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刻,料事少有不中地巴布尔真的是迷糊了,他真的是搞不明白李隽搞的什么鬼。
巴布尔聪明果断,冷静沉着,料事少有不中,是一员不可多得的良将。 饶是他具有这些可贵的品质,在目前这种情况下,他也给李隽弄糊涂了。
要说李隽在西边动手地话,他不可能仅仅只派出五万军队来拦截他们,必然会派出更多的军队。 集中优势兵力歼灭突围之敌,想到这点不需要太高的才情,只需要正常的军事知识就足够了。 李隽如此英明之人,断不会想不到这点。
可是,你说李隽不在西边动手的话,怎么会部署了那么多的火炮,一轮齐射就有千多两千发的炮弹飞来。 如此之多的火炮要调动,要集结,必然要花很多功夫,只能是在精心策划之后才能做到,仓猝之下是不可能做到这点。
这两种假设却是相互矛盾,无法解释。 那么另一种情况的可能性更大,那就是旭烈兀说的是真地,他真地是率领三十万军队压到东边来了,要是这样的话,他就犯下了一个不可饶恕地错误,他更改作战计划就会给蒙古军队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他是佯动,原本没有打算突围出去。 现在,他一改变计划,史天泽也给他说动了,放弃了老营,从后赶来。 蒙古军队本来就不利,再失去了老营,那局面就更不利了。
想到这种可怕的后果,胆色过人的巴布尔也是脸上变色,不知所措。 不鲁迷失也是慌了手脚,问道:“将军,我们怎么办?是退,还是冲?”
退有退的好处,冲有冲的优点,略一权衡后,巴布尔一咬牙,道:“冲!”一拍马背,冲了出去。 巴布尔见事明快,他想的是在当前这种情况下,冲的好处比退的好处大得多。
然而,不计其数的炮弹硬是把蒙古人的无数次冲锋给压制住了,巴布尔在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后,硬是不能越雷池一步。
XXXXXXXXXXXXXXXXXXX
“这炮打得真够凶的!”旭烈兀一勒马缰,停了下来,看着划过天空的炮弹,如此说。 他这话等于没说,这么多的炮弹飞向蒙古人的阵地,当然是打得凶了。
忽秃忽一勒马缰,道:“可汗,我们冲上去,接应友军杀出来。 ”
“是啊,可汗!”罗思可也是深表赞同,道:“现在正是天赐良机。 我们冲上去,里应外合,必然可以杀出一条血路。 ”
忽秃忽和罗思可的意见立时得到众将的赞成,齐声道:“是啊,可汗,赶快下令吧。 ”
旭烈兀历来表现非常果断,这次却与他以往的表现大为不同,并没有马上下令,道:“我们先看看再说。 ”
事情已经明摆着了,还用看吗?众将心里很是不满,道:“可汗!”
旭烈兀手一挥,阻止众将,道:“我是要从他们炮里看出南朝皇帝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等看清了,我们再做打算。 ”
第三卷 汴京篇 第五十九章 狡猾似狐
第三卷 汴京篇 第五十九章 狡猾似狐
“命令部队跟紧点,动作要快点。 ”史天泽骑在马上,对传令兵道:“要轻装简从,笨重的东西一律扔掉。 ”
他的处置非常正确,他的军队离开了营地,跟在巴布尔后面突围,当然是尽可能轻装,把不能带走的东西扔掉,免得减慢了行军速度。 可以想象得到,宋军一旦觉察到他们真的要从西边突围的话,大量的宋军就会接踵而至。
对于这点,只需要一点军事常识,不需要太高的才情就能理解,传令兵也是明白这个道理,大声道:“遵令。 ”飞马跑开。
“报告,发现不明军队。 ”一个探子飞马赶来,报告道:“他们拦住我们的去路。 ”
巴布尔在和宋军苦战,急需史天泽给予支持,没想到竟然有军队拦路,这对于史天泽来说,问题相当严重,忙问道:“多少人?”
