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瞳:完美典藏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青瞳:完美典藏版- 第1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们一旦受伤,就会立即跳下战马,把自己没有受伤或者体力较好的战马,让给身后冲过来的同伴。他们自己则停下来,尽可能将敌人阻挡在身前。而一个个冲出来的西瞻士兵,会毫不犹豫地跳上更好的战马绝尘而去,对替他们挡下死亡的同伴看都不看一眼。

    护卫着萧图南的一队已经走远了,他们拥有整个队伍最好的马、最好的战斗力。他们飞快地穿越整个战场,没有人能拦住他们。他们并没有管身后还陷入混战的战友,对于金鹰卫来说,攻击是第一要义,攻击是第一手段,不停地攻击、以攻代守是他们奉行的宗旨,这种骑兵从来不做断后的用途。

    战场如同被猫抓过的线团,到处混乱得一塌糊涂。西瞻军各自成列,从不同方向突围。霍庆阳指挥着身边勉强还能控制的七八千人,在战场上紧紧追着一队千余人的敌军不放。战场形势改变,他的目标再次改变。西瞻铁林军深入大苑国内作战,那是死一个少一个,趁着现在敌人密集的时候,尽可能消灭多一些敌人,那么日后深入内地的战争中,就会减少一些对手。单单从战斗力而论,七八千人对千余人才有把握,所以霍庆阳没有好高骛远地选择更大的队伍追击,而是选择了他有把握吃下的最多人的队伍。

    这一队西瞻军似乎感觉到了身后敌人的威胁,他们不停地改变路线,试图甩掉身后的苑军。但是混乱的战场让他们不能发挥速度优势,而他们身后的苑军又和其他人不同,目标极其明确,就是认准了他们不放,就是要杀了他们才罢休。

    跑了一阵,西瞻军突然分出一队八九十人的队伍,向左前方狂奔,同时,剩下的大队人一声呼啸,向右前方奔去。等苑军追到他们分兵的位置,西瞻人一个大队一个小队、一左一右都已经跑出去老远。霍庆阳愣了一下,吩咐不用理会这几十个人,继续追击右边大队敌人。

    又跑了一会儿,再次从前方西瞻军中分出一队几十人的小队,大小部队再次分别向两个截然不同的方向跑去。苑军一个偏将喜道:“西瞻人有逃兵了。”

    霍庆阳眉头微皱,这队人虽然少,但是彼此贴得很紧,进了树林还保持队形,不像是没有组织的逃兵。他微微停了一下,命令继续追着大部队,不理这些人。

    追了一个时辰,西瞻像这样分兵分了七次,每次多则八九十人,少则五六十人,像从大麻绳上拆下来的小股细绳,苑军始终不理会这些,只盯着大部队不放。直到他们面前的目标越来越少,最后从千余人剩到三四百人,霍庆阳才猛然惊觉西瞻人的目的。

    如果你看过被狼群追逐的野马,就能明白这个分兵的道理。西瞻人的目的就是冲出重围,但是聚集在一起冲显然不成。苑军八倍于他们的兵力,紧追不放,还聚集在一起的结果就是全部送命,只有分兵才能尽可能保存实力。在一般人的理解中,面对兵力处于绝对优势的敌人,分兵岂不是送死?但事实上,真正追击过程中,面对大部队分出来的少得可怜的几十个人,追兵基本都不会理会小股,而是直接追击大部队,那么这一小股人便安全了。

    这种分兵的诀窍就是每次绝对不能分多,分多了敌人就会分兵追赶,不会容这些人跑了。只有让敌人看不上眼的一小部分分出,才会被急于追击的敌人忽略不计,这样几次分下来,至少能逃掉一大半人。霍庆阳发现自己的错误后,他追了一个晚上的敌人已经剩下不足四百。

    就算西瞻的战马都是好马,从山上冲下来,一个晚上不停地奔跑厮杀,此刻也个个疲惫不堪,在小金川和大金川交接的水域,八千苑军终于追上了不足四百的敌人。西瞻士兵停止了奔跑,他们知道分兵到此结束,他们背对着漂着冰凌的河水散成一个圆弧。长声呼喝中,苑军的矛头和西瞻的腰刀一起闪烁,双方都憋着刻骨的仇恨和怨气。

