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继续说。”胡亥点了点头,对李左车的说法表示肯定。
“臣认为,草原匈奴,鼠目寸光。之前的犯边都是劫掠而去,没有长久占据中原国土的打算,这样的敌人没有根本的威胁,却又让人很头疼。就如同身上的暗疮一般,不至于要命,但发作起来脓水恶臭,令人厌恶。不得不除之以后快。若想一劳永逸的解决匈奴之患,远非臣一人所能言说明白。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陛下只要修行仁德之心,以大德待天下,四方志士必然归心,何愁匈奴不灭?
臣听说,陛下建立了大秦帝国学院,先朝的诸家学派统除了以机关技巧之术为学的,都划归到了文学院之中。这样臣认为不妥。其他各家也还罢了,兵家断然不能和文学院、恪物院参合。在大秦帝国学院之中,应该有兵家一席之地。臣请陛下成立兵家学院,臣不才,毛遂自荐,愿意在兵家学院之中任教。”李左车说了这么多,终于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胡亥叹息一声,历史上的李左车在韩信被刘邦杀了之后,就隐居到了家乡,潜心修道。真是生就的骨头长就的肉,如今刚刚见面竟然就要隐居在大秦帝国学院之中,成为一个教书先生。不过这家伙说的没错,诸子百家之中,谁都可以划归到文学院,只有墨家和兵家不能。
墨家是古代科技发展最为先进的学派,属于实用的学派。而兵家则是国家重器,不可不慎重的对待。
兵圣孙武曾有言: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如果可能,兵家不止是在大秦帝国学院之中分出一院,而是要自成体系。大秦帝国学院的一切先进手段,都将会第一时间为兵家服务。前提是这个兵家是完全服从于胡亥,服从于大秦帝国的利益。
“李左车,朕知道你的能耐,也知道你的心意。兵家成为一个院,不难。朕已经在大秦帝国学院之中准备了很大一块儿地方,划归给兵家,只是名字需要改一改,就叫讲武堂吧。”胡亥说道。
“讲武堂!”李左车重复了一遍,眼睛露出了希望的光芒,说道:“臣能任教否?”
胡亥点了点头,说道:“如先生这样,肯为大秦讲武堂师长乃是大秦讲武堂的荣耀。只是朕需要的是能打仗的人,不是纸上谈兵之辈。你要给朕一个答复。”
李左车面带喜色的抱拳拱手。只有李斯和刘墨丈二金刚的不明所以。
谁也不会明白,除了胡亥知道李左车是个历史上的奇士,恐怕这世间再也没人知道了。
第360章匈奴犯边
李左车成功的进入了大秦帝国学院,为此秦二世胡亥特意在大秦帝国学院成立了一个讲武堂。和其他学院的分门别类所不同的是,讲武堂现在还没有专门的学院,它是面向整个大秦帝国学院开放的。
整个学院的学员来自大秦帝国的各个地方,都是识得文字之辈。他们将会成为大秦帝国学院的第一批试验田,作为学院的学生他们拥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学习。
南方赵佗的重新归降进行的异常顺利。刘墨和李元一文一武,两个人都是沉稳之辈,到了岭南的一切安排使得赵佗非常满意,对大秦帝国拥有这样的后起之秀感慨良久。
这一次,跟随李元的将令是任嚣。巧合的是,在岭南,原本的主将也是任嚣,任嚣病故之后才是赵佗接任的。
任嚣在踏足岭南的第一时间,就到了故去任嚣的陵墓之前祭奠前辈。不为别的,就因为两个人的名字是一模一样的。这使得赵佗对任嚣一下就有了好感。
