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赢江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躺赢江山-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呼吸声就在耳边,离得不远,睡得香甜。
      这就是不方便之处,步莲华猜着她现在的姿势,默默躺着。
      时间还早,他没有听到楼家军晨练的声音,可能还不到卯时。
      他想动一动,换个姿势,又怕把人惊醒。
      僵躺到卯时,窗外传来暗门固定的报时声,用的是贺族的传音哨,常人听了,只会以为是风声,只有耳骨异于常人的贺族人能够捕捉到这种‘风声’,并听明白要传达的意思。
      暗门即是贺族。
      贺族是十三州的大族,是原在云州稷山一代活动的巫族,后来北扩去凉州,侵吞了山匪的寨子,干起了走商的生意,时日久了,贺族人就从云州稷山移居到了凉州。
      他们在凉州繁衍生息,并把生意慢慢扩至整个十三州。
      贺族很特殊,它以族长为首,全民皆商,又全民皆兵,养肥马,磨快刀,一点一点将地盘扩大,做生意的风格狠厉老辣,也很直接。因而,跟苏家的正经商不同,贺族商被十三州的人称作云凉匪商。
      大辽皇室崩落后,十三州陷入兵乱期,各家争的都是王权。贺族人也加入了纷争,可却是趁乱做生意,顺带扩张领地。
      三十年前,凉州云州大半都是贺族人的。步莲华的母亲万归雁成为贺族族长后,吞并领地的速度更是快,几乎直逼前辽郡主萧宛所在的朔州昭阳。
      南边王晋有窃国之心,西边又来了匪商贺族,当时尚未建国的萧宛深思熟虑后派出新科状元郎步实笃前去与贺族商议合作。
      步实笃还真把这事办成了,十六年前,萧宛的家臣萧九在昭阳宣布建国,号宛,与南都登基称帝延用国号辽的南朝对峙。贺族归顺大宛,对外共称北朝人,凉州云州并入大宛版图,北朝大宛版图扩至八州。
      不过,万归雁早年定下了誓约,只要南朝不威胁到云州凉州,贺族就不会出兵,只做生意,而且,两朝生意都做。
      但万归雁作为萧宛的至交好友,私下里给北朝送了份建国贺礼。
      她挑出自己的商道精兵,组成一支暗军,耗费十年之久潜入南朝腹地,帮大宛打探南朝军情,用能发出似风声的暗哨传递讯息。
      这支暗军就是暗门。
      步莲华听着暗门的风哨声,叹了口气。
      这段风哨传递依旧是军报,要传回帝京昭阳。昨日,江家六军的战线从南亭南下,推至南泽,准备在十日内攻下南泽城,之后铺开战线,等楼二军于南泽汇合,合攻洛州的北十三连城。
      步莲华心知,主公是想年内把洛州攻下,这样一来,到时候除了楼沁老将军和江台迎的兵,他们这些年轻一代,都要南下作战去了。
      他教书养花的平静日子很快就要过到头了。
      身边的姑娘终于换了姿势,把腿放了下去,步莲华微微缓了口气,还未换姿势,阿兰的一条胳膊带着一阵风,狠狠拍在了他身上。
      这一记携风而来的铁臂打的步莲华即便闭着眼都能看到金星,他坐起来拽下白绫,却又在看到阿兰的睡姿后,笑了起来。
      这姑娘斜着身子占据一大半床,腿占着床里面,头仰着霸占了床头,手臂侵占了他的地盘。
      步莲华又看了眼自己的这边,只剩下窄窄一条。
      她刚来时不这样。
      步莲华记得很清楚,刚开始时,她睡得很规矩,两个人中间像是画了条分隔线,井水不犯河水。
      或许是她现在心踏实了,安稳了,太信任他了,步莲华无奈摇头。
      睡相能看出来她的变化,而这个变化,步莲华心中是欣喜的。
      算了,不叫醒她了。
      天还未大亮,步莲华昨晚未睡好,早起还有些疲惫,他又看了一眼身边睡得放肆的姑娘,默默穿好鞋,慢慢扯出被阿兰压住一角的被子,到窗边的榻上补眠去了。
      再次醒来后,阿兰蹲在榻边,两只手搓着被角,捡起他掉在榻边的白绫,愧疚道:“公子怎么也不叫醒我……你叫醒我就一句话的功夫,原本该睡这里的是我。”
      “吃过饭了?”