“人数不多,只有一千多人。 ”探子知道史天泽必然还有话要问,自动说出来:“他们的装备差,不象是南朝正规军,倒象是暴民。 ”
南宋北伐,中原百姓群起响应,在李隽的推动下组织了不少义军,不用想都知道这必然是一支义军,史天泽手一挥,探子飞马走开。
“忽辛,你带领本队人马去收拾那些暴民。 ”史天泽大声下令,道:“其余人跟我向西冲。 ”
史天泽戎马一生,作战经验极其丰富。 只要略一思索就会想到在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做。 这些义军装备差,组织不健全,缺乏军事训练,没有多少战斗力,和蒙古军队比起来就差得太远了,再加上他们人数少,根本就不可能阻止蒙古军队的撤退。
尽管义军有这么多地缺点。 但是也有他们的优点:熟悉地形,能够利用地形进行战斗。 让人防不胜防。 热情高涨,自从宋室南迁之后,中原就没有朝廷,现在朝廷北伐,一百多年的压抑终于得到爆发,其热情有多高,史天泽不会想不到。 再者。 在李隽的安排下,南宋派出了不少军官去帮助他们,虽然无法在短时间内提升实力,但是可以起到辅助作用,比如挖坑,利用有利地形阻止迟滞蒙古军队,袭扰,让其无法正常行军。
对于这点。 史天泽倒不放在心上,只要派出一支军队专门去对付义军就行了。 最让他不安的是,这些义军是最好的向导,要是他们给宋军当向导的话,不用想都知道必然是冷不丁就会出现一支宋军,那样地话。 问题可就大了。
为了不给在义军帮助下的宋军收拾,最好地办法就是脚上抹油,开溜。
史天泽是老将名将,一生决疑无数,除了类似想当史太公这样的事情没有算准以外,正确的事情都是算准了的,这次也不例外,再次证明了他料事如神的本事,命令还没传达下去,只听一阵惊天动地的响声从北方传来。
在战场上打滚了一辈子的史天泽一听就知道这声音是千军万马在行进。 还从声音可以听出。 这支军队即将发起攻击,不用想就知道这必然是南宋地军队。 是南宋开始对他下手了。 明白这点的史天泽只觉天旋地转,感觉就象天崩。
史天泽刚明白过来,南方也传来一阵地动山摇的声响,紧接着就是一阵“大宋朝万岁”的呐喊声。 呐喊声汇聚了无尽的热情,复仇的怒火,对胜利的渴望……一支决心光复故土的常胜之师必备地品质都在这呐喊声中。
不用想都知道,南宋实行的是南北对进之策,两支尖刀部队从南北两个方向开始进攻。 换句话说,这两支军队的任务是要把史天泽他们分割开来,以便各个击破,聚而歼之,也就是说这是决战行动,史天泽的末日已经来临。
史天泽这位打了一辈子仗的老将当然明白其中的危险,大声吼道:“快,跟紧了,向西冲!一刻也不要停留!”
这两支宋军如此大地声势,早就惊动了蒙古军队,就是他不说,蒙古士卒也是明白要倒霉了,发一声喊,撒开两条腿就向西边跑,恨不得爹娘多生两条腿。
北方的宋军清晰地出现在视线里,清一色的黑色盔甲,手举如雪的宝刀,在日光下发出夺人目睛的光芒,正是久享盛誉的玄甲骑兵。 象玄甲骑兵这样的精锐部队,要是此时不派上用场,还能在什么时间投入?就算李隽不同意他们投入,赵佥这个没有仗打就闲得慌的家伙无论如何也要向李隽讨点仗打打呢。
这支从临安保卫战开始创建的铁军,最开始只有几千人,后来扩大到上万人,现在已经扩大到四万人。 这四万人都是从全军中挑选的精锐,特别是在杜大用地主持下,南宋开始大规模训练装备骑兵,杜大用是个优秀地战略家,他很是清楚把玄甲骑兵这样的精锐规模扩大地好处,是以为了扩大玄甲骑兵他是不遗余力。
玄甲骑兵是一支久享盛名的精锐骑兵,自从创建以来就没有打过败仗,死在他们手里的蒙古军队不知道有多少。 大都一战,忽必烈差点成了他们的战利品,其声威更是远播,让蒙古人一提起就头疼,不少蒙古士卒忍不住惊呼道:“玄甲骑兵!”