    战局至此已经不需要霍庆阳指挥,用二十倍的兵力将一小撮敌人困在小金川边缘,谁都知道该做什么。能在混乱的战场上追了一夜没有队形涣散,无论从体力还是纪律性上,都说明这八千个苑军是最精锐的,眼下这支精兵就带着刻骨的仇恨对敌人发起最后的攻击。

    西瞻铁林军在大苑的土地上,展现了他们称雄四国的战斗力。四百个士兵对八千个精兵,战斗竟然还能持续一个多时辰。很长一段时间内,小金川变成红色的河水里,苑军流出的血还是远远多于敌人。直到天色大亮,阳光照耀在红色的河水中,最后十几个全身是血的铁林军仍然在歌声中奋力拼杀。

    “我们身体里流淌着苍狼的血脉——

    我的荣耀要用血来见证!

    长生天的宠儿,

    别畏惧死亡,

    祈求与哭泣属于弱者!

    灵魂会在烈火中升腾,

    鲜血浇灌过的地方很快就会长满青草,

    那是长生天赐给英雄的牧场!

    苍狼的子孙——

    别畏惧死亡!

    无人能阻挡我的脚步,

    长生天让我看到的一切,

    都是长生天准备赐予我的!”

    河边还剩下十几个西瞻士兵,最初那个想出用人体糖葫芦串下山的小队长也在其中。他杀得兴起,一把扯下破破烂烂的衣服,在冰天雪地里上身赤裸,露出肚子上骇人的刀疤。有七八杆长枪同时伸向他的肚子,他一声大吼,抡刀砍向枪杆,七八根枪杆竟被他一刀全部砍断。然而更多杆长枪伸了过来,一起插在他的肚子上。他仰面跌进水中,肚子上密密麻麻的枪杆向上挺立,如同插着糖葫芦的草标。

正文 第121章 天限南疆北界(6)

    最后一个西瞻士兵是个百夫长,身手很敏捷。他在这必死的境况下仍沉着应战,苑军越急他越稳,至少有十几个苑军在他神出鬼没的招数下一招毙命。这个百夫长用眼角余光看到一个将领打扮的苑军纵马逼近,趁他荡开几个士兵的空当,一杆长枪毒蛇般探向他的胸口。他不知道这个人是王庶,是大苑的亲王,但他知道这人和其他敌人不同,是个用枪的高手,如果依照自己挥刀的速度,枪尖会在他砍断枪杆之前送进他的喉咙。

    于是这个百夫长挥刀格挡用了斜向上的力道,却并不去砍枪杆,而是刀头一斜,顺着枪杆滑向对手,如同燕子抄水,这是和敌人同归于尽的招数。他变化,王庶的枪杆也突然起了变化,手腕一翻,枪背隆起再抽下,如同一个浪头要把燕子打进水里。百夫长立即抽刀,然而枪杆追击甚急,闪电般压住刀头,这个浪头还是打在他的脖子上,连着他自己的腰刀一起,血线发出哧哧的声音。江边最后一个西瞻士兵,就被自己的刀抹了脖子。

    王庶骑在马上,任由敌人激射而出的热血喷在自己脸上。他紧紧握住枪杆一动也不动,不知为什么,他的耳朵里似乎还能听见敌人的歌声——我们是苍狼的子孙,苍狼的子孙……好像这歌声已经被大青山、小金川牢牢记住了,风每吹过一次,就会低低吟唱一次。

    斯役,苑军亡万余人、重伤万余人、轻伤四千余。阵亡和重伤的人数多于轻伤,可见战斗之惨烈。而西瞻军事后统计,阵亡六千余,无重伤员。

    在付出了六千条生命以后,西瞻最精锐的铁林军终于冲出了大青山屏障,来到大苑广阔平原的第一个落脚点——麟州。他们带着骁羁关冲下来的锐气,带着没有拖累的战斗力,带着没有补给、没有援军、没有退路的处境,向前方毫不停留地冲过去。