      阿兰摇头:“等着你醒了,一起吃。”
      她盯着步莲华看,见他戴好白绫,用莲花形状的发扣固定好,说道:“你的这条布是冰的呢。”
      “对。”步莲华说,“稷山雪蚕丝织的。”
      阿兰没听过,好奇问道:“我一看就知道是好料子,稀罕东西吧?”
      步莲华笑了笑,说:“知道稷山首巫吗?他给的。我刚出生时,家人都不知道我这双眼睛看到了人就要折自己的命,我只要白天看到人,太阳落山后,眼睛就如火灼一样疼。那时我年纪小,疼了也不知道怎么跟爹娘形容,每晚都哭,整日闹病,他们以为我天生病骨。幸而五岁那年,我娘带我回稷山祭拜贺族的首巫,首巫看出来了,把这条白绫送了我。它不管何时都是冰凉的,可缓疼痛。”
      阿兰大开眼界,听得津津有味,追问道:“还有吗?还想听。”
      少女总是喜欢听一些神巫之类的故事。
      步莲华不知为何心中有些落寞,指着桌子上的书:“……去把今天的功课做了,晚上跟你讲。”
      阿兰只要认真了,学东西上手很快,功课做完还不到午时,步莲华不在,好像出门接什么南货北货了,阿兰有些饿,熟门熟路跑到楼二军的伙房。
      伙房里帮工的比平日多,杀鸡宰羊,像是过节,早早地就忙碌上了。
      伙房里的掌勺大哥见阿兰来,二话不说,连肉带汤盛给她:“阿兰,多少个了?”
      每次来,他都会问阿兰已经认识了多少个字了。
      阿兰谢过他,边吃边说:“快念完了,公子说再有半个月我就能认识那本书上的所有字。”
      她是聪明的。
      可能苏北湘自己天资高,加上对她抱有偏见,每次见到她,总会反复多次强调她蠢。起初阿兰真的无法不去想他的话,一听到蠢笨这样的字眼,就想摔书本大哭。可后来,苏北湘说多少次,楼玉就重复多少次:“阿兰,你聪明,不信问莲华。”
      楼玉人好,阿兰不敢全信,再后来是无意中听到步莲华私下里对苏北湘说她学得好,这才觉得是真的得到了肯定,放下心来,慢慢忽略掉了苏北湘的嘲笑。
      阿兰吞了半碗肉后问掌勺大哥:“今天是什么节吗?这么热闹!”
      掌勺大哥高兴地回答:“是啊!今儿二公子生辰,这是苏家一早来送的,给大家伙儿的。”
      阿兰:“苏北湘生辰!”
      二公子指的就是苏北湘,他是苏鹤和江台迎的次子,这里的人都这么称呼他,而大公子则是从母姓的江家六军少统领江宁。
      碗里的肉瞬间不香了,阿兰苦着一张脸看着碗里的肉。
      吃进嘴里的肉算不算他的东西?还能不能吐出来?
      商队行程有变,步莲华处理完这些事回来,听到房顶‘呲呲’两声。
      他停了下来:“小七,又上房。”
      坐在房上的楼玉叼着他那精巧的小银壶,说道:“来看看你,顺便闲聊。收到军令了,下月开拔南下,年前肯定没清闲日子了。”
      步莲华想了起来:“对了,今日北湘生辰。”
      “不是聊他。”楼玉笑了一声,“不过,你觉不觉得他有些怪。”
      “怪?”
