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宋武大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宋武大帝- 第1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谢皇上教诲。  ”吃了亏的两人不敢不遵李隽之命。  他二人心里也明白,李隽说得没错,以他二人的实力要想在清风子手里讨到便宜,根本就不可能。
    一直眼观鼻,鼻观心的清风子睁开眼,道:“皇上言重了。  焦将军,段大人都是国之栋梁,若能得二位论道,实是平生之幸。  ”
    听得出来,他是喜欢两人率直的性格,有意教两人几手功夫,两人也不笨。  知道他的确有过人之能,要是得到他地指点的话,肯定是受益终生,只是碍于李隽在跟前,不好意思一口答应,看着李隽不说话。
    “这还有什么好想的吗?快谢过道长。  ”李隽这个长者当然是成*人之美了。  段焦二人谢过李隽,再谢清风子。
    李隽提着袋子走到一堆满骷髅前。  把袋子里的人骨头,骷髅放在上面。  再走到旁边一堆破刀烂枪。  断折地矛剑箭矢前,把袋子里地破烂玩意放在上面。
    劳动总是有收获,可是李隽他们的收获太也难以让人置信了,可以这样说在中国历史上就没有收获这此烂骨头朽骷髅地先例,李隽他们真是开了一代先河。  望着堆得象山一样的人骨头、马骨头,还有多不胜数、锈迹般般地刀枪,很是满意地点点头。  和清风子对望一眼,两人同时点头。  李隽对柳河子挥挥手,机灵过人的柳河子知道是时候了,一声令下,原本还在捡拾东西的宋军立即过来列队,列得整整齐齐,威武雄壮之师跃然而出。
    宋军的行动立即影响到那些还在捡拾东西的老百姓和长者们,他们在清风子的指挥下站列成排。  也许他们一百多年没有见到过王师,相见之下心中高兴,站得特别整齐,挺起胸脯,昂起头,眼里全是期待之色。  就等着李隽来检阅他们。
    李隽走到一块石头上,清风子和他的弟子们站到李隽身后,柳河子、焦裕、段干木他们站到李隽身后,他们知道今天关键地一幕就要上演了,凝神静气,静听李隽接下来的演说。
    “乡亲们,各位父老:你们今天聚到这里不容易,因为朝廷退出和尚原已经一百多年了,你们一百多年来没有见到王师,没有了朝廷的庇护。  你们有冤无处申。  有苦无处诉。  异族的铁蹄钢刀杀死了你们的祖辈,你们的祖父、你们的父亲、还有你们给异族做牛做马。  受尽了奴役。  你们的祖母、你们地母亲、你们的姐妹受尽了异族的蹂躏。  你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你们受苦了。  ”李隽大声发表演说:“朕代表朝廷,向你们谢罪来了!”对着老百姓和长者们深深一鞠躬,道:“乡亲父老们:朝廷对不住你们,请你们原谅!”
    宋朝退出关中是在宋金战争年间的事情。  靖康耻之后,宋室南迁,赵构在临安建立起小朝廷,在金国巨大的军事压力面前,赵构前期也任用了一批良将,比如岳飞、韩世忠、刘琦、张浚等人,这四人史称“中兴四名将”。  经过他们的努力,打出了一个中兴地前景,要是赵构委任以拥有非常杰出军事才干的岳飞为首的一批良将,对金国大举用兵,光复中原并非难事。  可惜的是,赵构最终亲手葬送了自己前期开创的中兴气象,让人叹惜不已。
    金国攻占汴梁之后,以为是灭亡南宋的良机,发起全面进攻,想一举拿下临安,击破南宋小朝庭,由于岳飞等名将的抗战成功,彻底粉碎了金国的美梦。
