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贵妃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杨贵妃传- 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杨国忠父子加上魏方进和几名官员,张罗了食物,他们以最迅速的方法分配给护卫驿站区域的六百名兵士。

接着,高力士再入,他请求皇帝出去慰抚将士。

颓丧到想一死了事的李隆基,终于镇静下来,他明白安抚将士的重要性,于是,命人备马,偕同高力士、陈玄礼、二十四名龙武军骑士,到近区慰问了将士,经历了约有小半个时辰,也看了百官——金城区内,有兵一千八百人,外面,他没有去。至于太子,则扎营在金城东面五里之处,似乎自成一个系统了。

没有人提到太子,皇帝心情沉重,应该问而没有出声。杨国忠和高力士悄悄议论着,但是,两人又都不欲呈奏,他们明白,在此时,皇权已很有限,什么事都不能做的了。

此时,侍从车中的谢阿蛮和锦梦儿到驿馆正屋来见贵妃——她们看到占地颇广的皇家驿馆,每一处都挤坐着人,有许多人已躺在地上睡着。

皇帝和贵妃有一间房,那是当年金城公主远嫁时在此地休息过的,长久没有人居住,屋内似乎有些霉闷的气味,但是,皇帝和贵妃只开启了一扇向内的小窗。

皇帝和贵妃都没有睡。

谢阿蛮看到贵妃的双眼哭得红肿,这位生性爽朗的舞人入室之后,也呆住了。

“阿蛮,没什么事吧——”皇帝勉强提起精神,“路上听到些什么?看到些什么?”

“路上乱哄哄的,但宫中人都还好,也没吃苦!”谢阿蛮低着头说。

“噢,你出去周围看着,再把情形来告诉我——这时,外面好象静了一些?”皇帝喟叹着,又问:“有些什么人和你在一起?”他说出,自行挥了一下手:“梨园子弟们出来的如何?”

“宫眷数十人,和我一起,梨园中有一群,我看到几个,他们都还好——”谢阿蛮回答了,再遵命出去,有两名内侍相随而行。

阿蛮发现,金城驿只有内层的戒备,稍向外,就等于没了防卫,兵士们横七竖八地睡在地上,她留住两名内侍,偕锦梦儿向东走——那边的两排屋宇,从前是驿兵居住的兵房,如今为龙武军占住,外面的广场,有车辆结队而列,车边的地上,都睡满了人。

夜沉沉,连谢阿蛮都有寒肃之感。她低说:“锦梦儿,倘若安禄山有三百骑兵赶上去,我们这里就会完了!”

“我们去找找梨园中的人,我知道他们的所在!”

在锦梦儿说话中,东北方的一条溪边,出现了一列灯火,移动着向金城驿来,她们停止了,内心惧怕,如果来的是敌人,那就不堪设想了。

有几名龙武军的军官先行而到,谢阿蛮迎上去看,发现陈方强也在内,她匆匆询问——原来,自东北面来的一群人为潼关退下来的败兵,大将王思礼到了。

陈方强约谢阿蛮在原地小待,自己很快会回来。

东北方一小队在溪岸停下了。

不久,龙武大将军陈玄礼亲自率了八骑上前迎接王思礼,他们入驿站去,谢阿蛮看溪边,由王思礼带来的,除了三人入见皇帝外,有二十余人仍留着等候,大多是军官。

又过了些时,陈方强匆匆地来到了,他依然情意绵绵,告诉阿蛮自己在行列中的方位,接着,要求在前路宿驿时,夜间相会,阿蛮在颓败中漫应着,转而询问王思礼的情形。

“特进王将军自潼关逃出,带了千把兵,经由富平逃到此地,先见了太子,残兵和太子的人在一起。”陈方强毫不掩饰地说。

于是,他们分开了,谢阿蛮回到驿站时,王思礼已离去,阿蛮不曾把实情相告,她只说,四方的人渐渐安下来,已睡了。然后,她走出,在外面等待。

杨贵妃服侍了皇帝睡下之后,悄悄出室,在侍从小间接见自后面步行赶到的宫廷女官静子等人。她由静子报告而知,太子阻隔了一大批官员,虢国夫人和杨国忠的家人一行,也只能在金城十二里外宿营。