刘墨当时带着任嚣前往岭南,就是为了达到这种效果。毕竟岭南最初是由任嚣经营了很久才转给赵佗的。岭南的大军对任嚣的名字还是认可的。如今接收的将军之中还有叫任嚣的,似乎冥冥之中是个圈一样,回归大秦也成了命中注定一般的事儿。
岭南现如今还没有开发出来,到处都是林莽山川大泽,如果赵佗不肯投降,大秦甲兵想要进攻岭南,真的是难如登天。
来之前,胡亥和刘墨说过,岭南到处都是宝贝,比如岭南的各种香料,各种珠宝,都是大秦腹地所不能出产的,一定要勘探发现这些东西,并且第一时间控制在国家手中。这些东西将来都是国之重宝,一定要有专人看守。
刘墨和李元一路而来,把岭南的地形地貌和各处所盛产的东西完全记忆在大脑之中,如果赵佗有所反复,只要能回去一个人,都可以把岭南的地形弄出来,方便日后的大秦军队进攻岭南。
事实证明是他们多虑了。赵佗投降的很彻底。他不但把兵权完全移交给了李元,还亲自向秦二世胡亥请命,到咸阳做一个安乐的侯爷。
这种事情是胡亥所愿意看到的。他立刻下旨,赵佗可带领家眷进入咸阳,加封赵佗为岭南侯,食邑万户。赵佗接到胡亥的旨意时候,就立刻启程,向着咸阳赶来。
他本不是岭南之人,是始皇帝时候跟随大军进入岭南的。所谓人都念旧,如今选择了归降,一刻也不想在岭南多待,只想立刻回到故土。
岭南虽然好,但还是属于未开化的不毛之地,各个小小部族都在岭南大军的压制之下,不敢反抗,但暗地里勾心斗角的也不在少数。这些年赵佗为了安抚岭南,对各个土著部落的首领也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今好不容易熬到可以回家,除了对岭南略有怀念,却再也不愿多看一眼。
李元成了岭南大军的主帅,同时任嚣成了副帅。刘墨则作为岭南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留了下来。按照胡亥的要求,刘墨和李元要在岭南靠近海边的地方建立一个码头,同时要给大秦建立一支船队。这只船队主要负责把内地的粮食运送到岭南,把岭南的各种珠宝和香料运送到内地。
来回运送这些物资只是胡亥的最初想法,他的最终目的是要训练一些能够熟练航行的水兵,最终这些人会成为大秦第一支舰队的基石。
一切都是那么的顺利,任何事情都按部就班的进行着。
赵佗踏入咸阳城的时候,受到了来自朝野的热烈欢迎。当他看到了民众们扯起了横幅,上面写着:为民免战,千古流芳。之后,赵佗哭了。
他哭的同时心也放下了。因为这样的横幅不可能是百姓想出来的,能有这种说法在咸阳流传,就说明大秦的二世皇帝是明白他的心。不论是当年他封锁了岭南,不参与大秦内乱之战,还是如今的重新归降大秦,所为的就是一件事儿,保住岭南的军民,避免陷入无谓的内耗之中去。
赵佗不是圣母玛利亚,没有一颗圣母的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更是一员猛将,一员让敌人胆寒的猛将。当初他和任嚣进入岭南,就是在灭杀了无数个部族,把那些部族的男人挂在了半空之中,慢慢风干才让大秦在岭南建立了基业。
但赵佗有着一个想法,他不希望看到都是大秦的子民互相残杀。要打仗,应该一致对外才是。这种想法刘邦项羽等人不会有,因为他们生在中原,没有见过外族之人。而赵佗不一样,他在岭南见过各个不同部族之人。这些人形貌各异,和秦人不同。赵佗和自然的把这些形貌不同于秦人的部落划分为外族。他在岭南严格的执行着奴役外族的政策。
对于这一点,胡亥很是赞同。所以他对赵佗没有任何加害的想法。原本还想把赵佗的兵权缓缓的剥离下来,没想到赵佗竟然光棍的把兵权完全交给了李元。这让胡亥对赵佗更是另眼相看。