      楼玉叼着小银壶,默默笑了下,说道:“算了,算我闲得无聊瞎琢磨的。”
      他从屋顶飘下来,说道:“刚在房上看到阿兰了,往校场去了。”
      提起她,步莲华情不自禁的微笑起来:“她很喜欢朝你那里去,谁对她好她心里记着呢。”
      “前些日子,她跟陆姐比倒立。”
      “嗯?”步莲华说,“她没告诉我。”
      楼玉望着校场方向,接着道:“她坚持的时间和陆姐差不多。”
      楼玉口中的陆姐是楼二军的家将,当年是她母亲身边的左指挥使。
      步莲华微微震惊:“当真?你的意思是……要教她弓箭吗?”
      “我问过她。”楼玉说,“她小时候在南都当乞丐时,住在码头。乞丐出身,可不一定只会讨个饭。臂力和力气有,也聪明。”
      他说:“还有一点,抢食的乞丐们比南兵更凶残,她架肯定没少打,小乞丐们合伙抢食,谁是指挥?谁来协同配合?”
      步莲华沉默了会儿,说道:“我知你何意了。”
      楼玉又笑道:“对了,我让她跟我打了一场,小姑娘出招特阴损,上来就走下三路……但很有用。”
      步莲华笑道:“小七,你也想收学生吗?”
      楼玉却忽然问道:“阿兰帝王命一事,你没向主公报?”
      “……尚未。”步莲华说,“但主公肯定也知道。”
      楼玉道:“我记得你说过,帝王紫气一旦出现,你就能感觉到它大概在哪个方向,对吗?现在只有六个,没有再多,对吗?”
      “嗯。”
      “十三州目前有六个帝王命。”楼玉数着指头,“王临,王晋。我,北湘,主公,然后就是阿兰。”
      步莲华点头:“对。”
      “很有意思。”楼玉说,“你打算怎么教她?”
      “……先教着,有帝王命在身的,只要教,将来肯定都能有所成就。”
      “你的意思是,她当不了帝王?”楼玉忽然笑了起来,说道:“莲华,我问你,六个帝王命中,除了阿兰,其余几个看起来都有可能对吧?只有阿兰是最不可能的,对不对?”
      步莲华忽然愣了。
      楼玉知道他听明白了。
      “六个里面,只有一个跟别的不一样。最没有可能的,就是最有可能的,因为只有她的将来,是未知未定的。”
      他腾身而起,挥了挥手:“走了,我就是来跟你说一声,明天留出点时间让她到校场来,我不会教她什么,学领兵打仗有什么用?主公说过,只打仗打不来天下的。她能学到什么,看她自己了。你也想想,该怎么教。”
      “你……”
      楼玉已经点着屋顶的瓦片,燕子一样飞走了。
      作者有话要说:  世事洞明皆学问,楼玉会看人。

      第10章 劳其筋骨(五)

      阿兰在校场上疯了一下午,太阳快落山时,跑了回去。
      脚还没踏进门,就听到步莲华在屋里叫她:“回来了?快过来。”
      床上放着一沓整整齐齐的新衣,步莲华说:“上次让人做的衣服,今天送来了。我刚刚看了一眼,做工很细致,就是比起帝京来,京廊的布匹颜色花型都少了点,也没得挑。你暂且拿去穿,往后回了帝京,等我妹妹回来,衣服什么的,让她带你看。”
      阿兰好久没说话。
      步莲华之前带她上街逛,顺带去了卖布的铺子问了最近新到的布匹,让裁缝帮她量了身。她当时就很惊喜:“公子是要给我做衣服吗?”
      步莲华说是。
      阿兰心中有准备,但没想到不仅仅是做了一件。
      你人真好这句话,阿兰对他说过好多遍,但次数再多,也不及他对自己的关心多。
      阿兰扑过去抱住步莲华,步莲华猝不及防,一时不知是推开她还是任由她这么抱着,好在阿兰很快就松开了他。
      “你对我这么好,我以后怎么报答你?”
      步莲华轻笑一声,却答:“你把我教你的东西记在心里,用功就是。衣服还都喜欢吗?”
      阿兰狠狠点头:“喜欢,都喜欢!”
      “那就挑件新衣换上,我们到北湘那里做客。”
      阿兰顿了一下:“公子……我能不去吗?”
