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定卿卿不放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咬定卿卿不放松-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毕竟在元赐娴的梦里,陆时卿最终辅佐的是十三皇子,她因此生怕他晓得了什么,此后与元家起政治冲突,刚欲试探几句,却听他背对着她道:“刺客的事,你暂时不用管了。我与县令有事谈,你回吧。”
  元赐娴听他语气淡淡的,好像也不似动怒,只好暂且搁置此事,出了房门。
  *
  此地是唐河县朱县令的府邸,因陆时卿在当地有些事得处理,便说好了在这里客居两至三日。元赐娴就住在与他相邻的院子,中间一道矮墙相隔。
  从他院中出来,跨过月门,她一眼瞧见拾翠站在前头,似乎已等了她半晌。
  见她来,拾翠往四面瞅瞅,压低了声道:“小娘子,有个消息与您说。”
  元赐娴努努下巴示意她里边说话,回了主屋,阖上门窗,才问:“何事?”
  拾翠道:“拣枝回长安了。”
  元赐娴微微一滞,下意识扯了她的袖子紧张问:“可是徐先生的身份有了结果?”
  拣枝是在七月初被她派去江州拜访曾经的大国手许老先生的,照理说八月初就该回了。但前些日子,她传回一次消息,说临时遇上点事,须进一步查证,故而一直耽搁到了现在。
  因书信来往不安全,元赐娴彼时也就未着急盲目地询问她究竟遇上了什么。
  拾翠点点头,道:“拣枝不负所托,见到了许老先生,一番迂回试探之下,大致能够确信,徐先生给您的,确是当年与许老先生在浔阳江畔一战的棋谱不假。拣枝得到如此结果便打道回府了,不料半途里复又被许家人请了回去。”
  元赐娴眉头一蹙:“何故?”
  “您可知许老先生的嫡孙女许三娘?”
  她摇摇头:“没听过。”
  “这位许三娘是江州出了名的才女,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一不通,当然,也随了她的祖父,棋艺颇高。许三娘如今已有二十四,却始终未嫁作人妇,素日里爱好云游,此番离家数月归来,听许老先生讲了棋谱的事,便急急忙忙派人请回拣枝,打听徐先生的下落。”
  元赐娴似乎猜到了什么,却没说话,示意她继续讲。
  “据许三娘说,她与徐先生曾有过一段情缘,但三年前有一日,徐先生突然不辞而别,此后再无音信。她找了他整整三年,翻遍大江南北也不曾得一星半点的线索,故而恳求拣枝,倘使知道徐先生的下落,务必给她指条明路。”
  “未经您允许,拣枝不敢擅作决断,既怕错过此番确认徐先生身份的绝佳机会,又怕事情闹大,惹了他的不快,便没将话说死,只告诉许三娘,棋谱是她偶然所得,而她并不知晓所谓徐先生究竟在何处。许三娘却坚持欲循此线索查探下去,拣枝就将她暂且带回了长安,给她在城中找了处宅子安顿,预备先稳住她,等您回了再做决定。您看,此事如何办才好?”
  拾翠说完,见元赐娴眼光呆滞,似神游天外,迟疑了下,试探问:“小娘子?”
  元赐娴蓦然回神:“哦,你说什么?她找了他整整三年,然后呢?”
  拾翠一愣。小娘子这是怎么了,竟漏听了那么一大段。她不敢多问,便将方才的话重复了一遍。
  元赐娴依旧有些心不在焉的,听罢沉默许久才缓缓道:“既是徐先生的旧识,就问问他的意思吧。但直接问不妥,还得拐着弯来,我不在长安,终归不放心阿兄来做此事。”
  “小娘子预备如何?”
  “我去隔壁院子,找一趟陆侍郎。”
  她略一踌躇,回头往院外去了,到得陆时卿书房槅扇前,叩响了三下门。
  陆时卿正与朱县令说事,闻声问了句“谁”,辨明她的声音后,躬身来移门,见了她,眉梢一挑,问:“怎么?”