    权衡之后,金国制订了一系列的政治军事措施,以此来分化瓦解南宋的抵抗。  在军事上,改全面进攻为重点进攻,金国虽然取得了不小地战役成果,但是并没有取得战略上地成就,占领的地方由于老百姓奋起反击,根本就不合作,让金国无法达到“得其地可以耕,得其民可以战”,越战越强地目的,反而因为派出大量兵力对付这些义军造成兵力不足,不得不采取这一策略。
    江南之地因为有岳飞韩世忠等一批名将,金军打不下来,制订了一个迂回策略,就是想攻下陕西,进入四川,然后浮江而下迂回南宋。
    在中国历史上推行大迂回策略、并取得重大成功的只有两次,一次是蒙哥推行的大迂回策略,另一个是一九四九年三大战役后解放军采取的大包抄战略行动。  但是,第一个想推行大迂回策略的人并不是蒙哥,而是金国名将金兀术。
    在《说岳传》中,金兀术是一个让人很郁闷的反派人物,但我们不得不承认金兀术是一个胆识过,智识不凡,是一个极其优秀的军事家、战略家和政治家。  他这一计划要是真的实现了地话,南宋的结局很能说。
    不过。  可以肯定一点,就是岳飞不会被害。
    金兀术这一计划遭到惨败,粉碎他们这一计划的就是在“中兴四名将”以外的吴玠吴璘兄弟俩,粉碎金兀术迂回战略的地方就是和尚原。
    富平大败之后,宋军士气低落,溃不成军,军无斗志。  吴玠吴璘兄弟奉张浚之命收拢这些残兵败将准备和尚原之战。  当时。  军无斗志不说,有人想劫持吴玠向金人请功。  吴玠并没有惧怕,而是晓以大义,以忠义激励士卒,得到宋军的响应,无不感奋,在最终在和尚原创造了一个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打败了金军。  保住了川陕门户。
    他们当时没有获得朝庭地补给,连粮食都要靠老百姓趁着夜晚偷偷给他们送过来。  吴玠并没有因为困难大而白要老百姓的东西,而是给以等值地银子绢帛,老百姓更加喜欢他们,给他们送得也就更多了。  由此可经想象得到他们遇到的困难有多大。
    吴玠吴璘两兄弟镇守数十年,曾经收复过关中三路,由于皇帝决策失误,不仅丢失了三路。  还损失了很多军队。  抗金名臣允虞文后人感慨不已,在略阳立下一块碑,这块碑到现在都还在。
    清风子是一个非常善于谋划的谋士,他提出要李隽在和尚原激励士气、收拾民心的计划,立即得到李隽的响应。  李隽是个一点即透的人,自然想象得到在凝聚了关中百姓心声、英雄事迹的和尚原誓师。  会有多么大地影响。
    李隽如此说,无异于一道罪己诏,在中国历史上罪己诏出名的要算汉武大帝了。  作为皇帝,能够如此说话,实是不容易,很不容易!女真和蒙古人的残暴史有所载,让人心惊,李隽所言正是老百姓百多年来的辛酸,本来就很感人,再加上李隽非常同情满腔光复故土热情却无处渲泄的宋人。  这番演说倾注了自己的感情。  这感染力就更大了。
    他的话音一落,老百姓齐刷刷跪下了。  啼泣道:“皇上!”已要是哽咽难言,无尽的感情都在这一声呼喊之中。
    李隽理解他们地心情,道:“乡亲们,快快请起,快快请起。  ”走下石头,扶着老百姓,要他们起来。  皇帝历来高高在上,如此亲切,近在眼前,亲手相扶之事在历史上并不多见,老百姓对李隽的爱戴之情倍增,一边激动地喊着“皇上”,一边流泪,站了起来。
    李隽回到石头上,指着宋军道:“乡亲们:你们看看,这就是王师,威武雄壮之师。  这支军队创造了无数的辉煌,在临安打死了伯颜,把鞑子的百万大军埋葬在了江南。  正是这支军队,光复了四川。  现在,我们回来了,朝廷打回来了。  ”伯颜不是死在临安,这是演说,要求感染力,可以夸张点。
    他的演说给一片喜悦之声“朝廷回来了,朝廷打回了”打断,老百姓高兴莫铭,相拥而泣,一时间,整个和尚原上都是喜极而泣的哭声。
    这哭声有太多地辛酸,有无尽的喜悦!