赵佥把宝刀高举在头上,大吼一声:“杀光鞑子!”一拍马背,率先冲了出去。
“杀光鞑子!”玄甲骑兵们发一声吼,高举着宝刀,从后冲了出去。 要是从空中望去的话,玄甲骑兵以赵佥为中心,呈倒三角形,无情地楔入了史天泽的军队。
就在玄甲骑兵发出死亡呐喊的同时,南边也传来一声响遏浮云地呐喊“杀光鞑子!”这是欧军行统率下的骑兵开始了死亡冲锋。 他们的战斗队伍和玄甲骑兵差相仿佛。 也是呈倒三角形,对着史天泽的军阵楔入。
要是从空中望去的话,只见玄甲骑兵和欧军行的骑兵好象海潮一样向蒙古军队淹过去。 翻卷的旗帜,涌动地人流,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海潮,只不过这海潮地色彩是红色的。
当这两支军队汇合时,史天泽的军队已经地给分割成两个部分。 两部分就象大海中的孤岛,随时会给海潮吞没。
身穿金盔金甲的李隽骑在白马上。 驻马高岗,很是满意赵欧两人的行动,道“赵佥,欧军行,他们的动作很猛,比我预期地还要快。 ”
“这都是皇上的功劳,要不是皇上打造了这两支优秀的军队。 他们就是再厉害十倍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赵良淳很是感慨地道:“要是在以前,不要说象这样大规模地运用骑兵根本不可能,鞑子不来骚扰,已经是烧了高香。 为了换得鞑子退兵,多少金帛子女输送到北方?”虎目中精光四射,道:“现在不同了,我们依然要向鞍子输出东西,不再是金帛子女。 而是铁和血!”
他这话是大实话,想想李隽初来这个世界,南宋是个什么样子,亡国之期就在眼前,而现在,百万大军纵横在中原大地。 为光复而战。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李隽的功劳。
李隽是个谦逊的人,不敢领受他的盛赞,道:“赵将军过奖了,这都是将士们地功劳,是将士们真刀真枪打出来的。 你们要知道,我就是再厉害,就算是有三头六臂,要是没有你们这些舍生忘死的将士,那也是没有用。 ”
一个优秀的战略构想。 必须还要有优秀的执行人才能发挥作用。 有了好的构想。 却因为没有能够把构想化为现实地人才,导致的失败。 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可不少见。 著名的“史利芬计划”就是其中的一个。
中国历史上的例子莫过于王安石变法,平心而论,王安石的变法本意是好的,其中好多法令也是不错,最终结果却是他的变法以失败而告终,原因是多方面的,我想他没有找到一大批能够实现新法地人才是其中非常重地原因。
这一点,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来说,王安石变法,在军事上取得的成就有多大呢?说起来真地是让人好笑,对西夏用兵,取得了胜利,其胜利有多大呢?一个小胜利而已。 他还非常高兴,宋神宗也很高兴。
李隽说的是大实话,以实事求是而闻名的廖胜功却不同意了,他道:“皇上,赵将军说得对。 要不是皇上,必然不会有今日之壮举。 好计划要有好的人才,才能实现,对于这点臣没有异议。 不过,要不是皇上举贤任能,提拔了一大批良将贤臣,那也是没用。 别的,臣不敢说,臣是有亲身感受。 臣初见皇上时,臣正在筹划临安保卫战的方略,高将军以为臣妄言,大加训斥,要不是皇上明察秋毫,擢臣于危难之际,臣早已战死沟壑。 ”想到前尘往事,忍不住虎目含泪,道:“皇上圣明!”