    九、向前

    激烈的战斗是在一夜之间突然爆发的,虽然事出突然,但麟州处在离骁羁关最近的雁门郡一直紧密戒备,所以当西瞻军整队冲来的时候,他们还抵挡了一阵。

    雁门郡城池矮小,郡守集中全城的弓箭,对着迎面而来似乎望不到边的西瞻军一轮猛射。如蝗一般的箭雨带着点悲壮遮住了天空,所有的箭支毫无保留地射出去,并没有打算长久守城。西瞻军冲锋那种速度见所未见,让这个小小的郡守从战斗开始就看到了结局。

    雁门郡的守军将巨大盾牌用长矛支起,竖在城门之前阻挡敌军。西瞻的士兵纵马上前,丝毫不做停留,他们收起腰刀,用长矛扎在盾牌上,借着马力向前猛冲,隆隆的巨响声中,巨盾被冲得连连摇摆,发出不堪重负的咯咯声。

    一面巨盾后面支撑的长矛经不住这巨大的冲击力道,突然崩成两段。一面巨盾轰然倒下,有如洪水冲垮长堤,西瞻人潮水般涌入,挥舞着马刀狂劈乱砍。雁门郡守军眨眼间就被冲得七零八落,城门在潮水般的人群中轰然倒塌。

    而有“鱼雁双门”之称的麟州另一道门——鱼门郡,也在雁门郡遇袭的同时遭遇了敌人。他们面对的敌人只有几千,不像雁门郡那般无法抵挡,但不幸的是,他们的城池比雁门郡破得更加快。

    当时场面混乱到无以复加,鱼门郡郡守刚刚看到雁门郡远远的一场大乱,随即就是一股人数千余的敌人向他们冲过来。郡守正觉抵挡困难,又见一队援军从敌军背后冲入战场,将他们杀退。鱼门郡郡守已经紧张得神经紧绷,见到援军欣喜若狂,没有确认对方身份,就命人打开了城门。打开城门后一切就结束了,被“援军”杀死的敌人全从地上爬了起来,跟着“援军”冲进城中。这是金鹰卫的精兵,只要让几个人守住城门,鱼门郡数目可怜的守军就再也没有回天之力,一炷香的时间不到,这座小小的县城就落入西瞻人手中。

    鱼雁双门打开之后,大苑向侵略者敞开了胸怀。西瞻士兵的视野彻底开阔,他们面前再不是只有一条通道,而是四通八达,任由骑兵驰骋。

    “我们是苍狼的子孙,

    长生天赐予我们强壮的筋骨。

    弯刀是我们的牙齿,

    战马是我们的翅膀,

    阳光下所有土地都是我们的牧场!

    西瞻士兵一次次对无辜的百姓挥动军刀,鲜血在他们身后铺开道路,他们每一步都踏在血肉之上,每一步都带走无数生命。

    苍狼的子孙,

    快伸出你们的手!

    将男人的头砍下来,

    将女人拖进你的帐篷,

    别理睬他们的哭泣与哀告,

    这都是长生天赐予我的。

    我是天生的狩猎者,

    我是天生的狩猎者!”

    西瞻士兵最让人憎恨的便是烧杀抢掠,然而几百年来熟悉的战术让他们不得不抢掠。西瞻没有足够的粮食、没有足够的资源,如果要像大苑那样准备充分才打仗,那么他们举国之力也打不了几场。尤其这次萧图南带出来的四万铁林军全部都是战士,根本没有大苑那种精兵、防务、补给、工程等区分,所以也根本不可能有人给他们运送粮食,不可能有人给他们稳定后方,不可能有人给他们铺路搭桥。可以说,不抢掠,他们只有死路一条。

    越来越多的土地流淌着鲜血,越来越多的山川如同大青山一样记录下西瞻人的歌声,每当有风吹过,都似有歌声传来:

    我们身体里流淌着苍狼的血脉,

    长生天的宠儿,

    伸手去拿!

    将男人的头砍下来,

    将女人拖进帐篷,

    用他们的血来见证我的荣耀,

    这都是长生天赐予的恩典。

    我是天生的强者,

    我是天生的强者!

