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瞳:完美典藏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青瞳:完美典藏版- 第1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让你看看老子有没有胆量!给我把城门打开!看我出城杀敌!”叔弼里抓起寒光烁烁的马刀,几步跳下台阶,向城门冲去。

    叔弼里这个小队长其实根本不懂得领队,只懂拼杀。每次只要上阵,都一定是冲在最前面,出动一个中队的话,跑在中队最前面的一定是他的小队,跑在小队最前面的一定是他,从来不安排后面的士兵做什么,只要跟着他走就是了。甚至他的兵有没有跟着他冲锋,他也不知道,他只管杀他自己的。

    队长勇武过人,每次冲锋都身先士卒,那是一定会影响士兵的。这一百个士兵和他基本同样脾气,听对正一声怒吼,根本不用吩咐,齐齐答应,最前面几个就要去拉开门闩,后面的人利索地翻身上马,就要一拥而出。

    西瞻士兵嚣张惯了,他们驻守京都以来,已经和十六卫军交手不知多少次,西瞻军采用他们最擅长的战术,精锐骑兵在前、重甲在后,往往一千人就能毫不费力地击败并追杀七八千大苑士兵,所以叔弼里面对王庶带来的五千士兵也毫不畏惧,他们一个小队只有一百人,就敢出城去追杀。

    同样担当守城任务的骑兵队第七小队的对正浡儿提伸手阻拦:“叔弼里,你不要冲动,将军再三嘱咐,不许出城,只能坚守。看这架势,一会儿苑军就会攻城,我已经叫人去报告拙吉将军了,你还是准备好礌石和箭支,敌人多的是,有的你杀的!”

    叔弼里气呼呼地喘了几口,强行按捺,呸了一口道:“那就等等吧。”

    他这边正等着,浡儿提派出报信的小校已经进了皇宫朝房,大声向拙吉报告:“将军!苑军西北方来的那些人,在城下一里半左右驻兵,正和长春门守兵对峙!”

    西瞻军现在军事指挥所就设在了皇宫的朝房里,拙吉、莫向等十几个人挤在这里,已经住了好长一段时间。朝房两边一字排开,是值班侍卫和在前殿担任差事的内监居所,现在就用来给他们几个的侍卫亲兵居住。

    朝房是用来给来得太早的大臣上朝前休息一会儿的地方,处于皇宫最外围,比起太和殿、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等正殿,朝房远远不够气派,比起乾清宫、翠微宫、储秀宫等用于居住的后宫,朝房又远远不够舒适。

    拙吉住在这里,并不是和大苑皇室客气,不愿意亵渎了正殿后宫,而是从实际情况出发。他要统筹安排守城事宜,随时都有士兵向他报告情况,如果他的办公地点和大苑皇帝一样选在有金銮殿之称的太和殿,从皇宫门口到太和殿,跑马都要跑两炷香的时间。要是住在后宫最奢华的乾清宫,那就更不得了了,好些路根本不能跑马,等消息传递进来,岂不是把正事都耽误了?

    住了没多久,新鲜劲过去后,这十几个将领就都有些不耐烦了,大苑皇宫看着是挺漂亮,但要说住,还是家乡的毡包舒服。要不是皇城在京都中心,离四个门都一样远近,他们都不想住在皇宫里了。

    朝房是给大臣休息的,有书案,也有简易的床榻,正好可以住下,况且一进皇宫大门就是朝房,最方便的地方就是它了,所以这个供大苑大臣上朝休憩的小小居室,就变成了目前京都最高权力机构。

    听到有情况,拙吉却还是懒懒靠着一张太师椅,问道:“知道是什么人吗?”

    “报将军!苑军刚停下浡儿提对正就叫小人来通报,还不知道。”那小校道,“不过小人猜测,来人可能是南苑皇族,领头的将官将旗上写着‘苑’字,是姓苑的!”

