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最秦-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掉公子高。

公子高请求殉葬,赵高已经和胡亥说好,让他直接答应就好。没想到这个白痴皇帝竟突然变卦,要听听朝臣的看法。所以赵高提前表态,让那些不开眼的朝臣都明白自己的意思。

果然,他话音刚落,立刻有人说道:“作为先帝之子,公子高的确为天下表率,请皇上厚葬。”他这话已经视公子高为死人。

站在武将后列的咸阳令阎乐也迈出一步说道:“臣敬佩公子高,愿陪他走完最后路程。”俨然是在请求监视公子高自杀。

众人立刻七嘴八舌,无非是夸奖公子高,说他死得其所之类云云。

胡亥眼神放着精光,看着一众朝廷重臣,心中暗道:“历史书上,将秦皇汉武并称。可是秦始皇到底都留下了一些什么样的臣子?他宠信的赵高要杀的他断子绝孙,他的丞相李斯为了一己私利竟然置江山社稷于不顾。秦皇汉武可以并称的看来不过穷兵黩武,并无任何长处。”

就在他胡思乱想的时候,一个身材中等,白面微须的文官大步走出,躬身大声说道:“臣章邯不敢苟同。”

“哦?”胡亥眼神中带着疑问说道:“说来听听。”

章邯不卑不亢道:“先帝子嗣,凋零甚多。如今只余陛下和公子高,请陛下念在同为先帝枝叶的份上,饶公子高一命。”

公子高在一边额头微微见汗,只低着头却不能给章邯使眼色,让他闭嘴。章邯同公子高为至交,此刻冒死站出来反对赵高,为公子高求情。

站在众臣中的赵高冷哼一声,立刻所有站在他一方的大臣都目光不善的看着少府章邯。

胡亥眼眉一跳,章邯这个人很有意思,史书上倒没有这么说过啊!

眼睛一转,胡亥看到站在最前排的丞相李斯,他戏谑的问道:“李斯,你何意?”

李斯身材消瘦,一双眼睛深深陷在眼窝之中,脸上已经横斜着不少皱纹。见胡亥点名问他,立刻向前一步说道:“臣谨遵陛下圣意。”

胡亥嗤笑了一声,心中暗暗叹息,偌大的一个朝堂除了一个少府章邯,竟然没有一人能站出来说句公道话。重重的咳嗽了一声,胡亥手扶龙案,面容庄重,沉声说道:“自古,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毁之是为不孝。况且,人死则死矣,殉葬白白害死人命,天理难容。李斯拟旨,废除天下殉葬之风。”

李斯忙躬身答应。胡亥根本没有正眼看他,而是继续说道:“朕久不上朝,昨夜梦见父皇前来训斥,说朕懒惰,误工怠国。明日起朕每日上朝,你们但有事情,可以直奏。”

这一番话说的雷厉风行,一些原本忍辱不语的老臣似乎又看到了大秦的希望,眼中都露出希望的光芒。只是目光落到赵高高大的身上,一颗心立刻又冷却了下去。

眼前这皇帝喜怒无常,很多大臣都选择了继续观望。毕竟赵高羽翼已成,强大的势力就在那里摆着。一时冲动,丢了身家性命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看着底下大臣的种种表情,胡亥心中冷笑,他知道若不用些手段,这些首鼠两端的贼臣一定不会衷心侍主。赵高,咱们走着瞧。你杀我兄弟姐妹,还要杀我。看最终鹿死谁手?

“退朝之后,李斯留下。朕有要事商量,其余臣工可以回去了。”胡亥第一次上朝,他毕竟有些心虚,煞有介事的处理了公子高之后,立刻准备退朝。

“陛下,臣还有要事禀奏。”一个御史装束,三十左右的文官向前一步大声说道。

“哦!”胡亥眯着眼睛,盯着那个御史,一个名字突然崩了出来‘曲宫’。

“卿有何事?”胡亥注意到曲宫说话之前先习惯的往赵高方向望一眼,就知道两个人有猫腻。

果不其然,曲宫向前一步拱手说道:“陛下,蒙氏兄弟已经关押年余,最近阳周大牢传闻蒙恬放出狂言说给他三千兵马,即可杀回咸阳,为扶苏公子报仇。依臣愚见,蒙氏兄弟段不可留,请皇上定夺。”