    等他们稍为平静一下,李隽接着往下说道:“乡亲们,有了王者之师,你们的苦难日子就到头了!有了朝廷的庇护,你们不会再受异族的欺凌!你们可以昂起头,堂堂正正地做人!对鞑子拍着胸脯说:我是中国人!可以过上幸福美满的新生活。  ”
    两宋王朝由于太过**,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并不怎么样,特别在抗金战争时期,多不胜数的败兵游勇横行不法,没少干坑害老百姓的事情,让老百姓恨得切齿。  但是,毕竟血浓于水,尽管如此,老百姓还是心向朝廷。
    再者,李隽治理下的朝廷已经不是以前地朝廷了,打了不少地胜仗,大量的国土给光复,百业兴旺,一派欣欣向荣气象,早就传遍了大江南北,失望透顶地老百姓对南宋朝廷重新升起了希望。  再得李隽和他们零距离接触,这心情就不是笔墨所能形容的了。
    李隽的话音刚落,一片“皇上万岁!朝廷万岁!”的吼声立时响遍了原野。
    “一百四十年前,你们的祖辈就是在这里参与了抵抗女真鞑子的斗争,就是在这里,你们的祖辈创造了一个奇迹:以区区数千之众打败了十万女真鞑子的奇迹。  ”李隽指着堆得象山似的骨头破烂,道:“这些就是你们祖辈的丰功伟绩!乡亲们,你们的祖辈是英雄!你们是英雄的后人,你们也是英雄!让我们一起,把鞑子埋葬在中华大地!”(按:和尚原之战,宋军很少,而金兀术率领十万之众参战。  )
    “埋葬鞑子!埋葬鞑子!”一片怒吼声响彻碧空。
    李隽指着地上的骨头骷髅,大声道:“让鞑子灰飞烟灭!”大手一挥,柳河子指挥宋军把油料泼在骨头骷髅和断折的刀枪上,一把火点燃,烈焰腾空而起,映红了半边天空。  (按:和尚原一战后,宋军是战胜方,自然会把宋军的尸体清理埋葬,剩下的当然是金军的尸骨。  )
    “埋葬鞑子!让鞑子灰飞烟灭!”一声接一声的怒吼声响彻在空旷的原野上。
    和尚原之战虽然过去一百多年了,吴氏兄弟的遗教仍在,在当地老百姓心中具有神圣的地位,老百姓眼里射出了复仇的怒火!
第二卷 巴蜀篇 第六十四章 渭水轶事
    第二卷 巴蜀篇 第六十四章 渭水轶事
    “你他娘的老不死的南蛮,干活也偷懒,打打打!”一个蒙古百夫长挥着马鞭对着一个年纪足有六十岁的老大爷劈头盖脑地抽下去,老大爷年老力弱,哪里干得动重活,本就累得气喘喘嘘嘘,随时都会倒地,再给他这么一通不要命地猛抽,老大爷站都站不稳了,倒在地上,抱着头一个劲地叫疼。
    也许天道不公,上天不佑好人,专让恶人横行,更不幸的是老大爷抱在怀里的一块木板掉下来正好砸在脚背上,这种痛上加痛的事情无异于雪上加霜,老大爷受的罪可就大了。
    鞑子横行,欺压老百姓的事情多不胜数,不要说一年就是一天都不知道要发生多少起,象这种动辄打人的事情可以说司空见惯,根本就不足为奇,其他在弯刀威逼之下修建浮桥的老百姓可能是见得太多了,已经麻木了,无动于衷,仿佛老大爷撕心裂肺的惨叫声不存在似的,自顾自地低头干活,生怕百夫长的马鞭抽在自己身上。
    一阵猛抽,老大爷遍体鳞伤,血迹般般,连喊叫的力气都没有了,百夫长仍是不肯住手,挥着马鞭道:“你他娘的老不死的,想偷懒,没门。  起来,给老子干活去,要是干不好,小心老子的弯刀,给你一刀。  ”重重一马鞭打在老大爷的脖子上,马鞭绕过来缠住老大爷的脖子,百夫长狞笑一声,手腕一抖,老大爷如断线的风筝般飞出老远。  重重砸在地上,发出砰地一声响。
    老大爷的脖子给马鞭缠住,哪里能够透得出气,双眼翻白,只有出气,没有进气,要是再不松开。  肯定是死多活少了。  欺负老百姓一向是蒙古人的爱好,百夫长正在兴头上。  哪里会轻易饶过老大爷,大步一迈,拖着老大爷跑起来,打算放风筝了。