    西瞻以学习中原文化为荣,有机会就会学习。任平生带去草原上的士兵能听懂西瞻话的都没有几个,但是西瞻这些不少出身富贵的亲近皇族的金鹰卫和铁林军,却有很多人都能说汉语、认识几个汉字。进兵之前,萧图南更是在全军中突击学了一阵子的汉语,进入青州以后,这些人也边走边学,所以连这个传令的小校都认得“苑”字。

    兵书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一个国家衰败不是一下子的,总会一点点露出迹象,从西瞻和大苑对别国文化的态度就可以看出,大苑自大太久,再不革新,吃亏是迟早的事情。

    莫向来了兴致:“你看清楚了,是将旗,不是军旗?”将旗是表明将领身份的旗帜,军旗是表明军队身份的旗帜。将旗上写着“苑”字,就表示领兵的将军姓苑;军旗上写着“苑”字,只是表明这支军队是苑军。

    那小校点头:“是白底海水纹的将旗,军旗是黄色的,大小颜色都不一样,属下不会看错。”

    正在这时,又一个传令兵跑了进来:“报!城外敌军亮出名号,说是南苑已故先帝的第九子——显亲王苑宁瀣!”

    “显亲王?”莫向眼睛一亮,“这个人我知道!他就是南苑杨宁之乱的时候,那个率兵勤王的皇子啊!”他兴冲冲将九皇子的故事讲了一遍,道:“这个人不得了,据说深谙大苑阵法精髓,他也一身出类拔萃的武艺,是所有凤子龙孙中首屈一指的人物!过去不知多少人夸他兵法娴熟,说是他不过是因为身份尊贵,不方便和定远军的周毅夫比试,否则,大苑第一名将的头衔早就换人了!而且他因为带兵勤王,是大苑年轻将领士兵的精神领袖!便是许多世家豪门,也十分看好他!”

    “哦?来头不小啊。”拙吉有些紧张,“他真的深谙阵法精髓,比所有皇子都强?比王妃也强吗?”

正文 第168章 男儿试手补天裂(7)

    莫向笑道:“肯定是吹牛,不然现在坐在皇位上的就是他了。南苑人喜欢依靠别人,杨予筹发动叛乱,其他人都不敢出声,有这么个出头的就成了大伙眼中的宝贝了。他有多强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带着一万人就勤王,摆下大阵支持了一炷香时间,便在苑军禁军的冲击下一败涂地。”

    拙吉听了顿时放下心来,他自己也怀疑,要是真有这么一个比周毅夫还厉害的王爷,他怎么会听都没有听说过。莫向在萧图南近侍金鹰卫中一直负责整理情报,这些琐事他知道得十分清楚,不会错了。

    拙吉不由哈哈大笑:“此人倒是个好筹码,若能活捉了他,大苑必定士气大挫。”他问传令兵:“这个显亲王带了多少兵?攻城了多久?你看他指挥得如何?”

    “报将军!”传令兵道,“此人带兵约有五千,他没有攻城,只在城外一里半左右摆了个阵势,现在还在叫阵。”

    “叫阵?”拙吉皱起眉头,“什么意思?”

    西瞻从来没有叫阵的传统,对他们来说,打仗就是打了,战前指挥倒是有过,但这种拉开阵势对着城头吼叫一番再攻城的事情一次也没有遇到过。

    “回禀将军,叫阵便是敌人对着城头叫,他们自己说,那叫作叫阵!”传令兵大声把王庶的那番话重复了一遍,他记得不全,最多复述了七成,但是拙吉听到他说什么“让西瞻胡儿占据都城,是什么华夏万民的耻辱,又什么太庙在里面、忠烈祠在里面……”那一顿说辞,不由点点头,道:“说得很好!我若是苑军,必然也会舍命冲锋。”

    莫向笑了起来:“这位王爷一贯风格如此,听说上一次勤王,他也一样说了半天,骗得将士舍命,他自己倒被人活捉,还是后来平逆军攻破皇城之后才将他从大牢里放了出来。”

    拙吉又好气又好笑地啐了一口:“不用理他!击鼓示警,等他攻城不成伤亡过大之后,再来向我报告。”

    九

    “队长,将军说击鼓示警,等敌人先攻城。”

    叔弼里本来很想出去杀敌,听到命令无奈答应,他觉得有劲没处使,叫了声:“我来击鼓!”便摘下弓箭军刀挂在城头,自己拿过比手臂还粗的鼓槌,登上城头九尺高的鼓楼,铆足了劲,狠狠一锤击在长春门那面巨大的战鼓上。

