖子上了?让人都觉得我们李家人好欺负!”一边的李元吉适时的插嘴说道。
    “元吉!”李冰一口喝止了李元吉,李元吉吐了下舌头,然后哼了一声,就转过头去,不再看他们,显然是心中十分的不忿,而听到李元吉的话后,李神通是一脸的尴尬,李孝恭显然则是一脸地无所谓。李冰看在眼中,觉得这个李孝恭不愧是以后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果然是有种宠辱不惊的大将风范,这样一来,李冰倒是对这个年轻的赵郡王产生了一个很好的印象。
    “三郎,你看……”李神通眼巴巴的看着李冰,倒不是说李神通就多么多么窝囊,李神通到也算是个人物。不过现在李瑗能不能顺利的出来就看李冰肯不肯松口了,这个李冰,可是他现在得罪不起的人物,他可是整个大唐帝国半壁江山地缔造者,连当今的皇上都对这个儿子另眼相看。
    “王叔,我实话对你说吧!”李冰呷了一口茶水,手指轻轻的在桌子上有规律的敲打着,脸上露出少有的一本正经的样子:“父皇他准备对你们这些宗室下手,现在的宗室太多太杂了。对整个大唐造成了很多不安定的因素,而且宗室的手中掌握着不小地势力,父皇是有意削弱宗室的影响力,所以说,这次李瑗这件事只是一个引子,而且也是在表达父皇的一种声音,他是在借着这个机会敲打敲打你们,让你们安分一些”李冰轻声的说道。
    在听到李冰的话之后,李神通的脸色明显的一变。赶紧对着李冰说道:“三郎,麻烦你向皇上说一下,我们对皇上,对我大唐可是忠心耿耿的啊,我李神通要是有二心的话,管教我天打雷劈!”李神通又是发誓又是表忠心一般地说道。
    “王叔,放心吧,你们的忠心父皇他是知道的,就算是父皇这次的动作。也只是一部分没有什么能力只知道鱼肉乡里的宗室而已,对于王叔这样有能力的,父皇还是会重用的!”李冰笑着安慰着李神通和李孝恭的心,其实李冰之所以把这件事说出来,也是希望李神通把这件事告诉出去。让那些宗室们安分一些。如果有哪些宗室有反心,正好也可以接着这个机会一并解决掉。如果那些宗室们安分的话,也是让他们提前有个心理准备。
    “呃。这样啊,那王叔我就放心了!”李神通听到李冰地话,他讪讪的笑着,然后他就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而李冰也没有接着这个话题说下去,他转过头去,对着坐在那里一直都没有说过话的李孝恭说道:“听闻王兄即将任山南道招慰大使,负责招降巴蜀地区,王兄的任务很艰巨啊!”
    “为皇上分忧尽力,这是为人臣子应该做的!”李孝恭淡淡地说到,他那淡定地表情让李冰心中更是对他的印象更好了,他笑着开口说道:“不知道王兄可有何良策?”
    “这个,略微有一些,但是还不知道可行否!”李孝恭笑着说道,“不知道汉王殿下有何指点?”
    “指点倒是谈不上,我只是有一点浅见而已!”李冰喝口茶水润润嗓子说道,“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分天下。蜀丞相诸葛亮受昭烈帝刘备托孤遗诏,立志北伐,以重兴汉室。就在这时,蜀南方之南蛮又来犯蜀,诸葛亮当即点兵南征。到了南蛮之地,双方首战诸葛亮就大获全胜,擒住了南蛮地首领孟获。但孟获却不服气,说什么胜败及兵家常事,孔明得知一笑下令放了孟获。并且以后一连七次擒获孟获,孔明有他自己道理:只有以德服人才能真的让人心服;以力服人将必有后患。”
    “呵呵,孝恭明白,多谢汉王殿下指点!”李孝恭这个时候脸上露出难得地笑容,对着李冰欠了欠身子说道,而李冰则是摆摆手:“王兄客气了,巴蜀地区民风彪悍,自古就是蛮夷之地,况且这个地方对于我大唐来说至关重要,王兄的任务很重啊,如果能够顺利的收服这些地区,那可是一桩大大的功劳啊!到时候,王兄必将成为我国之栋梁!”