赵佗的人还没到咸阳,就已经接到了让他进入武信殿参赞府的诏书。
参赞府,赵佗也听说过。那是皇帝在武信殿所建立的内府,不是朝廷重臣,根本就没有资格进入参赞府。参赞府所处理的都是国家大事儿。死了的蒙恬就曾是参赞府的最高首辅,如今自己竟然进入了参赞府,的确是应该高兴。
他进入咸阳宫之后,胡亥就在武信殿宴请了赵佗。
赵佗看到了李信的雕像,深深一拜。老将李信赵佗是见过的,听到李信在诛杀赵高的时候,生生守住了咸阳宫,硬是累死在了武信殿前面,赵佗也是佩服。
对赵佗隆重的迎接第二天,北方边关就传来了烽火狼烟的消息。
原来是冒顿单于率兵南下,号称数十万骑兵,直接绕过了云中和代郡等大秦重兵防守的地方,从右北平出现。一战之下,攻破右北平一直打到无终城。然后又挥师从渔阳郡杀出了大秦边境。
一来一回,在大秦边疆,竟然如入无人之境。
第361章兵出渔阳
匈奴这次进攻算是大规模的试探进攻,并没有在右北平或者渔阳多做停留。他们所过之处,烧杀抢掠,能带走的就带走,不能带走的则直接烧毁。
因为这一次进攻,北方边陲进入了完全的警戒状态。王离负责上谷和渔阳的防务,这次匈奴纵兵就是从他的地界上杀出去的。这也成了朝臣们诟病王离的原因。
匈奴先入右北平,攻破无终城,前后不过三日时间。对普通百姓来说,的确是迅速至极。但是对早有准备的大秦甲士来说,右北平已经有警兆,而渔阳的秦兵竟然没有任何反应。这一切使得王离进入了舆论的漩涡之中。
在朝野一片的谴责声之中,王离顶着极大的压力率兵冲出了边关。这一次王离冒着必死的决心,只是带了一万的大秦骑兵冲出了渔阳郡,沿着匈奴骑兵撤离时候留下的痕迹一路追击而去。
李剑和卫霍本来就得到了胡亥的旨意,一旦有匈奴犯边,三人必需互为犄角。如今王离冒然率兵出击,使得李剑和卫霍很是被动。
卫霍来不及和李剑商量,直接带上了一万精骑兵,带足了弓箭,直接杀出了代郡,他没有去和王离汇合,而是向着匈奴撤退的前方迎击而去。
王离的大军顺着渔阳追逐匈奴的骑兵踪迹。可这群狡猾的匈奴骑兵竟然带着掳掠而来的辎重如同冰雪消融一般的消失在了大草原之上。使得王离很是郁闷,急于寻找匈奴主力决一死战,好让朝廷之中的诸位大臣看看自己是不是怕死之辈。
王家是大秦的名将世家,王离背负不起这种丢人的名声。他摸了摸脸上连日来奔波的尘土,望着大草原上匈奴骑兵留下的痕迹皱了皱眉头。
“将军,匈奴的骑兵的确训练有素,咱们这样日夜追逐,竟然还没有追上。你看这痕迹,每日看着都很新鲜,可就是不能和匈奴交兵。总是看似近在眼前,可总也追不上。”王离的裨将活动了一下甲胄,浑身骨节咔咔作响。连日来的骑行,使得每个人都感到身体紧梆梆的。
王离点了点头,说道:“眼看痕迹越来越是新鲜,想来我们和匈奴的骑兵相去不远。这次一定要追上匈奴,救回那些被掳掠而去的大秦女人。”
听了这话,所有的大秦骑士纷纷打起了精神。他们忘不了在渔阳郡之中所见到的景象。男人都被砍杀,尸体被一个挨着一个的挂在了城墙上,随着秋季的大风在空中摇摆,更令人生气的是,在每一具男人的尸身中央都挂着一个个孩童的尸体。那幼小的身子在空中摆动,撞击着每一个看到的大秦士兵的心灵。
只是在渔阳郡之中,看不到任何一个女人。一路追出了渔阳郡,所有的村镇都是一样。残垣断壁遍布匈奴大军所过的道路之上。所有的男子依然都挂在了高出,甚至有的孩童就被摔死在了树上,直接挂在了上面。一派凄惨的景象。同样的,看不到任何一个女人。
前方,影影绰绰的看到了人影,黑压压的,虽然很小,但却像是匈奴的骑兵。
“发现敌踪,准备冲击。”王离吩咐一声,所有的大秦骑兵都迅速的出击,冲向了前方影影绰绰的黑点儿。