    咚——这一声闷响如同雷鸣,远远传开去,震得城头似乎都动了一动。

    长春门的大鼓竖在这里已经两百多年了,此鼓高达两丈,一面就用了七张上好的牛皮,叔弼里一锤下去,鼓面荡起的余波震得他手臂不由自主扬开,刚好画了一个圆弧,在一声停歇的时候又落回鼓面。

    咚——又是一声闷雷般的鼓响,咚——!咚——!咚——!咚咚咚咚咚!两下过后,叔弼里双臂越抡越快,鼓点也越敲越响。

    大苑士兵的喊声再也不具威力,在这惊天动地的鼓声中自动掩口。鼓声中,城头士兵骄傲地看着城下,眼神中的轻蔑毫不掩饰。

    西瞻人好战的天性被这鼓点激发起来,他们拔出武器,随着鼓点冲着下面齐声喝道:“杀!”这一声地动山摇,京都城似乎都晃了一晃,一片隐含血腥的云气笼罩于上。

    咚咚的声音越来越大,敌人一双双冷眼似乎能穿透王庶的心,城头上的每一个人看着他的目光都是那般戏谑和轻蔑,就像看一个表演拙劣的小丑。

    王庶清楚地记得,当年他攻打杨予筹的时候,宁晏将他反过来包围,看着他便是这般眼神。无论是穿着威风凛凛的朝服,还是眩目生辉的亮甲,在这些真正有实力的人面前,他凤子龙孙的显亲王,都只是一个跳梁小丑!

    王庶脸上渐渐露出悲愤与憎恨的神色,眼神之中,似乎藏了一把利刃,刺向敌人也刺向自己,痛!说不出痛从何来,但就是无比地痛!

    不知是痛这百年都城,还是痛自己这几年吃的苦,还是痛这个让他不能声张的身份,又或者,痛这个不肯停歇的乱世,痛这个让万物成为刍狗的天地。

    城头战鼓声越发急骤,西瞻士兵已经开始列队,他们看出城下之人似乎不打算晃一下就走,于是他们也做好迎战准备,这些饱战的西瞻士兵没有一个退缩,他们轻蔑地看着城下,等着他们来送死。

    咚咚咚咚……鼓声一声声沉重悠远,一声声响如闷雷,王庶胸中突然燃起熊熊烈火,那火势如此猛烈,就要将他一并燃烧起来。

    这个国姓苑!这个家姓苑!这个都城姓苑!现在却有一群胡儿占据其上!耀武扬威!

    他猛然伸出手,扯下胸膛的护甲,哧拉一声撕下了一片白色的内衣。

    众人大惑不解,不知道他要干什么。

    王庶咬牙切齿看了城头一眼,一口咬破自己的手指,在那块白布上写下了几个血红大字。还未等众人看清,王庶一伸手,摘下马上一张铁臂硬弓。取一支箭,将那块白布穿在箭上。然后从喉间发出了一声咆哮,一踢马腹,飞奔上前。

    城头上的西瞻士兵顿时一阵惊讶,他单枪匹马冲上来能干什么?三丈多高的城墙,他还能飞上来不成?

    转眼间,王庶人马已到城墙之下,只见他牙齿咬得紧紧的,引弓上箭,双目猛地圆睁,那支箭张臂射出,闪电般飞上城头。西瞻士兵发出一声惊讶,没料到他这一箭真的射到城头上了,他们个个握紧了兵刃,准备格挡。

    然而箭支的目标却不是人,这支箭高高飞过西瞻士兵头顶,飞到城头鼓楼之上。

    噗的一声闷响,城头那面用了两百多年的巨大战鼓便被射穿,咚咚的巨响顿时哑了。

    箭支上的白布迎风招展,露出四个血红的大字——还我家国!