一边的赵高满意的点了点头,他大三角眼一扫,立刻有许多人向前跨出一步,无不是赞同曲宫奏议的。

第6章君臣交心

胡亥沉吟了一下,大手一摆,不容置疑的说道:“蒙家兄弟,乃是朝廷要犯,杀剐存留,百姓在看着。朕要把他们押解到咸阳,明正典刑,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他这样说,立刻有赵高一脉的大臣偷偷嗤笑这个昏君。

蒙氏兄弟原本就无甚大罪,胡亥说要把他们押解回咸阳,在大庭广众之下,明正典刑,这样做除了证明二世皇帝昏庸,大秦无望,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赵高大三角眼中露出一丝笑意,微微点头。

赞同斩杀蒙氏兄弟的大臣立刻跪了一地,说道:“陛下英明,押回帝都,明正典刑。”

就在众人都拍手称快的时候,章邯在此站了出来:“陛下,蒙氏兄弟虽然有罪,但罪不至死。蒙毅运筹帷幄,蒙恬决胜千里,两人都是大秦的柱石,请皇上三思。”

“退朝后和李斯一起来咸阳宫,见朕。”胡亥没有和章邯多说什么,挥了挥手,让章邯下去。

“陛下,臣认为章少府说的有道理,请皇帝深思。”和章邯同在武将行列的另一位将军也跨步而出。

这个将军身材不如章邯魁梧,脸上略显消瘦,却也有那种短小精悍的气质。

“冯劫!你和章邯一起到咸阳宫领旨吧。”胡亥面陈似水的看着冯劫,说道。

一旁的老丞相冯去疾却是一脸焦急的神色,冯劫可是他的亲生儿子。

一直和老丞相不和的赵高看着几个挑出来袒护蒙氏兄弟的人,心中冷笑,盘算着退朝之后,如何在胡亥面前把几个人罪行夸大,找机会除了。

剩下的时间,胡亥简单的了解一下有没有什么重要奏折。

可是这些奏折都是赵高过手的,除了虚祥伪瑞之外,竟然没有一点有用的信息。

胡亥坐在龙椅上,装作困倦的样子打了个哈欠,立刻有眉眼高低的阉人高声喊道:“退朝。”

胡亥指了指公子高,说道:“你跟朕来。”

公子高战战兢兢,却不敢不跟着胡亥。兄弟二人一个乘车,一个步行走进了咸阳宫。

回到咸阳宫,胡亥忧心忡忡。今日在朝堂上免除公子高自请殉葬表现出宽容大度之后,并没有很多大臣向他及时进谏。胡亥明白,这些大臣被他原来的行为吓怕了。

此胡亥不禁暗骂这个秦二世简直是个白痴,竟然不给自己留下一条后路。此时他在宫中,闭目养神,等待着几个人的到来。

很快,一个小太监高声通报道:“公子高奉旨觐见。”

秦二世胡亥嘴角露出一丝微笑,说道:“请,赐坐。”

随着他的声音,公子高身穿黑色朝服走进门,斜斜的跪坐在早就准备好的桌子边上。胡亥向他微微一笑,并不作声,示意他随意用桌上的酒肉。

对于这个弟弟,公子高早就看透。此刻他认为这弟弟定时要在宫中下毒害死自己,索性也不做声,抓起酒肉,大吃开来。他环视周围还有三张桌子,上面酒肉同自己的一模一样,心中暗道:“看来黄泉路上有伴儿了。”

“李斯觐见。”

“将军冯劫觐见。”

“少府章邯觐见。”

随着太监的通报声,三个人几乎不分先后的进入大殿,刚要躬身施礼,胡亥微微摆手说道:“坐。”

三人相视一眼,不知眼前这昏君又有什么幺蛾子。

待四人都坐定,胡亥挥手。除了陈甲等几个不是赵高一派的卫士,其余宫女太监都悄然撤出望夷宫。

胡亥看着神情压抑的四人,长叹一声端起酒杯说道:“朕,知道自己做错很多事。这一杯,自罚。”说着,直起身子,向四人微微示意,仰首一饮而尽。

四人不明所以,只好跟着起身,一饮而尽,然后躬身施礼。

胡亥脸色沉痛,一挥手让四人做好,他面带沉痛的说道:“朕,轻信赵高,屠戮宗室功臣,有罪。”