接着,谢阿蛮也入内,贵妃很闷,嘱咐静子等人先睡,她走出屋外,阿蛮把所见悄悄相告。

贵妃举头望月,无言。阿蛮说:“贵妃,王思礼他们从富平一路来,那边该很平静!”“嗯,刚才听王思礼说了,他一路来都平安,潼关败兵散逃的有几万人,他说,他派了人在收编,他自己带来的人很少,有千多人留在后面戒备。”杨贵妃说着,微喟:“敌人不追来,我们内部也会有问题,我真担心……”

“贵妃,太子在后面,好象不理会前面的事了,王思礼带来的兵,听说被太子留住!”阿蛮低告。

“我知道一些——这事,现在不能说!阿蛮,往前去,只怕多事!皇上也有些用不上力啦!”杨贵妃偕阿蛮缓缓行,走出驿站的南边门户,外面,睡满了宫廷的执事,内侍女官杂躺着。

贵妃不忍看,悄悄地折回。

现在,金城驿的周围已静了下来。

在静寂中,有笛声远远地传来,但只有极短的时间就止歇了,想来,有人吹笛而被禁止。

“阿蛮,明早,你上我的车来吧,有时,你也可以和皇上讲些话,再帮我探听消息,今天下午,他们有好些事瞒着皇帝的。”杨贵妃苍凉地说。

谢阿蛮允承了,她劝请贵妃早些睡。

杨贵妃入室,得知皇帝已睡着,她本身毫无睡意,再出来领受夜风,此时,月已沉西!

六月十四日,又是有太阳的好日子。

黎明时,逃亡的队伍有很多人没有及时起身。

杨国忠利用时间,在皇家驿站的正堂举行一次朝会,只有一天的逃亡,朝廷的秩序已乱,他企图借一次朝会把情势扭转过来。

杨国忠一早就派人通知了太子。黯淡的朝会,有三十多名官员列班,太子和皇子及郡王也有二十来人,皇帝不能就当前形势说话,只有慰劳官员们,接着,杨国忠报告渭北平安,那是安定人心的。

潼关的败将王思礼,正式报告了哥舒翰已降贼。又简单地说了自己逃出的经过。

皇帝任命王思礼为河西陇右节度使,以继哥舒翰。

接着,皇帝宣布启程,但又再召入将军们慰劳和勉励。

在朝会进行时,谢阿蛮和太子的随从们混在一起,她看到太子的亲信随从内侍李静忠和龙武大将军陈玄礼私谈,她又看到龙武军有两名郎将也和太子的从官在一起谈话——东宫官随太子来的,有资格入朝的,多数留在外面,这使谢阿蛮为之惊异。

不久,王思礼辞朝而出,他和太子詹事在一起讲了话,便另行上路,并不随驾西奔。

终于,大队自金城出发了。

太阳已升高,队伍逶迤地向西行——在金城,兵官和宫人,大多自逃亡的民家取了一些饮具,大逃亡的队伍,在第二天多出了一些用具。

从金城西行,只有五里,便是昔日的兴平县城了,兴平故城的人昨夜都已逃了。今早,杨国忠和高力士商定,以兴平西北二十三里的马嵬驿为中午的休息地,并且派了军队和文官及宫中执事先行,他们有鉴于昨日的逃亡,今天,小心地以多方面人组合成先遣队。

皇帝的车队在到兴平时,李隆基出来,立在车台上眺望,他看到大路以北的远处,有一队车人被阻留,那该是另一支逃亡队伍。此外,皇家的队伍虽没有昨天齐整,但一般说来还算平静。

高力士已把飞龙厩的骑兵集中在皇帝车仗前后;两翼,各有二百数十名龙武军骑兵巡弋。

老迈的高力士于皇帝站在车台上之后不久,就和宰相赶上来,这时,已近巳正。

“马嵬驿那边的安排,会不会有问题?”皇帝问。

“应该没有问题,我们先遣人员有二百,其中厨师饮事兵,共有八十余人!”杨国忠说。

李隆基苦笑着说:“现在我才知道,吃比一切都重要——”他稍顿,再问:“到马嵬坡,还有多远?”