  元赐娴觉得他还是怪怪的,竟然亲手给她开门,且目光灼灼,简直像要烧穿了她的脸皮,也不知是否仍旧在因站队之事试探她。
  她犹豫了一下,迟疑道:“陆侍郎,我方才回屋考虑了一下,虽说长安抓了批假嫌犯,但嫌犯再假,也算抓着了。刚好我也出来很久了,阿兄阿嫂都特别记挂我……”她说到这里,觉得陆时卿的眼光一点点冷了下去,莫名叫她有些气弱,“那个……所以我想跟您请个辞,回长安去。”
  元赐娴垂眼说完,抬头瞅了瞅他,却见他脸色仿佛冷得结了一层冰霜。
  她回想一番,赶紧补救道:“我不光是为阿兄阿嫂,也是替您着想。您瞧您如此日理万机,我一直在旁叨扰,多不好啊!”
  陆时卿拿眼刀子刮了她很久,确信足够刮得她脸蛋疼了,才冷笑一声道:“元赐娴,你想得美。”
  作者有话要说:  陆时卿:日理万机?姓元的,你什么时候改名了呀?:)


第35章 035
  陆时卿当真有点恼。起初听她敲门,他道她是想通了; 来与他坦白元家和郑濯的事的; 故才兴致勃勃…起身开门,不想却是一盆冷水从天而降。
  但他恼的不是元赐娴; 而是如此沉不住气的自己。
  因此脱口而出这一句后,他便后悔了。被她一次次轻易撩拨得心思浮动,已然够叫他不甘和难堪; 倘使心思外露,岂不叫她嘚瑟; 叫她误以为他已被彻底攻陷了。
  美色当前; 身是堂堂正正儿郎,心非岿然不动木石; 一时被迷惑再寻常不过; 等几日,等他忘了那个疯癫的梦就好了。
  如是自我安慰了一番; 见元赐娴显然非常吃惊; 他当即恢复了淡漠的神色; 将槅扇大敞开来,然后朝里道:“朱县令方才说,有桩天大的要紧事; 须得澜沧县主帮忙才可办妥,是吧?”
  他说完,再扭头跟元赐娴解释:“我已跟朱县令应下此事,所以你暂时不能回长安。”
  元赐娴恍然大悟。她就说嘛; 陆时卿一向很烦她在他跟前晃,怎会不肯放行。
  她问:“有何要紧事?能帮的我一定帮。”
  陆时卿怎么知道有哪门子要紧事。他看向坐在书房下首位置,瞧上去又憨又胖,油光满面的中年男子,道:“这个,还是请朱县令与你说吧。”他说完便事不关己一般,负了手背过身去。
  朱县令两撇黑黝的胡须一抖,乌溜溜的眼珠子一遍一遍来回滚,万分紧张地盯着陆钦差的背影:哎呀,怎么个情况,天地良心,他可从未说过这样的话!
  陆时卿却丝毫没有回头解释的意思,仿佛他不现编个像模像样的理由出来,改日就扒了他的皮。
  大人物一个转身,考验小人物的时刻就到了。
  朱县令脑袋里一刹间山崩海啸,风雨大作,在陆时卿的背脊越来越僵硬时,一个踉跄,慌手慌脚奔上来,到得元赐娴跟前,点头哈腰一阵,拱手道:“是这样,是这样的……县主,咱们唐河县吧,它……它出了个贪官!对对,贪官。这个贪官吧……他特别贪!不仅贪财,还贪色!”
  元赐娴不明所以地瞧着他。
  朱县令在陆时卿八月飞雪一般寒凉的背影里,终于编出个说辞:“可偏偏此人十分狡猾,竟叫下官无论如何也捉不着他的把柄。下官就想啊,县主您玉貌仙姿,是不是能够诱他露出马脚……”
  陆时卿蓦然回首,瞧着滔滔不绝的朱县令,先是惊诧,后是震怒。
  元赐娴也是猛一偏头,看的却是陆时卿。他这是叫她去色…诱一个贪官?
  她难以置信地问:“陆侍郎……您竟答应了朱县令这样的事?”
  陆时卿也没料到小人物被逼急了,竟如此口不择言,挑了碰不得的刀口上。他矢口否认:“不是,他起初并非这样与我说的。”
  朱县令真想抽自己三百个大耳刮子。他怎说出了这般大逆不道之言!就他这脑子,恐怕永远都是个县令了!
  不,眼下得罪了贵人,还是在人家陆钦差的生辰得罪的,他大概连县令都做不成了。
  他忙接连抽了左右脸俩耳刮子,道:“下官僭越,下官僭越了!”