渐渐的,距离越来越近,已经可以看到稀疏的旗帜和一队一队的骑兵。在骑兵中间,是被绳索一个牵着一个的人群,清一色的大秦装扮,清一色的女人。甚至有些女子还在这秋日的冷风之中赤着上身。
如果在平日,看到赤身的女子,久不识女人味儿的大秦士兵必然会嗷嗷嚎叫,荷尔蒙爆发。可如今他们丝毫没有任何欲念。看到那一队队的女子,就仿佛是看到自己的亲人姐妹被如同放养的牛羊一般在草原上供人驱驰。
“将士们,打起精神,前方是匈奴人押送辎重奴隶的队伍,战斗力应该是一般,我们杀上去,救出咱们的子民,杀了匈奴狗。”王离怒吼。
大秦骑兵振奋精神,连日来的赶路终于让他们看到了敌人。秦兵本来就勇悍,如今看到敌人,凶性大发,嚎叫声中,骑兵队伍向着匈奴的辎重队就冲了上去。
匈奴人也发现了大秦的骑兵队,他们呼哨声中,所有骑兵迅速后撤,竟然把那些被绳索牵扯成一队的秦人女子推到了队伍之前,看样子是打算让女子们用身躯来阻挡秦军的进攻。
大秦的骑兵眼看就要冲到匈奴的骑兵队之前,如今看到女人被推出来,阻挡在铁蹄之前,顿时纷纷驻足。骑兵战法,借着冲击之势,碾压敌人才是最正确的。如今临阵止步,是骑兵的大忌。
匈奴的一员将令打马向前一步,远远的用流利的秦腔喊道:“我们单于入秦游猎,所获尽在于此。不想秦人有礼,竟然相送数十里。所谓没有不散的宴席,对面的秦将听着,若是仰慕我们单于的威名,可以选择下马投降,否则定然把你们砍杀在草原之上。”
这匈奴将令神态倨傲,说话更是油腔滑调,毫不客气。
王离打马上前,望着那些被赶到队伍前面的女人,在看了看后面的匈奴将军,大声说道:“我长听说,草原上的汉子最为勇猛,不屑于干那些偷鸡摸狗的事儿。没想到今日见到,竟然把女人赶到阵前,真是让我大秦甲士笑掉大牙。什么草原英雄,不过是群浑身长赖的野狗罢了。”
他这话,原本想激怒匈奴将令,把女人撤回,真刀真枪的决战一把。可那匈奴的将令闻言只是哈哈一笑,说道:“你们一位秦将告诉我们,兵不厌诈。别说你们秦的女人,就是我们大单于的女人,练兵需要,也是说杀就杀。你那一套,对我们没有用。”
冒顿心狠,为了训练士兵服从命令,自治了响箭,箭射到那,士兵的箭就必须跟着射到哪。开始时候用自己心爱的战马,他的响箭一出,凡事没有跟着射向战马的,全部砍头。再次是射向他心爱的女人,不尊规矩者,砍头。最后是射的他父亲,没有敢不射的。于是他就成了草原上的冒顿大单于。
这个故事,王离不知道,所以他也不明白匈奴将令说的是什么。
“大秦骑兵远道而来,给你们准备点儿小玩意儿,请笑纳。”那匈奴人一挥手,说道。
第362章大秦的女人
随着匈奴将令的挥手,突然在匈奴骑兵最后面出现了一队队赤条条的汉子。这群人如同疯狗一般,直接冲向被赶到了前方那些被绳索牵扯的大秦女人。
“没看过吧。这些男人都是我草原上的罪人,他们和大秦下贱的女人交配生出的孩子可以世世代代做我们草原雄鹰的奴隶。哈哈……”匈奴将领哈哈大笑,嚎叫着看着那群兽性大发的汉子冲入了一群群大秦女人之中,一时间,裂锦之声四起,女人的尖叫声,男人的狂吼声,使得这片草原陷落在了罪恶和愤怒之海中。
“杀,救出我大秦的子民。杀死下贱的匈奴狗。”王离怒吼一声,带着身后的一万骑兵发起了冲锋。
可在大秦骑兵刚要出击的瞬间,对面的匈奴兵突然哈哈大笑,肆无忌惮的看着那群大汉冲入女人堆里,开始在光天化日之下蹂躏那些被掳掠的大秦女子。丝毫不在乎王离骑兵的冲锋。
与此同时,在其他三个方面突然有号角响起,三队铺天盖地的骑兵从三个方向杀向了大秦的一万骑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