“此地已在兴平县西南——马嵬距兴平县城,西北方,计二十三里,由此往,大约二十里!”杨国忠说。

于是,皇帝默默地退入车厢内。

不久,溜出去看情形的谢阿蛮,偕两名内侍骑马回来,她自马背翻身上车,向皇帝和贵妃报告:“现在,大伙都已离开了金城,太子殿下率兵断后,我走回来的时候,太子殿下也已列队,大约也启程了——后面约二里处,队伍有些乱,一批官员的车辆,不知怎的被隔,落后了,另外,一队羽林骑兵到了前面,和诸蕃外国队伍杂在一起!”

皇帝随口应着,又缓缓地问:“王思礼带来的兵你有没有看到?”

“内侍徐小田去看了,据说,王思礼带了几百人去上任和招收残兵,大约留下五六百兵并入太子殿下队中。”

“哦,诸王宅的人呢?”皇帝又问。

“分作两批,一批距车驾约一里,另一批可能距车驾两三里吧?”谢阿蛮稍顿,再补充:“秩序很好!”

皇帝沉吟着,喃喃地说:“百官队,诸王宅队,原来皆在一起的,怎么都分开了?”

他稍顿,命召高力士,但杨贵妃阻止了他。贵妃以为,在路上已无从调度,不必问,待到马嵬驿时再整顿。李隆基哦了一声,接受了,随着又说:“看行进的情形,今夜宿岐山,只怕又会很晚——”

“现在走得虽然慢一些,但还顺利,下午到岐山县,想来不会太晚的,我们的人已赶去马嵬造饭,在马嵬坡,大约不会多耽搁。”杨贵妃指着车上的地图说。

皇帝也看了地图一眼,忽然问:“阿蛮,东宫张良娣一行,是不是在宫眷队中?”

“是的,我原来乘的车在良娣车队之前,中间相隔一小队龙武军兵士,另有十多乘车吧!”谢阿蛮很细心地回答:“良娣车队和大明宫车队在一起。”

皇帝点了一下头,徐徐地展开另一卷地图,那是马嵬坡驿站的图。马嵬坡,从前有城,驿站是开元末年重建的,在故城以东,那是长安西路的甲级大驿之一,道北是驿舍,有三栋,另有营房,道南则有驿亭,还有一个佛堂,傍驿亭而建。这是政府交通机构的所在地,故城则有民居和地方官吏。

由于交通上的重要,马嵬是以驿为主体的。

车队徐徐行进,车驾终于进入了马嵬坡。

皇帝站在车台上入驿,他已自地图上得知了一个大概的情况,他传命:皇帝驻跸驿亭,驿舍地方大,分别供百官及诸王与宫眷等休息。

日已午,人也倦,但进入马嵬坡时的秩序还算好,这回的先遣人员总算没有逃走,不过,他们到达时,驿站的官吏大多逃了,幸而驿舍存有粮食,先遣人员再到故城,购取了食物,征用了民夫,造饭的时间虽然拖延,但皇帝进入时,炊烟处处,很快就有食物供应皇家人员。

皇帝入了驿亭,并不急于吃饭,他看着陆续进入的人群,也看着兵士们分批向驿的四方布置。

内侍在驿亭前围起了青布障,这还是逃亡以来第一次用。

至于杨贵妃,入内亭去更衣。

人群不断地涌入,高力士见了皇帝一次,匆匆去安顿人马了。皇帝观望着——青布障虽然遮住了正面,但在亭阶上,仍能看到距离较远的人车。

不久,内侍骆承休来请皇帝进食。

李隆基缓缓地自亭阶踱回,站着饮了一口酒,又用手抉一小块咸鲜饼放入口中,随问:“贵妃呢?”

“贵妃就会出来!”侍女阿芳回答。

杨贵妃在内亭整理了自己,徐徐出来了——从昨晨出发到如今,她没有好好地整理过自己,昨夜,她等于通宵未曾安睡。自觉疲怠,此时,饮了酒水,又用冷水洗了面,化妆,自觉精神一振。她出来,向皇帝微笑说:“情形好一些,我们的人总算有了逃难的经验!”

“我看还是很乱,而且,大伙都有疲惫相,才只是逃难的第二天——”李隆基坐下:“你的精神却不错——玉环,昨夜,你好象不曾睡,回头在车上好好睡一下!”

“我不妨事,上了车,你需要睡一个午觉!”贵妃说着,取酒,饮了一口,问左右:“阿蛮还没回来?”