廖胜功和赵良淳他们对于南宋的变化是有亲身体会的,南宋由衰转盛,最终提兵北伐,光复故土,对于他们这些热血志士来说,当此之情,哪能不感慨万端。
在任用人才方面,和李隽指挥打仗比起来,一点也逊色,正是在他的努力下,一大批能臣良将给发现,给委以重任,赵良淳对廖胜功的话深表赞同,正要再往下说,李隽挥手打断,道:“你们不要尽说好听的。 赵将军,你去告诉朱将军,赵佥和欧军行打得很热闹,他也该凑凑热闹,把礼炮送给史天泽。 ”
赵良淳应一声,策马而去。 不一会儿功夫,万炮齐鸣,震得地动山摇,蒙古阵地很快就为烈焰吞噬。
XXXXXXXXXXXX
拜巴尔还没有喘过一口气,一骑飞驰而来,拜巴尔定睛一瞧,来人只有一个,身穿宋军装束。 心想可能李隽有事要传达给他,才派此人前来,忙道:“请他过来。 ”
他的推测为事实证明是正确地,来人叫柴绍良,是李隽派来的。 柴绍良一抱拳,道:“末将柴绍良见过尊敬的苏丹陛下。 ”
“柴将军请免礼。 ”拜巴尔忙回礼,问道:“柴将军。 请问你是大皇帝派来的吗?”
柴绍良回答道:“是的,尊敬的苏丹陛下。 皇上有口信带给你。 ”
“请问大皇帝陛下有什么话?”拜巴尔隐隐觉得不太寻常。 脱口问道。
柴绍良口述李隽的口信:“尊敬地苏丹陛下:你们身处异国他乡,陷于危难之中,朕实悲悯之!旭烈兀东来,为除你们,其用心险恶,对你们是志在必得,如有情况不对。 请苏丹陛下马上撤退,为将来复国留下种子。 苏丹陛下请放心,朕会派军队来收拾局面。 ”
李隽的口信非常有礼,充满了关心与爱护,绝对是朋友之间地关爱,但是拜巴尔听在耳里,却是惊在心头,他当然明白他的用意已经为李隽洞晓。 特别是“为将来复国留下种子”一语最是让拜巴尔差点跳脚。 这句话已经把他撤退下来的动机说得再明白不过了,由不得他不心惊胆跳。
好在拜巴尔老谋深算,不动声色,问道:“请问柴将军,你来这里多少时间了?”
柴绍良的回答更妙,却让拜巴尔更是吃惊。 他说的是:“尊敬的苏丹陛下,我一直在这里等你。 ”
这话说白了就是:我们的皇上早就算到你会中途撤下来,才要我在这里等你,给你传话。 就是猪头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拜巴尔明白李隽是派柴绍良在这里等他,用话来敲打他,李隽地真意是要么你好好打一仗,要么你就到一边去。
拜巴尔还没有说话,只听柴绍良接着道:“苏丹陛下,皇上还说了。 请苏丹陛下离开火炮的射程。 以免误伤!”
听了这话,拜巴尔只觉浑身发冷。 因为他看见了不计其数的炮口正对着他们,只要一声令下,他和他的马木留克军队就会粉身碎骨,忙道:“多谢大皇帝陛下。 请将军转告大皇帝陛下,拜巴尔决不有辱马木留克的声誉。 ”
“苏丹陛下,告辞!”一抱拳,拍马而去。
望着柴绍良的背影,拜巴尔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过了一阵才道:“往后撤,把旭烈兀诱过来,再收拾他。 ”他也不笨,知道只要得到南宋火炮的支援,对付旭烈兀就好办多了。
XXXXXXXXXXXXXXXXXXX
“可汗,快下令吧。 ”众将齐声催促。
包围圈里面打得火热,只要旭烈兀他们出手,打得好地话,包围圈里的军队会给全部救出来,打得差也会救出不少军队。 其中的好处,众将自然是明白,才要旭烈兀下令。
可是,旭烈兀却做出了让他们意想不到的决定,道:“撤,马上撤。 ”
他们的任务是赶来解围,功成之际却要撤退,任谁也想不通其中的道理,众将一个个惊讶得连问个为什么都不知道,眼睛直勾勾地望着旭烈,完全忘记了如此看旭烈兀很不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