    “多谢汉王殿下夸奖,孝恭愧不敢当!”李孝恭淡淡的笑着说道,他也不是傻子,自然能够听出来李冰话语中的赞赏,现在的李孝恭还不想过多的掺和到这些事情当中,所以他委婉的回绝了李冰,不过李冰也不生气,毕竟一上来就让李孝恭跟着自己也是不现实,他只要成功的向李孝恭表现出自己的欣赏来,这就足够了。
    李神通和李孝恭见李冰也不想再多说什么了,也就不想再在这里待下去,当即就起身告辞,李冰只是假意的挽留了一下他们,就跟李元霸和李元吉将他们两个送出了门外,到了门外告别的时候,李冰才在李神通的面前轻声的说道:“李瑗的事情,我也说不上太多的话,既然今天王叔都来了,我也不能不给王叔您这个面子,父皇那里,我尽量帮着说一下吧,成不成那就看父皇的意思了!”
    李神通终于得到了想要的回答,对着李冰千恩万谢的就和李孝恭一起离开了。送他们两个人离开王府之后,李冰跟自己的两个兄弟说了一会话,本来李元吉就是让李冰从饭桌上叫来的,他现在还是改不了贪玩的习性,所以见李冰已经没有什么事了,就嬉皮笑脸的跟李冰告辞了,倒是李元霸,有段时间没有跟李冰一块了,现在一时间没有什么战事,李元霸也就一直在京城里面闲着,但是按照他那个性格除了武功之外还就没有什么让他感兴趣的,所以他在长安就一直呆在自己的王府当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在家里练武陪着老婆孩子,两个人遂又回到餐厅当中,长孙无忌等人已经离开,李冰让下人再重新弄了一桌饭菜,他跟李元霸两个人边喝边聊了起来。
    两个人许久未见,似乎都来了兴致,两个人一直喝的傍晚,李元霸才摇摇晃晃的从李冰的府上出来,而李冰也喝的不少,借着酒劲,他忽然想到自从自己从荥阳回来的时候,他还一直都没有去见过宇文琼若,想到这里,李冰先洗了洗脸,就朝着宇文琼若的院子而去。
    知道宇文琼若在李冰府上的人不多,她的院子在府邸当中比较偏僻的地方,只有萧诗筠等少数几个人知道,李冰推开门进去,刚一进门,就听见从宇文琼若的房中传来一阵阵的琴声,琴声很是动听,如潮水般四溢开去,但是当中却带着一丝抹不开的凄凉,仿佛正诉说着什么。音低调得略微有些抖动,听起来似乎心也有些抖动,那低调的音,缓慢的节奏,让人感觉到一种压抑的沉闷气息,就连空气也凝固了起来,这个时候已经是秋天,漫天的黄叶被风吹落,卷起在空中,满目的疮痍,加上这琴声,让人心中觉得有些难受。
    “哎李冰叹息了一声,然后喃喃的吟道:“竹院新晴日,残阳未落时。共琴为老伴,与叶有秋期。玉轸临风久,金波出雾迟。幽音待清景,唯是我心知。”
    似乎是听到了李冰的话一般,屋子当中的琴声嘎然而止,过了一会,屋子们就被打开了,从里面出来了两个人,那个穿着一身素白纱裙的冷面佳人,正是宇文琼若,两个人见到李冰之后,深深的给李冰躬身行礼,淡淡的说道:“汉王殿下!”
    李冰没有多说什么,就进了屋子,而一边的那个小丫头在起来之后,赶紧给李冰倒了一杯茶水,李冰也不推辞,就坐在那那里,对着宇文琼若说道:“真是想不到,琼若你还弹得一手好琴啊,就连我这个不懂琴的人,都被你的琴声给打动了呢,堪称绕梁三日啊!”
    “汉王殿下贵人事忙,今日怎么得空到妾身这里?”宇文琼若淡淡的说道,似乎并没有听到李冰的夸奖一般,但是李冰似乎能够从宇文琼若那里听出一丝不一样的感觉来,似乎是…………幽怨?!





    第三卷 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那条江 三百一十二章 宇文琼若(二)
     更新时间:2009…8…3 19:17:57 本章字数:3440


    听到宇文琼若那略微有些幽怨的语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