“她替我去看看情形。”李隆基低吁着:“阿蛮很能做事,今日上午,她上车下车好几次!”他举箸,又停下来,转而问:“去看看宰相如何?怎的没来此地!”

“陛下,刚才看到宰相往这边走,又折回道北那边去,是否即往宣召?”内常侍陈全节说。

“那就等等吧!”皇帝看着左右侍立的内侍,又说,“你们也去进食吧,分班,争取时间!”

正在这时候,外面忽然起了喧哗的杂声,亭障的北门口的内侍迅速向外问讯——喧哗声最初是远处传来的,但当门口的内侍出去时,杂乱的声响由远而近,并且不断地扩大了!

正在举箸欲进食的皇帝倏地起身,杨贵妃连忙伸手拉住他的袖子,叫出:“陛下……”

她的声音被近处的哗叫所掩盖。就在此时,驿亭外,有人惊叫,奔跑,有一个苍老的洪大声响:“不可,圣驾在此——勿惊圣驾!”

皇帝和贵妃都听得出是高力士的声音,他们变色了。李隆基回顾贵妃说:“玉环,似是兵变——”他说,向外走。

“陛下,不可!”她用力拉住他。

高力士一喝,人群静了一下,但远处有杂沓的马蹄声,接着,又起了哗叫。显然,骠骑大将军高力士已不能控制局面了。

“玉环,事急了,我出去!”皇帝挺了挺身。

“不,陛下,先弄明真相——哦,请高将军速入!”杨贵妃在紧张中说。

就在这一瞬,内侍常清和张韬光同入,急奏:“陛下,龙武军有变,赶逐丞相!”

“高大将军呢?”皇帝心中震动着,急问。

“高力士将军在外面……”常清喘喘然说不下去。

“怎样?”杨贵妃急迫地问他:“还有陈大将军……”

外面又有宏大的人声……

——在这时,大唐皇朝历史性悲剧正在演出。

大唐宰相杨国忠努力奔走,希望在马嵬坡的午休能有良好的秩序,他忙了一阵,正向驿亭去见驾时,相府的从官赶上来,告以诸蕃外国使臣的午饭没有着落——那该是办事人员的疏忽,些些小事,本不必劳及宰相的,但因吐蕃使臣欲见宰相,杨国忠曾拟向吐蕃借兵,对吐蕃使臣特别看重,便回过去,向吐蕃使臣致歉,又命以相府食物先供使臣,但是,就在杨国忠和蕃使说话时,忽然有十多名兵士叫嚣起来,说宰相通蕃卖国,图谋不轨!

宰相左右的卫士向那些兵喝斥,但是,这些兵士反而大叫,随后,有二三十名携武器的兵士自两边奔来。杨国忠一看情形不对,立即急走,相府卫士和家丁及从官分别阻挡,同时迅速地牵马过来,杨国忠奋力上马走避,向马嵬故城方向走,两边,是南衙卫队和御史大人等人在,然而,他的马才动,兵士们来得更多,而且有人射箭了!杨国忠伏下身,向西急驰,另一边,有马队出现,正赶着杨国忠的儿子杨暄。一瞬间大乱,几支箭同时射中了杨国忠,他从马上跌了下来……

杨国忠的身体才一倒地,叛兵就冲上,两名相府的卫士拼命挟扶起杨国忠而奔跑!

但是,十来名叛兵骑马冲上,他们刀枪齐举,把大唐的宰相在马嵬坡杀死了!此地,接近故城,离驿亭较远,道北有一所戍卫的土屋,杨国忠死在距土屋不过一百尺之地,至于他的儿子杨暄,奔到距土屋不足五十步时也被杀了。

土屋是宰相的临时办事处,叛兵们迅速到了屋前,御史大夫魏方进已出来,在危机四伏中,他不自量力,大喝制止,一名骑兵军官挥动长柄刀,砍中魏方进的头,跟着,有两支矛插入他的身体……

又一位大臣倒地而死……

兵士们大叫:“宰相通敌谋反——”

“杨国忠谋反——”

土屋内正开第二次饭,在吃饭的官员们惊愕地起身,次席宰相韦见素先命一员舍人出去询问。

叛兵哗叫未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