他这话一说,四人再也坐不住,立刻从桌子后面趋出,跪在地上。倒是李斯老道,立刻带头说道:“陛下圣断,岂是臣等能测断。”

胡亥望着李斯,眼中微微失望,说道:“李斯,丞相,朕对你很不满意,今日朕给你最后一次机会……”说着,他带着俾睨天下的威势扫视了四人一眼,冷声道:“你们看清了,朕不同以往,朕要听的是真话。”

四人通通一震,都不知道这残暴的秦二世是吃错药了,还是当真转性了,一时间都不敢做声。

良久,还是武将出身的冯劫第一个站起身,拱手说道:“陛下要听真话,那臣就说。”

胡亥头微微侧了一下,脸色缓和道:“你说,朕听着。”

“陛下,臣一介武将,粗通文墨,却也看出郎中令赵高野心不小。他正准备私自派人去杀掉蒙毅和关在阳周监狱的蒙恬将军。更是和李丞相明争暗斗,想独揽朝中大权。此人不除,大秦危矣!”冯劫武将出身,说话不似文官那般委婉。不过他说完这通话,也是额头微微见汗。这话若是放在赵高面前,句句都是掉脑袋的。

胡亥点了点头,说道:“很好,朕就喜欢听这样的话。”说着扫视了其他三人。

公子高沉寂了一下,跪在地上道:“臣实话实说,请求殉葬并非本意,只是恐陛下因臣一人而杀臣一家,所以才出此下策。”

李斯也一躬身说道:“臣多次劝诫陛下,陛下并不听信,反而轻信赵高,臣希望陛下再给李斯一次机会,李斯敢不以身家性命为大秦谋国,陛下就赐李斯五刑。”

胡亥微微一笑,道:“只要你老成谋国,五刑是断不会有的。之前是胡亥做的太过了。”他以皇帝至尊,自称胡亥小字,几个人立刻骇的跪下。

胡亥淡然的一挥手,示意几人起来,自己则淡定的继续说道:“你们给朕记住,从前的胡亥已经死了。现在朕要收拾这千疮百孔的大秦,需要你们的衷心。”

这话说完,胡亥立刻目光如炬的盯住四人,脸上不露半点表情。

四人都觉得眼前的胡亥和曾经的秦二世判若两人。原来的秦二世只知道调戏宫女,饮酒杀人为乐,身前身后只有赵高围着,从不曾召见其他臣子。而眼前这个胡亥似乎换了一个人,虽然还是那张棱角分明的脸,还是那白皙的皮肤。可是一举一动之间,都有一种无比的气度和宏深的城府。在他身上,帝王之家应该有的气度威势只增不减,让四人几乎喘不过气来。

第7章答应朕一件事儿

“臣章邯有要事禀奏。”章邯依照朝堂上的规矩,上前一步说道,只是面色麻木,看来是面瘫。

“说。”胡亥满意的看了看几人,心中暗道,自己一定要一举压服四人,培植属于自己的力量。

章邯抿着嘴,沉吟了一下道:“陛下,一股流寇在大泽乡打着公子扶苏和楚国亡将项燕的旗号造反。原本六国的余孽都纷纷响应,势成燎原。”

李斯、冯劫和公子高顿时一脸惊愕,冯劫更是不顾失态,抢先问道:“如此大事,朝野怎么一点消息都没有?”

章邯冷哼一声道:“赵高为了粉饰太平,凡是作乱之事均被压下。其实现在全国大半已经陷于战火,只有皇上还蒙在鼓里。”

“这可怎么是好?”李斯焦急的说道。一旁的公子高和冯劫都面露难色,只有章邯表情依旧平静。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有什么好惊讶的。”胡亥淡定依旧,气度沉稳。他看了一眼章邯,眼神中带出一丝赞许。旋即望着四人沉声说道:“你们可愿随朕做出一番大事?”