  元赐娴管他僭越不僭越。便是一百个朱县令叫她去色…诱别人又如何,她不高兴的是,陆时卿答应了如此提议。
  他这是将她当成什么人了。
  她一时气恼,冲他道:“陆侍郎,我知道我在外边风评不好,许多人提到我,都得喊我一声祸水。可南诏太子也好,九皇子也罢,我从未主动招惹他们,也就对您做过些没脸没皮的事。”她说着说着,大约委屈上了,见陆时卿微微错愕,却毫无辩驳,便更是生气,“您想色…诱贪官,上什么醉红楼醉黄楼醉青楼找漂亮的小娘子去,她们可比我精通!”
  她气得胸脯一起一伏,说完扭头就跑。
  陆时卿似是想去追,脚步一移复又顿住,到底抿了唇默在原地。
  朱县令浑然是被吓傻了,屁滚尿流告了退,回去后一心想着该如何弥补这桩过失,百思不得其解,便去寻素来聪慧的县令夫人说明了此事。
  听他将事情始末讲完,县令夫人一眼参透其中玄机:“这事根本不是你的过失,陆钦差与澜沧县主谁也没气你。都说解铃还须系铃人,他俩的心结,旁人哪里解得了?你想将功赎罪,莫不如给他们制造个解铃的机会……”
  朱县令猛点几下头。
  *
  今日八月二十二,的确是陆时卿的生辰。往年这天,总是宣氏替他大肆操办,如今恰好撞上公差在外,自然就省了,哪怕前头朱县令一见他便献殷勤,问他可要设个宴,他也是一口回绝。
  但晚膳时,虽菜色一切如常从简,他却在桌几正中瞧见了一碗长寿面。
  陆时卿瞥瞥恭候在旁的朱县令,目光质疑。
  朱县令腆着脸笑:“陆钦差,您不许下官设宴,可这长寿面还是该有的,否则便是下官太不懂人情世故了。”
  呵呵,他若懂人情世故,至于给他捅出个大篓子吗?元赐娴可在屋里闷了一下午,未曾踏出过房门半步。
  陆时卿也懒得与他计较了,问:“县主呢?”
  朱县令忙答:“下官已差人好生去请了。”
  他话音刚落,果见元赐娴来了,穿了身瞧上去过分厚实的男袍,头发束得一干二净。
  今早她与陆时卿在唐河县落脚后,原本是换回了女装的,眼下摆明了对下午的事心有芥蒂,才故意如此。
  陆时卿看了她一眼,没说话。
  元赐娴却看也没看他,坐下后就低着头自顾自动筷了。没毛病,反正她最大。
  她不是风月话本里,一点点委屈就绝食的小娘子,再生气也得吃饭,不吃饭,吃亏的是自己。
  所以哪怕她脸很臭,却也吃得很香。
  朱县令继续腆着脸笑,站在一旁给她介绍席间菜色,一盘一盘指点,眼见得那手势都是绕着正中那碗长寿面走的。
  等他说得口干舌燥,快接不上气的时候,元赐娴终于开口问他:“这怎么像是长寿面,朱县令府上有人过生辰?”
  机会来了!把陆钦差今日生辰的真相告诉澜沧县主,叫俩人亲近一下的机会来了!
  陆时卿听见这一问,夹菜的筷子一顿。
  朱县令心中大喜,忙摆手道:“不是,不是的……!”
  元赐娴却只是“哦”了一声,然后便重新低头吃饭了。她心绪不佳,不欲多言,原也不过随口一问,既然不是就算了。
  朱县令张着个嘴愣在原地。这就完了?正常人下一句不该是继续追问的吗?