    用了两百多年的大鼓,内部自然积满了灰尘,此刻鼓面一破,灰尘带着一声闷响扑出来,将叔弼里罩了个满头满脸。

    他鼻子嘴巴里都吃满飞灰,几乎窒息,双眼也同时被灰尘迷了,又是咳嗽又是流泪,直弄得狼狈不堪才缓过气来。

    他不由勃然大怒,将鼓槌一扔,从九尺高的鼓楼上猛然跃下,咚的一声砸在城头,也顾不上脚疼,抓过因要敲鼓而暂时挂在城头的弓箭,张臂开弓,一支铁箭呼啸着向下飞去。

    在他咳嗽流泪的时候,城头西瞻士兵早已哗声大起,纷纷引弓下射。王庶射出一箭后知道不能在城下停留,恨恨看了城头一眼,便转身打马回奔。刚跑出三丈左右,羽箭便雪花般飘了下来,他舍了弓箭,一只手抓着胸甲当盾牌,护住头面,另一只手挥舞长枪左右格挡。

    要用一条线的长枪挡住乱箭,这就很考验个人武技了。好在武技这方面,王庶可是从小就苦练至今,能教他的师傅又全是天下间顶尖的高手,即便他向每个人都只学到点皮毛,也足以打造一个好手了。当然,要和赛斯藏、任平生去比那是差得太远,但西北军中训练搏击,王庶已经几无对手,便是天生力大的胡久利,也在他手下落败。

    一杆长枪被他挥舞得车轮一般,汗水渗出,热血沸腾!王庶痛快淋漓地叫喊了一声!他再也不觉得痛苦,再也不觉得愤懑,沙场之上箭雨之下,男儿当如是!他的枪法是如此圆润绵长,含而不露、一叶不沾的境界被他用到了极致,羽箭碰上长枪纷纷撞落,竟没有一支能突破防御。

    身后蹄声嗒嗒,二十几个士兵冲上前来,将王庶围在中间,接应他一起返回。王庶在西北军中一直领副将的军衔,但为了避讳他的敏感身份,并没有和一般副将一样安排亲随,此刻有圣旨王庶可以重新用回显亲王的名头,霍庆阳便选了这二十几人做王庶的亲兵。

    这二十几人是从整个西北军中选出武技最好的,其中有七人本是霍庆阳的亲随,甚至还有一个是偏将职衔、一个是裨将职衔,只因为他们武技好,便都暂时充当了王庶的卫兵。

    有了他们加入,格挡变得更加轻松,这一行人边挡边退,此刻已经退出二十丈,出了羽箭射程之外,西瞻除了少数臂力强的士兵,大部分人都停止了没有效果的乱射。箭支便射得稀稀拉拉,这中间又有很多即使射到也疲弱无力,轻易便能挡下。

    叔弼里的一箭便在这时来到,他臂力本就很强,这一箭含恨射出,加上从高到低的势能,声势十分惊人。身后传来一声难听的怪啸,叔弼里准头并不像他的臂力一般好,这一箭距离到王庶背后的时候已经偏了三尺左右。

    王庶听到左边箭支破空的尖啸声,就知道这一箭不同平常,他在马鞍上腰部用力,预备向右闪避,却见自己左边一个叫李显尧的偏将身子右扑,正因为帮他拨开一支箭支重心不稳,恐怕难以抵挡。王庶便沉腰用力,挥枪猛然一刺,只听叮的一声,那支箭杆也是精钢的全铁重箭,被枪尖点中箭杆,力尽落下,枪箭相交的地方闪出几点火星。

    李显尧和王庶对视一眼,展颜一笑。战场上,保护身边的战友是一种本能,不必说什么客套话。

    叔弼里一箭走空,更加气得暴跳如雷,又射了几次,准头却越来越偏,终于眼看着王庶向远处军中退去,他的队伍离城约有一里半距离,箭支根本伤不着他了。

    京都城中,又有个传令兵快步跑进朝房,向拙吉报告最新战况。

    “将军请看,那亲王敌将用弓箭射穿了登闻鼓!箭上带着这个!”小校捧着那张写了血字的白布,双手奉上。

    拙吉微微吃惊,问道:“那敌将能将箭射上鼓楼?他是怎么射的?”

    “回禀将军,叔弼里对正敲鼓示威,将苑军叫阵的声音盖住,那敌将突然一个人纵马跑到城下,一箭将鼓射穿了!”

    拙吉展开白布,看着“还我家国”四个血淋淋的字,眉头慢慢皱起。

    “不对!”他正色道,“能把箭射上来也就罢了,敢一个人跑到城下,这个显亲王绝不简单,吩咐城头,看好城门,不得让敌人靠近,弓箭礌石都准备好!”

    传令兵为难地看着他,拙吉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