      “那怎么行?”步莲华笑道,“你是烦他吗?其实他人不错的,只是不太懂如何跟你讲话……”
      “他看不上南朝的姑娘,尤其是我。”
      步莲华却道:“哪里分什么南朝北朝,以后都是一家人。”
      阿兰狠狠点头:“也是呢!”
      “去吧,换上去,我们早些去,恐怕小七已经到了。”
      步莲华说完,轻轻叹息。
      北朝三个帝王命,萧九,苏北湘,楼玉。萧九虽完成了郡主萧宛的遗志,建了国,却未登基。
      他坚持自己是萧宛的家臣,不称帝,无储君,因而大家都把目光放在了身有帝王命的楼玉和苏北湘身上。
      可不管是苏北湘还是楼玉,萧九都不太满意:“俩孩子都还欠点火候。不过时间还长,我们等等看。”
      苏北湘天分虽高,却无萧九所说的,能撑起大一统天下的眼界。
      对待南朝,他偏见颇深。可若要做一统之君,又怎可对自己土地上的人抱有偏见?
      武力统一,终究会再次分裂。北朝要真走武统的路子,早二十年前就已定胜负。
      萧九所做的是真正的统一,而这种统一,需徐徐图之。道理北湘虽明白,但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回事。他可以耐着性子暂时对南朝人收起偏见,可又能忍几时?
      而楼玉,萧九说:“小七这孩子有那么个意思,但他志不在此。”
      楼玉志在何处,步莲华很早就明白,却无能为力,帮不了忙。
      楼玉看得远也会用人,但他心中所求无望后,就只想做好手边的事,按他的说法:“我就当个将军好了,以后天下无战可打就解甲归田。”
      撑天下可是件累活儿,他不想做。
      如此看来,真的会是阿兰吗?
      步莲华轻声自问:“我是信命……还是不信命?”
      阿兰换好衣服后,步莲华带着阿兰到了苏北湘住的地方,阿兰对这个天底下最有钱的苏公子的生辰宴很好奇,结果去了,却发现是个好友吵嘴聚会。
      这个最有钱的公子在京廊的住处也是个灰墙灰瓦的小院,仆役倒是有,但看着这个普通的院子,阿兰还有些不信。
      苏北湘平日里穿的戴的看起来都是金灿灿的,怎么住的地方反而这么的……
      阿兰还在怔愣,就听房顶上传来一声:“终于来了,就等你了。”
      “楼玉!”
      楼玉盘腿坐在房顶,指了指旁边的院子:“没想到还真把阿兰带来了。”
      他跳下来,扬起嘴角对阿兰笑了笑:“可要做好准备,往年只有我们几个人聚,今年你来了,北湘肯定会……”他顿了顿,笑的更迷,“嘲你。”
      步莲华轻笑一声,交待阿兰:“北湘今日生辰,他说什么你都不要回嘴,我会帮你劝他,要真过分了,明日让小七帮你嘲回去。”
      阿兰现在有人撑腰,早已不怕苏北湘那张见她就嘲的嘴:“记下了!”
      果不其然,苏北湘见面先笑,然看到阿兰,要说的话立刻就变成了:“你怎么跟来了?”
      步莲华道:“哪里是她跟来的,是我带来的。”
      “你带她来做什么?”
      步莲华笑:“吃饭。”
      “吃饭你自己来就是了,还要她喂你吗?”苏北湘道,“我就知道,只要多个南朝人,南朝那股子邪风歪气就得传染一大片人。”
      步莲华不紧不慢:“我是说,带她来给你祝寿。”
      “还穿着新衣……”苏北湘撇了撇嘴,“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给她过生辰。”
      楼玉笑得特别灿烂,高兴道:“吃饭吃饭,有饭不吃糊涂蛋!”
      阿兰噗噗忍笑。
      小院的石桌上摆着几盘下酒菜,这时,仆役又端来了三碗热气腾腾的面:“知道今日你们来,二公子下午就把面抻好等着了。”。
      苏北湘见仆役端来三碗面,瞪着阿兰道:“你看,还要给她单独下一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