  他刚欲出言将话茬绕回去,却突然觉得有点冷——席间气氛好像有点凝固。低头一瞧,原是陆钦差的筷子和澜沧县主的筷子夹着了同一根秋葵。
  两双筷子一双夹了一头,两人都顿在原地一动不动,盯着那绿油油的秋葵看,像是谁也不肯相让。
  一晌过去,两人齐齐松筷,去拣别的菜,下一瞬却又夹着了同一块童子鹅肉。
  好家伙。朱县令紧张地咽了一口口水,见陆钦差这次很快收回了筷子,像是想将鹅肉让给县主,可县主却也跟在他后边搁下了筷子,面无表情地说:“我吃饱了。”然后起身就走。
  朱县令脸都苦绿了,正想说点什么打破僵局,见陆钦差也撑案站起,一句话未留回房去了。
  *
  陆时卿回房后歇了一晌便去沐浴了,等拾掇完毕,翻读了几本公文,召来曹暗询问刺客案的进展。
  曹暗回禀道:“郎君,照长安现今的动静瞧,凶手应该找好了替罪羊。此人知道圣人多疑,遇事必要弯绕思虑,一层布置是不够的,故而先嫁祸给了韶和公主。圣人一定与您及县主一样,不会轻易接受这个结果,而一旦他往里深入查探,便能顺藤摸瓜,找到另一个替罪羊,也就是凶手真正欲意栽赃的人。但小人想不通,这个即将倒大霉的人是谁?”
  陆时卿略一思索:“二皇子。”
  曹暗一惊:“二皇子如今已然日落西山,谁还不肯放过他?”
  他摇摇头:“表面看来是在嫁祸二皇子,最终目的却是阿濯乃至元家。上回盂兰盆法会,虽未有证据直接证明是二皇子陷害了阿濯,但依照当时的利益关系看,圣人心中多半已认定是如此。也就是说,在圣人看来,他的二郎近来是在针对六郎的,而如今,一个针对六郎的人却向元家下了毒手……你以为,这将给圣人提供一条怎样的思路?”
  “圣人会觉得,元家兴许与六皇子有牵扯。”曹暗霎时下了层冷汗,鸡皮疙瘩都起了一身,“此人心思高妙,一石二鸟之计着实狡诈!郎君,咱们该如何应对?”
  陆时卿笑了笑:“计策虽妙,却可叫他未成先夭。你想想,圣人既要顺藤摸瓜,该从谁查起?”
  “刘少尹。想来刘少尹已被凶手收买,到时指不定在御前供出什么来。”
  他冷笑一声:“那就叫他永远也没这个机会开口。”
  曹暗颔首应是,正欲告退去办,突然想起桩旁事,踌躇道:“郎君,县主似乎心情不好,您是否该去与她解释几句?”
  陆时卿默了默没说话。
  他继续小心翼翼道:“小人知道您顾虑什么,您无非是担心,她别有用心地接近你,万一晓得了您暗藏多年的幕僚身份,令您无法再站在绝佳的位置操控朝局,从而耽搁了大事。但照小人看,县主哪怕并非绝对的真心实意,也必然不是想害您。您可晓得,她遇刺当日,缘何回头中了埋伏?”
  陆时卿这下抬起眼来,眼色疑问。
  他便将刺客令元赐娴误会陆时卿遇险的经过讲了,然后道:“县主若一点不在乎您,彼时怎会心急忙慌走回头路去救您?今日也是,那不上道的话是朱县令讲的,可她偏偏生了您的气,可不正是因了她无所谓朱县令如何看她,却在意您吗?左右都是误会一场,您与她解释几句也不花多少力气……”
  未听他将话说完,陆时卿便已接连变幻了神色,到得最后倏尔起身,一阵风似的走没了影,不料方至月门,就见门槛对头来了个人,正磨磨蹭蹭,犹犹豫豫往这儿走。
  是元赐娴。
  两人倏尔齐齐停步,惊讶对望。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有不理解上一章内容的小仙女,我在书评区回了一个详细解答,大家有疑问的可以去瞅瞅~


第36章 036
  天色已然昏暗了,今夜无月; 倒是满天星斗熠熠灿灿; 河汉纵横分明,将整个唐河县笼在一片瑰丽的光泽里。
  珠星粲然; 一门之隔,自然也瞧得清彼此的神色。两人大眼瞪小眼一晌,元赐娴先道:“陆侍郎。”
  陆时卿轻咳一声; “嗯”了一句。
  “您可是来寻我的?”她继续问。
  他微微一滞,一个“是”字临嘴一滑; 转而道:“睡不着; 出来走走。”
  他方才当真脑袋一热就冲出来了,其实并未想好合适的说辞; 加之元赐娴出现得突然; 便想先拿“散步”做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