    长期营养不良,老大爷瘦骨嶙峋,蜷起来的话不过一只大一点的狗那般大,重量不过几十斤。  而百夫长却是牛高马大,多年的军旅生涯练就了一副好身材,力气有的是,这一跑起来就是没完没了,老大爷给拖得飞起来,一会撞在地上,一会飞在空中。
    修建浮桥地老百姓脸有不忍之色,慑于蒙古人的yin威。  不敢为老大爷求情,只好当作没看见。  有些胆子稍大地老百姓,也只能是敢怒而不敢言。
    折磨人始终是蒙古人的最爱,百夫长发出了欢快的畅笑声,好象这是他这辈子遇到的最大乐趣。
    “住手!”就在百夫长乐不可支的时候,路边走来三个大汉。  为首的一个浓眉汉子大喝一声,大步朝百夫长走去。
    百夫长正玩得开心,没想到居然有人吃了熊心豹子胆,敢来管他的事,好心情一下子变成了坏心情,一双眼睛瞪得象铜铃,看着这个大汉喝道:“你他娘地南蛮,老子的好事你也敢来管。  ”把大汉打量几眼,道:“来得正好,老子抓民夫找不到年青的。  只好抓这些老不死的来赶工。  这下好了,你自己找上门来。  省了老子不少事。  来啊,给老子抓起来。  ”大手一挥,几个蒙古军卒手按在刀柄上围将上来。
    大汉毫无畏惧,根本就不把气势汹汹的蒙古军卒放在眼里,也许在他的眼里蒙古军卒根本就是不存在,连只蚂蚁都不如,直朝百夫长走去,道:“你们这些鞑子,为匪作歹,欺压百姓,今天就是你的末日。  ”
    敢于挑战蒙古人权威的事情百夫长还没有遇到过,根本就不当一回事,狞笑道:“南蛮,你敢对草原上地雄鹰不敬,老子要你好看。”一下拔出弯刀,对准大汉脖子砍去。  蒙古人的弯刀砍杀技术在历史上大为有名,百夫长长年驰骋在战场上,这招砍人脖子的刀法不知道使过多少回,给他砍下的人头也不知道有多少,端的是精湛了得,刀光如练,很是骇人。
    那些修桥的老百姓看在眼里,为大汉捏了一把冷汗。  以他们想来,大汉肯定是完了,没想到事情地发展与他们的预想差得太远,大汉不仅没有玩完,倒霉的是百夫长。  也不见大汉如何动作,百夫长手里的弯刀掉下来,刀尖对着他的脚背,正正插在脚背上,他刚才折磨老大爷,老大爷给木块砸中脚背,痛不可挡,没想到现眼现报,报应得真快,不到一盏茶时分,弯刀插猪脚的噩运就落在他身上了。
    这还不是最让人解恨的,最让人解恨的是百夫长双手捂着下面,张大了嘴巴呼哧哧地喘粗气,脸色因为过度的剧痛已经涨成了紫酱色,痛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血丝顺着裤管滴在地上,一会儿功夫就是一大摊,还有少红白之物。  不用想都知道,是百夫长那地方出了问题,给大汉一脚踢在命根子上,草原上的雄鹰再雄壮也是禁受不起大宋皇家特种部队地撩阴腿。
    几个蒙古军卒见势不妙,拔出弯刀就要来收拾大汉,另外两个大汉飞身而上,好象猛虎进入羊群,三拳两脚下来,这几个蒙古军卒就倒在地上,抱着头叫疼,再也爬不起来。
    附近还有不少蒙古军卒正在监工,陡见奇变,马上就围了过来。  就在这时,一群大汉突然冲了过来,对准他们就动上手,这些大汉是许光汉统帅下地特种部队,技击搏杀之道极是精湛,蒙古军卒哪里是对手,这一放开手大杀,那还得了,没多久功夫蒙古军卒就全部倒在血泊中了。
    为首的大汉对老百姓道:“乡亲们:我们是大宋朝地特种部队,专门来解救你们。  朝庭打回来了,你们的苦难日子到头了!以后你们不用再受鞑子的欺凌,可以堂堂正正地做人!”指着地上地百夫长道:“这鞑子欺负老大爷。  现在,把他就地正法,以儆效尤。  ”
    一个特种兵手里的火铳对准了百夫长的脑袋,道:“鞑子,你做恶时可曾想到有今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