李斯,冯劫,公子高立刻跪地,齐声回答道:“臣愿意。”

只有章邯静立不动,望着胡亥半晌才轰然跪下,沉声道:“臣章邯愿幼子进宫读书,听陛下言传身教。”

胡亥立刻满意的看着章邯,心中暗道:“不愧为大秦最后的名将,的确不同凡响。”

章邯这一带头,其他三人立刻明白通透。都抢着要把家中老小送到胡亥的宫中,陪伴皇上左右。

胡亥内心虽然高兴,但脸上仍旧是淡然,嘴唇微动道:“有心就好,你们的家人朕不要。朕要你们安心的给朕办事。”

四人内心震荡,眼前这个皇帝显然不想以家人威胁他们,而是真正的信任。这种信任让四人感觉到肩上的担子很重,同时又心里很爽。四人立刻跪在地上,高声称谢,万岁万万岁了很久才不情愿的起来。

胡亥心中暗暗高兴,他怎会采用以人家老小相要挟的下策?要收人,就收心,靠挟持人质,是最愚蠢的。他可记得没来到大秦之前,新闻上总有报告嫌犯劫持人质,就没有一个有好下场的。这种蠢事,他胡亥可不做。

“冯劫,如今的咸阳令是阎乐。朕看就由你取而代之吧。”胡亥沉思了一下,这个冯劫才能不过中上,一个咸阳令倒是绰绰有余。同时也算是把都城的兵权放到了他的手中。

冯劫听了,立刻跪下,高声称谢。

胡亥犹豫了一下又道:“阎乐经营多年,恐怕心腹不少。朕先安排你做他的副手,具体事情,你看着办。”冯劫再次磕头谢恩。

目光扫了一眼公子高,胡亥叹息一声说道:“你是朕唯一的哥哥,朕希望你能帮朕打理一下这个千疮百孔的大秦。”

公子高立刻拱手施礼道:“臣义不容辞。”

胡亥赞许的点了点头,最后把目光定在章邯身上,嘴角带着一丝笑意问道:“如此笃定,想必你已经有对付流寇的办法,说来听听。”

章邯内心一震,这个皇帝的确和从前不一样了。原来的秦二世何时有这么明白的时候?心念至此,他越加恭敬的说道:“陛下明见,臣只要骊山上的劳工和刑徒,便能大破贼兵。”

胡亥仰首长叹,说道:“天下人苦于劳役久矣!朕要大赦天下,让百姓过上安稳的日子。让乱臣贼子无所遁形。”他这话说的气势如虹,章邯四人内心更是汹涌澎湃。

“李斯好好做你的丞相,像侍奉老皇帝一样,侍奉朕。朕绝不亏待你。”胡亥看着李斯。

李斯立刻跪下,顿首不言。

胡亥点了点头,转向冯劫,说道:“你给朕好好办事儿,和阎乐打交道,小心着点儿,朕要咸阳令的兵权重新回来,懂吗?”

“臣懂,若拿不回兵权,臣的脑袋就一并交给阎乐。”冯劫拱手,单膝跪地,铿锵的说道。

胡亥点点头,笑道:“朕要你留着脑袋,也要咸阳令的兵权。”说着看向公子高,柔声道:“朕的兄弟姐妹,都被赵高枉杀,只有你一人,且回去和家人团聚,随后就有旨意。”

公子高大难不死,感恩戴德,连连叩头。

“章邯留下,你们先回去罢。”

除了章邯,三个人立刻躬身施礼,缓缓退出了胡亥的大殿。

胡亥看了看章邯,他知道,这个将军提出的方案在大秦内乱的初期,的确有效的解决了陈胜吴广起义,不过却在巨鹿遇到项羽这个猛将。

现在胡亥想看看章邯的想法如何。

“给朕说说你的想法?怎么对付流寇造反?你知道多少?”胡亥淡然的问道。

章邯见胡亥开口,也不犹豫,直接铿锵的回道:“臣闻陈胜吴广不过是陇上黔首,撮尔小贼。这种流寇,实是不足为患,要荡平他们,可一鼓而下。况我大秦东踞函谷之险,进可攻,退可守,只要陛下把释放罪犯劳役,臣拿脑袋担保,不日克敌。”

胡亥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章邯的想法前期是正确无误。陈胜吴广草寇尔,不足为患,大秦真正该担忧的是陈胜吴广所影响的面。

六国后裔尚不安分,在这纷乱之际,都会趁机挑出来,扰乱大秦,各个争先恐后的自立为王。

所谓,秦失其鹿,天下共争之。

既然乱已经起来,想要阻止,已经断然不可能。

古代禹皇治水,采用的是疏导的办法,如今治这乱世,也应用疏导之法。大秦统一时间太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