    面对你死还是我死的关键时刻,这些苍狼的子孙不可能做出第二种选择。麟州八郡四十一城,被西瞻瞬间攻破的就有十一座。那十一座城从此再不能称为城,即便西瞻人退走后,那里在二十年之内都恢复不了生机。无一户不死人,无一家再完整。

    风雨飘摇,大苑现在的形势可以用这个词来形容。

    麟州遭遇半毁灭式杀戮的消息传到京都后,从朝野到民间,人人为之震惊。战报最多的时候一天有十几封,各种小道消息也随着这些极力奔驰的加急快马飞快地传播。走进大街小巷,人们口中议论的话题都是西瞻军今日又攻破了哪一座县城,明日又放火烧了多少民居,后日又杀了多少人。

    普通的百姓不知道,西瞻军队真正可怕的并不是那些透着血腥的数字,而是疾风闪电般的速度。如果仔细研究战报,就能发现这种速度的可怕。近四万西瞻大军在大苑的领土驰骋,是不可能隐藏消息的。但是翻遍所有的战报,却没有看见一座城池在他们到来之前做好迎战的准备。这是因为西瞻的骑兵速度比探哨更快,一些郡县的城守甚至都没来得及发出求援的信号,就被攻破了城池。远一些的郡县虽然从远方的烽火中知道来了敌人,但只凭本城千儿八百的驻军抵抗根本无济于事。有一个大郡准备充分,将周围三个郡县的兵力集中在一起等待敌军来袭,但是西瞻军已经拿到足够的物资,从旷野中绕过去了,没有为他们停留一步。

    来如闪电、去如疾风、行如浮云、击若雷霆,这种游牧民族最习惯的攻击方式,让习惯了战争套路的大苑彻底陷入无比被动的局面。昔日金鹰卫转战北褐万里,也不过一年多的时间,如今在大苑西南和草原一样平坦却远比草原丰饶的平原上,谁也不知道大苑能坚持多久。

    十、前路

    京都南书房内,青瞳凝视着大苑西南地形图,容色憔悴。安州、益州、扈州,这三州都和麟州相连,西瞻军出了麟州之后会往哪里走,可真的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了。

    安州的嘉陵郡、樊城、采石郡,扈州的巴城郡、会稽、万春、长陵,都是人口众多的大郡,随便哪一个被西瞻人攻破,都会造成全国大规模的恐慌。益州更不得了,整个大苑一半的粮食产自此州,大苑十个最繁华的商业城中,三个都是益州的,若益州被占领,朝堂和民间不知有多少人对她的信心会就此崩塌。

    青瞳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闭上眼睛,想象着自己如果是萧图南,会往什么地方走?很多时候,她觉得自己和萧图南是心意相通的,因为他们绝对是同一类人,他们要的是同样的东西,他们很有可能做出同样的行动,所以青瞳问自己,如果是我,我会往哪里走?

    她冥想着,我刚刚从麟州杀出,军队士气如虹,但是武器损耗不小,需要补充。我直接去占领一个有武器储备的郡县自然是最方便的,但是有武器储备的郡县都是军事重地,全都有驻军,不但会增加难度,还容易被人测出行动方向。不如选择一个大郡占领,堵住城门,命全城铁匠加紧铸造,最多两天也就补充上了,并不比攻打一个军事重地更浪费时间。

    那一瞬间,青瞳仿佛真的有了错觉,自己就是那个转战北褐万里的西瞻振业王,骑着战马,戴着金鹰面具,领着一群虎狼一般的骑兵,大苑的土地变成了自己要征服的目标。她竟然为这种假想而激动。

    青瞳很诧异自己的这种激动,赶紧睁开眼睛重新盯住地图,回到自己的立场上来。安州八郡中有兵器库的是采石郡,超过五万人居住的是嘉陵郡和樊城。自从嘉郡王在他的封地嘉陵郡称帝以后,城池重新修建得十分牢固,那么说来……应该是樊城?青瞳霍然跳起,手一指陈文远:“拟旨——命霍庆阳与樊城城守……”

    说到这里她突然停住了,陈文远写下了“与樊城城守”五个字以后,毛笔上的墨汁还是满满的,他也只能端着笔等着。又怕墨汁滴在纸面上,一支笔被他拿得小心翼翼,好像拿着一杆长枪般费力。他这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